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轻说道这里,在场的夏侯霸、跟着曹丕进来的曹仁、还有曹丕身后的牛金顿看向牵招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欣赏,之前他们因为牵招是袁尚旧部,对曹丕说话又不太恭敬,所以对他么什么好眼色,但是汉朝的启蒙读物乃是《孝经》,孝道经过汉朝四百年的传承已经深入汉人骨髓,对于牵招这般做法,没有人会不欣赏。除非他不是汉人。
却听牵招嘿嘿一笑,说道;“孙大哥,后面的事儿,汝等做的可不是很地道,不如让吾来说罢?”
孙轻哈哈大笑:“无需如此,吾等进了黑山,就是因为天子恩泽没法让我等吃饱穿暖,过安生日子,是以进了黑山,无非就是求一口饱饭,所作所为,也就是为了在这不开眼的老天爷折磨之下活命罢了,做的一些事儿虽然令人不齿,但是也无不可说的。”
这番话说得很是敞亮,还点明了他们进黑山为贼着实是逼不得已,难怪张燕要派此人来当使者,作为一个山贼,有这样的口才,着实已经很了不起。
牵招嘿了一声,不再说话。孙轻又继续说下去:“那年末将奉了平难中郎将的嘱托正在冀州南部找事食,正好碰到和子经带着乐隐的遗体往北而去,子经同门史路是北地一个世家子弟,吾等黑山的人最恨的就是北地的大族,看到他们那十多辆驮马拉着的物件,必然要出手。当时末将和麾下兄弟有百来人,子经、史路两人带着三十来人,而且大多不过是些干杂役的下人,看到吾等立即就跑了一半。。。。。。。。。”
“汝等百人,有二十人骑着北地良马,应该是乌桓的种,其中十人有强弓,没打话就一通乱射,准头不好,也死了三四人,杂役自然会跑。”牵招忍不住说得。
孙轻笑了笑,不以为意的说道:“吾等又不是累世为官,家中有地的大族,上来自然就得拼命。不过子经也是好汉,那胯下的是一只驮马,并非战马,根本不能和吾等在马上作战,当时他立即下马,抽出刀子在地下一滚,就滚入了吾等得骑士马蹄之下,眨眼功夫,就砍断了六匹马的蹄子,末将的兄弟一落地,就被他结果了。”
要说这般武艺在曹丕这里看来,还真不算什么,不少猛将如云的曹操麾下,就是他手下也有好几个人能够做到这个效果,比如夏侯霸、高顺、曹仁、王双、挛鞮、牛金。他们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让曹丕讶异的是,照着牵招这等身手,在双方接触的一瞬间,他绝对可以砍翻几人趁乱逃跑,但是照着孙轻的言语来看,牵招应该没跑,这就让人费解了。
“子经砍翻吾几个兄弟后,剩下的骑马兄弟已经绕到了后方,史路那群人顿时四散逃走,把马匹和物件都留了下来,唯独子经尚未逃跑,而是在和末将兄弟大战,说来惭愧,吾百来个兄弟竟然没人是子经一合之敌,良久都没把他拿下,吾正要上前和他拼命,却见子经丢了刀子,对着身后几个正站在一辆板车边上的兄弟大叫“牵招命在此处,要就拿去,别惊扰吾师!”孙轻此时满脸佩服之色,接着说道:
“这时吾才知道,子经这身本事死战不退是为了保住其师遗体,后来子经更说‘只要汝等能够安葬吾师,吾便自刎陪了汝等兄弟性命’。这话让吾等和众兄弟惭愧得不行,若非日子是在没法过了,谁会去当山贼挣命,既然当了贼,死了就得认!万万不能杀了这等至孝的好汉,何况子经一身好本事,又在弱冠之年,大有为,死了着实可惜。所以吾等便让子经带着其师遗体会乡了,不过那些物件吾等却留了下来。”
牵招连连摆手:“也没有都留,还给了吾路上吃的口粮,说到底,招还是很承孙大哥这份情的。”现在两人又有点惺惺相惜起来。
夏侯霸突然笑道:“孙校尉,这牵将军莫不是自己送上门让汝等擒获的吧?”
孙轻笑道:“夏侯将军猜个正着,当年子经年仅弱冠,吾等就拿不下来,更别说今日。末将往邺城来时,在驰道上碰到了策马狂奔的子经,那子经认出了吾,立即勒马大叫‘孙大哥,往何处去?’吾答‘去邺城拜见执金吾’子经道‘那顺道把吾擒了先给执金吾吧’末将还以为子经在说笑,却见子经下马束手就缚。随即问其原因,子经答‘无他,自荐于执金吾耳!’。”
听完这番话,曹丕转向牵招说道:“如此说来,牵将军是来向朝廷请降的?其实牵将军无需如此大费周折,只要来邺城下归降,吾的收成军士也会善待将军的。”
牵招淡然说道:“城下归降未必得见执金吾这位主帅,既然要投降,也要带上些功绩,在新主麾下得个好出身吧!碰上军中等闲之辈,就算有立功之心,也无门入之啊。”
曹丕闻言笑道:“牵将军倒是盘算得清楚,既然如此,不如说说汝能带何等功绩?谋个什么出身?”
牵招突然一挺腰板,直直坐在坐凳上,朗声道:“袁家更乌桓素有往来,吾愿单骑出使乌桓,说服乌桓人不出兵援助袁氏。”
曹丕笑道:“幽州尚有鲜于辅、阎柔两人归心朝廷,扼守长城。乌桓人不来便罢,来了就一并解决,何须一人出使乌桓。”
牵招哈哈大笑:“阎柔、鲜于辅手下那点兵力,能够牵制袁熙已经不易,如何北拒乌桓?若是乌桓和袁熙连成一气,朝廷大军要平定北地,恐怕还要花上不少功夫,更何况现在袁谭尚在。”
曹丕正想和牵招说袁谭现在已经投降,却见高览匆匆而来,环顾正堂诸人后,看到牵招微微一愣。拱手说道:“执金吾,又要紧军情。”
“高将军但说无妨。”
“司空传令而来,青州局势有变,袁尚北逃之时让副将把军士带到了袁谭处,现在袁谭已反,屯兵龙凑,司空已经带着虎豹骑兼程东进平乱,趁其新反,人心不定一举击溃,至于其步卒则继续往邺城来,司空令中说,待得军队进了邺城,皆听执金吾统属。”
高顺说完之后牵招慢慢说道:“乌桓人的骑兵速度也很快啊。。。。袁谭敢反,必然已经求援乌桓。。。。。”(。)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关键()
曹丕猜到袁谭并非真心归降,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反,从现有的军情上看,袁谭的造反和袁尚让出自己的残兵有很大的关系。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在一阵内讧之后,终究还是站在了同一战线上。
“袁尚麾下虽然在邺城外进攻我军大营损失惨重,可是终究还是有数千之众,这么一下全部让给袁谭,袁谭势力膨胀,加之此人在青州经略良久,景从之人必然不少,更别说我军为安其心,还给他送去了军粮。。。。。”曹丕缓缓说道。
高览接口说道:“现在袁谭已经攻占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四地。司空正是要趁其立足不稳时给他迎头痛击。”
“若然如此,万万不可不让乌桓人出兵南下,现在阎柔和鲜于辅在幽州牵制袁熙,乌桓南下的话,阎柔鲜于辅就无法把袁熙拖在幽州,现在袁尚把兵力让给袁谭,只身北上,必然是想联合袁熙、袁谭之力,在青州在于司空一战!若是袁熙南下倒还好,若是乌桓人南下,我虎豹骑对上胡人骑兵,优势并不是很明显。。。。”曹丕冷静地分析道。
牵招笑道:“必然是乌桓人先到,袁熙不用做什么,只需要在他的辖地内放乌桓人入长城,北地一马平川,胡人善骑术,过幽州再入青州根本无需多少时日,此次司空倒是失策了,只带虎豹骑就贸然出击袁谭,这固然是兵贵神速的道理,但是一举攻不破,乌桓骑兵再到,虎豹骑迅速击溃袁谭的图谋必然落空,到时候袁熙从幽州出兵,执金吾或许还要带兵往援司空,在青州之地再来一场大战。”
孙轻接着说道:“这西面并州还是袁绍之婿高干把守,现在此人按兵不动,若是发现此战还有变化,说不定会出兵攻击壶关,兵逼邺城,让执金吾进退两难!”
曹丕毕竟有这博导的脑子,而且穿越来此也有好些年月,在朝廷面对过朝臣问难,在野外遇到过敌军突袭,还见过不少死人,此时根本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淡然看着牵招,笑道:“牵将军,既然从西面来,莫不是袁尚让汝进并州求援去了吧?那高干是否打算出兵往援呢?若是他决定往援的话,那就真是奇了,为何将军还要见吾?难不成是诈降?”
牵招苦笑道;“末将劝高干: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并州右有大河之固,带甲五万,一来地势险峻,二来尚有能战军士,可迎袁尚入并州,北连关外强胡,西结关中和凉州豪强,一时司空未必能够吃下并州,吾等尚可并力观变!奈何高干不但不听,反而想暗害吾性命,是以东逃来见执金吾。。。。”
“汝要高干迎入袁尚,那这并州到底是听谁的?我是高干也不会做这等蠢事!若要并力观变,高干一人足矣,何需再迎一个袁尚?”夏侯霸大笑。
曹仁脸色阴沉地开口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袁尚和袁谭内讧之时,双方皆有损伤,袁尚更是被执金吾击败,邺城还被打了下来,但是如今袁尚和袁谭两人摒弃前嫌,加上幽州袁熙,若是我军对北地没有席卷之势的话,别说高干这等坐拥一州的豪强,就是北地各个大族恐怕都会望风而反,至少是两不相帮,失却这些人的支持,那吾等在北地仅有黎阳、仓亭两地可恃,连邺城都未必能够保下来,是以司空对袁谭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牵招大声说道:“照啊!那请执金吾雅断之!吾知虎豹骑是天下骁锐,无人可挡,或许就是乌桓人南下,也可把其连同袁谭一击而溃,然乌桓之人只要是壮年男子,人人皆可为骑兵,乌桓部族壮年男丁至少数万,饶是虎豹骑骁勇,又要多少时间才能杀光这些人?执金吾一军直捣邺城,把袁尚打得北遁,北地四州人人惧怕,包括高干也是如此!现在若是司空大军被拖在青州不得寸进,执金吾破邺城的威慑又能维持多久?倒是北地之人惊惧之心渐去,难道还会归心汝等北上之人?至多不过再是一个割据之局罢了,于这些豪强又和损伤?伤的不过是朝廷不能一举而定北地四州罢了!”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牵招说的是事实,官渡一战的大胜到得现在已经四年,北地依旧未平,现在曹丕孤军直进,一举大破袁尚,攻下邺城,北地诸人人人整恐,这也是魏郡各县望风归降的原因。
一支先锋军尚且能把袁尚打败,大军压境之时,又有谁人可敌?就是抱着这个心态,所以北地反抗并不激烈,若是袁尚、袁谭、袁熙三人再度联手,挡住了曹操的步伐,在见事有可为之下高干首先就会出兵,对于高干和很多北地豪族来说,维护自身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觉得曹操不能镇压他们,割据北地州郡做个土皇帝不是更好么?
现在事情的关键是袁熙所在的幽州可以随时放入一支乌桓骑兵部队,长驱直入过幽州进入青州的战局,这支部队或许数千,或许数万,而且都是骑兵,谁也不说准多少,对于五千虎豹骑来说,面对一支这样规模的骑兵,短期打败袁谭绝对是不可能的,那就会出现僵持的局面,而僵持,会给北地的局势带来无限的变数。
这些变数对曹军不利!
曹仁拱手说道:“执金吾,末将以为,可以让牵将军出使乌桓,同时加固邺城城防,若是和袁氏僵持不下,邺城必须掌握在吾等手中!如此一来便可以把高干阻隔在壶关之外!让其无法进入北地战局,另外业可以威慑各地心怀二心的北地豪强!”
孙轻也开口说道:“吾黑山在并州、冀州、幽州三地交界,吾等可以派兵从黑山潜入并州,扰乱高干境内郡县,只是吾等战力有限,若是他派大军来攻,吾等只能退走。”
曹丕点头道:“拖延一时也是好的!”接着对着牵招笑了笑,说道:“还不给牵将军松绑?”
这战局真是瞬息万变啊!垂死之下,袁氏还能有此反扑之计!这战局的关键居然又到了眼前此人头上?曹丕心中感叹。
士卒正要上来松绑,夏侯霸却大吼道:“慢!吾等怎知此人不是来诈降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孤胆英雄()
夏侯霸这一声吼,在场众人都连连摇头,觉得这位年轻的猛将思虑不够周详。却听曹仁微笑道:“伯权,此人诈降对袁氏没有任何好处,吾等不过是要他出使乌桓罢了,就算他以此为借口北归,袁氏麾下不过是多了一个领兵之将罢了,横竖都要和袁氏一战,多一人少一人又有何不同,如若此人是真心归降,以一人之力说退乌桓援军,那袁氏败亡可期,这降与不降一损以得之间的帐,伯权可要细细思量。”
牵招也笑道:“这位兄弟,若吾要北归袁氏,何须撞到孙大哥手下,直接去便了,若吾要诈降,也当留在贵军营中,为袁氏传递消息,为何要请命出使乌桓,这般诈降,对吾,对袁氏,可有何好处?”
这番话说完,夏侯霸一拍头,说道:“确是这么个道理,倒是吾糊涂了,执金吾,末将可否为这位壮士解绑,这等只身去胡地的好汉子,末将最为敬佩。”
曹丕微笑点头,其实夏侯霸虽然冲动、自诩武艺精强、喜欢身先士卒、不惧危险、这些品质注定了他只能做一个先锋悍将,难以统御大军,但是他却有一个有点,就是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很快就会接受别人的建议,并且改善,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活到四十岁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性格未尝不会变得更加持重,加上他身先士卒的作为最得兵心,到了后期的成就依旧不可限量。
当然前提是不要再某次身先士卒的时候死掉才能达到这等高度。
夏侯霸上前为牵招松绑之后牵招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对着曹丕拱手行礼说道:“恳请执金吾分给在下在路上喂马之人。”
曹丕微笑道:“我军中上下,任由牵将军选择。。。。”
话音一落,外面一人大声喝道:“执金吾,小仆请命,愿和牵将军出长城一会乌桓人。”随着话音,身材已经破位魁梧的挛鞮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堂中大声说道:“小仆乃是匈奴人,却自小在关内长大,对于关外一无所知,对于孕育我族之地小仆终究有一份念想,执金吾开恩,收留吾余府中,教吾文武之事,这些年吾过得很好,然夜梦中依旧会梦到关外之地,今有此机缘,还望执金吾成全!”
曹丕淡然说道:“也罢,汝可看看关外和中原,孰优孰劣。子孝族叔,有劳汝为牵将军和挛鞮筹备启程事宜,此事宜早不宜迟,当轮换快马感到乌桓,吾担心袁氏使者已经启程良久。”
曹仁领命之后曹丕随即让众人散了,邀请孙轻在邺城休息几日,然后把陈群召来,商量筹划加强邺城城防之事。
牵招和挛鞮当日便带着六匹马启程了,两人都是骑术精湛之人,三匹马自然是要星夜兼程地出关。离开邺城三十里之后牵招对挛鞮说道:“小子,吾等要沿着西面这个大山走,到右北平郡后上燕山,潜出关外,这燕山有几条小道,马匹勉强能够行走,虽然过不了大军,但是却够你我潜出去了,届时到了关外就是乌桓地界,不过现在关外鲜卑崛起,也说不清楚哪儿是乌桓、哪儿是鲜卑的底盘,总之见到胡人,人少的尽杀之,人多便跑,那就错不了的。”
两人都配着长矛、环首刀、强弓、箭矢。可谓是全副武装,挛鞮听牵招如此说便问道:“为何不杀就要逃?胡人难道见人就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