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方面,金军本族精锐骑军做的就非常不错,往往超过万数骑军突袭的战斗,他们若是损失了大几百兵马后发现战况不妙,立刻就会放弃战术而打迂回,以保存士气为先。

    当然,这也跟女真族人少兵少,损失不起有一定关系。

第564章 战争大抽血() 
在金国全线崩溃的情势下,中华国各部兵马都打乱了,整个战场成了一锅乱粥。

    种师道和贵武忙是四面八方地派出哨骑,勒令先锋部队停止进攻,就地驻扎安抚辽地百姓和抓捕流散的敌人士兵,等待后援兵力。

    到十月底的时候,从西京道和中京道送回来的战俘已是突破十二万人,一部分辽人百姓逃入中原关内,一部分被安抚在汉人占领的较大的城池中,散落在乡野的百姓不计其数。

    朝廷的粮草弹药一批又一批地涌入西京和中京道,海路上的商船成群结队地运送物资过去。大部分粮食是用来给辽人百姓吊命吃的。

    盖因金军逃走时,把各地粮草席卷一空,留下数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对这个情况,中华国朝廷早有准备,这太正常了。

    当然,中华国救济辽人百姓也不算白救济的,均是安排把田地平整成连片状为以后涌入北地的农场主们做准备,另外则是组织人修建海津港(天津港)和从关内进入关外的几条主要道路,把官道修成国道的规模。

    对这群辽人百姓,朝廷只满足一天三顿饱饭,给三元钱每月的工资,必须服役五年,才能重新分配土地。

    饭都吃不上了,辽人百姓还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再说还有工钱拿,日子也算过得去。

    开发东北重工业带是朝廷第二期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趁着战争把土地和人口重新分配的阻力几乎是没有的。

    所有散田土地按照地形组成一片片连起来的整田,在几个大城池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构筑清一色的砖石房,按照后世两层楼的样式把人口集中在城市中强行推动城市化。

    现在国内到处都在推行城市化建设,为什么?归根结底是人口集中后比较好管理,无论是经济政策的施行还是军事管理,都非常靠谱。

    把散户农耕整合进城市中进入工厂里劳动,土地一下子就腾空出来了。朝廷可以借此发展优势更大的农场主经济,或者把贫瘠土地租给商人们开工厂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相比起西京和中京道,中华国国内这般整合土地反而是有点缓慢,得照顾民情。但在辽地,可就不管那么多了,采用军管制度强行推动政策的落实。

    按照辽地人口八百多万人的数量,五个工业带绝对就能吃下这片土地,把这八百多万人整合进三十到四十个大城市中,先行开展为期6年(到第二期五年计划结束)的军管制度。

    商人们就像闻着血腥味儿的鲨鱼一样蜂拥而去,这个时候不去抢占先机,过几年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辽地到处是只求一口饱饭吃就可以替人干活的百姓,开什么行当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所需要的只是先期投入罢了。有几十万大军驻扎在前线,朝廷通常都是采取就近购买原则,足以养活工厂啦。

    由于平添出数百万属于饥荒中的人口,中华国的粮价节节攀升,涨到了惊人的两分钱每斤,东南沿海一带成百上千的商船沿海北上,粮商们也是疯了。

    依照目前局势看,朝廷定然不会只满足于西京道和中京道的,还有上京道和东京道的一大批土地和辽人百姓呢,粮价在未来一两年内绝无跌下来的可能性。

    所以当朝廷初步统筹好中京道和西京道的土地后,报名去北地当农场主的百姓多不胜数,农政总署和工建总署、商务总署忙的昏天暗地,连着加班,哪里还有休息时间了。

    什么是战争红利,这就是啊。

    辽人想活命,想吃饱肚子,就必须被汉人实行军管统治,为朝廷对整个中京和西京道的发展规划服务。只有干活五年后,他们才有资格分配土地。

    而五年后,只怕辽地能连成片的田地已给汉人抢夺光了,留下一些边边角角的散田给他们过活。

    到时候,辽地百姓一部分留在当地,一部分调往甘肃、高昌、广南、广西行省,还得抽出一部分安置在夷北岛(北海道)、库页岛、夷州岛(台湾)、琼州岛(海南岛)这些大岛上跟汉人融合,加强当地的建设和统治力度。

    这场战争就光是土地资源带来的回报,就足以抵得上朝廷军费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将为朝廷持续提供战争红利。辽地丰富的媒铁资源和跑马圈地的平原地形,更是形成工业带的基础条件。

    只要修好国道和把当地辽人安置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军管个几年时间,朝廷就不怕这群人敢闹事。朝廷也会强制辽人女子跟男人结合成家庭,其余辽人男子光棍和三十岁以上的家庭尽数抽调出当地,稀释其原住民的人口密度,辅以育教和宣传政策,进一步稳固统治。

    两三代后,这就是汉人的天下了。

    十一月到十二月,中华国忙着巩固西京道和中京道的整合工作,约莫有五万汉人涌入这两个地区,在朝廷的安排下扎根,平整土地,开垦荒田和养肥,等待着来年开春后便能大规模地种植春小麦。

    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物价上涨,酒水行业受到极大冲击。

    好在从去年收复了河套、西夏、高昌后,畜牧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加上天津行省(燕云)的畜牧业经过四年多时间已是成熟起来,猪羊牛骡马鸡鸭鹅价格大幅度下降,沿海渔业也是蒸蒸日上,丰富了汉人的食物种类。

    两分钱每斤的粮价已是超出了朝廷当初规定的30%浮动,不过朝廷碍于商人和广大散耕农民和农场主的利益作出让步,规定三年以内,粮价不得突破两分五厘钱每斤。

    按照当下人均16。5元每月的工资水平(东部沿海人均19,中部地区15。5,西北地区12),市面粮价最佳是控制在一分钱每斤左右才算合适。不过百姓们暂时还能接受得起两分钱粮价,盖因未来几年收入是肯定会增涨的,而且其他肉食价格下降的很快,日子过的更好。

    只要百姓无有怨言,朝廷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因为朝廷本身就是粮价增涨后最大的受益者,不论是四大四小税还是开仓把粮食卖给商人,都是超赚的事情。

    年中做过一次税收推算,当时估算的是今年会达到三亿八千万元的财政收入。

    因为“意外性”地提前爆发了全线战争,朝廷财政收入很有可能突破六亿元………强行收回辽人百姓土地后承包给汉族商人和农场主,以及数百万廉价劳动力的使用。

    当然,这个六亿元的爆发性收入只是暂时的,明年若能吃掉上京道和东京道,财政收入一样会持续高涨。

    但是当战争局势稳定后,财政肯定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不过到时候相应的是军费开支减少,朝廷国库盈余不会差到哪里去。

    怪不得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国家疯了一般抢占新大陆进行殖民,彼此间不惜持续几百年的争斗,这由战争引导出的经济利益实在是太恐怖了,完全是在别的民族身上大抽血啊。

第565章 人口和民间金银存储() 
朝廷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收获了数百万的人口劳动力,光把这批人放在辽地肯定是不行的。

    中华国各地官署都有农政和工建项目的任务,这关乎道知省、知市、知县、知镇官员们和具体执行公职人员的政绩考核,关系晋升前景,因此要人的奏章雪片般往朝廷里传递。

    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由于朝廷的政策导向,底层百姓的劳动力人口明显地减少了,许多商人招募不到工人,相应的是工钱的增涨。

    底层百姓明明有去西北地区发财的机会,谁还会犯傻地去当店小二啊?

    这些沿海城市的官署头头们跟朝廷要人最是积极,只不过他们的举动是跟朝廷的政策方向相悖的,中华国本就打算只在沿海大力发展贸易商业和轻工业,本来就人口够密集了,怎么可能还会往里面添人?

    因此,东南沿海一带官署的要求注定是落空的,官员们只好把目标转向自己身上,鼓励民间女子出来做活,以填补底层男性劳动力流失的缺口。眼睁睁地看着国内中部、西南、西部、北部的官员们收获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朝廷自然会把辽人百姓放给各地区,按地区人口密度进行分配的,大城多分,小县少分。辽地的百姓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会处于人均占地超额的情况,这只能通过东南地带汉人补充和持续的生育繁衍来解决问题了。

    辽地人口少就好控制,只要把人口集中在几十个大城市中,推动土地(耕地)农场化建设,经济发展是绝不会差的,相反会大大优越于中华国国内大部分地区。

    在国内因为要照顾各个阶层的利益,改革是有节奏和步骤的。对实行严格军管制度的辽地,则相当于大刀阔斧地推翻重建,根本不考虑什么民情不民情的,效果立竿见影。

    就好比,辽地中京道和西京道将要兴建二十处大城市,在原有基础上把土木房屋全部推倒拆掉,以砖石结构重新搭建。看似耗资大,其实根本不花什么钱,因为劳动力是免费的(朝廷规定,参与修建的辽人家庭可以免费在城中获得住宅)。

    若是把这个政策放在国内,首先朝廷要对拆毁的木料房屋户主进行补贴,其次重造还得花费不菲的人力。比起建筑材料的耗费,人工成本才是大头啊!

    所以涌入辽地的商人们除了粮食贸易,最多的便是把资金投入在砖窑和水泥厂中,在朝廷已经开始实施的重建计划中大赚几年。

    辽地拆毁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粘土和木头则留着处理一番,当作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一部分是用来修建两层住宅,一部分便宜卖给商人们建造工厂,迎接朝廷的第二期五年计划中兴建工业带的政策。

    朝廷第二期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并不是什么秘密,内阁大臣们故意放出风去,让一些有志于此的大商们做好资金准备,以便跟着朝廷吃肉喝汤。

    自建国后,朝廷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上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朝廷统计的“百万元”大商永远是层出不穷的,有的人是跟着朝廷发展起来,也有相当一批人是凭空就冒出来的。

    这忽然冒头的商人们也就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地主阶级”了,他们这些人的家族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地窖里的金银铜钱储量惊人,都是一代代积攒下来的。这些人在开国后,将铜钱一点点地拿出来兑换成新朝廷货币,掩饰家族财富。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中原百姓历来有“财不外露”的传统,就算是张林,当初也是在地窖里存巨款以防被人眼红。

    这群通过几十几百年积攒下惊人财富的家族通常都不是以商业途径赚取的,大部分是佃田收入,只不过把经商当个幌子,家族里罕有经商人才。

    所以,中华商业投资银行成立后进行融资,这群家族大量把钱存入进去,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前朝和今朝皇帝也在里面存钱呢,比较安全一点。

    中原这片大地上数百数千年以来利用文化和经济、科技无意识中盘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其实并不在历朝历代的朝廷中,而是在民间啊,在地窖中。

    如今,因为铜越来越不值钱,地窖中的铜钱首先就被迫显现在阳光下。然后便是金银“不规则块状”的贬值,这群人才被迫把家族财富拿出来兑换成收藏价值更高的金银货币。直到朝廷明确立法“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承诺对前朝的旧商地主“既往不咎”后,这批人才敢露出膀大腰圆的身子。

    市面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前朝各种各样形状的金银块和铜币,逼得银务总署不得不实行限量兑换和开出大面额汇票,朝廷也被迫加大对铸币工作的投入,催促铸币总署一面加大钱币产量,一面改良铸币流程和器械。

    即便是蒸汽机加入铸币总署后,产能依然是跟不上市面上的金银货币兑换量,供需差距极大。所以,问题又交给皇家课程的材料化学研究所和机械物理研究所了,必须对房子般大的蒸汽机进行改良,这时不时就松动或者炸一下,毛病多多,时不时停产还怎么搞。

    铸币总署递交上来的奏章中,对蒸汽机充满了抱怨之词,张林也是很无奈的。他也没想到闷头研发了六七年时间,蒸汽机还是如此的“不堪受用”,虽然能不间断生产,但维修工作量极大。

    工作几小时,停产维修几小时,问题繁多。

    这种机器应用于生产后,人工成本(机械研究员、专科结业的学徒)太高,也就朝廷能负担得起了。离普及到民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这也没办法,只能让科学城那边加把力了。

    从生产效能上看,蒸汽机的确是要强过风力水力和人力的,燃料除了煤炭,木材什么的都能烧,不挑食。从人工使用上看,若是不出问题,一个人可以管三台机器,每台机器能顶得上十五个熟练匠人的铸币工作量,且制造出的钱币更加规则均匀和精美。

第566章 东三省和外蒙() 
中华国吃下西京道和中京道后,整个关内地带全部收复,兵峰直压在赤峰、老哈河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上京道的东蒙三部已经坐不住了,遣使和谈,问中华国能不能把条件放宽些,毕竟以战俘身份投降实在是难堪。

    对于这群死鸭子嘴硬的蒙古部族,种师道直接把使节拦截了下来,明言朝廷不会更改条件。前番一系列的大战和小战,这三个部族损失了大量壮丁,对中华国而言已够不成威胁,中蒙五部就能收拾掉他们。

    当初这三部投靠金国,欺压草原上的其他蒙古部族,刚金国征收兵税和勒索牲畜、女人。要不是折彦质严令中蒙五部不得擅开兵事,蒙古人早把这三个部族的老窝给端掉了。

    眼下金国自顾不暇,兵力收拢到上京道东北部,看来是打算死守发家之地东京道了。东蒙三部使节哭求几天后,不得不向种师道投诚。

    种师道要求这三部把族人统一迁徙到临近西京道的上京道白达旦部,由朝廷安排粮食救济。不愿意迁的,朝廷大军一律当作敌人。

    原茶札剌部和阻卜部的地盘则赏给了中蒙五部,这对于中华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些地盘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控制住中蒙五部的人口,是形不成大患的。

    别看现在蒙古部族俱都主动或者是被动投靠了中华国,朝廷只是不想节外生枝,集中全力先解决金国,事后便把这些蒙古部族一网打尽。

    到时候,理由也很简单,要求他们交出兵权,不交兵权就打。

    交兵权那就宽松对待,把这些蒙古族人大多数成年男子迁到国内打散定居,给他们在国内找畜牧场,养不了大规模的马群,养牛养羊还是可以的。

    让这些蒙古诸部不论是迁徙的还是留在草原上的百姓家庭一律跟汉人通婚,对他们新生代进行汉化教育,逼迫他们信仰道教。

    至于不听话的蒙古人,那不好意思了,矿山里劳教去吧。

    古代汉人为何屡屡击败草原游牧民族后不能彻底收伏,大部分是因为道路问题,由于军队补给线太长,往往草原民族只要表示臣服,汉人就设个官署在当地管理,根本约束不住他们的发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