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代汉人为何屡屡击败草原游牧民族后不能彻底收伏,大部分是因为道路问题,由于军队补给线太长,往往草原民族只要表示臣服,汉人就设个官署在当地管理,根本约束不住他们的发育。

    一旦中原虚弱,这些游牧民族就会联合成一个大国家,对汉人进行打草谷掠夺,甚至入侵中原烧杀抢掠。

    所以,在战俘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需要修几条国道深入草原境内。沿着国道建设一系列的定居点,加强对草原的控制力。

    水泥国道修不起,不过碎石砂土路还是搞得起的,顺便带动一下东北的经济发展。

    纵观古今数千年,不难发现道路才是国家对百姓的统治基础。越是道路四通八达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好,百姓安居乐业很少兴造反之事。越是交通荒废之地,百姓生活贫困,民风彪悍,朝廷影响力日渐积弱。

    所以,现在的中华国新朝廷,每发展一个地区,必先进行交通建设,把人口集中起来管理,消灭散户和黑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百姓、少数民族)。

    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发展手工业和工业,扩大城市规模,在城市周边发展农场经济。

    这是张林借鉴后世中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以朝廷为主导展开圈地运动,进行人口城镇化建设,尽可能地减少自耕农在国家经济组成中的占重比。

    中华国这么大一片土地,只要朝廷有规划地发展农场经济,粮食产量是绝对不愁的。哪怕是南边地形多山多水,也可以实行连片田承包制度(乡村或者个人),压制零散田自耕农地的现象。

    当然,完全杜绝自耕农和零散田现象是不可能的。

    就目前中华国收复的土地来看,已经初步完成了后世中国的版图,只差吐蕃和大理、部分李朝交趾国的土地。外蒙也就是上京道中部和西部的实际上是处于中华国控制之下。

    上京道的东部和东京道便是后世中国版图上的“鸡头”,把鸡身横切一刀,鸡身上半部分是煤矿和铁矿的丰富地区,是拉动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后世日本为什么要从东北南下地占领中国,为什么对东北和满蒙垂涎三尺?盖因这片土地上的矿产丰富,平原地带适合大农场经济,肥美草原又是畜牧业的天堂,养活两三亿人小意思。

    中国建国之初,东三省重工业可是出了名的牛逼。到后面,新疆地区(高昌)又是著名的产油地。

    说道高昌行省,秦桧这人不亏是能吏,一方面利用带过去的官员和富商子弟们的背景,拉拢大批人去投资葡萄、瓜果等特色农业经济,一方面利用当地的资源兴建水泥、砖窑、玻璃,盐,煤炭、钒、铜、铁、金、硫磺、玉等工厂。干的有声有色,递交的经济发展规划书十分完善,朝廷也追加了对其地的财政拨款。

    并且,利用中华国的影响力,秦桧正在与黑汗国王庭进行谈判,想联合黑汗国把于阗国吃下来,把高昌行省的版图沿着塔里木盆地沙漠的外围向南延伸到天然防御的国门屏障………帕米尔高原。

    按照秦桧的构思,朝廷是早晚要拿下吐蕃(包含克什米尔)的,如果他能够提前把中华国西部以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延伸到帕米尔高原的一系列山脉、沙漠盆地等天然防御地形被囊入高昌行省版图内,直接与吐蕃连接到一起。

    于阗国以前是属于唐代的藩国,所以从道义上重新收复不是什么问题,但是秦桧提出割让帕米尔高原(部分属于于阗国)以西的地区给黑汗国,换取黑汗国割让疏勒到图鲁噶尔特山的内部地区给中华国。

    这样割一块(暂时还不属于中华国,只是计划中),收一块的好处就是中华国西面可以利用山脉和沙漠把整个国防连成一条天然防御线,只需要在较少的地区驻扎兵力和修建城池通商即可。

    张林在看到秦桧的奏章后,还特意把后世的中国地图找出来仔细查了查,心里还是很满意这样的国防线的。

    只不过内阁大臣们认为现在国家兵强马壮,何需跟别国分割历史上本属于中华民族的土地?直接调派一两万精锐军队就能强吞下来,没必要跟黑汗国“做买卖”。

    再者中华国的高昌行省往西,黑汗国境内有不少的民族都依靠汉人生活,比如特克斯河一带、赛里木河一带、从东往西延伸过去的伊犁河两岸地区都该属于汉人的才对!

第567章 国土防线() 
张林对照后世的中国地图,发现内阁大臣们说的土地都属于后世哈萨克斯坦境内伊塞克湖与达林库尔胡包裹的地区了,在新疆省西部。

    秦桧是按照优势防御地形(不是山脉就是盆地)来划分中华国西部边境线,宁愿舍弃掉这些西域小国水草肥美的繁荣地带。而内阁大臣们是认为既然要吃下西域国家一部分土地形成国防线,还不如全部吃下肚子,反正不要白不要。

    不论是按照秦桧的意思,还是内阁大臣们的意见,总归是要跟黑汗国要一些土地的,并且于阗国必须的吞下肚子。

    区别就是中华国把不把吞下肚子的于阗国一部分繁荣城池送给黑汗国交换领土,或者是撇开黑汗国单干,并且跟这个国家交恶,白白抢一些土地当成国防边境线。

    但张某人怎么看,都觉得这样单纯的领土交换都是黑汗国要吃大亏,对方肯定不愿意啊。毕竟伊塞克湖和达林库尔胡中间外东的土地是贯穿着伊犁河的,人口和经济都是一块大肥肉。

    而且黑汗国的都城八剌沙衮就处于伊塞克湖的西部不到百里路范围内,人家能愿意才怪呢。

    反正左右是得罪,张林干脆在地图上用笔沿着天山西部支脉…吉尔吉斯山从北往南延伸到帕米尔高原的一系列山脉中,把这条线往东给囊入中华国版图,往西就算啦。

    这样一来,他比内阁大臣们胃口还要大,摆明了就是要对黑汗国进行灭国……东部包含都城在内的城池土地和两大内陆湖泊都占了,仅剩下西部贫瘠地区,不是灭国是什么?

    从后世中国地图上看,整个哈萨克斯坦顺着达林库尔胡一刀切下来往东的水草肥美之地都属于中华国了,然后外面(往西)都是沙漠地带,要么就是不适合农耕和居住的山脉高原。

    这么一算下来,中华国最西部跟西亚的里海和黑海直线距离也就五六千里路,随时可以把骑军部队开进中亚、西亚去干坏事。

    当然,中华国是爱好和平的。

    在定下这条西部国防线后,张林重新认真地考虑了一番西伯利亚的吞并政策,若是把后世俄罗斯一分为二,那整个中华国的领土将达到两千万百万平方公里。

    似乎很容易引人眼红啊,吃相太难看的话,搞不好中亚西亚、欧洲被迫联手了。

    而且国防线太长,没有五百万以上的陆军数量很难填满。要是各处战略要地都防守,一旦被突破了哪个口子,若是不及时堵上去,将会引发防线雪崩。

    唔,这个很有必要重新考虑一番,或许应该把几个东亚民族给塞进西伯利亚去,利用人种优势把这块土地兼并到大东亚体系里,而不是划进中华国版图。

    只要控制住外兴安岭一带往东南的内陆区,库页岛和夷北岛(日本国北海道),沿着外兴安岭从东往西地横切到鄂毕河的话,两百万陆军军队就足够防御了,领土面积大概在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左右,吃相比较好看点,不会太那么吸引仇恨值。

    至于把东亚哪个民族安置进西伯利亚东部呢?而且不能单一民族,至少得弄四五个民族进去。反正那片冻土也发展不了什么重工业(至少未来数百年内不现实),只能发展基础农业。

    张林左思右想了好几天,还是觉得不保险。后世俄罗斯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西伯利亚东部也没发育出什么玩意,说明其地自然环境是要比想象中恶劣的。

    他决定暂时以外兴安岭从东往西横切到鄂毕河上游为国界线,将国界线以外的西伯利亚冻土给放养,谁爱要谁拿去吧。

    这样一划拉下来,中华国的版图就好看多了。东起少海(鄂霍次克海),西北方为鄂毕河中游(后世新西伯利亚一带),西部为天山、帕米尔高原一系列高原山脉和沙漠盆地,南面就是南海,西南为延伸进后世孟加拉海的雅鲁藏布江与恒河入海口往西一块地盘(现属蒲甘国,还未吃下来),东面有琼州岛(海南)、夷州岛(台湾)、夷北岛(北海道,正在移民和帮助虾夷国训练一千人的军队)、库页岛四个大岛屿进入太平洋。

    张林将自己的版图规划与内阁大臣们商议后,内阁大臣们集体惊呆,却没想到陛下胃口这么好,也不把吃撑着。不过还好,陛下没把北面那几乎相当于中原的冻土给放进版图里,中华国也没有那么多人口往里填充……至少未来几百年内是不现实的。

    总体来说,这份新出炉的版图大小还算比较容易实现的,毕竟蒙古已是相当于控制在手中了,只要坚定地往于巳尼湖(贝尔加湖)和鄂毕河中游那一片移民和开发,有蒙古大草原作为缓冲地带,是不怕被外族入侵的。

    若是将来经济不错,有充足的劳动力,或许打造一条五千多里路的砖石城池防线也不错,而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把国道通过去,国境线都是沿着肥美水草之地而划的,足够养活千百万人定居。

    修这么一条以城池和国道连接的防线,估摸着需要动用五十万人至少持续十年左右时间,这比古人修长城容易些,毕竟不是在高山峻岭上,气候也不算太残酷。

    不过,这估计得等到蒸汽机成熟以后了。内阁大臣们不是蠢货,自然知道蒸汽机可以延伸出挖土、运输、冶铁、抽水、鼓风、造砖石和水泥等等一系列替代人力的大型机器。

    相比起北面那平坦、空旷的国防线,东面、南面是大海,倒不必太过担心。而西面有高原山脉、沙漠作为天然防御地带,只需要在几个战略要地修筑高大城墙的城池就行了。

    归根结底,还是得把交通问题解决,只要国道可以延伸到任何地区,那么中华国的大军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运送到任何一个有危险的防线上。

    光是想一想,内阁大臣们都觉得任重而道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华国都面临一系列大兴土木的大规模建设工程。

第568章 行省规划() 
其实张林亲自规划的版图还算腼腆的了,总体上只比唐代的版图大那么一丢丢。好吧,是稍微大点的一丢丢。

    他打心里眼里蛮佩服隋唐几位开疆拓土的皇帝,毕竟那是凭着真本事,而不是他这般靠“火器”这个外挂。

    临近十二月的国庆节假日,北地战场的局面已是非常的明朗了。

    金国丢掉了西京道、中京道和上京道的阿巴哈纳尔旗、东乌珠穆心旗、大兴安岭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土地,龟缩在上京道东部和东京道内作最后的苟延残喘。

    而这段时间,汉人则是把兵锋压在前线,以守代攻,不断地挑衅。同时大力整顿西京道和中京道上的土地和人口。

    朝廷把河套黄河两岸给划进了甘肃行省的地盘,包含了东胜州和云内州、黑山天德军州一带,而西京道的其他地盘则算进河内行省(关内大同府周边,关外奉圣州)。

    中京道命名为北津行省,南京道燕云为天津行省,合称为渤海两津省。

    至于上京道的西部阿尔泰山一带,把乌兰巴托往东一百里路南北方向竖切一刀,整个西部草原组建新的行省,西蒙行省。

    肥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则肯定是东蒙行省地地盘了,包含一部分兴安岭和金国东京道。

    金国东京道(尽管还没收复,但不妨碍预先计划)则包含山白山以东的全部地区,包括两个半岛……海参崴和夷北岛(北海道)。

    此外,便是外蒙行省,东蒙和西蒙行省以北的地区到北面国防线以内,往东延伸到少海(鄂霍次克海)都是外蒙地区,包含库页岛这个出海口。

    西蒙行省以西的地盘,尽管还未扩张出去,但按朝廷的计划,将来会纳入高昌行省区域内,作为东亚和中亚的交接地区。

    这些新添的行省还没有完全纳入中华国治下,不过也不远了,暂时只是初步规划,具体的分割还要进一步研讨。

    总而言之,就是一些战略地带,不能归为一个行省管辖。就好比把汉中地带割入秦凤行省,以防川蜀行省(原成都府路)搞内战闹独立。

    把后世中国的内蒙和外蒙分割成五个行省管辖,用国道把五个行省的地界给割开,防止这些行省内的民族百姓再死灰复燃地粘合到一块儿去。

    十一月初,张林以朝公署派遣使节前往苟延残喘中的金国都城会宁府,递交国书。就是一个意思,若果不投降并且解除武装,中华国会采用一切手段来收复上京道东部和东京道大地,并且将对女真族进行屠杀。

    当然,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就算金国投降了,中华国也会把女真族进行人道主义灭绝,把他们十四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尽数抓进矿山中劳役到死,女人就不客气滴笑纳了。

    到了眼下这个时刻,张林已是不着急了,慢慢整顿河内、东蒙、西蒙部分地区、北津行省内的土地和人口。同时,不断地把机动力较强的步骑军抽调出来,开拔去于巳尼湖驻防,加强第一道堵截金国女真族妄想西逃的防线。

    当中华国朝公署使节秦宰在金国会宁府皇宫(好吧,最多是个知府的府邸)里宣读元武陛下亲笔诏书(毕竟有枪手给他翻译成外交辞令)的时候,大殿内所有金国文武官员脸上神情复杂,悲愤交加。

    仗打到这个地步,已是打不下去了。依附于金国的东蒙三部都降了,契丹室韦和契丹奚族离心背德,光靠女真族五六十万人口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

    金太宗倒是愿意投降,但元帅府手握兵权的完颜宗翰几兄弟却是极力周旋,既没说投降,也没说不降,只是借口商议把中华国使节打发了去。

    最近这几兄弟的动迹很是可疑,金太宗已是完全指挥不动元帅府了。他隐隐约约能猜测出粘罕几兄弟的心思,无非就是学匈奴人那样率族逃亡去西域打下土地重建大金国。

    金国虽然失去了仆从军,但辖地依然有将近两百万的人口,本族精锐骑军保存了将近七万之数,前面数年的战斗损失的不过是蒙古人和辽人罢了。再强征一批辖地内的青壮,大金国依然可以拥有二三十万兵马来进行抵抗……哪怕一触即溃。

    但无论如何,中华国元武皇帝公开在诏书中说出了“屠戮”这个字眼,这让女真贵族们无法接受抵抗下去的代价。

    五六十万族人呢,想跑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跑的。好在中华国目前还未强攻,因此双方还有的谈判的机会,争取以一个“体面”的方式投降。

    称臣,他们是不指望了。

    秦宰作为使节一来一去,回到京师便是到了年底时分,内阁大臣们都放年假了。

    这古代就是好啊,杭州尽管不下大雪,但小雪总会飘那么一阵子的。

    在举国欢庆中,大朝会依然沿用去年的习惯,光邀士农工商阶层的百姓参与皇宫宴席,皇后娘娘带着众多嫔妃们也上台献艺,在一曲节奏感鲜明的琴箫合乐中,跳了一场让人身心愉悦的动感舞蹈。

    参与皇宫宴席的人,有各国驻中华国使节、文武官员、百姓代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由各地评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