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按这个法子来!”丁魁楚不住点头,马吉翔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他十分欣慰身边还有马吉翔这样的人才,夸奖道,“你很好!以后安心为我做事,少不了你加官进爵的机会。”

    “谢阁老提携!”马吉翔舔着笑脸道。

    这事宜早不宜迟,丁魁楚第二天就主动上疏向朱由榔请罪。

    朱由榔一开始就没打算将内阁、六部等人选全部交予丁魁楚,他当初也没想到这丁魁楚竟会真的当场答应,所以才有了昨天那一幕。

    朱由榔看到丁魁楚递上的请罪奏疏,知道他总算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乘势收回了原来的命令。

    不过朱由榔最后还是将朝廷一些官职的提名权交给了丁魁楚,也算是安了他的心。

    随着朱由榔平定靖江王之乱,再加上朱由榔儿子出世,这给梧州百姓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越发坚定朱由榔是天命所归,有上天庇佑。

    这天,朱由榔乘坐着六挂大马车,在锦衣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前往复旦学院进行视察。

    桂林之行,朱由榔这才意识到大明的吏治究竟败坏到了何种地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都不为过,完全烂透了。

    朱由榔当然恨不得将大明的所有贪官污吏全部杀绝,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但他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根本不现实。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杀得贪官够狠、够多,甚至连剥皮冲草此等酷刑都能想出来,但依旧刹不住这股邪风。

    君不见,几百年之后,依旧如此,只要有利益的存在,这帮贪官是杀之不绝的。

    复旦学院外,以宋应星为首的学院师生整齐列队,他们早已知晓朱由榔要来视察的消息,宋应星还好,但是不少人那是翘首以盼。

    近半年多以来,复旦学院真可谓蒸蒸日上,不断有大儒受邀前来,还有学子从各地慕名而来,声势正隆,隐隐已是梧州第一学院。

    尤其是在朱由榔将梧州的士绅扫灭大半之后,菉漪书院、东湖书院、梧山书院等书院受此次事件影响,名声更是一落千丈。

    毫无疑问,朱由榔乃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他来巡视复旦学院,这是对复旦学院的肯定,身为学院的一份子,自是与有荣焉。

    薛泽宇站在人群中,万分感慨,虽然他早就知道朱由榔非一般藩王,但也想不到朱由榔会走到这一步。

    “薛兄,我听说你们一班的涂先生、刘先生被监国授予了广西布政使和桂林知府之职,这是不是真的?”徐道君挨着薛泽宇,小声询问道。

    薛泽宇点点头道:“不错,两位老师本就身具大才,又有多年为官经验。如今朝廷缺人,监国又求贤若渴,自是不会让老师们在学院教一辈子书。”

    涂绍煃、刘同升等人被朱由榔启用的消息不是什么多大的秘密,没有多久已经在学院流传开来,这使不少人兴奋不已。

    “那你说,监国这次来学院,是不是还为访贤才而来?”徐道君不由猜测道,他可听说学院中不少老师都曾在朝中为官。

    薛泽宇摇摇头道:“这不是你我该揣测的,咱们目前更应该好好读书才是。学院的老师都有真才实学,咱们能学多少是多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以后少不了你我出力。”

    徐道君见状只好闭嘴不谈。

    不过,这妨碍不了其他人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刚来复旦学院不久的新生,更是追着老生问。

    “学长,我听说监国以前也曾在咱们复旦学院就学?”

    “这位学弟消息还挺灵通的嘛!”老生一脸高深莫测道,“不错,想当初学院开学典礼之上,我还曾有幸见过监国一面!”

    “真的吗?”新生一脸崇拜道。

    这位老生侃侃而谈,将当初的情景讲得那是活灵活现,令周围不少新生激动不已。

    许是说话学生多了,声音渐渐有些嘈杂,顾炎武板着脸,训斥道:“都给我安静!”

    顾炎武这话一出,立杆见效,不少人还缩了缩头。顾炎武在复旦学院一向以严厉著称,更重要的是,他主管学院的风纪,所以不少学生被其惩罚过。

    没过多久,朱由榔的马车缓缓而来,旗幡飘飘,仪仗优隆,最终停在了复旦学院门外。

    “拜见监国!”

    宋应星等一众人纷纷下跪,整整齐齐跪拜道。

    车帘纱打开,朱由榔走下马车,快步来到宋应星身边,将其搀扶起来,道:“老师请起!”

    说起来,朱由榔自拜宋应星为师后,真学到了不少治国之理,这些不是靠他瞎琢磨能想到的,对于宋应星,他还是十分尊重的。

    “你们也都起来吧!”

    朱由榔亲自陪同着宋应星,一步步走进复旦学院。

    skbshge

第315章 见闻() 
朱由榔一声老师,着实惊呆了不少不知情的学生。

    他们听到了什么,朱由榔竟然称呼他们的院长宋应星为老师。

    “帝师”

    他们脑海中不由自主冒出这一称呼。

    朱由榔如今贵为监国,将来登基称帝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宋应星可不就是帝师嘛!

    朱由榔走远后,学生们一下炸开了锅。

    “我没听错吧?咱们院长竟然是监国的老师?”

    “我也听到了,不会有错。”

    ……

    朱由榔与宋应星漫步在学院的大道上,两旁绿树成荫,倒也显得清爽。

    “这一年来真是劳烦老师了!”朱由榔望着充满勃勃生机的学院,感慨道。

    “殿下可不要这样说,没有殿下,就没有今天的复旦学院,说起来,老夫做得才是微不足道。”宋应星摇头道。

    朱由榔赧然一笑,道:“老师谦虚了。”

    “不知殿下此次大张旗鼓来学院是所谓何事?”宋应星询问道。

    朱由榔脚下一顿,缓缓道:“老师应该知道的,朝廷工部尚书一职尚有空缺,孤以为非老师莫属。”

    “哎!”宋应星长长叹了口气道。“殿下明知老夫已无心仕途,又何必再相劝。如今老夫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将这复旦学院发扬光大,我大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朱由榔不依不饶道:“朝廷初级,百废待兴,孤身边实在没有多少可用之才,大明吏治如何,老师应给比孤更清楚。大明有太多蝇营狗苟之辈,如此要职孤岂能轻易交到他们手里。”

    “建奴兵峰直指江南,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攻到广西,老师忍心看着大明江山被建奴肆意践踏吗?”

    “学院已走上正轨,无需老师亲力亲为,但是大明需要老师,工部只有交给老师,孤才放心,还请老师不要再犹豫了!”

    宋应星脸色变换不定,朝廷的尔虞我诈,他厌倦了,实在不愿涉足,可是朱由榔的话,他也不得不考虑。

    这一年来,他与朱由榔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无论是朱由榔的远见卓识,还是虚怀若谷,在宋应星看来都是大明难得一见的,大明由朱由榔执掌不会有错。

    但正如朱由榔所说,他身边可信赖的大臣确实没有多少,尤其他还身处广西偏僻之地。

    朱由榔确实有能力,然而独木难支,更遑论大明还内忧外患不断。

    宋应星一念至此,也不再推辞道:“好!殿下有中兴大明之志,老夫亦舍身相陪!”

    “哈哈哈!太好了!”朱由榔大笑道,“能得老师相助,孤真是太高兴了!”

    两人边走边说,突然听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传来一片争吵声,十数个学子正围在一起,你言我一语。

    朱由榔走得近了,也渐渐听出他们原来是在讨论当下大明的形势,究竟该如何摆脱困境。

    “而农兄难道忘记了烈皇就是被闯逆逼迫,才自尽于煤山,此仇不共戴天,倾尽三江五海也难以洗涮,我大明怎能与叛贼联合,如此做法怎么对得起殉国的先帝?”

    只见一青衫男子,正怒目而视王夫之,言辞相当激烈,胸脯还在一起一伏,显然被王夫之先前的大胆言论气得不轻。

    王夫之倒是十分镇定,并未因周清正的指责而动怒,拿出一份大明日报,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道:“烈皇被闯贼逼死,确实是大明的耻辱,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今闯贼李自成已死于九宫山,先帝之仇已报。如今伪顺群龙无首,正是招降他们的好机会。假若他们投降了建奴,那对于大明来说才是雪上加霜。”

    周清正兀自不服,气呼呼道:“贼首虽死,然其帮凶依旧在,先帝之死,他们也逃脱不了干系!”

    “志坚着相了。”王夫之缓缓摇摇头道,“按照你的说法,闯贼的手下都是害死先帝的帮凶,难道我大明要将他们全都杀了吗?”

    “这。。。。。。。”

    周清正心里清楚当然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杀了,李自成麾下还残存着十几万兵马,怎么可能都杀完,支吾半晌道:“起码闯贼手下的大将,诸如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刘体纯、李锦、高一功等人不能饶恕。”

    王夫之望着固执己见的周清正,无奈道:“志坚说的这些人可都手握兵权,让他们乖乖引颈受戮有可能吗?”

    周清正面色微红,驳道:“这些人心中毫无忠义之心,就算朝廷招降了他们,也不过是养虎为患,降而复反,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朝廷又何必多此一举。”

    王夫之继续说道:“还是我先前说的,此一时彼一时。建奴的野心如今已是昭然若揭,他们想要亡的不只是大明,要亡的是我汉家天下。”

    “建奴势大,在座的诸位应该都清楚这点,大明唯有联合各方势力方能与之抗衡,否则若是让建奴得了这天下,千百年之后,谁还能记得我汉家衣冠,华夏几千年的传承岂能断送在咱们手上!”

    “至于志坚你考虑的伪顺残部降而复反这事确实是个麻烦,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

    “啪啪!”朱由榔鼓掌道,“说得好!”

    朱由榔站在后面望着侃侃而谈的王夫之,他的一些话确实触动了朱由榔的内心。想想几百年之后,清朝被推翻,号召百姓剪去辫子,恢复汉家衣冠之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之深。

    王夫之等人听到喝彩,齐齐朝后望去,这才注意到一直站在他们身后的朱由榔,一脸茫然。

    “还不拜见监国!”宋应星急忙提醒道。

    王夫之他们今天虽然见过朱由榔一眼,但毕竟离得远,是以第一时间并未认出朱由榔,经宋应星提醒,这才慌忙跪道:“拜见殿下!”

    朱由榔笑道:“不必多礼,你们都起来吧!”

    “谢殿下!”

    朱由榔走到王夫之身前,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王夫之。”王夫之回道。

    skbshge

第316章 重磅消息() 
朱由榔上下打量了一眼王夫之,看其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岁,十分年轻,不过他刚才的一番话却说得很有见地。

    “你这个年纪就能有这番见识,很不错!”朱由榔温言道。

    其实大明到了这个时候,与流贼的矛盾已没有那么深。

    李自成死了,又有建奴这个大敌当前,汉族内部矛盾已经转移到了外部,只不过朝廷内的一些官员认死理,偏偏对此视而不见。

    王夫之望着眼前比自己还年轻的朱由榔,能说什么,一脸恭敬道:“谢殿下夸奖,学生愧不敢当!”

    周围其余学生听得朱由榔夸奖王夫之,心道莫不是连监国都认为应当与伪顺联合不成。

    朱由榔找了个石墩,坐下后道:“你认为孤若是派人招降李自成残部,他们是否会答应归顺我大明?”

    王夫之没有立刻回答,沉思片刻,道:“学生以为朝廷若是能妥善处置这件事,还是大有可能的。”

    “李自成残部如今群龙无首,又适值大败,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如虹气势。虽不能说是丧家之犬,但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建奴对他们穷追不舍,大明官军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可以说是腹背受敌,留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并不多。”

    “与其将他们逼到建奴一侧,朝廷更应该善加利用这股力量,以增加大明的实力,抵抗建奴。”

    朱由榔微微颔首,历史上因为建奴出昏招,剃发令一下,李自成的残部最终还是归降了大明,成为了大明抵抗建奴重要力量。

    周清正望着眼前一说一答的两人,十分不解。王夫之那样说还情有可原,可是他不明白朱由榔为何也会同意此言论。

    朱由榔可是正经的大明皇室子孙,闯贼逼死了崇祯皇帝,朱由榔与他们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才对,怎么能反过来招降他们呢?

    “殿下!”周清正实在无法忍受这点,直接站出来,昂首挺胸,视死如归道:“李贼破京师,逼死先帝,罪在不赦,其同党安能封拜?”

    朱由榔闻言,好奇转过头,便看见了刚才与王夫之争辩的周清正,他并未因周清正的言论而治其罪,沉声道:“罪魁祸首闯贼已死,先帝之仇已得大报。难道你让孤非要斩尽杀绝不可,即使孤能够做到,倾大明之国力,耗费百万饷银,杀敌一万,自伤八百,让建奴渔翁得利,这是尔等想要的吗?”

    “不糜一饷,不费一兵一卒,一纸诏书便能坐收数万精兵,消弭大患,为什么不做?”

    “难道非要让这鞑虏得了这天下,尔等才开心吗?”

    一番质问下,周清正惶恐道:“学生绝无此心!”

    其余人见朱由榔动了怒火,亦是纷纷下跪,大气不敢出一声。

    朱由榔心知这大明朝不止周清正一人如此作想,就连朝中不少大臣对于流寇都抱有很深的成见,深吸了口气道:“事有轻重缓急,孤亦痛恨流寇对我大明造成的伤害,然而时移世易,若流寇能痛改前非,助我大明消灭鞑虏,尔等为何不能宽恕其罪?”

    “他们原本就是我大明百姓,至于为何会走上造反之路,你们中不乏有见地之人,心里应当清楚,孤希望你们好好想清楚其中利害关系。”

    说完这话话,朱由榔也没管他们究竟有没有听进心里,望向王夫之道:“你可有功名在身?”

    王夫之不知朱由榔何意,不过还是如实回道:“学生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既有功名在身就好,孤现升你为兵科给事中,出使湖广,替孤招降李自成残部,你可愿前往?”

    王夫之闻言一阵错愕,他没想到朱由榔会忽然委以重任。

    其余诸人也是惊讶不已,望着王夫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短短时间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举人成为了兵科给事中,这是何等的福分。

    王夫之经过短暂的惊愕之后,做出了令在场所有人都意料不到举动,他拒绝了朱由榔给的兵科给事中之职。

    “学生身无寸功,怎担得起兵科给事中之职,请监国收回成命,学生愿自行前往!”

    朱由榔摇了摇头,缓缓道:“你若非朝廷官员,凭何劝降李自成的余部?他们又为凭何信你?”

    “这。。。。。。”王夫之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得简单了,“学生孟浪了!”

    朱由榔不容置疑道:“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你稍后就去兵部报道,具体出使事宜,待孤与大臣们商量过后,你即刻前往!”

    “学生遵旨!”

    王夫之内心经过一番挣扎,他最终还是接受了朱由榔的任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