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大清-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胤祚道:“上了个茅厕。”

    八阿哥无语

    又过一个时辰,大臣和皇亲国戚们的寿礼已进献完毕,皇子们开始进献寿礼。

    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十五阿哥,今年只有三岁,他向康熙献上的一篇手抄的孝经,孝敬全文一千九百零三字,由一个三岁的孩子由正楷写出,全文无一处涂改,不知废了多少功夫心思。

    因此康熙收到这份寿礼时颇为高兴,一来喜于十五阿哥的孝心,而来喜于他年纪尚小,便能写出这样一手字,学业定然也不差。

    康熙夸奖了十五阿哥几句,小屁孩听了夸奖分外高兴,在乾清宫上就笑了起来。

    接下来轮到十四阿哥,不过他却出列道:“禀皇阿玛,儿臣的寿礼望和八哥一同献上,望皇阿玛恩准。”

    这时八阿哥也出来道:“禀皇阿玛,儿臣寿礼需等天色全黑时献上为嘉,故儿臣斗胆,欲在寿宴时将寿礼献上,望皇阿玛恩准。”

    康熙道:“准了。”

    八阿哥、十四阿哥大喜,一齐道:“谢皇阿玛。”

    十四阿哥之后的阿哥又接着献上寿礼,大多是些文字诗画一类,七阿哥以下皇子均未成年分府,故不论人脉还是财源都有限,也拿不出什么名贵之物。

    不过康熙对儿子们的书画非常满意,每个都要评点一番,看到儿子们一个个都是文采斐然,字迹秀美,脸上也十分高兴。

    康熙九五之尊,什么金银珠宝没见过,送他金银玉器,反倒不如送这些用了心意的东西。

    不过令胤祚有些诧异的是九阿哥,他献上了一幅字画,却不是自己手书,而是宋朝徽宗真迹。

    “儿臣为皇阿玛献上徽宗手书夏日诗帖,祝皇阿玛福寿绵长。”九阿哥笑着走到乾清宫正中道。

    听到是徽宗手书,康熙也来了兴趣道:“打开看看。”

    “是。”九阿哥接过那幅字画,小心翼翼的打开,太监们搬来长桌,九阿哥将字画放在长桌上。

    夏日诗帖并不大,只有寥寥数列诗句,此帖宝贵之处只在于那是徽宗瘦金体大成之作,其运笔灵动,笔迹瘦劲,却又不失其肉,尤可见风姿绰约。

    尤其是此时正值夏日,以夏日诗来贺夏日礼,以皇帝字来庆皇帝寿,都是极为切合对题。

    康熙在乾清宫御座上上遥遥看了夏日诗帖许久,喜道:“徽宗手书果然笔力遒劲,老九,你有心了。”

    九阿哥面露喜色道:“都是儿子应做的。”

    三阿哥这时道:“于字画一道徽宗倒是独具匠心,九弟此帖应景又应题,送的很好。”

    九阿哥笑着道:“三哥过誉了,我这个咦,不对,三哥你什么意思?”

    三阿哥说宋徽宗在书画上独居匠心,便是说徽宗是个昏君,说他此礼应景,便是说以此礼送康熙,乃是拿昏君贺明君,乃大大的失礼。

    只是这一番话说的委婉,九阿哥一时没弄明白。

    三阿哥只是笑笑,并未再答话。

    九阿哥知道乾清宫上不是吵架的地方,也没在说话,退到一旁了,只是愤怒的看着三阿哥。

    康熙虽然脸上没表现出来,但三阿哥那句话肯定也在他心里留下了疙瘩,夏日诗帖的效用必然是大打折扣。

    胤祚心中一边对柳子辉精心准备的夏日诗帖未能建功而幸灾乐祸,一方面又搞不懂柳子辉怎么和九阿哥勾搭到一块去的,他看中了九阿哥什么?

    除此之外,三阿哥为何要出言贬低九阿哥的寿礼,他先对自己下毒,再得罪九阿哥,难道是征葛尔丹的失利,已经让他破罐破摔,变得如此肆无忌惮了吗?

    胤祚盯着三阿哥,脑中不停思索。

    

第三百五十章 寰宇八宝浑球仪() 
九阿哥之后,便轮到七阿哥进献寿礼,七阿哥送的是一首赞颂康熙文治武功的七律,做的中规中矩,照例得了康熙两句夸奖。

    七阿哥站回队伍中后,所有人便把目光望到了胤祚身上。

    只听得门外掌礼太监拖着长腔道:“六阿哥进献寿礼,寰宇八宝浑球仪一座!”

    胤祚一愣,心想自己好好的地球仪,怎么就被人改名叫“寰宇八宝浑球仪”了。

    门外两个太监将地球仪抬了进来。

    这局地球仪球径两尺余,算上底座支架足有半人多高。

    地球仪通体选用小叶紫檀,木料十分名贵,支架上略有几处雕纹,仓促之下有些粗浅,也未点缀什么玉器宝石之类,略显寒酸。

    胤祚出列解释道:“皇阿玛,儿臣寿礼乃是地球仪一座,其上绘制图案及我们脚下之大地,虽尚有些地域未探索,但也与实际大致无二,儿臣仅以此礼祝皇阿玛万寿无疆。”

    康熙道:“以陆为球,这个说法却也不是朕第一次听说的,早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利玛窦便提出此观点,后南怀仁又加以佐证,但真正将大地绘制在球体之上还是朕第一次见到,拿近前来看看。”

    太监们得了康熙吩咐,又将地球仪搬到康熙御阶之下,在往上他们就不敢过去了。

    只是现在夕阳已经落山,天色阴暗,乾清宫中的烛火再明,也照不清地球上那细如蚊腿的小字,康熙索性便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亲自走下御阶观看。

    周围皇子见状也都好奇的远远垫脚看着。

    有个须发花白的皇亲道:“老夫只知天圆地方,地圆只说倒还是第一次听过,不知六阿哥将大地之上哪一处置于圆球之下了?”

    胤祚拱手答道:“老先生,宇宙之中不分上下,且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自传,因此,没有哪一面可以说是在圆球下面的。”

    “何为自转?”又有人问道。

    胤祚于是将地球仪转了几圈道:“这便是自转了。”

    又有人道:“荒谬,荒谬至极,若我们足下大地是个球形,为何现在地面皆是一马平川?若真有你所说转动,我们岂不是都被甩去了吗?”

    胤祚不再理会,他是向康熙进献寿礼的,懒得向其余人解释科学知识,不相信便不相信去吧。

    康熙对着地球仪看了片刻道:“朕听闻百余年前,有一泰西之人,名曰斐迪南麦哲伦,此人乘船向西而行,历时四年之后,又由东回到出发之地,泰西之人由此笃定大地实为球形。”

    胤祚点点头道:“皇阿玛所说不错,此人是葡萄牙人。”说着转动地球仪,将葡萄牙所在位置用手指出。

    “此人从葡萄牙出发,横渡大西洋至南美洲,又穿越太平洋至南洋,再横穿印度洋,过非洲好望角,北上回到了出发之地。”

    胤祚说着,用手将麦哲伦航行的航线用手指出。

    康熙道:“蕞尔小国怎能完成此等壮举?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又怎知此人真的是绕寰宇一周,而不是存心诓骗,或者在大地之上兜了个圈子呢?”

    “额”胤祚一时语塞,他倒是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想了片刻胤祚道:“皇阿玛,且不论麦哲伦究竟是否成功环球航行,凭借地圆之说,儿臣可解答,为何月亮会有阴晴圆缺,为何会有天狗食日,为何太阳东升西落,又为何有四季变换等问题。”

    康熙笑道:“西学之说,总有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乍闻之难以置信,却又暗合逻辑,自圆其说,你精于此道朕也十分欣慰,至于那些学问,今日就不必多讲了,改日再慢慢道来。”

    “儿臣遵命。”胤祚拱手道。

    康熙和胤祚说话声音不大,众皇子和皇亲国戚们听得清清楚楚,站在乾清宫外的大臣和外国使者们就没那么清楚了。

    他们只看到胤祚献上的寿礼让康熙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又走到近前观看许久,又似乎说了许多赞赏的话,对于寿礼的头名心中已经暗暗有了计较。

    之前寿礼哪怕如夏日诗帖一般精贵的,康熙也只是寥寥夸奖几句而已,而胤祚的寿礼耽误了多多功夫,康熙看殿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便道:“时辰不早了,准备开宴吧,剩下的寿礼,到开宴时再献不迟。”

    胤祚如蒙大赦。

    宴会举办位置在畅春园,离皇宫说近不近,赶往该处也需要不少车架护卫随行,一时间皇帝车间由神武门而出,赶往前往畅春园。

    一路上侍卫开道,太监宫女随行,兼有百官和外国使者车架,浩浩荡荡绵延数里极为壮观。

    宫外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锣鼓喧天,舞龙舞狮的游行队伍无数,大街小巷都是嬉笑玩闹的孩童。

    皇帝御驾所过之处,两侧百姓皆跪在上,口中万岁呼喝不止,合着不断响起的鞭炮声,听起来分外热闹。

    漆黑天空之上,无数烟花炸开,将人们笑脸映照的五颜六色。

    胤祚在马车上,将车帘拉开,看着眼前热闹欢腾的景象,只觉得在宫里沾染的阴霾也去了几分。

    无怪在宫里锦衣玉食的皇子公主们喜欢往宫外跑,看到这样万民同乐的景象,胤祚也有种跳下车去的冲动。

    车架行至保福寺时,寺院梵钟敲响一百零八声,保福寺住址领着全寺和尚沙弥在寺门前打坐,为皇帝祈福。

    钟声、诵经声、鞭炮声、喧闹声冗杂在一起,让人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小半个时辰之后,车队御驾驶入畅春园。

    胤祚此时早已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肚子里像是着火了般的难受,身上也开始冒虚汗。

    正想赶紧到桌子旁坐好,猛然间看到十四阿哥茫然的站在角落。

    好歹是自己弟弟,胤祚过去拉他,嘴上道:“怎么了?饿傻了?”

    十四阿哥抬头,红着眼圈,带着哭腔道:“六哥”

    胤祚听他声音不对,忙问:“怎么了?”

    “我的寿礼毁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下熙熙() 
胤祚惊讶万分,忙道:“怎么毁的?可还能补救?”

    十四阿哥从怀里将那卷万福万寿帖拿出来,递给胤祚,抽抽啼啼的道:“出宫时,我走的太快,不小心撞了一个端茶的太监,便便弄湿了”

    胤祚将万福万寿帖展开一看,果然湿了好大一片,纸上的字迹遇水便成了一团晕黑。

    十四阿哥犹自道:“都怪我不小心,只顾着和八哥说话”

    胤祚皱眉道:“那个太监呢?”

    “被被八哥抓起来了,八哥说他是受人指使”

    胤祚不用猜,便知道这事和三阿哥脱不了干系,只是现在就算审出了主谋是谁,也于事无补了,尽快将寿礼补好才是当务之急。

    胤祚问道:“这帖上共多少个寿字?”

    “共三千三百一十六个”

    虽然提笔写字的这些人大多数都在畅春园里,但要在寿宴开始之前再写一份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胤祚打量那帖子,只余了小部分未损,将之裁剪的话,就完全没了万福万寿的意味。

    胤祚灵机一动道:“拿纸笔来。”

    十四阿哥哭着道:“没用的,寿宴马上开始了,来不及再写了。”

    胤祚喝道:“快点拿来,再叫几个太监来,要信得过的。”

    十四阿哥被胤祚吼了一声,终于找回了点精气神,忙去找人。

    片刻后,五六个太监抬着一方桌子小跑过来,跑到胤祚近前将桌子放下,桌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

    胤祚提笔,想了想又放下道:“十四弟,你来写。”

    十四阿哥结果笔,在胤祚的要求下,在纸的正中写了大大的福寿二字。

    十阿哥阿哥写完后,哭丧着脸道:“看来也只好以我的这篇大字做寿礼了哎”

    胤祚弹了他一个脑瓜崩,道:“小屁孩,瞎叹什么气!”接着他对太监们命令道:“将这桌子抬到宫外去。”

    十四阿哥拉着胤祚的袖子急道:“六哥,寿宴马上就要开始了”

    胤祚道:“怕什么,有人问起来,就说上茅厕去了!”

    畅春园比紫禁城小些,把守也没紫禁城那么严格,几人抬着桌子很快便来到宫外。

    胤祚和十四阿哥和太监们都穿的官服,百姓们见了害怕。

    胤祚便拽过来一个在花灯下饮酒赋诗附庸高雅的士子,道:“你过来,帮我喊如下这些话”

    那士子酒意朦胧,没看清胤祚服饰,又气恼胤祚将他拽起来,挣扎道:“放开手,你怎的如此有辱斯文”

    胤祚恶狠狠的打断他:“你多说一句废话,这辈子不要再想考取功名了。”

    这句话便是掐中了士子命门,当下老老实实的听胤祚交代。

    一炷香后,畅春园门外垒起了大台子,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站到台子上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是皇上大寿,我等几个士子想借机向皇上上书抒发民意,各位父老乡亲若有什么话想说,由在下代笔!”

    书生的话一出,周围顿时围过来许多看热闹的人,只是大家都是在台下指指点点,却没人来写字,也没人抒发观点。

    书生又道:“若是乡亲们有什么难言之隐,由他人代书,或者自己写也可。”

    书生说着,几个太监将那桌子抬到台前来。

    只是台下百姓看见太监,就躲的更远了,无人前来写字,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台下看热闹的人中,有一花甲老者,正是那日在全聚德给胤祚评诗的勿庵先生,今日万寿节他带着家人奴仆出门游玩,正巧碰上了这一幕,便凑在人群中观看起来。

    勿庵先生只有秀才功名,不可出仕为官,但他于天文、历法、算学一道颇为精深,折服许多名家,连李光地都对他推崇至极,故他在京城地位十分超然,就连全聚德这种地方,也是常常受邀而去。

    “爷爷,为何无人愿意上去写字?”有个扯着公鸭嗓子的孩子问道。

    勿庵先生溺爱的摸了摸他的头,说话的是他的孙子梅瑴成,勿庵先生儿子早卒,故他一身所学都盼着这个孙儿继承,好在他的这个孙儿极其聪慧,常常对他的学问能举一反三,所以勿庵先生对他的孙儿也是极为宠爱。

    勿庵先生道:“人人都知道祸从口出,自然无人愿意上前。”

    梅瑴成又问道:“爷爷不是常说朝廷对历算学派重视不够,为何不趁此机会去向皇上进言。”

    勿庵先生嘲笑道:“这不过是哪家王公大臣想出来的为皇上祝寿的法子罢了,看到远处那几个穿着团龙服的没?”

    梅瑴成顺着爷爷的手指望去,果然在畅春园的宫墙下见到了两个身着团龙服饰的年轻人,他们身边站着几十个穿着明黄号衣的侍卫,虽站在宫墙的阴影下,却也分外显眼。

    十四阿哥见无人来写字,有些焦急的道:“六哥,这法子好像不行啊。”

    胤祚叫来一个太监耳语一番,随即对十四阿哥一笑道:“放心好了。”

    那太监跑到台上向那书生传话,那书生听完诧异的睁大眼睛,确认到:“我我也可以?”

    太监不满道:“咱家消遣你不成?”

    书生连道不敢,然后转身对众人道:“贵人说了,凡是落笔或是说话的,每人赏一两银子。”

    书生说完便提起笔,在纸上写道:“恭祝圣上万寿无疆。”随即放下笔,一旁的太监看了一眼,掏出一两银子给他。

    人群有些喧嚣,片刻后来了第二个写字的,一样领到了银子,随即人群便爆发了般涌到了台子上,太监身上的银子不够,便拿着胤祚给的银票找周围的商号兑换碎银子。

    勿庵先生看到此景道:“孙儿,一会你去将爷爷的主张写在上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