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大清-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胤祚之后想起此事还有些后悔,犹豫要不要去理藩院帮宕桑说说情,却没想到能在今日,在西藏使者中见到宕桑身影。

    

第三百四十七章 拔擢() 
在西藏喇嘛中,宕桑也是面色严肃,宛如得道小高僧般。

    胤祚心中暗暗好笑,若不是见过宕桑满京城找白帐篷的样子,差点就被他这副宝相庄严的面孔唬了过去。

    在西藏使者之后,又有无数使者轮番上殿祝寿,朝鲜、日本、琉球等国胤祚还算知道,再到后面无数名字古怪的小国,胤祚就闻所未闻了。

    整个上午,乾清宫门前宛如运动会开幕式一般,无数国家的代表队入场,绕场一周,又到各自位置站好,等待着新的代表队入场。

    万国来朝之言果然不虚。

    只是这万国之中,一无西北大患准格尔,二无北方沙俄,三无泰西英吉利、法兰西等一众小国。

    这让胤祚心中不由对万国两个字,打了个引号。

    大礼开始时,胤祚看的还饶有兴趣,越到后面越是无聊,兼之站了一上午,两腿酸痛无比,想稍微活动下,太监就不住的目光提醒。

    胤祚看向自己的众皇兄皇弟们,人人都是目不斜视的严肃状,自己不由有些羞愧。

    再仔细一瞧,发现人人脸上神色都有些细微的不同。

    四阿哥最是庄重,冰山脸依旧。

    八阿哥脸上有欣喜之色,像是看到了此等场面有些开心。

    十四阿哥像胤祚,即感无聊,又站的难受,两个腮帮绷紧,显然在紧咬牙冠忍耐。

    至于大阿哥,他神色有些愤愤,不时瞟一眼站在康熙身边的太子,太子则是一副志得意满之状。

    而三阿哥面无表情,眼神若有若无的从胤祚身上扫过,胤祚报以冷笑,三阿哥立马不敢再看了。

    正午时,外国使者终于全部上殿完毕,乾清宫前人群熙熙攘攘,大臣、使节、再加外面的亲兵太监宫女等,放眼望去人山人海。

    透过乾清宫的宫门,俯视众人,就算胤祚也不由生起一种俯瞰众生,大权在握之感。

    待使节全部站定后,康熙淡淡道“宣旨。”

    “是!”太子拱手,然后从康熙身后站出,走到乾清宫正中,太监弓身双手捧上明黄圣旨。

    太子双手接过,展开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太子开口不久,胤祚便觉得胃里一阵咕噜声,好在太子声音大,将之盖了过去,否则就要贻笑大方了。

    胤祚赶紧双手捂住肚子,可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胤祚只觉得腹中越来越痛,恐怕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厕所解决下了。

    可太子宣读圣旨期间,皇子们都是跪在地上的,一步不能挪动,偏偏那圣旨还又臭又长。

    先是感谢一番祖宗天地,又是向海外四夷派来贺寿的使者表示感谢,接着概述了康熙帝的文治武功,着重讲了对葛尔丹的征讨。

    胤祚知道后面还有对有功将士的封赏,他作为首功,恐怕要被排在最后……这就很尴尬了……

    果然圣旨宣读完毕后,康熙又让兵部尚书宣读封赏。

    选在这个日子进行封赏,主要还是存了在使者面前炫耀武力的意思,连昔日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都败与大清之手,尔等小国便老实些吧,若是兴风作浪,免不了是一样下场。

    封赏从五品武将开始,一个个的念名字,念功绩,念赏赐。

    受封赏的将士一个个出来领旨谢恩,脸上表情要多激动有多激动。

    当功绩念到费扬古时,已经过了正午,殿外阳光分外毒辣,胤祚开始同情起殿外的那些人来。

    费扬古听到受封,从武官中出列,跪在地上听封赏。

    兵部尚书杜臻道“董鄂氏费扬古,康熙三十三年秋,领军,出翁金河,过戈壁,侧击敌寇。朕念其鼎定胜败之功,擢一等忠勇伯,赏双眼花翎。”

    “臣,费扬古,叩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费扬古激动万分,胤祚却不屑的撇撇嘴,费扬古本就是三等伯,提了两等,又赐了根鸟毛就高兴成这幅样子?

    金银财宝没有就算了,黄马褂也不赏一件,真是小气的厉害。

    清前期皇子不带花翎,而公侯伯子男是异姓爵位,皇子另有一套宗室爵位,因此胤祚对这个赏赐的力度没什么概念。

    但别的武将确都嫉妒的发狂,从三等伯到一等伯,爵位连升两等就不说了,双眼花翎可是绝对的好东西,只有宗室中爵位较高者有资格佩戴,赏赐给大臣的极少,从大清立国到现在,获得过双眼花翎的外姓大臣屈指可数。

    当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后,上书康熙帝,宁愿不要靖海侯的爵位,也要换一支顶戴花翎,由此可见顶戴花翎之重。

    封赏中并无萨布素,因他镇守黑龙江,未能赶来为康熙贺寿,封赏的圣旨便被人快马送去,并未当场宣读。

    故费扬古之后,所有立功将士都受到了封赏。

    然而杜臻仔细看了看圣旨,诧异的看了胤祚一眼,缓缓道“皇六子,爱新觉罗氏,胤祚听封!”

    这话一出,百官顿时一阵骚乱,历来皇子出征,不受封赏不受责罚,这是惯例,因天下都是皇家的,皇子立功理所应当,且皇子身份超然,无论何种封赏对他们来说都无意义。

    朝野中都是消息灵通之辈,知道胤祚在草原上立下了大功,说他是征讨葛尔丹首功也不为过,既然是首功,那必有封赏,只是赏些什么却成了难题。

    大臣的骚乱传染到了各国使节,数千人小声嘀咕,顿时乾清宫前沸反盈天。

    皇子中一时间也是神色各异,大阿哥嘴角含笑,目光却充满妒火;太子面色凝重,目光深邃;三阿哥目光冰冷;四阿哥……

    倒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个人有些激动,趁胤祚看向他们,悄悄的对胤祚竖大拇指,后面太监一声干咳。

    胤祚不敢耽搁,走到乾清宫门前跪下。

    “爱新觉罗氏胤祚,康熙三十三年秋,出兵齐齐哈尔,从龙而征,屡建奇勋,朕钦以尔为此战首功。擢抚远大将军王,拔东北织造局郎中,兼延边副都统,赏三眼花翎……”

    杜臻,念到后面,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与此同时,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费扬古觉得身边难当的酷热渐渐降了下去,他斜眼看天,烈日已被浓云遮住,天空黑的阴沉。

    “要变天了吗……”费扬古听到身后有人极低沉的自语道。

    。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毒() 
胤祚之封赏,自大清开国以来几乎前所未有。

    清朝设抚远大将军一职,是远征武将的职衔,通常都是手握重兵,但以此号来封王,确是大清立国以来首例。

    清朝有个江宁织造局,表面上是为了主持采办宫内所需的丝绸等物,实际上是做什么的,不少大臣都是心知肚明。

    现在皇上又在东北设了东北织造局,还任命一个皇子但任织造局郎中,究竟有何深意,一时间无人能猜透。

    至于延边副都统一职,众人知道的,就算有些迂腐文官,不知道胤祚谏言在李朝所谓间岛一地成立延边副都统辖区的事情,也一定会知道胤祚将第一任延边副统领景额先斩后奏的事情。

    皇上不仅没有在此事上责怪胤祚,反而将延边副统领的职位也赏给了他。

    延边地处长白山脚下,地广人稀,人少兵弱,即便如此,那也是一块不小的地域,胤祚本就是齐齐哈尔副都统,两地合一,胤祚便已经是自东北三将军之下,实力最强的了。

    皇上放心将此官职赐予胤祚,这份圣恩不可谓不深。

    所有赏赐中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双眼花翎。

    花翎分四种,蓝翎、单眼、双眼和三眼,其中蓝翎是赏赐六品以下武官,单眼花翎五品以上内大臣有资格佩戴,双眼要宗室中镇国公以上爵位佩戴,三眼则是贝子以下爵位宗室佩戴。

    除以上要求外,花翎还不时赐予臣子,以示皇上恩宠。

    历史上清朝二百六十余年间,臣子中被赏赐双眼花翎的仅二十余人,被赏赐三眼花翎的仅七人,足看见皇帝在赏赐花翎一事上的慎重。

    胤祚还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受花翎赏赐的皇子,皇上不惜为胤祚首破此例,圣恩之隆,匪夷所思。

    胤祚倒是没在意,在他看看来一根孔雀毛还不如赏几千两银子来的实在,加上腹中隐隐作痛,赶紧领旨谢恩,然后又站回了皇子的队伍中。

    有功将士封赏完毕,太监又高喊:“献寿礼!”

    随即从四夷小国开始,使节们献上寿礼。

    绝大多数小国地少人稀,国力衰弱,寿礼都是些兽皮特产、珍奇香料一类,每个进献寿礼的使节都会受康熙回礼,从丝绸布匹到车马牛羊不等。

    按寿宴的规矩,寿礼要一样样的从乾清宫门前经过,从各国使节到文武百官再到皇亲国戚,最后到皇子们耗时极长。

    胤祚趁机往后面溜,乾清宫东西都有暖阁,胤祚可以从暖阁窗户跳出去找地方上个厕所。

    管事的太监目呲欲裂死死盯着胤祚。

    胤祚揉了揉自己的肚子,向那太监做个告饶的手势。

    那太监虽然有监察礼仪之职,但也不能不让人出恭不是,也只能点点头任胤祚去了。

    好在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琉球国献上的金丝猴和五彩鹦鹉夺去了,胤祚趁机走进暖阁,再翻窗户出去,一路自己住所走去。

    紫禁城内是没有茅厕的,大小便溺皆是在自己宫房中恭桶解决。

    恭桶上涂有香粉,并盖有草木灰等物,每当使用一次后,便由太监处理干净,虽没有抽水马桶,但卫生方面绝对称得上无可挑剔。

    胤祚回房之后解手完毕,准备消磨些时辰再回去,献寿礼是个水磨工夫,现在才刚到下午,估计天黑前都轮不到他,正好趁机休息下。

    在桌子坐下,喝了几口水。

    宫中伺候他的太监已经换了人,不知道胤祚爱喝铁观音的毛病,每次准备的都是清水,胤祚也懒得要求,只是这几日水喝的略少了些。

    喝完水后,便躺在床上,但刚一沾枕头,突然觉得肚子中又是一痛。

    胤祚心中奇怪,起身赶去恭桶。

    待回来时,彩裳已经面色煞白的站在他房中了。

    还未等胤祚问话,彩裳已经道:“王爷,这水有问题!”

    胤祚心中已隐隐有此猜测,故彩裳说出也没感到太过惊讶。

    “王爷,奴婢昨晚在您房中喝了水,回去便……便腹泻不止,想来这水中放了泻药一类毒物。”

    胤祚心道原来如此,昨晚彩裳将寿礼运来,一路上赶路很快,又担惊受怕,多喝了几口水,便中了招,而胤祚不喜白水味道,喝得少些,所以现在才有感觉。

    对方选择泻药这种东西,一来不会像砒霜那样被银针试出毒来,二来出不了人命,也不会引人深究,三来康熙寿宴上胤祚腹泻不止,大大有失脸面,会引起康熙不喜,目的便已达到了。

    彩裳道:“德妃娘娘说有人要对付王爷,要王爷小心些,还让太医院熬了碗止泻的汤药,让奴婢送给王爷,奴婢料想王爷若要……定会来此,便直接端着药来了。”

    胤祚心道,还是自己的额娘靠谱,端起桌上汤药便喝掉了。

    只是中药毕竟不能立刻见效,之后胤祚还是跑了几趟厕所,回来时伺候他的太监已经在地上跪了一排,正在彼此张嘴。

    有几个已经满脸紫黑,口鼻流血,痛哭不止。

    彩裳见胤祚来了,便道:“王爷,这些奴才都有嫌疑,奴婢斗胆处置,向王爷告罪。”

    胤祚点点头道:“做得好。”

    太监们虽然新来伺候胤祚,但住在宫中的最善识人,胤祚性子随和,御下最宽,这是宫中公认的,是以太监们平日也不如何怕他。

    此时见胤祚来了,便一个个哭着,跪在地上向胤祚挪去。

    嘴里喊着:“主子,奴才冤枉啊……奴才毫不知情啊……主子,奴才一片忠心啊!”

    胤祚和煦笑道:“我也不忍大家受皮肉之苦,你们将下毒之人供出来,我便饶过你们。”

    几个太监哭喊道:“主子,奴才冤枉,奴才不知啊……”

    胤祚脸色渐渐阴冷下来,寒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一炷香后,房中已是血腥点点,几个太监脸颊上再无一片好肉,连彩裳这种见惯了宫中血腥的都忍不住别过头去。

    胤祚一直便冷冷看着,脸上神情无丝毫波动。

    这时几个太监才想,平日随和的六阿哥是在战场是立过大功的人,尸山血海中走过来的人,又怎会对他们有什么怜悯,心中陡然升起惧意。

    胤祚道:“还不说吗?哪怕你们中真有人不知此事,但出了这么大岔子,你们渎职之罪却也跑不了了,打死,不冤!”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夏日诗帖() 
几个太监身子都是一抖,却依旧无人开口。

    胤祚又对彩裳道:“他们几个进宫前的家人照的到吗?”

    彩裳道:“净事房留有全皇宫太监的出身凭证。”

    胤祚点点头道:“好,你去找来,兴许能从他们家人里问出点什么。”

    听到这话众太监身子都是一抖,其中一个年级尚小的太监立刻哭嚎道:“求主子开恩,奴才家人与此事毫无关系啊!”

    胤祚呵道:“知道什么!讲!”

    那太监情急之下自知失言了,被胤祚大喝吓得身子一抖,目光不由望向一年纪稍大的太监。

    “小魏子,你可有什么要说的?”胤祚森严笑道。

    小魏子额头冷汗密布,对胤祚道:“六阿哥,奴才对不起您,所有罪责,由奴才一力承担了吧。”说完从袖中拿出个红色药丸塞入嘴中。

    他速度极快,旁人想要阻止根本来不及。

    红色药丸一入口,小魏子便倒在地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再过了片刻,便脉搏气息全无了。

    这时有机灵的太监道:“主子小魏子以前是伺候三阿哥的。”

    胤祚喃喃道:“三阿哥吗?”

    这时彩裳问:“王爷,这些太监如何处置?”

    胤祚冷着脸道:“继续问,死了一个小魏子便混过去吗?”

    不久,房中用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宫中太监地位极低,就算偶然死了一个两个,也不会有人追查,更何况他们人人都有下毒谋害之心,按照皇家的一般做法,就是全都一起打死了干净。

    胤祚走到窗口,遥遥望着乾清宫的方向。

    此时日头已经偏西,约莫已经轮到大臣们进献寿礼了,他也不能再房中耽搁太久,要赶快回去了。

    临出门前,胤祚对彩裳道:“把这些人送到净事房按罪惩处吧。”

    胤祚说完出门,一路回乾清宫,脸色阴沉如水,宫中形势错杂无比,他离开皇宫数年,再回来时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了。

    这种感觉如独自迷失在了茫茫森林之中一般,周围皆是窥伺的眼睛。

    胤祚从暖阁又绕回乾清宫正殿,此时费扬古正在进献寿礼,他献上的是一座翡翠雕成的八仙祝寿。

    胤祚顶着太监幽怨至极的目光站回队伍中,旁边的八阿哥偷偷道:“六哥,你干嘛去了,怎么回来这么晚?”

    胤祚道:“上了个茅厕。”

    八阿哥无语

    又过一个时辰,大臣和皇亲国戚们的寿礼已进献完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