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配着长矛、环首刀、强弓、箭矢。可谓是全副武装,挛鞮听牵招如此说便问道:“为何不杀就要逃?胡人难道见人就杀?”
牵招大笑:“在关外附近的胡人皆是马贼,不杀人作甚?走罢!”说完打马狂奔,另外一只手牵着绑住了另外两匹马马缰的牵引绳,拉着两匹马一起走,挛鞮有样学样,也跟着去了。
牵招、挛鞮离开的第三日,邺城之外聚集了五万军士和十万民夫,领军之人乃是李典,随行将领还有于禁,行军司马刘晔。曹丕亲自出城迎接,李典着于禁和刘晔两人在城外指挥军士安营扎寨之后便跟着曹丕上了邺城的城楼。
邺城城墙高约10米,其上还有两层城楼,高约六米,曹丕跟李典上了第二层城楼一间靠着城墙的房间坐下,这房间窗外便可以看到邺城阡陌纵横的水稻田地,李典赞叹道:“想不到执金吾下了邺城短短时日便经略得如此兴旺,这千亩良田今年必然是大丰收。”
曹丕叹了口气,说道:“今年是丰收不了的,北方初定,先农赐福也需要一年时光,明年这些赐福的种子就可以运往中原栽种,那才是大丰收,李将军不知道跟典农中郎将任姑父交情如何?若是有所来往,当知道中原水稻产量已经不如前几年。”
李典正色道:“确实有此情况,但是比起先农赐福之前还是强上很多,如今中原田地不过百亩之家统统免掉了赋税,豫州、兖州、徐州各地都来了不少百姓,依旧是一派兴旺景象。”
杂交水稻从199年在颍川种植之后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年,这期间粮食产量暴增,已经消无声息地改变了很多事情,第一就是曹操辖地内人口暴涨,第二就是世家大族从之前的庄园、邬堡式自给自足的农业循环生产模式改成了技术性更强的手工业、制造业生产,粮食一多,解决了吃饭问题,生活品质自然就药提高,各种生活物质的消费自然也就增长了,曹丕知道,如果这时候杂交水稻一停,中原经济架构立即就会崩溃,不需要人打,光是没饭吃的百姓,东西卖不出的大族,都能够让曹家覆灭。
此时此刻,曹丕可以算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整个曹氏的兴衰,如果有一天,整个曹军辖地内的粮食产量突然回到了杂交水稻出现之前,曹丕不但可以逼迫天子退位,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逼迫曹操罪己隐退,然后由自己力挽狂澜。
听李典这番话,天下众人依旧天真的以为,这水稻的产量可以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却不知,这一切都掌握在曹丕手中。
“这些年月屡动刀兵,先农不忍观人间惨象,目光已经不在吾等所在之天下,那在人间的谷灵自然就少了监督,是以怠慢起来,现今邺城已定,吾要在邺城建先农坛,乞求先农在次看向这天下,谷灵有其监督,自然能够恢复当日产量。”曹丕缓缓说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袁谭兵败()
李典听了曹丕的一番话之后,立即说道:“执金吾有用得上末将的地方,尽管开口,现在大军已经到了邺城,奉司空之命,执金吾有总揽全军之权。”李典说完之后随即拿出了一个铜制的老虎形状的物件,这物件一只手就能抓稳,曹丕接过之后发现这物件自中间起可一分为二。
李典说道:“此物乃是司空的调兵虎符,除了司空之外,任何将领总揽全军,皆以此护卫为信,若是没有,军中自军侯以上,不会听从调遣。”
曹丕珍而重之地接过之后对李典说道:“有劳李将军接手巩固邺城城防之事,吾要专心修建先农坛,此事需要三万民夫,五千军士。”
李典自然领命。曹丕随即带着李典来到邺城县府,召集众将,说了自己计划,然后让李典留在正堂布置分工,自己则悄然离开,回到杨府休息。
接下来的日子,曹丕开始指挥军士监督民夫修建先农坛,陈琳依旧留在曹丕身边帮忙,除了民夫和军士之外,曹丕还从魏郡大族请来了很多工匠,让他们带着民夫采集石头、伐木。这期间,不时会有青州的战报地传来,袁谭的军队在曹操虎豹骑的压迫下节节败退,已经跑回了南皮,至于乌桓人的援兵,战报之中并没有提及,这让曹丕不禁想起了牵招和挛鞮,或许他们已经成功了。。。
李典带着大军来到邺城的二十日,建安九年已经到了五月初,青州传来捷报,曹操在南皮附近的清河大败袁谭,活捉袁谭之后将其枭首,捷报中提到,曹操的虎豹骑五日之内便会来到邺城。
街道捷报之后曹丕立即召集众将,把迎接曹操的细节之事交给曹仁操持,同时让曹休派出骑兵侦查并州高干、幽州袁熙的动向。
在曹操召集众将的同时,幽州境内,牵招、挛鞮两人正策马而行,四匹轮换的马匹正在两人身边,他们身边还跟着五个骑着骏马,头戴桦皮高帽,穿着带毛兽皮衣,被挂长弓,腰挂箭囊,马匹上挂着一把长木杆,木杆头上插着一个不规则形状的金属疙瘩,如果曹丕在这,应该会认为这是狼牙棒的前身。
这几个衣着和汉人迥异的汉子是乌桓峭王蹋顿派出去见曹丕的乌桓使者,除了这无人之外,还有两个骑兵已经去前面探路了,因为幽州部分地区还是袁熙的地盘,若是给袁熙碰到他们这群人,那少不了是一场恶战,虽然他们可以跑到阎柔和鲜于辅那里,但是这样就耽误了去邺城的时间,无论是牵招、挛鞮还是乌桓使者,都不想在路上耽搁时间。
幽州往西,是太行山山脉,再往西是黄土高原,那里不利于行马,但是在太上山往东,确实平原地区,他们不用走驰道也能日夜疾驰,着实避开了很多麻烦,和省下了一些时间。
不过走这样的路前提就是要派人探路,因为平原是没有方向的,前面探路的人要探明路径,然后在途中留下一些或是半截树干,或是一直箭矢等记号,为后人指路。这就是为何乌桓使者一行七人,却有两人在探路的原因。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牵招对着身边最为高大的乌桓骑士笑道:“薄奚臧兄弟,快到晚间了,骑士吾等再走上百里就进入冀州了,不必急于一时,今晚可以在附近找个隐蔽的地方好好休息一夜。”
那叫做薄奚臧的汉子笑道:“牵招猛士,吾等听你的。”
此时前方马蹄声传来,两个乌桓骑士急急奔了回来,按理说,他们应该天黑才归队,这样回来,必然是遇到了什么紧急的事情。
薄奚臧用乌桓话问道:“鲁萨、鲁努,为什么现在回来,你们应该在天黑时才回来跟我们会和。”
其中一个骑士说道:“薄奚臧,前方我们碰到了一群从青州溃逃出来的败军,他们本来是袁尚的部下,后来投靠了袁谭,现在袁谭已经被汉人的官员杀了,他们现在正要去投靠已经跑到了幽州的袁尚。”
牵招曾经统领乌桓骑兵,自然听得懂乌桓话,立即大笑:“袁谭居然败得如此之快,实乃天亡袁氏也!薄奚臧兄弟,速速随吾到邺城,见过司空和执金吾之后便给乌桓峭王封官,然后和朝廷大军前后夹击,一举平定幽州!”
薄奚臧闻言沉默起来,他乃是乌桓一个部落的大人(即首领)。现在乌桓各个部落散部在在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缘边十郡,人口已达三十万,所有不落加起来能够骑马射箭的壮年男子至少超过三万人,就算是在关外势力大涨的鲜卑也不敢轻侮乌桓,现在他们看来不可一世的北地大族袁家已经没落,只留下了一个幽州,凭借乌桓这等实力,若是把幽州吞并,进了关内,凭借乌桓骑兵威势,未尝不能和汉人一战。
他是部落的大人,眼光和一般乌桓人自然不一样,他很清楚关内土地的肥沃,不但有精美的衣服,还有美丽的女子,若是趁此机会进入幽州,联合袁氏残余势力,再与鲜卑、扶余、濊貊各族联合,加上之前辽东派人来册封峭王的公孙康,未尝不能在幽州站稳脚跟,加上峭王骁勇,说不定就能在关内立国。。。。。。
“之前峭王不想出兵帮助袁氏,是怕帮袁氏打退朝廷军队之后再度与北地崛起,现在袁氏三子最为善战的长子袁谭已经死了,剩下一个有勇无谋的袁尚和软弱的袁熙,再不足率,只要挡住了汉人的大军,凭借袁家在北地的声望,定然能够再度立足,没兵没将的他们只能依靠我们乌桓人。。。。”薄奚臧越想心中越是火热,抬眼看了一眼面前的牵招,不自觉地看了一眼挂在坐骑侧面的兵器。
牵招见他久久不回话,脸色阴晴不定,又看了兵刃一眼,顿时冷笑起来:“薄奚臧,汝意欲何为?”(。)
第一百八十五章 郭嘉的心事()
薄奚臧正在犹豫,他想杀掉眼前这个曹军的使者,然后带着他的人头去找袁熙,告诉他们,乌桓愿意帮助肃清在幽州的阎柔和鲜于辅,届时只要再联系鲜卑、扶余、濊貊各族,未尝不能再北面站稳脚跟。
可是眼前之人,却让薄奚臧深深的忌惮,此时此刻,薄奚臧又不禁想起了那一日在关外柳城的王帐中,牵招劝单于楼班、峭王蹋顿的一幕,那天,辽东公孙康的使者韩忠也在,他的来意是要封乌桓单于和峭王官职的。
薄奚臧还记得王帐之内有十八个乌桓最为骁勇的猛士护卫,峭王蹋顿就在单于楼班的右手边,缓缓说道:“昔日袁公说他受天子之命,册封于我族,而今曹公也说受天子之命册封我族。此时又多了一个辽东太守又拿着印绶来。这样看来,谁是正宗呢?”
公孙康使者韩忠开口说道:“我辽东在大海之东,拥百万大军,又有扶馀、濊貊为我所用,当今天下形势,强者为王,曹操,何足道哉!”
牵招当时大喝:“:“曹公允恭明哲,拥戴天子,讨伐叛兵,安抚各地,四海安宁。而汝等则只倚靠边远天险,违抗王命,还想擅权封拜,不但有失国体,竟还敢抵毁曹公!”说完暴起而上,将韩忠按到在地,拔刀欲斩,
帐中十八个乌桓勇士上前欲阻拦,却被他身边那个胡人小子以一人之力击退!
其时峭王惊恐,也知道曹军实力不可轻侮,赶忙上前拦住牵招,劝其息怒,片刻之间,十八个乌桓勇士已经倒下半数,牵招随即面不改色的退回座位上,向峭王说以利弊得失及成败之理。在场之人尽皆离席,下跪聆听。最终,峭王辞退了辞退韩忠,停止出兵。
后来峭王跟薄奚臧说,若袁氏度过此劫,其家族在北地经营良久,终究还是会崛起,既然如此,不若支持曹军,曹军初来北地,倚重乌桓的地方说不定更多。只是当时峭王不知,袁氏已经穷途末路,就算帮助他,也只能仰人鼻息,再难统御北地,这等良机,是乌桓大兴的大好机会,此时此刻,若是不趁机入关,岂非错失良机?奈何眼前两人武艺精强,就算加上手下也未必是对手。。。。。
薄奚臧一咬牙,说道:“牵招,我们不跟你去见执金吾了,袁氏主北地之时,带乌桓不薄,今日万万不可背弃!”说完招呼自己麾下勇士,就要离开。
牵招却弯弓搭箭,一箭把薄奚臧射下马来,冷笑道:“走得了么!”
其余乌桓勇士看到薄奚臧被偷袭,立即拿起兵器策马杀来,他们的武器是长柄钝器,借助马匹冲力挥舞之下,打在人身上就算有铠甲护卫,也是筋折骨断的结局,其实牵招和挛鞮各有两骑冲向他们,另外两人人则弯弓搭箭向两人射去,还有一人则抢到中箭的薄奚臧身边看其伤势。
牵招和挛鞮武艺不弱,避开一箭之后抽出环首刀对着挥向自己的钝器杆子上一砍,四杆兵器应声而断,接着两人催马上前,环首刀挥舞,从对手中间一闪而过,四人便在惨嚎声中跌下马来。
接着两人更不停留,把剩下三人全部杀掉,这时间也不过一盏茶时分,牵招下马,踢了一脚薄奚臧,对方胸口中箭,已经死透了。冷笑道:“仗着自己在马上打猎,就以为骑术无双了,碰上老子,也只有去死的份。”
挛鞮说道:“人数不多,武器不精,对上你我自然不是敌手,若对方有二十人以上,凭借他们的箭术准头,恐怕你我已经饮恨。”
牵招冷笑道:“乌桓人野心不小,本以为袁氏和我军尚在僵持,是以两不相帮,发现袁尚兵败,袁谭身死,看出袁氏已经无力经营北地,却想利用袁氏的名声让他们乌桓入关在北地立足,天下没有这等便宜事!现在袁谭死了,就算乌桓南下也不足为虑,枭了他们的首级去邺城禀报执金吾吧。。。。。。”
建安九年五月中旬,曹操带着虎豹骑来到了邺城,曹丕带着众将迎接,此次虎豹骑中除了统帅曹纯之外,许褚、张辽、张郃、徐晃几个猛将都在军中随行,同时郭嘉以行军司马的身份随行军中。另外还有一个身材跟挛鞮一样魁梧,相貌跟曹操有几分相似,但却却没那么丑,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策马跟在曹操身后。
曹丕跟曹操行礼之后,那少年立即跟曹丕行礼:“兄长有礼。”
“贤弟,你汝冠礼了?”曹丕细看之下已经认出了这是自己的二弟曹彰,他是公元189年生的,今年15岁,正是曹家冠礼的年龄,几年不见,曹彰居然长成了这般一个魁梧少年。
曹操笑道:“吾儿想必没看你娘亲的家书。子文冠礼随军汝母亲已经在家书中写了。”
曹丕有点尴尬,卞氏确实经常寄家书给他,只是他确实没看,因为他对卞氏感受不到什么母子之情,特别是自己第一次回到曹府时卞氏知道曹昂死讯那得意的表情让曹丕感到不寒而栗,所以他的家书曹丕也不看。
但此时他只能搪塞,好在他有一个完美的借口:“自从到了北地之后,孩儿老是做一个梦,梦中白茫茫一片,难以见物,只能听到有人在说,刀兵连年,灾祸不减,吾不忍视之!不忍视之!那声音和当年让孩儿建先农坛迎接谷灵和传下天书的声音一般无二。心乱如麻,军务又多,所以无暇看家书。”
天书其实就是曹丕写的那一堆简体字,上面写着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因为简体字和现在的字体天差地别,但又不是完全不同,还自成体系,让所有人都相信了那是天授之字,所以叫做天书。
曹操闻言微微一笑:“如此说来,是先农不忍看战事了,奈何天下未定,日后战事更多,说起来,这几年各个军屯的产量确实不如往年,但是此事不足为虑,天幸为父有几个好儿子,哈哈哈哈~~~~~~~~”说完哈哈大笑。
曹丕也陪着曹操在笑,但他却发现郭嘉眼中有一抹忧色一闪而过。(。)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弟弟()
曹丕不知道郭嘉眼中的忧色的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曹操那句话,但是在曹丕看来,曹操那话没什么问题,如今自己独当一面,曹彰又已经长成,若没猜错,曹植文采已经露出锋芒,有好儿子有什么奇怪?
曹操带着诸将进城之后便召集众人在正堂议事。首先对曹丕和麾下将领立下的功绩大为赞赏,并让刘晔宣读了朝廷的封赏,这次出征,曹丕麾下人人都得到了升迁,包括投降的苏由、审荣。曹真因为年纪小,还没冠礼,所以没有封赏。夏侯霸被提拔为偏将军,俸禄虽然还是称为千石,但实际上却有一千两百石。
高顺则被升为奉车都尉,虽然这是光禄勋麾下一个比较重要的官职,俸禄也是千石,但是却是管理皇帝舆车的,是一个清贵的闲职,显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