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承东的眼前顿时一亮,随即又摇了摇头:“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只是我们的条件这么差,恐怕别人也不会感兴趣啊!”

    杨承东并不是一味悲观,而是他从包飞扬描述的开发公司情况就知道这些开发公司的主体其实还是政府,但是政府不好直接找银行贷款,也不方便进行商业运作,所以成立这种开发公司。这种行政味道很浓的开发公司恐怕并没有什么向外拓展的积极性,而以望海县的情况,也很难有什么打动别人的地方。

    这种异地合作的形式在后世很常见,因为沿海发达地区要实现产业转移,于是这些开发区、工业区就跟内地的地方政府合作,将工业园区办到这些地方去,增加吸引力,甚至连名字用的还是原来的,只不过在前面加了一个地方名称。

    这种方式现在还很少见,虽然包飞扬有信心操作成功,但是他其实更亲睐另外一种方式:“除了这些园区开发公司,其实我们也可以直接和企业合作,特别是那些有意入驻园区的企业,比如方夏公司,再比如我们找到十几家这样的企业,我们可以直接跟他们谈,望海县出土地、出政策,他们出钱,大家合资成立园区开发公司,由开发公司负责园区开发,开发出来的地块交给他们办公司,服务费用直接交给开发公司,通过这种操作方式,或许还可以增加投资商的积极性。”

    杨承东沉吟了片刻,然后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这恐怕才是你真正看好的方式吧?”

    包飞扬笑了笑,也没有隐瞒地点了点头:“确实,我觉得这种方法最好,不过在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政治风险也是少不了的。不过如果县里愿意让我负责,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什么事情都让你做了,还要我这个县长干什么?”杨承东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并且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这样吧,你可以先跟投资商接触,只要你能真的能够说服十家八家的投资商投资,我亲自来担任这个开发公司的总经理。”

    包飞扬笑道:“县长,您这可是抢功。我如果做成这件事,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当然非我莫属。”

    杨承东摆了摆手:“飞扬啊,你还年轻,往后的道路还很长,就不要跟我争了,你只要帮我将事情做成了我看到望海县发展起来,我就满足了。”

    包飞扬盯着杨承东看了十几秒,突然展颜一笑:“好县长放心,我一定将这件事做成。”

    包飞扬很清楚,杨承东这不是要抢功,而是要扛起这件事的责任,承担可能会出现的政治风险。

    当前,经济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挺近,但是国有和私营的区隔还是很明显的,也比较敏感。开发公司很常见,可是将政府交给私人去运作,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所以包飞扬和杨承东都想象得到这件事以后将要面临的攻讦。

    不过,包飞扬知道未来改革的演进路线,知道哪怕这件事短时间里会面临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趋势,根本不会成为问题。一个干部犯了错误,哪怕后来证明他没有错,可能也很难起复,但是对包飞扬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就算杨承东被捋掉了,只要他没有错,事后包飞扬也可以想办法将他提起来,将原本应该属于他的荣光还给他,甚至当时就能给予一定的保护,不会让他遭受太大的挫折。

    所以听到杨承东主动承担责任,包飞扬也没有多说,但是在心里已经做出决定。

    杨承东说道:“你就是因为要做这件事,所以想将合作社的事情交给别人?”

    包飞扬摇了摇头:“不仅仅是这件事,开发公司可以解决园区里的事情,但是外部条件的改善也很。现在制约望海县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交通,一是打通和海州之间的陆上交通瓶颈;二是提高陈港的港口条件,我想将这两件事情先做起来。”

    杨承东深深地看了包飞扬一眼:“飞扬啊,这两件事可都不好办啊!港口的投资很大,而望海和海州的交通关键就是冠河大桥,投资同样很大,而且涉及靖城和海州两个市,虽然我们望海县一直在吁请,但是根本得不到响应。”

    包飞扬道:“再难,咱们也要想办法做。”(。。)

第六百六十六章 秘书() 
杨承东想了想:“也好,港口和修桥的事情你可以先抓起来,有些事情,总是要去做的,但是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取得突破;另外,开发公司这一块,也只有你比较熟悉,投资商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工作还是得由你来抓。rg”

    “至于务工合作社,这件事也很,你看让谁来负责比较好?”杨承东问道。

    包飞扬笑了笑:“最好是县长你亲自抓。”

    杨承东摇了摇头:“我是县长,管全局,具体的事情还是交给你们来做比较好。”

    包飞扬看了杨承东,知道杨承东的这些话未免有些言不由衷。实际上杨承东作为县长,县政府的事情他都有领导的政绩,但是领导和主导、主持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如果杨承东想要负责,县委周知凯肯定会跟他抢,真要抢起来,杨承东是抢不过周知凯的,这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区别。

    不过杨承东将事情压下来,压在副县长这里,周知凯就没有办法越过他去跟副县长抢权力。

    包飞扬想了想:“要不,这件事还是让我挂名吧,您再给我安排一个助手。”

    郑岳现在负责方夏纸业项目,抽不开身,就算他有能力兼顾这两项工作,县委那边周知凯也一定会以此为由,要求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另外一件事交给别人。要不让周知凯找到机会,合作社就必须另外安排人。

    实际上主持合作社工作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张联升,但是张联升明显跟包飞扬不对付。他要是负责这件事,很难将包飞扬的意图实现。张联升在县政府内排位第三,安排其他人而不是张联升,县委那边很难通过,只有让包飞扬出面,县委才不会说什么。一来这件事本来就是包飞扬提出来的;二来县里现在谁也不愿意得罪包飞扬。

    “也只好如此了,至于助手,你自己物色。”杨承东点了点头,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包飞扬和杨承东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然后才告辞离开。

    包飞扬离开以后。杨承东坐在办公桌前。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这几件事,整理了一番思路,然后他站起来,拿着刚刚写的那份东西。走向县委书记周知凯的办公室。

    县长办公会上的并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周知凯很快就能知道具体情况。很可能现在已经知道。杨承东也就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将今天办公会上商量的两件事向周知凯进行了介绍,分别是治安整顿百日行动和务工合作社计划。

    周知凯确实已经知道这两件事。他也并没有反对,并在第二天就召集县委常委召开临时常委会议,进行讨论。

    讨论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悬念,大家一致通过在县里推动“庆贺方夏纸业项目落户望海、优化投资环境社会治安整顿一百天”活动,以及组织推行“务工合作社”。

    周知凯也很明白务工合作社的政治意义,很想抓在手上,但是当杨承东明确表示,这个主意是包飞扬最早提出来的,这项工作理应由他来负责以后,包括周知凯在内,大家都没有反对。

    不过作为补偿,对于治安整顿一百天的工作,杨承东也没有跟周知凯争,最后这项工作被交给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稷鹏负责。

    在常委会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副县长张联升在办公室里砸掉了两个杯子。

    包飞扬发现自己手上的工作越来越多,除了常规的分管工商贸易口的工作,方夏纸业的很多事情,他还是要参与;现在手上又多了几项极为的工作,一是已经明确了的务工合作社;二是开发公司,三是港口和修桥。

    “老杜,不能让你再这么跟着我了,你帮我看看,尽快确定秘书人选。”包飞扬放下手上的材料,正好看到办公室副主任杜金平在帮自己倒水,连忙说道。

    杜金平将重新倒满水的茶杯放到桌上,笑呵呵地说道:“能够跟着领导,这是我的荣幸。”

    “好了,这些话就不要说了。你上次给我的几个人选,我看了看,都不是很满意。”包飞扬摆了摆手,然后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

    杜金平的脸上不由露出为难的神色:“领导,政府办几个符合要求的人选我都给您看了,如果您不满意,那就只能从其他单位挑选了。”

    包飞扬端着茶杯想了想:“其他单位就其他单位,你再帮我物色一下,我的要求是尽量年轻一点,身上不要有太重的官场气息,另外就是做事的能力比较强,要能写东西,最好是男性。”

    杜金平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工作笔记,将包飞扬提出来的要求一条一条写在本子上。

    包飞扬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然后伸手将桌面上的材料归拢到一起:“好了,你让小王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去陈港。”

    当包飞扬和杜金平赶到陈港乡的时候,陈港乡的乡党委书记杜强、乡长陈亚平都已经站在大院门口,身后还有乡党委和乡政府的十几位干部。

    按照往常的做法,县领导下来,乡里的干部要到乡界上,杜强等人上一次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却被包飞扬一顿训斥,责令他们以后不准这样搞。

    包飞扬这一次来,主要是听取陈港乡在配合方夏纸业项目准备工作的一些情况,包飞扬来下面开会,要求很明确,那就是不要说空话、废话,一定要直奔主题,所以会议刚开始,杜强就非常简明扼要地汇报陈港乡最近的工作安排。

    包飞扬交待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突然陈港港口目前的情况,包括有多少座码头、码头的吨位有多大、利用率如何、每个月大概有多少货物进出等等。

    “陈港港口内目前有码头十七座,其中千吨以上的有三座,整体来看,利用率并不高,每个月进出港口的货物大约在、大约在……”杜强翻了翻手上的材料,虽然他已经知道包飞扬喜欢问很具体的东西,做了一些专门的准备,但毕竟是临时抱佛脚,肯定还是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不禁有些尴尬。

    包飞扬抬头看了杜强一眼:“好了,有些数据说不出来也不怪你,你们有谁知道的?如果都不知道,马上去查一下,我要知道。”

    陈港乡的人相互看了看,乡综合办主任陈家义身子一动,就要站起来,这时候坐在他身后的一个年轻人扶了扶眼镜,小声说道:“陈港每年的货物吞吐量在十万吨左右,平均每个月不到一吨,上个月陈港的货物吞吐量为九点八万吨……”

    陈家义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身后,刚要说话,包飞扬已经看了过来,并且伸手向他身后一指:“你既然知道,那就站起来说说嘛!”

    大家的目光都顺着包飞扬手指的方向,落到陈家义身后一位年轻人身上。年轻人陡然被这么多人注视,顿时有些紧张,不过他还是落落大方地站了起来,并向包飞扬微微弯腰点头:“包县长,陈港现在有两座千吨级码头、一座三千吨级码头,另外还有三座五百吨的码头,上个月货物吞吐量为九点八万吨,码头的利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就是进出我县的货物比较少,又几乎没有转口,所以陈港一直发展不起来。”

    包飞扬略为赞许地点了点头:“那你觉得,陈港要如何才能发展起来?”

    年轻人微微一怔,似乎没有想到包飞扬会追问他这样的问题,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说道:“简单来说,就是要加强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我们望海县现在的问题就是没有走出去,其实我们有很多好产品,只有走出去了,才能够卖出价钱,在本地根本卖不出去。”

    “除了要走出去,我们还要引进来,就像引进方夏纸业一样,这样的工业项目多建几个,我们就有更多产品走出去,陈港自然就会热闹起来。”

    杜强、陈亚平等人都有些紧张地看了看包飞扬,生怕年轻人大放厥词,会激怒包飞扬。还好包飞扬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他甚至还微微点了点头:“嗯,说得不错,回头你可以就这个主题整理一份材料交给我。”

    说话很从容的年轻人的神情这时候也变得有些激动,他用力点了点头,突然拿起身旁的公文包,在里面翻了翻,然后掏出一叠稿子,从上面撕下来几章,才又抬头看向包飞扬:“这、这是我以前整理的……”

    年轻人想要将材料递给包飞扬,却突然发现自己与包飞扬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根本够不着。

    这时候,陈家义连忙站了起来,从年轻人的手上接过材料,然后离开位置,拿着材料送到包飞扬面前,同时也翻了两下,大概看了看稿纸上的。

    包飞扬接过稿纸,飞快地扫了两眼,然后他点了点头,对年轻人说道:“这份东西先放我这里,回去我仔细看,还有你那份文稿纸上似乎写了很多东西,能不能也一起给我看看?”(。。)

第六百六十七章 陈港的格局() 
陈立是三江大学经济学系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靖城市计委工作,因为得罪了领导,被派到望海县挂职,当时县计委的领导揣摩上级意图,直接将陈立扔到偏远的陈港乡,陈立一怒之下求调动工作,结果就成了陈港乡综合办的一名普通办事员。更新最快

    因为顾忌陈立在市、县领导那里的关系,陈港乡也一直不敢对陈立委以重任,虽然经过这样一次挫折以后,陈立已经改掉了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能够放下架子,跟基层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上也十分勤恳用心,乡里也没有提升他的级别,只是逐步让他承担一些工作。

    陈立原来就是陈港乡人,他在乡政府工作的时间不长,刚刚满一年,但是他对陈港的情况非常熟悉,各种数据了然于胸,刚刚包飞扬发问,会场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陈立小声说出来,想帮综合办主任陈家义解围,结果却被包飞扬听到,直接让他站起来回答。

    陈立对数据情况的熟悉,以及在应答时的从容,都让包飞扬很有好感,他让成立交一份报告,也是想再考验他一下,没想到陈立早就做过这方面的功课,当场就给了他一份有关加强望海县与外部经济联系、推动陈港港口经济发展的小论文,包飞扬意外之余,翻了翻,发现很多观点虽然只是纸上谈兵,却也有些新意,说明陈立一直在思考。是个不错的苗子。

    听到包飞扬索要其他材料,陈立激动得满脸通红,这些小论文都是他平常思考整理的心得,不得不窝在陈港这样一个小乡镇,陈立总是感到自己的才学没有用武之地,他也不愿意就这样荒废下去,平常很用心地在准备,因为他相信一句户: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机会果然来了,陈立心里很激动,但是他并没有失去方寸。略有些紧张地笑了笑:“包、包县长。这些都是我平常随便写的,不登大雅之堂……”

    “好了,这里也没有大雅之堂,只要有一颗为百姓、为地方谋求发展的心思就好了。所以你也不用有什么顾虑。你随便写的。我就看,就算你写错了,那也没有关系。”包飞扬笑着说道。

    看到包飞扬和蔼的笑容。陈立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一些,他手捧着文稿纸,离开座位,向包飞扬走去:“那我就冒昧了包县长多多指教。”

    包飞扬接过那一叠文稿纸,放在面前,稍微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