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典常谈-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
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
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时的环境,
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
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
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
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
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
“诗以言志”这句话。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
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发嗟,如琢如磨”(05),本来说的是治玉,
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0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
以为绚兮。”(07),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
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
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08)。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09)
;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10)。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
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
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
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
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
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
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都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
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厉了。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
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
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
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
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11)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
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作的,为什么事作的,
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12)。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
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
会与作诗人的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
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
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
》的专门任务;传里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
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
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
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
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
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
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
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
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
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
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
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
《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
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两国的诗,现经考
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13)了。颂有《周颂》、《鲁颂》、《
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
风》和《小雅》里。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
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14)的
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
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
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
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
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
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
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注释:(01)《吕氏春秋。古乐篇》(02)英美吉特生《英国民歌论说》。
译文据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章。

(03)“土鼓”、“蒉桴”见《礼运》和《明堂位》,“苇蘥”见《明堂位
》(04)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

(05)《卫风。淇澳》的句子。

(06)《论语。学而》(0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的
句子:“素以为绚兮”一句今已佚。

(08)《论语。八佾》(09)“思无邪”,《鲁颂。駉》的句子:“思”是
语词,无义。

(10)《论语。阳货》。

(11)、(12)见《孟子。万章》。

(13)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14)《周礼。大师》郑玄注。

「参考资料」顾颉风《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辩》第三册下)。
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同上)。朱自清《言志说》(《语言与文学》)。
朱自清《赋比兴说》(《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

「编者案:朱先生两文,今均见《诗言志辩》中」。

三《礼》第五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
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
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01);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
子是儒家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
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
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
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
了。那时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
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分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
己该做一分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
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管生杀,管赏罚。
在地上天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孙祭祖先一样。地生万物是个事实。
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
仰。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这个来由。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
我们的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按儒家说,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
(02)的意思。报本返始是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勉力去报答
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分。感谢和恐惧产生了种种祭
典。儒家却只从感恩一面加以说明,看作礼的一部分。但这种礼教人恭敬,恭敬
便是畏威的遗迹了。儒家的丧礼,最主要的如三年之丧,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
;却因恩谊的亲疏,又宣出等等差别来。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居丧一面是宗教仪式,一面是普遍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切日常生活而言。
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度
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
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
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
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
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分
儿。这些个规矩也是礼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着宗教意味,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
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的是通乎人情的(03)。既
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
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就不一定能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实际施行的说,每一
个制度,仪式或规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义。但是社会情形变了,人的生活
跟着变;人的喜、怒、爱、恶,虽然还是喜、怒、爱、恶,可是对象变了。那些
礼惰性却很大,并不跟着变。这就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形物,没有了需要,没有了
意义;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老子》里攻击礼,说“有了礼,忠信就
差了”(04);后世有些人攻击礼,说“礼不是为我们定的”(05);近来大家
攻击礼教,说“礼教是吃人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伪礼说的。

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
乐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06)。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
而且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07)。这
便是乐本。乐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整个儿。人人能
够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天下就治了。乐有改
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政治是相通的。按儒家说,礼、乐、刑、政,
到头来只是一个道理;这四件都顺理成章了,便是王道。这四件是互为因果的。
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08)。“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
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09)吴公子季札
到鲁国观乐,乐工奏那一国的乐,他就知道是那一国的;他是从乐歌里所表现的
政治气象而知道的(10)。歌词就是诗;诗与礼乐也是分不开的。孔子教学生要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那时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需学习这些。这
些诗、礼、乐,在那时代都是贵族社会所专有,与平民是无干的。到了战国,新
声兴起,古乐衰废,听者只求悦耳,就无所谓这一套乐意。汉以来胡乐大行,那
就更说不到了。

古代似乎没有关于乐的经典;只有《礼记》里的《乐记》,是抄录儒家的《
公孙尼子》等书而成,原本已经是战国时代的东西了。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
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是《礼仪》、《礼古经》、《周礼》。《
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但据近来的研究,这
两部书实在是战国时代的产物。《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但多半只是士
的礼。那些礼是很繁琐的,踵事增华的多,表示诚意的少,已经不全是通乎人情
的了。《仪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周礼》却是一套理想
的政治制度。那些制度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战国时代;但组成了整齐的系统,便是
著书人的理想了。

“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
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礼记》;这《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这些“记”
里包含着《礼古经》的一部分。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
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
戴记》。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戴德的侄儿。相传他们是这两部书的编辑人。
但二戴都是西汉的《仪礼》专家。汉代有五经博士;凡是一家一派的经学影响大
的,都可以立博士。大戴仪礼学后来立了博士,小戴本人就是博士。汉代经师的
家法最严,一家的学说里绝不能掺杂别家。但现存的两部“记”里都各掺杂着非
二戴的学说。所以有人说这两部书是别人假托二戴的名家纂辑;至少是二戴原书
多半亡佚,由别人拉杂凑成的,——可是成书也还在汉代。——这两部书里《小
戴记》容易些,后世诵习的人比较多些,所以差不多专占了《礼记》的名字。

注释:(01)《礼论篇》(02)《礼记。郊特牲》。

(03)《礼记。乐记》。

(04)《老子》三十八章。

(05)阮籍语,原文见《世说新语。任诞》(06)《荀子。乐论篇》,《礼
记。乐记》(07)(08)(09)《礼记。乐记》(10)《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1)《论语。泰伯》。

「参考资料」洪业《礼记引得序》,《仪礼引得序》。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
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
《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
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
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