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生遵旨!”

    王夫之内心经过一番挣扎,他最终还是接受了朱由榔的任命。

    “难道真是自己错了吗?”一旁的周清正望着王夫之,心情复杂,他倒不是嫉妒王夫之。虽然他不认同王夫之的一些观点,但是对于王夫之的学识,周清正还是十分佩服的。

    朱由榔环视四周,仿佛看透了周围学生的所思所想,开口道:“你们也不必羡慕他。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对于人才,孤是来者不拒,很快你们也会有机会为国效力。孤有意今年开恩科,选贤与能。”

    朱由榔话音一落,引得众人一片哗然。

    “真的吗?”

    “太好了!”

    。。。。。。

    不少学生纷纷交头接耳,这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他们读书考取功名,不就是为了能进入朝堂一展所长吗?

    朱由榔摆摆手,待众人安静下来,又道:“大明如今面临的情况,就不用孤多做赘言了。此番恩科,不同以往,孤重在选拔一批重实事、能做事的官员,对于那些一问三不知,不知钱谷、不知农事、不知兵事,只知卖弄华丽文章之人,孤不需要,朝廷也不需要。”

    “哗!”

    一众学子闻言,一个个脸色涨红,激动之情跃然于脸上,朱由榔这番话不正是他们学院的真实写照吗?

    “殿下英明!”有学生脱口而出道。

    朱由榔话还没有说完,继续道:“此番朝廷开科选士,以策论为主,时政、农事等关系大明天下民生的学问都会考,你们要好好准备才是。”

    skbshge

第317章 开端() 
朱由榔这番话算是为这次恩科定下了基调,话中透露的意思非常明显,恩科以策论为主,八股文自然要靠边站。

    朱由榔走后,他的言论免不了传扬传去,不出半天,复旦所有的学生都已知道了这则令人兴奋的消息。

    第二天,朱由榔视察复旦学院以及发表的言论便登上了大明日报的头版头条。

    梧州一家茶楼内,不少读书人手拿一份报纸,有人感叹道:“这复旦学院竟然能得到监国的青睐,真是好运道啊!”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朱由榔十分重视复旦学院,不然也不会亲自到访,而且关于朱由榔任命涂绍煃、刘同升等人的消息也流露了出来,这更惹得不少人羡慕,悔恨当初为何没有进复旦学院。

    “你们说朝廷要开恩科之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为何之前没有一点儿风声?”有人拿捏不准,怀疑道。

    “应当假不了,我有好友就在复旦学院,他可是听说这消息出自监国之口,监国金口玉言,能假的了吗?”有人相当肯定道。

    林正茂与张子聪、马守直几人齐坐一桌,静静听着旁人高谈阔论,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按理说,他们都早已高中举人,如今有此良机,本该高兴才是,但他们却是愁云满面。

    张子聪紧皱眉头,扭头望向林正茂,道:“林兄,你怎么看?”

    “不妙啊!”林正茂叹了口气道,“有监国作为后盾,看这架势,复旦学院的崛起已势不可挡。而且,若这一切都是真的,此番恩科以策论为主,对我等可都是大大不利。”

    张子聪微微点了点头,他深有同感,八股文的优劣决定了他们能否高中,是以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八股文之上,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分散在策论之上。

    张子聪忧心忡忡道:“纵观监国的种种举动,依我看更像是在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

    “什么信号?”一旁的马守直不解道。

    “监国并不看重八股文。”张子聪说道,“你们难道忘了复旦学院宣传的理念吗?他们处处标榜经世致用之学,反对八股。先前我以为他们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毕竟朝廷开科取士,最终还是要以四书五经为主,他们再怎么蹦跶,中不了进士,进不了朝堂,也只是白费功夫。”

    “但是如今看来,是我大错特错,若是朝中有人支持,而且还是我的大明未来的皇帝,这可就说不准了。”

    “监国不去梧州其它书院,偏偏去了复旦学院,而且那复旦学院的院长还是监国的老师,让我不得不做此念想,监国对于朝廷以八股取士,可能有所不满。”

    马守直像是明白了什么,瞪大了眼睛,惊呼道:“你是说监国要废除八股取士!怎么可能?”

    林正茂与张子聪的想法不谋而合,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监国不一定是要废除八股,只需要将科举考试重点偏向策论便可,此番恩科没准儿就是监国的一种试探。”

    “大明科举早已形成定制,二百余年都是如此,岂是说改就改的!”马守直兀自不相信道。

    张子聪苦笑一声道:“规矩是人定的,朝廷若是真想要改变,我等又能如何?”

    “若真如张兄所说,到时候,我等可以联合同道一起抗议。”马守直斗志高昂道。

    林正茂和张子聪这回都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说易行难,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他们两人能够揣摩出其中的一些门道,都不是愚笨之人。朱由榔是什么样的人,只是看他监国以来的作为,就能揣摩出一二,岂会屈服于一群书生的抗议,别到最后将他们自己的前途搭进去。

    张子聪情知马守直为人,劝道:“鸡蛋碰石头的傻事,马兄还是不要做为好。你我是举人之身,距离那进士只不过一步之遥,就算朝廷真的将科举考试重点放在策论之上,我等不过是多花费些时间罢了。”

    “是啊!况且这只是咱们得猜测,马兄也不必太过当真,也许是我们多想了。”林正茂也担心好友一根筋的毛病犯了,真做出什么傻事。

    马守直摆手道:“两位不必再劝,科举关系到我大明所有士子的前途,岂容朝廷随意更改。朝廷若真想要变更考试内容,我到时候拼了命也要组织朝廷的倒行逆施。”

    张子聪心中暗暗叫苦,他有些后悔将这番猜想说给马守直听了。

    两人再三劝说无果,只得再另想他法。

    三人散去之后,马守直一人独留茶楼,显得郁郁不乐。

    不知何时,马守直身旁多了一人,只见他拱了拱手道:“在下龙泉书院黄智诚,见过这位兄台!”

    马守直抬头,见来者同为读书人,回礼道:“梧山书院马守直。”

    黄智诚落座后,面带微笑道:“刚才马兄与几位好友的谈话,在下不小心听到了,马兄的高风亮节令在下十分佩服!”

    “不敢当!”马守直谦虚道,“不知黄兄有何见教?”

    黄智诚自从知道复旦学院流传出的消息后,肠子都悔青了。如今再想入读复旦学院,还需要层层考试,他也曾见过复旦学院流出的考卷,光是看到那些术数题,他就头疼得要命,更别提他的弱项策论,要是考四书五经,他胸有成竹,至于策论还是算了吧。

    刚刚他在一旁听到张子聪他们的言论,猛然惊醒,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若真让他们不幸言中,那他的前途可就到头了。

    黄智诚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寒窗苦读二十载,将全部精力都投到了八股文之上,这个时候朝廷若改变科举考试内容,这不等于要他的命吗?

    是以,他绝不希望这糟糕的局面发生。

    “在下也认同马兄的见解,科举之制,历经大明几代先贤完善,早已形成定制。今天朝廷能改变,他日也能再次改变,如此朝三暮四,我等读书人如何求学!”黄智诚义愤填膺道。

    “啪!”马守直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高声喝道:“说得好!”

    skbshge

第318章 知晓() 
黄智诚的一番话说到了马守直的心坎里。

    “马兄,我等必须有所行动,绝不能坐以待毙,任由朝廷乱来。”黄智诚见时机成熟,当即蛊惑道。

    马守直却心有迟疑,道:“是否为时过早,如今不过是小道消息,我等也是只是猜测而已,朝廷又未真正发布通告,别到时候再闹出乌龙。”

    黄智诚哪有这么容易放弃,“恐怕马兄言不由衷吧?如今是个聪明人都能看出监国的意图。”

    说完,黄智诚拿起桌上的一份大明日报,指着其中的一段,道:“这里白纸黑字写着监国说得话,我都能看出什么意思,马兄不会看不出吧?”

    马守直被黄智诚这么一激,说道:“我自是能看懂,但现在咱们又能做什么?”

    “当然有事做,有道是防患于未然,起码得联络一些志同道合之人,阻止监国这危险的想法。”

    黄智诚凑到马守直身旁,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不知道说了什么。

    马守直脸色变换不定,半晌,咬牙道:“好!就依黄兄这办法。”

    朝廷将要开恩科的消息,像一阵风,刮了出去,引起了各地读书人的热议。

    一听说这次恩科主考策论,不少读书人都慌了神。

    不过由于朝廷还没有正式下达通知,所以人们也只是嘴上发几句牢骚,然而一些聪明之人,却已暗地里在策论上下功夫。

    大明科举考试本就有策论,只是人们平时太注重八股文,反而忽略了,毕竟殿试之时,皇上会亲自考策论,你若一丝不通,那才贻笑大方。

    梧州城外,蒙自在望着眼前守卫森严的城池,终于找到了难得的安全感。

    他这趟浙江之行,真可谓波折不断,先是闻听唐王监国,接着就被郑鸿奎拿刀架着脖子赶出了衢州府,丁魁楚交代任务完成的一塌糊涂。

    这还没完,他本打算继续北上,通知各地官员朱由榔监国的消息。

    结果,他没走多远,不是遇见溃兵,就是碰上土匪,要不是丁魁楚派的护军,蒙自在差点儿就将小命交代在那里了。

    蒙自在眼见浙江局势越来越坏,而且听说鞑子要打过来了,哪里还敢在往前走,吓得他一路狂奔回了梧州。

    蒙自在进城后直奔丁魁楚的府邸,毕竟浙江的事可不是小事。

    “下官拜见阁老!”蒙自在一进大堂便拜道。

    “起来吧!”丁魁楚近来心情不错,他提名的一些官员得到了朱由榔的认可,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笑道:“浙江的官员情况怎样?”

    蒙自在不安道:“阁老大事不妙,唐王监国了!”

    “嗯?”丁魁楚起初没反应过来,待他回过神后,双眼睁圆,喝道:“什么?”

    “唐王在衢州宣布监国了。”蒙自在又小声回了一句,大气不敢出一声。

    丁魁楚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双手死死紧握着椅把手,晌没有说话。

    大堂内静悄悄的,只有丁魁楚呼哧呼哧的喘息声,蒙自在能感受到丁魁楚的满腔怒火。

    不知过了多久,丁魁楚才开口道:“说清楚!”

    “是!”

    蒙自在不敢耽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讲清楚。

    丁魁楚听完,眼中寒光一闪,咬牙切齿道:“郑家!”

    丁魁楚不用想就知道浙江、福建那些官员的打算,无非是想捞个定策之功,不过他并未将这些人放在眼里,倒是福建的郑芝龙,实乃是个心腹大患。

    “唐王如今身在何处?”丁魁楚询问道。

    蒙自在回道:“下官离开浙江时,听说唐王以及一干大臣已动身前往福州。阁老,我们该怎么办?”

    “福州?”丁魁楚也不含糊,当即起身道:“我会将此事立刻禀告监国,唐王必须退位归藩,大明绝不允许同时有两个主人。”

    当丁魁楚赶到桂王府时,却得知朱由榔正在会见重要人物。

    “陈公公,不知何人值得殿下如此重视?”丁魁楚趁着等待召见的空隙向陈进忠打探道。

    丁魁楚接受了马吉翔的提议,早已打通了陈进忠这条线。

    陈进忠笑呵呵道:“咱家只是听说从南京来的两个朝廷大员,殿下对他们可重视的紧,已经在殿内谈了将近一个时辰了!”

    丁魁楚闻言若有所思,从南京的,也不知这两人是谁。

    不多时,朱由榔召丁魁楚入殿觐见。

    丁魁楚入殿后,果然见到了陈进忠提及的两人,只不过他脑海中没有对两人的印象。

    “臣参见殿下!”

    朱由榔挥手道:“丁阁老来了,正好你也听听关于浙江的最新情况!”

    “臣正有要事禀告殿下。”丁魁楚气愤道,“臣派去浙江的使臣回来了,浙江、福建官员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迎立唐王监国,此举置殿下于何地?”

    “臣请殿下立刻下旨训斥唐王,命其退位归藩!”

    “这件事,孤已经知道了!”朱由榔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一脸平静,向丁魁楚介绍道,“这两位是从南京远道而来的兵部尚书陈子壮以及前东阁大学士蒋徳璟,今后你们一起共事,认识一下吧!”

    陈子壮虽不耻丁魁楚为人,不过还是与蒋徳璟一同拜道:“拜见阁老!”

    丁魁楚颔首道:“能与两位共事,是本阁的荣幸。”

    朱由榔从陈子壮口中已经知道了衢州发生的事,有些事情终究是他无法掌控的,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

    “你们认为孤应该如何处置唐王监国之事?”朱由榔望向三人,询问道。

    丁魁楚率先开口道:“殿下监国,上顺祖宗之法,下顺黎民百姓。唐王擅自监国实属大逆不道,若能迷途知返,还可饶恕,若其冥顽不灵,臣以为可以派大军将其擒拿!”

    陈子壮反对道:“殿下与唐王同为高祖子孙,如今大敌当前,怎可倪于墙,兵戈相见,这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陈大人,此言差矣!”丁魁楚坚持道,“正所谓天无二日,大敌当前,更应该统一政令,否则大明如何能团结一心,共抗外敌?”

    skbshge

第319章 前奏() 
丁魁楚摆出了一副寸步不让的态度,尤为坚决。

    他只给了唐王一条路,唐王只能退位归藩,要不然就要面临朝廷的大军。

    陈子壮情知唐王方面的情况,这不现实,亦是丝毫不肯退让。

    他之所以来梧州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大明爆发内战。

    “丁阁老长期身在两广,不知江浙地区的局势已危如累卵,建奴兵锋所指,大明官军或是望风而降,或一战即溃。阁老若执意发兵,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实为不智。”陈子壮据理力争道。

    这时,蒋徳璟也开口道:“殿下,时至今日,这已不是唐王能一言而决之事。郑芝龙、郑鸿奎等人狼子野心,已将唐王迎入福州,他们麾下又有十数万军队,岂会甘心放弃,刀兵相见,只会两败俱伤。”

    丁魁楚意气风发道:“两位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你们初来乍到,只怕不知如今两广、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各地官员俱已向殿下献上笺表,奉监国为正统,又何惧他郑芝龙!”

    说完,丁魁楚又面向朱由榔,拜道:“殿下,先有靖江王僭越监国,如今又冒出一个唐王,此风绝不可长,必须扼杀在摇篮里。否则,他日谁知又会冒出哪个藩王,殿下应该让天下臣民知道藩王胆敢僭越的下场。”

    “殿下三思……”陈子壮、蒋徳璟亦是望向朱由榔。

    丁魁楚岂容两个刚来的大臣挑衅他内阁首辅的权威,“请殿下速做决断!”

    朱由榔深知政令不一的后果,历史上南明国力不就是在一次次内耗中消耗殆尽。

    他不能说丁魁楚的想法完全错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