《重穿农家种好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穿农家种好田-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青青摇头:“不是说你省吃俭用不对。我觉得,不能为了过好日子就难为自己,该吃的吃,该穿的穿,好日子就从现在开始,该享受的就得先享受上。”

    郝兰欣:“要是花的没钱了呢,不又得过穷日子了吗?”

    田青青:“你守着钱不花,和过穷日子有什么区别?”

    “最起码心里有底!往前盖房子要用钱。还有你们长大了,用钱的地方也多的哩,现在不省着,到时候没了,上哪里要去?!”

    田青青内牛满面:看来母亲过穷日子过怕了,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转她。

    想想也是,自己空间里有,心中有数。但母亲不知道。要想让她花钱不心疼,她手里的钱必须大过有用项的钱!看来,还得想办法让她手里多存钱。

    “妈妈,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田青青见自己把话扯远了,赶紧撅起小嘴儿撒起娇来。(未完待续)

第145章 脏被褥里的秘密() 
郝兰欣想了想:“这……当然是希望人家留下自己了。”

    田青青:“还是的!你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个老奶奶一定在迫切希望我们留下她。妈妈,看在你们俩同病相怜的份上,咱收留下她吧。”

    郝兰欣:“绕了这么个大圈子,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哩。我不是不可怜她,也不是不想收留她,我……主要是怕你们将来受连累。”

    田青青:“不会的。你想啊,她的养子好不容易把她推出门来了,绝不会再向上反映,把她揪回去批斗。村里的干部又有她养子的兄弟和亲戚,为了偏向他们自己的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有人较真,我就说是我撞了她后,她的养子非让我管她,还是她的养子给雇车拉来的。那天胡同里有很多人,还有那个赶车的,我就不相信没一个说理说面的人!

    “至于咱村里,人们都知道是我撞了老奶奶,才接家里伺候的。咱自己不要求,没人上门来给咱主持这个公道。老奶奶在咱这里,等于进了避风港,再大的风浪,也不会吹着她了。

    “等我们长大了,还不知道有没有成分这一说哩。就算有,她不算咱家里的成员,出门学习或者参加工作什么的,不提她不就得了。

    “我觉得老奶奶人很不错,小妹妹也愿意跟着她。家里有个老人,我们出门也放心,不用惦记着锁门,不用惦记着招贼。咱家里还真少这么个老人。妈妈,留下她吧。”

    见女儿说的如此肯定,郝兰欣也不好再坚持。

    当母女二人回到小屋里的时候,杨金氏已经把被子卷好,正等着向她们辞行呢?

    让母女俩不解的是,她却留下了那条比被子还腌臜的褥子。

    “奶奶,我父母已经同意了。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就别走了。”

    田青青假借父母的口气,甜甜地说。

    郝兰欣也忙微笑着点了点头:女儿已经把话说的板上钉钉,自己也只好顺着杆子往上爬了。

    “好人!真是遇见了好人!”

    杨金氏说着。用颤抖的手解开捆绑在被子上的绳子,然后让郝兰欣拿来一把剪刀,在被子的边缝处剪了一个豁口,用力一扯,“哧啦”一声,被里被面分了家,露出了里面已经成了灰色的蚊帐布。

    杨金氏又挑开蚊帐布上的几道引线,用力一扯——

    郝兰欣和田青青不由同时都惊呆了:

    在蚊帐布的上面,用线缝着一块块的用布条捆着的灰色棉絮。而在灰色棉絮的边沿,露着一沓一沓的人民币。

    怪不得被子褥子都摸着疙疙瘩瘩的。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是时间长了棉絮滚成蛋儿了的缘故呢!

    “这些都是我和老头子在世时攒着防老的。”

    杨金氏望着钱,表情淡淡地说:

    “养子长大以后,与他的亲兄弟们走的特别亲近,就有些疏远我们。他媳妇过门后。因为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撕破了脸皮。从此以后,一不顺心就破口大骂,有一回还打了我两巴掌。

    “我家老头子看着不是那么回事,就对我说,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卖,攒钱养老吧。要是都让养子踅了去。老了就没法活了。

    “于是,老头子便偷偷地把运动中没翻走的东西,今天卖点儿,明天卖点儿。卖的钱又怕在运动中被翻出来挨斗,又怕被养子偷了走,于是。我们就想了这个办法,把钱用棉絮裹起来,然后缝在蚊帐布上,再装进多年没拆洗过的脏被子脏褥子里,往炕上一扔。就不管它了。

    “果然和老头子预料的那样,文~革一开始,养子就把家里翻了个底儿朝天,后来一有运动,就翻一次。见值钱的物件,就拿到他们屋里去,却从来没对土炕上的脏被褥产生过怀疑。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钱我们根本就不能花。四周都是眼睛,传到养子耳朵里以后,便追问我们钱是从哪里来的?不说,就破口大骂,随即把屋里翻个乱七八糟。老头子在世的时候还好点儿,他能到集上或者别处里买点吃头。他过世以后,我就没法花了,一点儿也没动过这钱。

    “我这一次出来,就没打算回去。我觉得自己没多少活头了。把它带出来,是为了不让它们落在丧尽良心的养子夫妇手里。心想:要是遇见好人家,待我咽气的时候,就告诉给他们,让他们用这钱给我发丧。

    “要是待我不好,我就不言声儿。我死后,他们或者拆,或者烧,或者裹尸掩埋,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来到这里以后,你们一家人待我很好,我的身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对活着又有了信心。说句心里话,我很愿意留在你们家里。由于我的富农成分,又怕连累你们。所以,几次想说出真相,却不敢。”

    说着眼睛望向郝兰欣:

    “当你要给我拆洗被褥的时候,我的心里一暖:多少年了,没人对我说过这句话。我更加断定你们一家子全是好人了。

    “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你们愿意留下我,我就把这些钱全给你们,作为我入伙的资本;如果不愿意,我就带着被子走,把褥子留下,报答你们这些日子对我的照顾。我个人走到哪里算哪里。

    “今天你们既然收留了我,这钱就全归你们。究竟有多少,我也不清楚,大概一千大几百,权当我的生活费用吧。

    杨金氏说完了,便一沓沓剥离起被缝在蚊帐布上的纸币来。

    一直在一旁静听的郝兰欣,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老太太这是要把钱给他们呢!忙说:

    “伯母,你在这里住可以,这钱我们不能要,咱数清了,我给你存储蓄所里去。那里保险,丢不了。日后你慢慢花。”

    杨金氏:“我有住有吃饭的地方了,干什么还花着钱了呀?”

    郝兰欣:“这样吧,伯母,你要是同意存储蓄所,我就帮你点点;你要是不同意,这钱我就不动手了,你自己把它们放起来,我给你把被褥拆洗拆洗。这钱我们说什么也不能要,这是你老人家一辈子的积蓄。”

    杨金氏:“你要是不要,就是还嫌弃我。我也不能再在这里住下去了。这钱只有我老头子和我知道。老头子去了,就只有我了。我见你们人好心好,才敢这样做的。我知道漏了白意味着什么,所以犹豫再三。如果你们不要的话,我在这里住着也不踏实。

    “我也再三考虑了,我在这里,不会给你们添太大的乱子。如果上面追查起来,我就说是小姑娘撞了我,我才住到这里的。落个我赖在你们这里,你们再在批斗会上很很地批我一回,说的多难听都行。这样,你们也就脱了干系。

    “实在不行,我就让老潭子出来作证。哦,老潭子就是送我来的那个赶车的,人很好,说直正理儿。还有那天在胡同里看热闹的人,有好几个和我不错,他们也可以给你们作证明。这方面你们尽管放心。

    “我知道你们正攒钱盖北房哩,就用这钱盖吧,盖起来,咱都住的宽绰一些。”

    田青青见杨金氏说的十分诚恳,想想也是个办法:先接纳了她的钱,让她心里踏实下来。日后她用的着的时候,再往外拿。反正有自己的空间做后盾,难为不了老太太。便对还在推辞的郝兰欣说:

    “妈妈,就按奶奶说的这样吧!反正咱家盖房子得需要钱,就当先借着奶奶的,日后奶奶用得着的时候,咱再还给她。”

    杨金氏闻听,也忙说:“就依着青青。权当我在这里花钱盖了两间房子。就是回去了,想出来的时候,也有地方投奔不是。”

    郝兰欣见说,也只好作罢,点头同意了。

    俩个大人拆引线的拆引线,剥棉絮的剥棉絮,忙的不亦乐乎。

    田青青去上了一趟厕所,回来便把拆出来的钱分门别类,把面额相同的纸币摞在一起,以便最后过数汇总。

    三个人忙活了一阵子,最后一总合:两千零六十八元!

    啊呵!又是双千,又是六顺,又是发(八)财,好兆头哇!

    田青青在心里高兴地想。

    “怎么会这么多?”郝兰欣望着一排被田青青码放的整整齐齐的人民币,吃惊地说。活了三十岁了,何曾见过这么多钱,并且还是从一套腌臜的破被子破褥子里拆出来的。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变戏法似的。做梦也不会想到脏被褥里有这么个大秘密!

    “青青,你数对了吗?我记得没这么多呢?”杨金氏也感到吃惊。虽然没有在纸上记着数,每放进去一次,或者拿出来一回,老公母俩就在心里牢牢地记住:被褥里还有多少多少。老头子过世以后,这钱就成了死钱,自己从来没动过。记得老头子最后说的是一千六百多。是老头子算错了?还是自己记错了?

    “就是这些嘛!”田青青一副委屈相,撅着小嘴儿说:“十块的x x张,五块的x x张,两块的x x张,一块的最少,是x x 张。不信,你们数数,保管错不了。”

    田青青如数手指头一样,报出了各种面额的张数。

第146章 煤油灯下的话题() 
“行了,对也好,错也好,就是这一堆这一块了。”杨金氏高兴地说:“青青妈,你把这钱全收起来,给青青爸爸说,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准备盖房的材料。等收了秋,咱就开始盖。保不住年下还能搬进去住呢。”

    真的是谁有钱谁有权!杨金氏俨然一个长辈似的,谆谆嘱咐起郝兰欣。

    郝兰欣却有些犹豫,迟迟不肯动手。

    “你还犹豫什么呀?”杨金氏有些着急起来:“我在你家里住着,钱在你手里,和在我手里不是一样嘛!你刚才说存什么来着?”

    “存储蓄所。”郝兰欣解释道。

    杨金氏:“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看着保险,就去存去。这些年来,我光为了这钱提心吊胆的了,怕丢了怕被翻了走又怕霉了,我是一天也不愿意带着了。你愿意怎样处理都行,反正你得全拿了走。”

    二人又推让了一阵子,最后在田青青的劝说下,郝兰欣拿起了两千块,杨金氏留着六十八块当零花钱。花完了郝兰欣再给她。

    写到这里,读者也看出来了,这两千零六十八块钱里,有田青青三百多。是她卖给付振海的鱼钱、卖空间里的鸡蛋钱攒起来的。究竟是多少,她也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有三百多。因为没有理由拿给郝兰欣,一直在空间里放着。

    见杨金氏脏被褥里拆出钱来,老太太也诚心诚意要把这钱给郝兰欣,作为她在这里住下去的资本。喜得是杨金氏不知道被褥里的钱是多少,便心生一计:何不浑水摸鱼,把自己空间里的钱也随在这里面,借机转换到母亲手里。

    这样,杨金氏自己的钱不少,在这里住着会更踏实一些。而母亲见老太太给了家里这么多钱,也会更加敬重杨金氏。及融洽了她们两代人的关系。还解决了盖房的资金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田青青便推说去厕所,从空间里拿出来。然后背着郝兰欣和杨金氏,偷偷掺进从被子里拆出来的钱里。

    杨金氏不知道她被褥里的钱是多少,田青青也不知道自己钱的准确数目,两下里一汇合,得出了个两千零六十八!

    都是双数,还有六有八,吉利数啊!

    最起码解决了家里的盖房款!

    看来,接纳老太太算是接纳对了!

    把田青青高兴得就像三伏天吃了一个冰镇沙瓤大西瓜,要多痛快有多痛快,要多爽。有多爽!!!

    ………………………………………………………………

    今天晚上没电,屋里又点上了煤油灯。

    煤油灯是玻璃做的,高而瘦,上面是一个圆形的容器,再上面是个如张开嘴的蛤蟆似的口。里面藏着灯芯,最上面是一个玻璃做的技能防风又能让油烟冒出去的灯罩,中间凸起,火苗在里面跳动,煞是有趣。

    吃过晚饭以后,田青青也给杨老太太点上了小屋里那盏小煤油灯。这是在场院屋里住着时,田青青用捡到的一个地霉素瓶让田达林做的。那时天天晚上照着田幼秋兄弟俩做作业。搬回来后田青青便放在了自己的小屋里,防备没电的时候用。

    小煤油灯很简陋。就是用一个盛两百片的地霉素药瓶做容器,瓶盖儿的正中按一截白铁片小圆筒儿,中间放上自己做的棉絮灯芯的那种。据说这样的油灯在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由于低矮又没有灯罩,在灯前做活儿或者看书,时间长了能把两个鼻孔熏黑。

    好在老太太晚上不做活。只是用于照明。何况也不经常停电,郝兰欣也就没给她再买大的。

    “杨奶奶,今天晚上停电,外头黑,我给你把便盆拿来了。煤油灯就放在小桌上吧。没灯罩,放高了熏不黑鼻子。火柴我给你放在床头上,你一摸就摸着了。”

    田青青小大人似的说道。

    自从知道了杨金氏的姓氏后,田青青就改口叫她“杨奶奶”了——隔壁就是自己的亲奶奶,带上个姓氏好区分不是。

    “真是个好孩子!想的真周全。”杨金氏夸赞了一句,随即又说:“青青,破被子破褥子你妈已经拆洗了,这屋里也不味儿了,你妈还给我拿来了你家的新被褥,你……不搬过来和奶奶一块儿睡?”

    杨金氏自是知道一家六口挤在两间偏房里的难处。过去屋里有脏被褥,屋子又小,散发的满屋子都是陈旧的霉气味儿。她都不愿意闻,更别说一个爱干净的小姑娘了。

    自从说破以后,那被子褥子就被搬了出去。她又敞了一下午门窗,屋里现在已经没味儿了。这才敢说出让田青青搬回来住。

    田青青闻听也是一愣:怎么她也认为自己是嫌味儿才不在这里的呀?天大的冤枉啊!

    不过这事还不能辩白,也只好装嫩卖萌地承认下。便顺水推舟地说:“不啦,杨奶奶,今晚我还在那屋里睡吧。明天哥哥就要上学去了,我看看他……今晚上还……学习不。你也累了一天了,我就不打搅你了。”

    说完,逃也似的离开了——她知道自己的借口找的很不充裕,田幼秋这两天不学习,是在家里敞明了的,想必老太太也听说了。但要是今晚搬回来,再搬出去就更没有理由了!

    西厢房里间屋里,郝兰欣依然在煤油灯下做着她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儿。

    田达林则坐在煤油灯的另一侧,做手影逗着田苗苗和两个儿子玩儿。

    田达林今晚特别高兴。

    杨老太太的事落实了,还意外地获得了两千块钱。

    两千块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