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她怕再失去孩子,就把全部心血都用在呵护孩子身上。尤其是对李云坤这个最小的孩子,更是宠爱有加。
“我比云坤小两岁,和她死去的女儿一般大。她说。她看见我就想起了她逝去的女儿。老婆婆当时哭的很伤心。
“我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亲生女儿,我也把你当成我的亲妈待承。老婆婆这才不哭了。
“那一晚。我们说到很晚,我就在她屋里睡了。以后就天天如此。
“后来也证实。我婆婆真的待我特别亲,就像亲闺女一样。不让我做饭和刷锅洗碗,对我说:‘你有空就看看书或者做点儿针线活儿。你一天价出门在外,别把手磨得像老树皮一样。’
“老婆婆的话真说到我的心坎儿里去了。我见一些女孩子结了婚以后,手就变得特别粗糙。妈妈,你说,人家对我这样好,我好意思拂她的好意吗?”
郝兰格:“就为这,不搭理你的丈夫了?”
颐凤娇:“他过得也挺好。一个人在屋里,想看书看书,想休息休息。有时还把学生的作业拿回来批改。
“妈,我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而拼搏,真的很好。”
郝兰格:“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颐凤娇:“等实现了gongcangchan主~义什么时候能实现呀?再说了,你一个小小老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人家大莲,比你结婚还晚半个多月哩,孩子都抱出来啦。”
颐凤娇皱皱眉头说:“妈,你不要忘了,我是出席地区的学习mao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一个公~社就出两个,这其中就有我。组~织培养我入了dang;又把我培养成学习man著积极分子,还不是见我干工作积极主动,是无产jieji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苗子?!妈,我要是止步不前,岂不是辜负了dang对我的培养和希望?!”
郝兰格:“一给你说话,就满嘴新词,妈真说不过你。但不管怎样,女人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回去就给我搬回你们屋里去。好好和云坤在一起。争取今年怀上,明年生出来。都一年多了,还怀不上的话,是会让人们说闲话的。”
颐凤娇眉头一皱,说:“妈,不是给你说了吗?等实现了gongchan主~义。我们再要。”
郝兰格有些气急地说:“gongchan主义什么时候能实现,你给我说个年限!”
颐凤娇半天无语。沉思了一会儿,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就能实现。不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日子着想,永远也实现不了。”
郝兰格:“等你实现了gongchan主~义,就没我了,我还上哪里给你看孩子去?”
田晴晴见颐凤娇已经钻了牛角尖儿,一时半会儿是说不转的,就顺着她的心意,插言道:“娇姐姐,你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生了革~命事业接~班~人,再带着接班人一块儿实现gongchan主~义。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嘛。这样,大姨不着急了,你婆婆也有了孙子看了。”
颐凤娇:“我婆婆说了,她已经有了两个孙子两个孙女,知足了。”
郝兰格白了她一眼:“那是你婆婆的想法。人家三房儿媳妇,哪个房里的都是自己的亲孙子孙女,而你却是侄子侄女。你怎么不跟着你的两个妯娌学着点儿,看看人家是怎样过日子的。”
颐凤娇:“我婆婆不待见她们,和她们都是表面文章。”
郝兰格:“唯独和你是真心!真心不让你跟她的儿子在一个屋里睡!真心不让你要孩子。
“娇儿。她这是守寡多年,看不得儿子跟媳妇亲热,是在吃儿媳妇的醋。
“咱村里就有过这么一个老寡妇。儿子娶了媳妇后,不让儿子去新房里,非让跟她睡一个屋。儿子和媳妇说说笑笑,她就摔盆子摔碗。后来她儿子偷着和媳妇好了,她知道后,就把儿媳妇撵回娘家去了。只闹得后来打了离婚。
“当初给你介绍的时候,我就考虑到这一点儿了。只因那时给你介绍的都是工人,只有他是教书的,识文断字。才愿意的。咳,结果还是落了老俗套。”
颐凤娇急忙分辨道:“妈。不是那样的,我婆婆是对我好。不是嫌我抢了她的儿子而难为我。”
郝兰格:“还不是一样,总归是不让你们在一起。”
颐凤娇:“是我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的。我婆婆说了,好怀孕的人,碰碰刹腰带就能怀上。”
郝兰格:“狗屁!你这么大了,连这点儿事也不知道?!让我怎么说你呢?”郝兰格气得站了起来,用手指头杵了一下颐凤娇的夜亮盖儿,又爱怜又气氛地说:“难道这个也让大人教给你?”
田晴晴一看是时候了,赶忙把在书店里买的那本《育儿常识》递给颐凤娇,说:“娇姐姐,你可以看看这个。”
颐凤娇瞅了一眼书的背面,对田晴晴说:“这是你花一毛二分钱在书店里买的?”
田晴晴自豪地回道:“嗯哪,我见里头的内容对你很有用。”
颐凤娇咧嘴笑了笑,漫不经心地翻了翻,就要撂到一边儿。
田晴晴见状,忙暗中用异能制止住了她。
此时的颐凤娇哪有心思看书?!出于礼貌,很随便地翻了几页,一页也没看进去,就想把书放到一边儿。
哪知那书就像黏在手上一样,怎么放也放不下。
颐凤娇心中愕然:难道这书与我有缘,非让我看不可?
又是当着田晴晴这个送书之人的面,颐凤娇只好作罢,翻开书装作很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脸色就有些潮红起来。并且眼神儿也不再游离。
看得出,她已经是在认认真真地看了。
田晴晴赶忙站起来,拽着郝兰格来到了东里间屋里。
堂屋里,颐凤娇一个人坐在那里,手里拿着那本《育儿常识》,在逐句逐字地研读。(未完待续)
第326章 “还是有个孩子热闹!”()
【鞠躬感谢好友兰妮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求订阅求粉红求各种票票!谢谢!】
………………………………………………………………………
“晴晴,今晚你还回去吗?”郝兰格小声问田晴晴。
东里间屋与堂屋虽然隔着一堵墙,但由于没有屋门,夏天里又只是挂着单门帘,是不隔音的。郝兰格和田晴晴说话,声音小到对方刚能听到。
“如果你有事,我就不回去了。我来时已经和妈妈打了招呼。”田晴晴也小声说。一是怕影响堂屋里颐凤娇的阅读,再一个就是为了说点儿关于颐凤娇的事。田晴晴考虑到,大姨一定还有话说。
“你看这个傻妮子,连正常的生活都不懂,我真不知道她这样。亏着你在那里待了一中午。要不,我还蒙在鼓里呢。”郝兰格一脸愁云地说:
“这种事我又不好对别人说。晴晴,别看你是个孩子,比你娇姐姐都灵透,大姨想让你在这里待两天,帮大姨管管这个事。”
田晴晴:“行!大姨,反正我每天来回跑,有空就家来。”
郝兰格:“你看你娇姐姐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呀?这种情况,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田晴晴:“我看也没别的,主要就是娇姐姐太单纯,忒要强,心里光想着工作和学习了。
“你看她屋里,除了语录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报告资料外,没别的。连本小说都没有,更甭说生活小册子之类的了。
“她整天就生活在书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当中,把书里的话当成了座右;把先进人物的事迹当成了楷模。她心里只有那个远大的目标,根本不考虑生活当中的一些小事。
“再加上遇见了个变态的婆婆一误导。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和信心。
“去年春天娇姐姐订婚的时候,我和我妈妈不是来了嘛,那时娇姐姐就对我说。这门亲事是你给她定下的,你愿意她就愿意。她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那回她就对我说。就是结了婚,也得等实现了gongchan主义以后,再要孩子。还说不能让小家庭绊住腿脚。
“我还以为她说说也就算了,结了婚就由不得她了。你当了人家的媳妇,不生孩子人家婆家也得催呀!谁知遇上了这么个老婆婆,反倒怂恿了她的这个想法。
“现在看来,她根本就没把婚姻当成一回事,在她眼里。结婚只是从娘家搬到了婆家,换了换地方而已。”
郝兰格眉头拧成了疙瘩:“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婆媳俩一对大混蛋,这可怎么着好?”
田晴晴:“我们慢慢开导,让她先接触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只要开了心窍,很快就会步入正规。”
郝兰格叹了口气:“咳,这个可怎么开导?又不能做样子给她看。”
田晴晴心中暗笑。
猛然想起前世现代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帖子:婆婆亲自面授儿子、儿媳妇做ai。并且图文并茂。
还有一则电视报道,说一对夫妇结婚十年了,女方还是处女。两个人在一个屋里你照顾我,我关心你的生活的还很和睦。当婆婆责怪他们没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才揭露了秘密。不过,最后结果是男方有畏惧心里造成的。
可见不论哪个时代,不懂生理常识的大有人在。在信息十分发达的前世现代都有这样的情况。何况在这没有娱乐活动没有书籍的十年dong乱时期!
但这毕竟是人体的生理机能。田晴晴虽然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知道一旦燃烧起激情,便会以排山倒海之势,试图把对方吞没。
田晴晴想到这里信心满满,对郝兰格说:“没事的,大姨。我想娇姐姐会想明白的。你没见我给她那本《育儿常识》时,一开始她不想看,现在看起来没完了。说明她看进去了。这就是一个好兆头。”
郝兰格长叹一声说:“但愿她解开这个缝儿。”
郝兰格想了想,又小声说:“你说我去给她婆婆说说去好不好呢?让她放开你娇姐姐。你娇姐姐没处里去。自然而然也就回他们的房间里去了。”
田晴晴想了想,说:“大姨。我觉得你还是不去得好。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如果她是吃儿子儿媳妇的醋。还好些。
“要是真如娇姐姐说的那样,她把娇姐姐看成她失去的亲生女儿了,当亲闺女待承起来。你一去找,显得娘家事多呀似的。她再难为起娇姐姐来呢?毕竟娇姐姐是在她家里生活呀!
“最好的办法是我们暗中撮合,让他们自己和好。老婆婆就是心里不高兴,也说不出别的来。人家他们是合法夫妻呀!”
郝兰格:“晴晴,我看你懂得很多,也有主意,这事还得拜托你。要不,今晚你就住到你娇姐姐家里,想办法把她撵到他们屋里去。她在她婆婆屋里待惯了,别说没想通,就是想通了,也不好意思自己搬过去不是。”
此说法正和田晴晴心意:受人之托,再管起这事来,既名正言顺,还能避免闹出一些怪异,让颐凤娇接受不了。便点头说:
“行。晚上我就把娇姐姐的被褥抱到西里间屋里,然后我睡在东里间屋里的小炕上,陪着娇姐姐的婆婆。她们就没别的说头了。”
郝兰格闻听高兴起来,抚着田晴晴的头发说:“晴晴,别看你人小,还真是个小金刚钻儿。这事有你管,我就放心了。”
田晴晴是跟着颐凤娇一块儿回的她的婆家。
为了哄凤娇婆婆喜欢,田晴晴从空间里拿了很多青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什么的,装了半篓子。还拿了两个大西瓜和一大兜子水蜜桃。装了满满以自行车。
凤娇婆婆果然见东西眼开,高兴的了不得。笑呵呵地对田晴晴说:“来就来吧,还拿这么多东西!”
田晴晴说:“昨天中午你包的饺子真好吃,我这是还情来啦。”
——过去从来没来过,忽然来勤了,总得有个理由不是。
凤娇婆婆:“一顿饺子你还惦记着。看拿的东西,比你的身子得重两倍。这得花多少钱呀?”
田晴晴:“我在城里开着小卖铺哩,进货便宜。伯母,你要喜欢,往后我光给你送。”
——先拉下个后钩,以后再需要来的话,就不显得突然了。
凤娇婆婆:“那我可真沾了你这个小客人的光了。”
说着,在庭院里放上昨天晚上放的那个小吃饭桌,捧出自己买的一个小西瓜,就要打开。
田晴晴忙说:“伯母,放着小的人少的时候吃吧。今天咱吃大的。”
随即搬上自己拿来的一个十多斤的大西瓜,打开,切了一块递给凤娇婆婆:“伯母,你尝尝,口头怎么样?”
凤娇婆婆咬了一口,冰凉稀甜,浓浓的瓜香溢满口,高兴地说:“真甜,真爽口。从来还没吃过这么好的大西瓜呢!”
田晴晴“要不说买西瓜还是买大的,大的品质就是好。”
三个人正吃着,李云坤骑着自行车进了门。见了田晴晴一怔,颐凤娇赶紧给他做介绍。
李云坤望着田晴晴,笑眯眯地说:“你们姨表姊妹还真有些傍付,都是大眼睛。”
田晴晴拿起一块西瓜,很孩子气地递给他,说:“表姐夫,你吃。”
李云坤也不客气,接过去,一条腿搭在自行车大梁上,一条腿站在地上,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谁买来的西瓜,这么甜,这么好吃。”
凤娇婆婆赶紧解释道:“是晴晴拿来的,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快放下车子去,今晚西瓜管够。”
李云坤吃完了那块西瓜,才放下腿,把自行车推进西厢房里去了。
不知是早晨的“奸”情被撞破,还是因为有田晴晴这个“外人”在场,李云坤和颐凤娇都有些拘束,谁也不敢正视谁。
尤其是颐凤娇,含羞带臊的就像个刚过门的小媳妇,低眉顺目,说话也不敢大声。
由于有昨天中午垫底,刚才又套了一番近乎,田晴晴倒是不拿着自己当外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起了队上套裤裆窝死人的事儿来。虽然是用的小孩子口气,倒也把事实说清楚了。把吃饭的人们震惊的都睁大了眼睛。
“听说过这回事,没想到是你们队上的。后来怎么样了?”凤娇婆婆问道。
“三家都赔了五百块钱,两口袋麦子。那个男的又娶了一个媳妇,才了起来。”
田晴晴把结果说的轻描淡写,田冬景的事只字未提。这个事件确实很吸引人,但她不愿意在任何场合宣扬田冬景。
凤娇婆婆听完对颐凤娇说:“你看你这个小表妹,才七、八岁的孩子,学舌学的这么清楚。你大嫂家娜娜六岁了,连幼儿园里的事都说不明白。”
田晴晴趁机说:“我娇姐姐要是有个小孩儿的话,一定比我还会说。”
“怎见得?”凤娇婆婆问。
田晴晴:“我娇姐姐是广播员呀!广播员的孩子不会说,还有谁的孩子会说呀?”
说的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李云坤望了望他母亲,又望了望颐凤娇,说:“还是有个孩子热闹。光大人,有什么说的。”(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327章 改歌词()
一句话提醒了田晴晴。心中暗想:看来这个李云坤喜欢孩子。那就把气氛搞得再热烈一些,让颐凤娇也体会到孩子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先在心里对孩子有个好感。
田晴晴想罢,一撂下饭碗,很显摆地给三个大人说起儿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