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包飞扬接过那一叠文稿纸,放在面前,稍微翻了两下,便点头示意陈立先回去,然后开会。

    包飞扬说道:“方夏纸业项目落户陈港乡,每年直接产值过亿,但是项目最大的意义并于这一亿产值,也于缴纳的税金,甚至也不是由此带动相关产业链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它最大的价值在于给望海、也给陈港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陈港乃至望海县都将走上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只看到项目本身的好处,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几年以后,也就是多了一家产值上亿的企业而已,我们与南方强县、强镇的差距,依然会变得越来越大。”

    包飞扬的目光从陈港乡的干部脸上逐一扫过,但凡接触到他的目光,大家都不由挺了挺腰杆,坐直身子,好像包飞扬正在注意自己一样。

    包飞扬接着说道:“所以,我们陈港的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陈港应该如何利用当前的好机会,陈港有哪些和优势,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和优势。”

    包飞扬伸手拍了拍面前厚厚的那一叠稿纸:“我们每个人都要多思考,并且做好准备,我想最近这几年,陈港的变化一定会很大很大。”

    会议结束以后,包飞扬又和陈港乡党委书记杜强、乡长陈亚平等人开了个小会,包飞扬说道:“最近常委会、县长办公会上的消息你们也应该都知道了,治安的事情,由徐书记负责,我就不多说了。务工合作社,我准备拿陈港作为试点,其它乡镇也可以办,但重点就是陈港,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

    按照地域回避原则,乡镇的党委政府一把手不能够由本地人担任,杜强和陈亚平都不是陈港人。杜强原籍河口乡,而陈亚平则是城关镇人,陈亚平是从城关镇副镇长的位置上调到陈港乡担任乡长的,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发配,因为作为城关镇镇党委的副镇长,有着常务副镇长之实,要比偏远乡镇的乡长更实惠。

    根据杜金平的资料,杜强和曹逊走得比较近、而陈亚平在县里没有什么明显的后台,否则也不会被人从城关镇弄到陈港。

    杜强有曹逊,在陈港比较强势,他看了一眼陈亚平,率先点了点头:“县里的消息,我们已经听说了。我和陈乡长、闵书记就此做过交流,我们都认为县里做出的这几项决定,立意高远,对于望海的发展至关,只要能够将这几项工作做好了,我们望海县必然会迎来飞速的发展,望海的老百姓也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杜强在县里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这几件事都是包飞扬提出来的,口中满溢赞美之词。坐在他对面的陈亚平有些不自然地动了动身体,脸色木然。

    杜强接着道:“我们商量一下,目前暂时还是由我本人负责与方夏纸业项目的对接、陈乡长协助,负责各项配套和服务,闵书记主管党群工作,就由他来负责务工合作社,闵书记本人对这个项目也很有热情。”

    包飞扬看了看默不作声的陈亚平,陈亚平作为负责经济工作的乡长,还是让杜强掌握了方夏纸业项目的主导权,可见杜强在陈港乡确实比较强势。而乡党委副书记闵国浩则接手政治分很高的合作社项目,可见他在陈港乡的影响还要在陈亚平之上。

    包飞扬对插手乡镇的人事安排与权力分配的兴趣不大,但是一个分工合理、团结高效的班子是执行效率的保证,而陈港乡这种有违常理、略显畸形的格局并不能够让他放心。

    在没有弄清楚具体情况之前,包飞扬也不便多说,他点了点头:“县里让我负责合作社的推进工作,你让闵书记准备一下,找个时间,我们聊一聊。”

    杜强连忙点了点头:“好的,闵书记现在应该就有空,要不要通知他过来?”

    包飞扬低头看了一下手表:“不急他明天到我的办公室去一趟,我现在要去港口一趟。”

    杜强连忙道:“我陪包县长您一起去。”

    包飞扬摇了摇头:“我约了人到港口谈事情,就不打扰你们了,你们现在肩上的任务很重,好好工作,抓紧时间。”

    包飞扬伸出手掌和杜强、陈亚平握了握,然后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今天开会的时候,给我材料的那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

    “他叫陈立,是综合办的一个秘书,三江大学的高材生,原来在市计委工作过,年前才调到我们乡,还不到一年时间。”杜强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包飞扬的脸色,看今天开会时的情形,包飞扬应该对陈立很有好感,现在又特意问起来,杜强估计陈立要转运了,这让他心里有些犯嘀咕,毕竟陈立在陈港乡的时候,没少被穿小鞋。

    包飞扬点了点头:“这样吧,你们问问他手上有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没有的话就让他们陪我们去趟港口,我看他对陈港的情况非常熟悉。”

    杜强心里打鼓,却不敢反对,连忙让综合办主任陈家义将陈立叫过来。

    今天开会结束以后,陈立的心情一直都比较亢奋,一会儿觉得自己在会上的表现有些过了,恐怕会给包县长留下不好的印象,陈港乡那些原本就不待见他的领导们心里恐怕会更加不高兴,他刚刚好过一点的日子恐怕又要难过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那些文章或许能够得到包县长的亲睐,说不定就会提拔他……

    对于包飞扬这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副县长,陈立的看法和其他人并不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包飞扬年纪轻轻,就能够当上副县长,肯定是因为有惊人的背景,而从他能够引进方夏纸业、并扳倒焦梦德也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背景很深厚。

    陈立刚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包飞扬选择陈港乡,并提出苇纸一体化和北三县联动,一举激活望海县这潭死水以后,他就开始认识到包飞扬不但有背景,还有能力。

    陈立当初在市计委遭到打压,一怒之下请调回陈港,作为陈港人,心中也憋了一团火,想要在家乡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可是现实很残酷,他在陈港再次被打入冷宫,虚度了一年的时光。

    陈立当然不甘心蛰伏,所以平常有意识地对陈港乡的发展问题进行思考,并写了下来,自己能够大展宏图的一天。陈立向来很有自信,哪怕是包飞扬提出苇纸一体化和三县联动,他也只是有一种理应如此的想法。直到最近这几天,从县里传来消息,说是包飞扬提出了要在农村搞务工合作社,他才觉得眼前一亮。(。。)

第六百六十八章 咸鱼翻身() 
在陈立看来,通过“务工合作社”,可以解决望海县与陈港乡发展的几个紧要问题。看最全

    当前制约望海县发展的因素当中,有些是硬件方面的,比如地理位置、交通问题、矿产缺乏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根本解决不了,比如地理位置、矿产,这些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有的则需要很大的投入,暂时解决不了,比如交通问题,有钱就能解决,但是以望海县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筹集到那么多资金。

    还有些则是方面的——这种硬件、论据说也是包飞扬首先提出来的,单单是这一点,就让陈立暗自佩服,类比实在贴切——方面的问题也很多,比如熟练工人的问题,这个就可以通过合作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而解决;另外还有配套不足,也可以通过合作社,组织村民向工厂服务、商品而解决一部分……

    陈立眼中,这些都是天才一般的想法。

    陈立坐在那里,心神不宁,一会儿觉得包飞扬应该会认可并重用自己,一会儿又觉得自己那点浅薄的见解,在包飞扬的眼里,或许什么都不算,这样一想,他又没有丝毫信心。

    陈立今天在会场上的举动已经在办公室里传开,有人意识到,陈立的命运或许将会因此而改变,而有人则觉得陈立哗众取宠,又羡慕、又嫉妒。

    “吆,陈立。你这是在发呆,还是又要构思什么大作?”坐在陈立对面的潘国强抬头看了几次,终于忍不住说道。

    潘国强和陈立几乎是一前一后综合办,潘国强混了个高中毕业,经常被人拿来跟陈立进行比较,不管是学历,还是办事的能力,乃至做事的态度,潘国强都没有办法跟陈立相比。不过潘国强是乡党委副书记闵国浩的外甥,反而在陈立被闲置的这段时间里。担任与领导对接的专职秘书。而陈立只能在综合办打杂。

    尽管如此,却并没有减轻潘国强对陈立的恨意,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陈立。就没有人会拿陈立来贬低自己。所以一有机会。潘国强都会奚落陈立两句,而陈立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情,听到潘国强的声音。他连头都没有抬,拿起一份文件,看了下去。

    “嗨嗨嗨,陈立,我跟你说话,你听到没有?别以为在包县长面前露了个脸,尾巴就翘上天去了,包县长可没说要要用你,倒是市里的领导对你有意见呢,你还能翻上天去?”潘国强重重拍了两下桌子,不屑地说道。

    陈立不想听潘国强罗唣,这时候也没有心情跟他争吵,拿起桌上的材料,站起来就要离开。潘国强看到陈立几次三番都不理会自己,顿时恼羞成怒,突然站起来抓住陈立的手臂:“姓陈的,你听到没有,我跟你说话呢,你耳朵聋掉了吗,一点反应都没有?”

    陈立皱了皱眉头:“潘国强,你放开手,有什么事情直接说!”

    “吆,姓陈的,你还真以为自己攀上姓包的啦,敢跟你潘爷这么嚣张?”潘国强手上用力,另外一只手在陈立胸口点了几下:“小子,这里是陈港乡,你眼睛看清楚了。”

    陈立与潘国强所在的是一个大办公室,除了他们两个,另外还有两个人,不过此时他们都冷眼旁观,并没有站出来的意思,反正这样的事情好像每天都在发生。

    “潘国强,你这是在干什么?”突然,潘国强身后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

    “啊,陈、陈主任,您怎么来了?”潘国强回头一看,只见综合办主任陈家义正站在自己身后,脸色不善。

    潘国强松开抓住陈立的手,笑呵呵地说道:“嘿嘿,陈主任,我跟陈立闹着玩呢!”

    潘国强有个当乡党委副书记的舅舅,常常是陈家义要奉承巴结这个小秘书。

    “闹着玩?这是让你闹着玩的地方?”陈家义板着脸,冷声呵斥道:“马上做你的工作去。”

    潘国强有些意外地看了看陈家义,心里感到非常疑惑,陈家义这个老东西吃错药了,敢对自己这么大声说话?

    陈家义却顾不上考虑潘国强的情绪,他连忙笑着对陈立说道:“陈立啊,你将手头的工作放一放,赶紧收拾一下,包县长让你陪他去一趟陈港,马上就去。”

    “啊!”骤然听到这个消息,陈立微微一愣,随即大喜过望。虽然只是陪同包飞扬去港口考察,似乎还不能够说明问题,但至少表明包飞扬已经知道他这个人,对他也不反感,而且他还有跟包飞扬进一步接触,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才是最的。

    “好的,我马上就去。”陈立马上转身,拿了几样东西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再次走到陈家义面前:“主任,我没有什么要准备的,现在就去吗?”

    陈家义点了点头:“是的,现在就去。”

    陈家义带着陈立,很快离开了办公室。潘国强猛地拍了下桌子:“骂的,这算是怎么回事?”

    看到陈立,包飞扬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陈不错,等会就麻烦你再给我介绍介绍陈港的情况。”

    陈立有些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包县长客气了,我应该做的。”

    在去陈港的车上,包飞扬有意识地问了陈立一些问题,陈立不用查资料,都能回答得比较清楚。偶尔犯一两个错误,包飞扬就会给他指出来,这让陈立也感到非常惊讶,好像有些情况包飞扬知道得比他还要清楚。

    包飞扬这一次来陈港是要和涂小明的朋友詹怀信介绍的投资商见面。詹怀信本人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粤东公司任职,同时还是一家船运公司的顾问,顾问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詹怀信本人就是这家船运公司的幕后老板。

    詹怀信介绍来的几位投资商中,就包括这家船运公司台面上的老板、蓝海船运公司的胡子舟,以及一位新港商人郭熙焕。

    郭熙焕是新港明珠集团的少东,明珠集团在新港也算是大型财团,明珠集团的业务当中包括基建、房地产、船运、以及港口建设等等。

    包飞扬将胡子舟和郭熙焕请到望海来,就是想请他们帮助规划一下陈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包飞扬虽然拥有前瞻性的眼光,但他还是觉得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且未来陈港要开发,必然要借助外部资本,仅仅靠方夏的也是不行的,蓝海船运和明珠集团都是他要争取的对象。

    包飞扬带着胡子舟和郭熙焕参观了一遍陈港的码头,陈立在一旁负责介绍港口的情况。虽然已经并没有机会经历这样的场面,但陈立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紧张而出现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那些瑕疵包飞扬也总能够及时予以补充。

    “陈港有条件建深水大港,但是腹地不够深,所以我认为陈港无法成为干线港,而且陈港和海州港的距离太近了,所以陈港未来的定位应该是与海州港对接的转运港。”胡子舟是做船运的,因此他看得很准。

    郭熙焕也点了点头:“海州在大陆的港口中,也远远不及前面几个大港,主要也是腹地产业深度不够。无论是进出口还是转口,都与临港产业和港口身后的产业深度有关,陈港在这方面先天不足,后天也很难补足,所以转口港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转口港就是货物在陈港集中装船,送到海州港以后,再装上远洋货轮或者货运列车发往各地,新港就是著名的转口港。陈港自然没有办法和新港相比,新港是大陆与海外的转口港,而陈港只是作为海州港的转口港,空间有限。

    胡子舟和郭熙焕的判断与包飞扬的想法也差不多,他笑了笑道:“还有一点两位不知道有没有考虑,那就是临港产业。比如江北省整体都存在供电紧张的问题,靖城市北部地区尤其严重,如果陈港可以建一座大型发电厂,利用港口优势,直接从秦岛运输煤炭,成本上的优势将会比较明显。”

    胡子舟看了郭熙焕一眼:“这个不是我们蓝海的业务范围,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其中还会有些问题,大型电站的建设投入非常高,而且也不允许私人和外资,另外就算用煤成本降低,但是要将电厂的电能向外输送的话,电网建设的成本恐怕也不低。”

    郭熙焕说道:“临港产业确实也非常,这是增强港口经济腹地的必要举措。通常来说,临港产业会以重化工业为主,比如电厂、钢铁冶炼、炼油和石油化工等,如果临港工业发展得好,完全可以一座新城。”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们会向这个方向努力。现在两位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邀请你们来陈港投资的话,你们会怎么选择?”

    胡子舟和郭熙焕相互看了看,郭熙焕说道:“说实话,现在的陈港并不是投资的优选地,当然,投资者通常会比较重视硬件条件,但有时候也需要看人,所以我还是想先听一听包县长您对陈港的规划。”(。。)

第六百六十九章 港口() 
包飞扬的看法和胡子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