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天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敦煌天机-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汉语官话。”我手腕发力,刀锋逼得更紧。

    “我们来找‘焦木’,我们不想杀任何人,找到那东西就走。我们是东瀛海贼,只要东西,不害命。”他说。

    我的使命不是保卫皇帝,不过是因为误入幻象而来到这里。意外的是,皇帝与东瀛海贼都提到了“焦木”,误打误撞之下,反而让我窥见了未来的希望。

    “‘焦木’在哪里出现?”我追问。

    “摘星楼。”他回答,“就在前面。”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刚刚我与那人交谈时所在的高楼,就是摘星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只有全城最高之处,才会被命名为摘星楼。

    “前面就是摘星楼,快杀了他,不能让这些人为非作歹,惊了圣驾。”那女人又叫。

    “我带你去摘星楼,但你不要耍花样。”我不理那女人,只对着地上躺着的那东瀛人说话。

    “好。”他并不示弱,一口答应。

    我一把拉起他,缓缓地后退,退向拐角处。

    “你干什么?你敢跟刺客合作?你明知他要对圣上不利,还要跟他同流合污吗?你叫什么名字,是不是不想活了?”那女子尖声叫着。

    “不要叫,不要叫。”我低声喝止她。

    找到焦木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不能带走那东西,只要能发现一些新的线索,也就不虚此行了。所以,此刻那女子说什么都不重要,她有她信仰的“三纲五常”那一套,而我作为现代人,却不可能跟她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我带着那东瀛人过了拐角,猛然发现,跟着我来的那人已经不见了。

    那女子跌跌撞撞地跟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袖子。

    我向来路望去,长明灯下,毫无踪影。

    “去摘星楼。”我和东瀛人几乎同时叫起来。

    “不能去,不能去,那是圣上和天上的仙人们说话的地方,凡夫俗子不能上去,那是禁地,是禁地……”那女子叫起来。

    “不要理她,她是狗皇帝豢养的女人,是瓦子巷里不知廉耻的女人。”东瀛人也叫着。

    猛地,我听见地道的尽头传来轧轧之声,似乎有某种机括正在启动。

    同时,我预感到了巨大的危险。

    “这里有岔道吗?”我向那女子问。

    她鄙夷地叱喝:“圣上的安危是第一等的大事,别想让我跟你们同流合污。”

    这种地道类似于现代化的地铁通道,一旦前方有巨大的物体滚过来,在这狭窄空间里,任何人都无法幸免。

    “有人在前面发动了机关,你听……”我向前面一指。

    前面地道里传来“轰轰隆隆”的怪响,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铁球正在飞速滚来。

    东瀛人怪叫了一声:“不好,这是摘星楼的机关,是‘巨头杀’。我们玩了,要被碾死在这里了。”

    女子“啊”了一声,浑身一颤,坐倒在地。

    凡是地铁通道,都有凹陷的避险区或者是逃生岔路,这是安全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绝对不能缺失。

    否则,这种通道就变成了一个狭长的杀人密室,一旦发生状况,没有一个人能侥幸逃生。

    “岔道呢?有没有岔道?”我轻轻蹲下,在女子后背上轻轻拍打着。

    此刻,着急发火没用,唯一的知情者就是她。

    “在……前面,大概……二十步的地方,左手边有个机关,挪……挪开长明灯,就能……就能开门了……”她颤声说。

    我没有一秒钟的犹豫,双手一抄,把她抱在怀里,向前发足狂奔,迅速前进了二十步。

    用灯台来做秘门启动开关的方式并不少见,唯一令人头疼的是,这条地道里的长明灯太多,如果不是知情者准确地指出哪一盏长明灯是关键,那就需要一盏一盏慢慢尝试,时间根本来不及。

    我把女子放下,双手把住一尺高的长明灯底座,试着向里一推。

    长明灯左边的石壁一震,一扇小门缓缓向内打开。

    我抱起女子闪进门内,那东瀛人也跟进来。

    门里是个二十步见方的空间,四角也点着长明灯。

    “躲在这里,就没事了。”东瀛人摘下面罩,挥袖擦拭着满头的冷汗。

    “希望如此吧。”我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摘星楼里有很多机关,我们从地道里一路过来,十分小心谨慎,没想到最后还是触发了机关……”东瀛人心有余悸地说。

    那轰轰隆隆声越来越近,到了门口,挟着黑影腥风飞速掠过。

    原来,那是一个直径足有两米的黑色大铁球,周遭圆滑无比,只要地面稍有坡度,就会飞速滚动,爆发出巨大的惯性,无法停止。

    两宋期间的战场上,曾无数次出现过“铁滑车”这种高坡防守利器,而京剧中也有《挑滑车》的经典曲目。

    这个铁球的杀戮原理跟“挑滑车”相同,而地道是从摘星楼方向过来的,那边高,这边低,利用铁球来防守,一定是当初的设计者提前拟好的暴力手段。

    “圣上天威,心思缜密,又岂是你们这些人能想到的?”那女子冷笑。

    我摇头:“不是你们触发的,而是有人在摘星楼那边释放了机关,启动大铁球,想把我们全都消灭在地道里。”

    事情相当明显,只不过,古代人愚忠,第一不肯将皇帝想象成坏人,第二,就算皇帝是坏人,但按照“三纲五常”的道理,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能够被君王赐死,最后仍然要伏地叩首,谢主隆恩。

    “难道圣上身边的护卫都没逃散,还保护着圣驾?这些人忠心耿耿,真的是大宋的股肱之臣,必须得大大地封赏才行。”女子说。

    我不想戳破她的幻想,对于古代人来说,那实在太残酷了。

    那人跟我一起从地道过来,自己逃走,然后发动了机关,要把地道里的人全都消灭,以绝后患。

    这种狼子野心,才符合古代帝王一贯的形象。只不过,在那个朝代的臣民思想过于淳朴,被封建礼法禁锢,根本不会突破思想的桎梏。

    “走吧?”东瀛人问。

    “摘星楼其它机关呢?”我向那女子问。

    “很多很多,至少有几百种。”她回答。

    “我问的是地道里,还有其它的吗?”我再次问。

    只要离开这条地道,到达开阔地带,逃生的路径就多了。

    “还有‘火油杀’。”女子回答。

    东瀛人点头:“我听过,但那是最后的毁灭之招。火油一到,满地烈火,地道也就毁了。我觉得,皇帝不可能出此下策。”

    在野史中,“火油杀”的机关也曾出现过。

    所谓“火油”,就是庙里祈福用的香油,只不过普通寺庙里最多十缸、几十缸而已,真正能够构成“火油杀”的,则是几百缸、几千缸,能够一泻千里,铺满地道里的每一个角落,使敌人无处躲避。

    “是啊,这地道挖掘之时,费时费力,一年才成。圣上不会轻易毁掉它的,绝对不会。”那女子也说。

    他们只是在用普通人的普通思维考虑这件事,一条小小的地道比起“靖康之难”来算得了什么?比起北宋的三千里江山来,又算得了什么?甚至说,即使毁掉了这条地道,只要皇帝想挖,随时能挖几百条地道出来。

    地位的低下限制了他们两人的想象力,根本考虑不到皇帝的想法。

    “再等等吧,也许,最糟糕的时候还没到呢。”我说。

    “等什么?”东瀛人问。

    我不愿待在这里贻误战机,但直觉告诉我,从这里通往摘星楼的路并不安全。

    灭国之前,皇帝做出丧心病狂的举动……这种例子,史上不计其数,崇祯皇帝拔剑斩杀自己的女儿一事,岂非同样情形?

第257章 万大师的掌中宝(3)() 
我的意思是,释放地道里各种机关的不是别人,而是皇帝。

    皇帝不会信任任何人,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尔虞我诈的危险环境中,能够从一个小孩子成长为年轻人、太子直到登基坐殿,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刺杀、陷害。对于这样一个特殊人物来说,自身以外的所有人都在觊觎着他的皇位,全都是心怀叵测的恶人,只能被利用,不能被相信。

    当我与东瀛人搏杀时,皇帝已经返回了摘星楼,并且释放机关,以求自保。

    此刻冲入地道,只会遭遇大铁球那样的绝杀。

    “还不走?”那女子厉声问。

    她大概是仗着皇帝的宠爱作威作福惯了,到了这时候,还以为皇帝能够左右一切,浑不知城外的战事已经如火如荼。

    我转向东瀛人,他沉默不语,只等我开口。

    “这是大陆疆土,你们寻找焦木意义何在?”我问。

    “它里面有一个秘密,一个谁都参悟不了但谁都希望获得的秘密。”东瀛人说。

    “跟大陆的先秦有关?”我又问。

    东瀛人吃了一惊:“你……你怎么知道?”

    我并不清楚详情,只是按照自己的第六感指引,模糊拼凑着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你可以帮我,我有大大的好处给你。”那东瀛人错误地判断了局势,以为我是皇帝身边的人,能够被金钱收买。

    大陆与东瀛的地理环境、国家构成完全不同,假如某件东西能够引起两国的兴趣,那么一定与最早的大秦帝国有关,因为那是大陆、东瀛最早开始发生联系的时间点。

    我们暂且不管东瀛的国民是不是大秦徐福“楼船渡海”的后代,只要承认徐福的东渡让两地之间有了联络,可以互通有无就行了。

    在那时,大秦的国情便被东瀛所知。

    大秦统一六国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壮举,值得其它国家效仿。于是,大秦的秘密就成了其它国家争相打探的目标。

    假如那目标就是“焦木”,这也就能解释,东瀛寻找它的意义有多重大了。

    当然,除了东瀛,其它的岛国甚至中原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感兴趣。

    地球上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战争。战胜国不仅仅有名誉和荣耀,还有地盘、财富、人口、珍玩上的巨大收获。所以,一个国家建立之初,就会强军强兵,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这是人类最大的劣根性,或许只要全球毁灭,这劣根性永远不会消失。

    “先找焦木。”我说。

    “就在摘星楼上。”东瀛人很肯定地说,“我买通了皇帝身边至少六个人,包括京城里公认的四大奸臣中的两个,他们已经告诉了我确切的情形和位置,只要过去,就能找到,就在春台殿中的供桌上。”

    “那东西有什么用?”那女子突然插嘴。

    “很有用。”东瀛人用力点头。

    “能够换多少金子银子?”女子追问。

    我看出了端倪——她一定亲眼见过焦木,现在准备出卖消息,换点报酬。

    “黄金一万两。”东瀛人回答。

    女子愣住,半张着嘴,沉默了一会儿,低下了头,又不出声了。

    对于一个瓦子巷里的女子来说,“黄金万两”是个天文数字,就算穷尽其智慧,也估算不出那究竟是多少钱。

    “带我们去春台殿。”我说。

    “不行,不行。”那女子猛地摇头。

    “那地方我知道,有人画了地形图给我,是在摘星楼最高处,东南角的那一间就是。”东瀛人说。

    我无法向他解释,只是紧盯着女子的双手。

    她的双手交握在一起,十指扭来扭去,扭麻花一样。

    心理学上说,这种动作代表她在进行紧张的心理搏斗,理智与欲望相互交锋。

    “他给你钱,我保证你逃出京城。”我说。

    钱和生命都能保障的前提下,她才可能背叛皇帝,成为我们的同盟。

    “你不说,我们也能找到,但是,乱世之中,你一个弱女子怎么活下去?我不妨告诉你,皇帝现在已经自身难保。”我说。

    东瀛人有些焦躁:“我说了,我能找到春台殿,我们不用管她了。”

    如果女子见过焦木,由她带路是最稳妥的办法。中国古代建筑里的迷宫和暗格极多,一个不小心,陷入其中,不仅仅找不到目标,还会有生命危险。

    要想提升效率,就得策反这女子。

    “我知道那东西在哪里,但是,你们答应的,一定要做到。”女子抬起头来,表情十分坚毅。

    东瀛人马上点头:“一定做到,一定做到,我只要一句话,别说是黄金万两了,就算是十万两、百万两,也能在三天内凑齐。好了,现在带我们去吧?”

    “你呢?”女子又转向我。

    “我能保证带你离开京城。”我说。

    “以后呢?”她追问。

    东瀛人龇牙咧嘴,阴森森地一笑:“有了黄金万两,走遍天下都不怕,你还怕什么呢?”

    从此人的神色中,我就知道那“黄金万两”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我姑且相信你们,咱们去摘星楼。”女子说。

    东瀛人早就迫不及待,一步闪出门去。

    “你真的能保证我活着离开京城?”女子低声问。

    我点头:“我尽力而为。”

    女子也点头:“好,我相信你,但我不能相信他。”

    我不禁苦笑,混迹江湖的人,谁都不是傻子,不至于连别人的真话假话都分不清。那东瀛人太奸诈,才会把这女子看得太傻气。

    女子向后一退,突然逆时针扭动了左手边的灯台,一道铁闸倏地从上向下跌落,把门口死死堵住。

    我没有吃惊,这是能够预见到的。

    两人斗智,女子胜了。这种时候,胜负的对比就是生死之间的对比,谁的智商不够,谁就得死。

    “喂喂喂,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东瀛人在外面拼命敲打铁闸。

    我发现,铁闸是用极厚的纯铁铸造而成,隔音效果极佳,几乎将东瀛人的声音全都挡住。

    “这不是门,是断龙石。”我叹了一声。

    “火油转眼就到,如果没有这断龙石,怎么能挡住遍地烈火?”她说。

    我知道,外面的东瀛人必死,除非他在几分钟内能逃离地道。

    “我们这边走。”女子说。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密室最内侧的一条狭缝侧身出去,在黑暗中走了约十分钟,到了一架仅容一个人攀登的旋转楼梯前。

    “你在前还是我在前?”她问。

    我没有回答,默默地向前一步,开始爬楼。

    东瀛人该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和女子之间,或许可以达成某种相对和平的合作关系。

    我愿意表达出自己的诚意,跟对方一起,共同探索焦木的秘密。

    上升了一百七十五级台阶之后,楼梯到头。我们沿着一条走廊进入了一个空旷的大厅。

    “就在这里。”女子说。

    她走到大厅中央,向地下一指。

    地面上是用金线银锭嵌刻而成的一幅地图,这种装饰手法并不鲜见。地图四角,分别是春台殿、夏台殿、秋台殿、冬台殿的文字标识。

    春台殿在大厅东南角,这一点女子早就说过了。

    “我们去春台殿?”我问。

    “有一个问题,只要碰了那边的东西,这里就会发生变化。”女子说。

    四下里寂静无人,城墙上的厮杀声也听不到了。所以,我的心情总算能稍稍平静了一些。

    “什么变化?”我问。

    “一些虚幻的影子,像是一场戏,只是看见却摸不着。我一直在想,到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