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魁楚岂容两个刚来的大臣挑衅他内阁首辅的权威,“请殿下速做决断!”

    朱由榔深知政令不一的后果,历史上南明国力不就是在一次次内耗中消耗殆尽。

    他不能说丁魁楚的想法完全错误,若能一举击溃郑芝龙,朱由榔也愿意这样做,更何况郑芝龙最后可是率兵投降了清朝,使得清朝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他手下的水师。

    然而,现实是郑芝龙可不是什么小鱼小虾,与之前的靖江王叛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郑芝龙以海盗起家,手下都是一群亡命之徒,战斗力哪里是久疏战备的明朝军队能比的。

    “丁爱卿,你认为朝廷若是出兵福建,需要多少兵力?多少粮草?耗时要多久?可有把握打败郑芝龙的军队?……”朱由榔一口气问道。

    陈子壮一听朱由榔这话急了,他以为朱由榔真的要打内战,正要开口,却见朱由榔朝他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陈子壮这才见一旁的丁魁楚额头已满是冷汗。

    朱由榔一连串得问题将丁魁楚问懵了,他虽然曾是两广总督,不过这打仗之事,他向来都是依靠亲信手下,你让他来回答,他哪里能说得出来,而且这有不慎,回答错误,到时候作战不利,他可是要担责任的。

    丁魁楚当时也没有多想,脑子一热,如今一听朱由榔这话才意识到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

    “臣以为殿下可以着兵部讨论出兵事宜!”丁魁楚可不想热火上身,直接将麻烦丢给兵部。

    朱由榔指着陈子壮,道:“正好陈爱卿曾任兵部尚书,你给孤和阁老分析一下。”

    “臣遵旨!”

    陈子壮放下心来,回道:“郑芝龙麾下起码有十万军队,其水师更是船坚炮利。朝廷若想击败郑芝龙最少需要二十万大军,粮草百万石,再加上福建山岭众多,耗时得一年有余……”

    陈子壮这一番分析下来,丁魁楚哪里还不知道朝廷出兵福建,犹如天方夜谭。

    朱由榔淡淡道:“丁爱卿以为朝廷有这个实力吗?”

    “臣孟浪了!”丁魁楚下跪道。

    “丁阁老为朝廷着想,为孤着想,孤知你忠心一片。”朱由榔叹了口气,“哎!朝廷若是有精兵强将,孤何尝不想收拾郑芝龙,奈何朝廷……”

    “臣等无能!”

    朱由榔摆手道:“此事怪不得你们,如今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此事。”

    “殿下的意思是?”

    朱由榔道:“只要唐王肯退位归藩,孤有意命其总领浙江、福建一应抗清事宜,升郑芝龙为闽浙总督,封南安侯。”

    “殿下的好意,臣怕郑芝龙未必会接受。”陈子壮担忧道。

    朱由榔本就没有指望能借此笼络住郑芝龙,道:“接不接受是他的事,但一定要各地官员看到朝廷的态度。”

    “现如今朝廷需要的是时间,打铁还需自身硬,朝廷强大了,又何惧这些宵小!”

    “殿下英明!”

    大殿内,丁魁楚眼神明灭不定,他抬头瞧了一眼朱由榔,犹豫片刻,终下定决心,当即跪道:“殿下,大明局势越来越乱,神器不可以久旷,为大明计,臣以为殿下应当早日登基,以安人心!”

    朱由榔闻言没有说话,他原本期望能得到江浙等地官员的认可之后,再行登基,如今看来是他太过乐观了。

    “臣附议!”陈子壮这次十分赞同丁魁楚的提议,“殿下早一时登基,亦能早一时断绝他人的非分之想。”

    丁魁楚见朱由榔今次没有反对,情知他已动心,“殿下,不要再犹豫了!”

    半晌,朱由榔才点头道:“就依卿所奏,登基事宜着礼部准备!”

    “臣遵旨!”丁魁楚双手不由自主紧握,激动的一颤一颤,道,“梧州地处偏远,不宜作为行都,殿下还应择一地为行都才是。”

    朱由榔也知梧州之弊端,道:“你们可有主意?”

    “臣意广东肇庆,肇庆地处要冲,又临湖广,有利于殿下主持大局。”丁魁楚建议道。

    当然丁魁楚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在肇庆经营两年,行都定在肇庆,于他也有便利。

    朱由榔微微点了点头,又道:“陈卿、蒋卿,你们呢?”

    陈子壮瞥了眼丁魁楚,知道他打的什么算盘,道:“臣意广州,广州为广东之根本,介于岭海间。北负雄、韶,足以临吴、楚;东肩潮、惠,可以制瓯、闽;西固高、廉,扼交、邕之噤吭;南环琼岛,控黎夷之门户。广州一郡,屹为中枢,山川绵邈,环拱千里,足为行都。”

    丁魁楚眼中闪过一道冷芒,陈子壮三番两次与他作对早就令他不爽了,看来是得找个机会好好整治他一番才是。

    skbshge

第320章 谋划() 
丁魁楚心里的小九九,只要是个聪明人都看得出来,广州作为广东之首府,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是肇庆无法比拟的,他提议肇庆为行都完全是出于一己之私心。

    朱由榔可不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永历帝,任由丁魁楚瞎胡来,沉思片刻道:“孤还是比较喜欢广州,行都就定在广州吧!”

    丁魁楚闻言自是不喜,越发厌恶陈子壮,若没有陈子壮横叉一杠,朱由榔哪里知道肇庆好,还是广州好。

    不过丁魁楚也知道若是再分辩下去,结果也不会改变,毕竟肇庆与广州的差距在那里,任由他说得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臣遵旨!”

    接下来,朱由榔又和三人商量了一些具体细节,这才让他们离去。

    陈子壮走在梧州大道上,望着街道上摩肩接踵的行人以及叫嚷的小贩,不由感叹道:“真没想到,梧州还有这等繁荣景象!”

    他们自从浙江而来,因为战乱的缘故,各地百姓无不惶恐不安,时刻担心鞑子杀过来,物价飞涨,盗匪四起,一派萧条之色。

    “是啊!”蒋徳璟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百闻不如一见,监国治下有此盛景,是我大明幸事。”

    两人前来梧州的路上,也曾担忧过朱由榔是否能成为大明中兴之主,毕竟他们只是从书信中听说,但今日一见,两人的疑虑早已消失无踪,再没有怀疑。

    他们与朱由榔只短短交谈了一个多时辰,但这一个时辰足以让他们对朱由榔这个未来的大明帝王做出判断。

    此时,丁府内,丁魁楚阴沉着脸,道:“监国已决定登基称帝了!”

    “啊?”林佳鼎惊呼道,“太好了!”

    朱由榔一日不登基称帝,他们这些臣子心里总是有丝不安,如今终于听到这个喜讯如何不高兴。

    马吉翔见丁魁楚面色不佳,小心翼翼道:“阁老,可是有什么不妥?”

    丁魁楚微微点点头,叹了口气道:“浙江、福建有变,唐王在黄道周、郑芝龙一帮人的支持下也监国了。”

    “什么?唐王哪有资格监国?”林佳鼎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

    马吉翔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也明白了朱由榔为何要着急登基,眼珠一转,道:“阁老,此事若换一个角度想,对咱们也未必是坏事。”

    “怎么会不是坏事?”林佳鼎皱眉道。

    马吉翔拜了拜道:“您想,如今东虏兵锋正劲,浙江正当其头,有他们挡在前面,咱们这里不就安全一分吗?”

    “正好给咱们喘息之际,监国如今坐拥两广、云贵川以及湖广,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安心发展。”

    马吉翔说完又瞧向丁魁楚,继续道:“下官以为如今监国登基在即,给他们一点儿甜头也未尝不可,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卖力抵抗东虏。”

    “唔……”丁魁楚倒是没想到这点,现在想来,的确也有些道理,怪不得朱由榔会如此大方。

    丁魁楚没在这事上过多纠缠,毕竟朱由榔早已有了主意,摆摆手道:“这些都是小事,当下有更要紧的事要办。今天监国召见了从南京而来的陈子壮、蒋徳璟二人,看监国的样子,是准备让两人入阁辅政,你们帮老夫想想该如何应对?”

    马吉翔、林佳鼎两人一听就明白了,朱由榔这是担心丁魁楚在朝中一家独大,毕竟如今朝堂之中多为两广官员,不少人依附在丁魁楚门下。

    林佳鼎沉思片刻道:“阁老,他们两人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前大学士,又有监国在背后支持,想要阻止两人入阁,恐怕不太现实。”

    “依下官的意见,阁老此时更应该将吏部尚书、户部尚书、都察院拿到手中,再另推一人入阁,辅助阁老,如此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丁魁楚脸色阴郁,道:“老夫何尝不想,我已向监国多次提议人选,奈何监国不是留中不发,就是直言拒绝,怕就怕监国心中已有人选。”

    林佳鼎心中早有腹稿,道:“阁老无需多虑,此事也不是完全操纵于监国之手。祖宗定制,凡大臣员缺,吏部与九卿会推,请旨简用,至推吏兵两部尚书,各边总督及内阁大臣,则九卿之外,复益以六科十三道。如今朝中有不少阁老的人,完全可以采用廷推之策,祖制不可废,私荐内降,其端更不可启,哪怕监国有属意人选,也必须要得到满朝文武的认可。”

    丁魁楚闻言,脸色这才稍缓,道:“说的不错,就这么办!”

    朱由榔既已决定登基称帝,自然不想再耽搁时间。

    隔日,朝会之上,丁魁楚带头,在文武百官的恭请之下,朱由榔决定于七月七日在广州正式建元称帝。

    消息一经传出,各地无不沸腾,尤以广州为最。

    三江码头,停泊着一艘朱红彩漆装饰的官船,长约十二三丈,尾楼有三重,船首方井上方绘了一面龙头,周围还有上百艘各式战船,一字排开,大明战旗高悬,场面蔚为壮观。

    朱由榔站在龙舟甲板之上,望着远处巍峨的梧州城,心生感慨,遥想当初种种,恍若昨日,不到两年时间,却已是物是人非。

    陈进忠望着渐渐升起的太阳,提醒道:“殿下,该启程了!”

    朱由榔回过神,挥了挥手,“走吧!”

    “起航!”

    一声令下,西江之上,遮天蔽江的战船,一个个张开风帆,乘着强劲的东风急速驶去。

    三日之后,朱由榔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广州。

    广东布政使顾元镜、都指挥使杨可观、总兵林察等一众广东官员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时,远远见到朱由榔的车驾,一个个跪地恭迎,脸上的激动之色,难以掩饰。

    “恭迎监国!”

    。。。。。。

    朱由榔以广州布政使府衙为行在,暂时住了进去,至于登基一应事宜,也都在加紧准备,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七月七日那天的到来。

    skbshge

第321章 登基() 
广州北枕山阜,三面环濠,城周二十一里,又建五层楼于北城上,高八丈,名镇海楼,甚为雄胜。

    崇祯时期,广州更是辉煌富丽,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辐辏,日费数千万金;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其人口亦早已突破百万,是明朝一座不折不扣的超级城市。

    在古代,新皇登基可不是小事,朱由榔本意一切从简,毕竟大明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处处需要银子,然而这一想法终究还是没有拗过满朝的大臣,就连蒋德璟、瞿式耜等人也不赞成。

    至于理由,十分简单,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面子问题。

    大明一向自诩天朝上国,广州临海,有不少番邦外夷,登基仪式若是办得简单了,岂不令外夷看轻大明,这让骄傲了一辈子的大明士绅如何能接受。

    是以,朱由榔最终还是按照大明那套繁琐的礼仪,进行了登基仪式。

    弘光元年七月七日,朱由榔身着冠冕,正式于广州宣布即皇帝位,祭告天地、社稷、祖宗,改明年为永历元年。

    同时,追尊其父朱常瀛为端皇帝,兄朱由楥为桂恭王;嫡母王氏为慈圣皇太后,生母马氏为昭圣皇太后,其妻王氏为皇后。

    第二日清晨,朱由榔于行在展开了他登基之后的第一场朝议。

    朝议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最终入阁大臣以及剩余的六部九卿人选名单。

    朱由榔高坐龙椅之上,开口道:“朕初登大宝,还需诸工辅佐,如今内阁只有丁阁老一人,朕有意让陈子壮、蒋德璟两人入阁辅政,你们意下如何?”

    “臣反对!”朱由榔话音刚落,便听到门外传来反对之声。

    蒙自在早得丁魁楚叮嘱,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朱由榔眉头微皱,冷哼一声道:“你为何反对?难道凭他们两人资历,没资格入阁吗?”

    蒙自在出班奏道:“启禀陛下,祖宗定制,凡大臣员缺,吏部与九卿会推,请旨简用,至推吏兵两部尚书,各边总督及内阁大臣,则九卿之外,复益以六科十三道。”

    。。。。。。

    “陛下一言而决,有失公允,纵然两位大人有此资格,也难免引起朝臣纷议,祖制绝不可废,私荐内降,其端不可启,陛下三思!”

    “臣附议!”

    “臣附议!”

    。。。。。。。

    殿内,哗啦啦跪道一片大臣,广东布政使顾元镜、参政曾道唯等等一批大臣,齐声反对。

    朱由榔瞥了眼丁魁楚,只见他老神在在,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放眼望去,带头的官员大多都是丁魁楚推举的,朱由榔连想都不用想,这事背后一定是丁魁楚指使。

    朱由榔面露不愉,摆手道:“国朝经此大难,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无需多言!”

    “臣请廷推!”蒙自在浑然不惧,高声道。

    朱由榔正要张口说话,这时陈子壮站了出来,奏道:“启奏陛下,朝廷选贤任能,自有法度,岂能因一人而坏了法度,为示公正,臣同意廷推。”

    蒙自在的一番说辞,没有任何破绽,这廷推本就是大明奉行了两百年的制度,陈子壮也不想因自己坏了规矩,令朱由榔难做。

    “臣也赞成!”蒋德璟也出班奏道。

    丁魁楚闻言,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正是他想要的局面。

    朱由榔深吸了一口气,道:“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廷推吧!”

    以陈子壮、蒋徳璟二人的资历、名望,再加上朱由榔都开口了,两人毫无疑问入选内阁。

    丁魁楚也没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同时他也推出了一个人,崇祯时期的内阁首辅……何吾驺。

    何吾驺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弘光五朝,资历直接碾压陈子壮、蒋徳璟,当然也包括丁魁楚。

    丁魁楚也是被逼无奈,他虽然之前担任两广总督,但门下没人有资格入内阁,不得已之下,他才再三上门,与何吾驺达成条件,这才请得何吾驺出山。

    内阁只要有他与何吾驺两人足以压制陈子壮、蒋徳璟。

    不出意外,何吾驺以超高票选进入内阁。朱由榔倒是想凭借他皇帝的特权不许何吾驺入阁,毕竟廷推的结果需要得到朱由榔的认可,方才做数,如果他对廷推结果不满意的话,可以推翻重选。

    不过,朱由榔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接下来的计划还用得着丁魁楚这帮人,让他们得意一时也无妨。

    至此,内阁的领导班子算是初步定下来了。

    丁魁楚以吏部尚书,加文渊阁大学士,为首辅。

    前大学士何吾驺加礼部尚书,为次辅。

    陈子壮以兵部尚书,赐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

    前大学士蒋徳璟加刑部尚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