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8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浦江市的主要领导,包括杨成林在内,其实也倾向于高桥新港的建设方案,所以包飞扬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重点强调了浦江港在发展国际转运业务方面的前景,并指出李显国代表谈马锡表达愿意投资高桥新港,其实就是希望组织浦江市建设对他们威胁更大的阳山深水港,既然去年抢到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的新城港都对阳山深水港发展国际转运业务表现得这么紧张,那么就说明阳山深水港是有这方面发展潜力,那我们似乎就更应该这么做了!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同行就是冤家,对新城港不利,对浦江港就是有利的,正所谓彼之毒药,吾之蜜糖,浦江自然要考虑浦江的利益,而不用考虑新城的利益和感受。

    杨成林点了点头:“你说的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我国的发展道路与别的国家都不一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们一直都有防备,而世界航运的主导权现在是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上,浦江港成为枢纽港,可以让北方港口向南的货物走浦江港转运,但欧美的航运公司,未必会将远洋航班放到浦江,也未必会将远洋货物送到浦江转运……”

第1798章 大国意识与小国思维() 
包飞扬点了点头,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有巨大的腹地支撑,距离日韩又不远,浦江港成为东北亚的转运中心机会很大,但实际上后世的浦江就算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国际转运量依然不大,始终未能成为国际转运枢纽。

    这一方面跟阳山港的建设力度不够,国内港口的竞争有关,但政治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大,日韩的近洋航班更愿意选择釜山进行中转,哪怕到浦江转运的效率更高、满载可能性更大,远洋航班也更愿意选择在新城靠泊进行周转,而不是浦江,甚至有的还会选择在高雄靠泊……

    虽然这种选择并不是最经济,但经济始终要受到政治的影响,华国在崛起成为大国的过程中,少不了要受到现在这些发达国家的刁难和阻挠。但滔滔大势,毕竟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华国依然将会崛起,浦江港也依然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只要阳山港的建设标准够高,也必然会吸引更多国际中转业务。

    不仅仅是包飞扬坚信这一点,杨成林等人其实也有这样的信心,华国过往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但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也需要更谨慎。

    “我们与新城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虽然两国建交的时间比较晚,但实际上新城对我们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非常大,而我们与东南亚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的国际关系影响又非常大,马六甲更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以双方友好合作,这个局面还是要保持的……”杨成林说道。

    杨成林没有说得很明白,不过包飞扬很清楚他的意思,这也是赵根正提醒过他的一点。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利益,华国和巴基的关系为什么一直都很铁?因为两国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印月国,印月国拥有与华国差不多的国土,仅次于华国但是却增长更快的人口,两国又是邻居,不过是地缘政治还是领土纠纷,都决定了两国之间的激烈竞争。

    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压制华国的发展?所谓的意识形态争端随着华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所以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华国的发展,会影响这些国家的利益。他们更愿意华国作为他们的商品倾销的市场,或者供应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基地,但是华国要崛起,就会跟他们抢夺市场,在一个又一个领域追赶他们、超过他们,让他们在华国赚钱变得越来越难,最后抢夺他们在国际上的市场,甚至是国内市场。

    新城出于地缘和国际关系的需要,一直对与华关系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还是东南亚各国当中,最晚与华建交的国家。虽然两国的关系有过蜜月期,现在也基本上是在蜜月期内,因为新城是华人国家,这种关系在蜜月期就显得很特殊。新城对华国发展的帮助很大,而华国的发展,让马六甲的航线变得异常繁忙,双方可谓是互利互惠。但浦江建设枢纽港的计划或许让新城第一次感受到华国发展可能对新城造成的威胁,阳山深水港方案更是显露出一丝杀气,新城人从中应该能够明白华国谋求的不仅仅是摆脱贫穷落后的发展,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华国就算不想称霸,但也必然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总体上来说,华国的发展和崛起对马六甲海峡的地位提升是有好处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势必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但华国的崛起也不会容许自己的咽喉被别人抓在手里。

    因为特殊的地缘关系,新城与世界霸主美国之间向来走得比较近。新城撮尔小国,相比之下马国和爪哇就是超级大国,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两个国家都不介意将新城一口吞下。尤其新城本来就是从马国独立出去的,作为拥有相同地理条件的马国和爪哇,发展程度却不如新城,两国对新城可谓是垂涎已久。

    所以新城在国家安全上一直仰赖美国,美国也需要通过新城控制马六甲,保证对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两国可谓一拍即合,盟友关系非常牢固。

    在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城与美国的这种盟友关系都是不可取代的。而随着华国国力的提升,在和平共处、相互依赖的大前提下,华美之间的对立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美国会不断寻求对华遏制,美新之间的这种盟友关系就会形成对华的威胁,华国也必然会寻求特殊状况下,摆脱马六甲海峡对华威胁的途径,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而这一点更会让新国感觉到威胁。

    浦江港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并不会直接动摇马六甲海峡和新城港的地位和作用,但只要浦江港掌控了足够多的航班航线,就有可能抛开马六甲,重新规划航线,比如在太国开辟克拉地峡运河,绕开马六甲,从克拉地峡进入印度洋。

    虽然说这时候华国还没有这样的意图,但是对新国来说,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命门,新城港要成为国际枢纽港,就不会愿意看到自己主要的货源地和转运目的地出现一个比自己更加强势的转运港。这样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新城的业务,甚至还可能直接颠覆新城港和马六甲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随着华国的崛起,这样的局面将会成为必然。除非新城愿意改旗易帜,让华国取代美国,成为新国的盟友,让华国直接介入对马六甲的控制,否则华国必然会寻求削减对马六甲的依赖。

    这也是华国与新城的关系在经过一段蜜月期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是那么亲密,甚至走不到一起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过有一点也是难以改变的,华国很难摆脱对马六甲的依赖,随着华国经济的发展,从石油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这种依赖程度还会加强。而新国在经济上也无法避免受到华国的影响,在政治上也是如此。

    从经济上来说,美国对马六甲海峡、对新城的直接影响有限。美国与中东、南亚之间的航班都是走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这条航线,或者是走好望角非洲航线,与马六甲海峡的关系不大。美国与澳洲、东亚,甚至东南亚之间的贸易,走的是太平洋航线,从国际航运地图上来说,美国是受马六甲海峡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当然,美国和新国还是有经济上往来的,毕竟美国跨国公司的影响遍及世界,美国航运公司也会承揽东北亚到中东、非洲、欧洲的航运业务,美国的石油公司也在新城有炼油业务,美国的金融公司也会在新城开展业务,但美国本土的经济起落,对新城的直接影响确实不大,但间接影响也同样不小。因为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全球,新城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新城赖以为生的国际航运,对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物流依赖很大。都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货物是从马六甲海峡经过的,同时,整个东北亚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占到了世界港口总吞吐量的三分之一,未来这个比例还会继续上升。未来世界吞吐量前十的港口,有七个是华国的,由此可见华国在世界航运中的地位,华国固然离不开马六甲海峡,但同样的马六甲也离不开华国。一旦克拉地峡成为现实,马六甲的地位一落千丈也不为过。

    所以新城与华国之间,其实是存在良好合作基础的,所以杨成林才会说华新之间的友好局面,还是需要维护的。

    美国控制马六甲与他自身国内的经济关系不大,美国控制马六甲是为了控制亚太,控制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华国不愿意自己的命脉被人控制,尤其是被美国控制,所以就要打破这个局,理想的状态就是新城与华国结盟,将美国这个外来者赶出去。马六甲对美国来说就是一个遏制华国的工具、控制东亚的工具,而华国,或者也可以算上东亚的几个国家,他们的发展才是与马六甲密切相关。

    但是在华国还没有实力掌控马六甲的情况,新城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就只能寻求美国的庇护,与美国人结盟。

    站在华国人的角度,自然非常不喜欢新城这样做,甚至很多华国人会认为,新城也是华人国家,却站在美国人那一边,这简直就是数典忘祖。

    但站在新城的角度,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新城不可能选择与华国结盟,客观地来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那样做的话新城很可能会被孤立。华国虽然对新城很重要,但却无法给予新城最重要的安全保证,至少现在还不行。所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的扩张,其实必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后盾,未来的发展也将证明这一点。

第1799章 包飞扬的长短处() 
华国人很容易非议某些国家忘恩负义、数典忘祖,这是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华国有一个屈辱的近代史,但经过八年抗战,援朝战争,在伟大领袖的带领下,新时代的华国人哪怕很多人崇洋媚外,但也拥有作为大国国民的大国意识。而像新城这样的小国,哪怕国家经济很发达,生活富裕,各方面发展得都比较好,但在他们的意识中,新城就是个小国,不要说美国、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就算是马国、爪哇,对他们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也有能力瞬间毁灭新城这个国家,所以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感,必须要寻找安全上的保障。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由利益决定的、纯理性的关系。所以华国人经常会感慨我们曾经帮助了谁谁谁,现在这个国家却做出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这种冷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就是冷酷的利益关系,不要去奢求感性的东西。

    所以在与新城的关系上,不管是制衡还是友好,也取决于它会对华国造成的影响。

    站在国家层面,必须要考虑建设离岛深水港,发展国际转运业务,会不会损害发展良好的华新关系,以及这种损害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新城倒不至于因为华国建设阳山深水港,发展转运业务,就在马六甲海峡针对华国,但是在航班、航线上做出针对性的安排,倒是有可能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新城会另外寻找合作伙伴,破坏华国在这方面的布局。

    就像李显国说的那样,新城港在国际航运中地位特殊,他们与众多航运公司的关系密切,他们这样做的话,确实可能对阳山深水港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麻烦。

    新城本身也许还算不上太大的麻烦,但是华国在世界上的对手本来就很多。美国、日本肯定也乐于看到华新关系紧张,华国与新城关系紧张,必然会让新城与美国、日本、印月等国走得更近,那华国在很多方面都会遭到掣肘。

    华国当然不怕这种针对,但和平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高层必须要权衡,因为一个港口而破坏这种平衡,是不是划算。

    包飞扬想了想说道:“浦江港发展国际转运业务,对新城港确实会有一些影响。就像新港也会对新城港有影响一样,但就算是这样,华国经济增长,外贸发展,对新城港的积极影响依然会很大,经过新港的华国货物越多、经过马六甲前往华国的航班越多,意味着马六甲对我们的影响越大的同时,我们对马六甲的影响也越大,这些影响都是相互的。”

    “不可否认,马六甲掐住了我们的一条关键命脉,但也还不至于致命。新城也不会因为一个阳山港就跟我们彻底决裂。毕竟,就算是新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也没有阻滞新城港的发展”

    包飞扬说道:“国与国之间,除了互补,还有竞合。马六甲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而除非不计后果,否则我们对马六甲的制衡手段确实不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能一味的妥协、让步,除了克拉地峡,我们对新城也应该有一些常规的制衡手段,比如浦江港的国际转运业务”

    杨成林看了包飞扬一眼,包飞扬的年纪,在厅局这个级别上,算是非常年轻的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除了年轻,包飞扬的工作能力、沉稳的性格、大胆的思路和开阔的视野都给杨成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刚刚这一番话,包飞扬的国际视野,还是让杨成林感到非常惊讶,这已经是非常高层才能拥有的见识。

    “你看得很透彻!”

    杨成林现在很好奇包飞扬的能力和视野是怎么培养出来的,这次京城之行,他拜访了几位老领导,也听到一些消息,其中就有关于包飞扬的,似乎他跟赵家的关系比较特殊。有赵老和赵根正提携的话,他能拥有这样的表现倒是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另外,杨成林也了解到包飞扬这次到浦江任职,与严老有关。严老是浦江的老领导,跟浦江的关系很密切,杨成林还专程拜访了严老,而据他所知,之前袁老还专门接见了包飞扬,两人谈了很久。

    杨成林打听到包飞扬与严老之间并没有太特殊的关系,似乎袁老只是因为欣赏包飞扬,才动了将他调往浦江任职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本身,其实又意味着很多。其中就包括袁老对浦江现在的局面可能并不是很满意,否则他也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将年轻得过分的包飞扬弄到浦江来,毕竟包飞扬原本也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又不是他们这条路径上的干部。

    而在向严老汇报工作的时候,从严老的态度中,杨成林也感觉到袁老对浦江最近的动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严老也亲口肯定了滨江方案的大局观,天江千万吨钢铁基地的胆略,以及东沙船舶工业基地的前瞻性,而这几个项目都与包飞扬有关。

    当然,浦江的重要工作并不仅仅是这些,下半年财富五百强会议在浦江召开,浦江在引进五百强企业投资,打造总部经济方面,也制定了规划,成效也很显着。泾山化工区的规划和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当中,春东新区的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临港工业区、春江嘴金融区都有大项目在推进,不过要说新项目的话,主要还是包飞扬和汇浔区搞出的这几个。

    杨成林也是从中意识到,严老可能是对浦江这种按部就班的发展并不满意。虽然说浦江的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成效都很大,但真正说起来,还真的不如这几个大项目对整体局面的推动更大。像泾山化工区、春东高新区的规划格局都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