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为人母,却还保留着少女时的娇憨纯真。
张子千还是点了头。'Zei8。Com电子书下载:。 '
他还记得很清楚,景王之乱时,危乱之中他受安王的托付去保护赵冬。在地底密室中,小冬睡着了也并不安稳,眉头微微皱着,他在一旁看着,很想伸出手去,替她把眉头抹平。
那时候他心里也没有底。景王蛰伏多年一朝发动,是有备而来。虽然皇帝与安王也有布置,但最后究竟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
也许皇帝一方获胜。
也许景王会成功。
若是那样,安王必然无幸,覆巢之下无完卵,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经历,大概又会在赵冬的身上重演。
在那之前,他没想过双方谁胜谁负有多么要紧。真说起来,他的仇已经算是报了,景王反叛也好,皇帝失势也好,都和他不相关。勉强说有关的,就是二皇子。
不是没有人对他示好过,可是那么执着的,只有二皇子一个。因为安王说过让他设法打探二皇子与景王的虚实,所以他才对二皇子虚与委蛇。
这位出身不高的二皇子,并不象他表面上那么与世无争。他也有不甘,有野心。
其实张子千觉得这很自然,哪个男人不憧憬大权在手的威势?何况,他也是皇帝的儿子,身上和三皇子流着一样的血。他未必不知道与景王走一条道是与虎谋皮,就算里应外合的成了事,那椅子只有一把,是归景王还是归他?
“与其被皇后这么慢慢用软刀子磨死,我倒情愿奋起一搏,象个男人一样……”他紧紧攥了张子千的手,含含糊糊地说:“我……早就知道,我这辈子都生不出儿子来,我早就让那些人给弄废了……”
他最后自己用刀抹了脖子。当时他逃进西内苑,皇帝一个人进去,不知道成了仇人的父子都说了什么,皇帝出来,二皇子已经抹了脖子。
景郡王也举火自残了。
这一出戏落了幕,不知道填进去多少人命。宫门前的白石地都被染成了血红。但是第二天太阳升起来,四处又已经恢复了原样,那些血迹冲得一干二净,石板地在阳光下耀得人睁不开眼。
他活了下来,经过这一次动乱,皇帝又清洗了一次朝堂,多少人都做了权利二字的祭品。
就象当年他那些被屠戮被流放的家人一样。
他们未必做错了什么事,只是……都被这架疯狂冲撞的权利战车给碾得粉碎,无声无息,了无痕迹。
隔得太久,他已经想不起家人的模样了。依稀记得,母亲身上味道总是很香,还有姐姐,似乎还有一个妹妹?记不清了,也可能是一个弟弟。
他们都不在了,他还在。
+++++++++
其实我好喜欢张子千。。嘎嘎,秦女风华绝代啊。
…………………………………………………待续…………………………………………………
番外错落下
郡主请客,自然不会弄些中看不中吃的样子菜来。小冬洗手下厨,菜色别致,器具碗碟也精美不凡。有一碗蒸鸡蛋羹格外鲜美嫩滑。秦烈看他吃得适口,笑着说:“这个原是我儿子爱吃的,他那会儿牙才三五颗,别的吃不了,得,没想到你也爱吃这个。”
张子千才不管他笑话调侃:“你刚才没吃吗?”
秦烈笑眯眯的说:“我那是替我儿子尝味的——说实在的,我小时候日子过得穷苦,那会儿过年,娘才替我蒸了一次鸡蛋,除了盐和葱什么都没放,可我吃得那个香啊……和这个当然是不能比。”
这自然不能比。这里头又是干贝,又是海米,还有火腿丁。
“那是你小时候吃过的好吃,还是现在的好吃?”
张子千这问题也很刁,颇有“你母亲和你妻子一起掉进河里你救哪个”的意味。
秦烈瞥他一眼:“都好吃。反正我娘也疼我,我媳妇儿也疼我,你今天跑来吃白食,哪来这么多话。”
秦烈的脸皮之厚张子千是领教过的,有跟他斗嘴的功夫,还不如多吃几口菜。
小冬亲手捧了汤上来,她穿着一件窄袖襦裙,系着罩衣。
“汤好了。”
张子千说:“都好了,你也坐下吃吧。阿大呢?”
“他早吃过了,跟胡妈妈去园子里玩了。”小冬解下罩衣,在一旁坐下来:“手艺不好,别见笑。”
“我吃着比厨房的人做的可好吃多了。”
小冬笑着说:“不成不成,胡乱对付还行,也就是自己家里,随便一些。前些日子美味居来了位新师傅,我和他学的这道汤,到底不如人家做得好,你们俩尝尝?”
秦烈先舀了汤递给张子千,又给小冬盛了一碗:“我说你那天去厨房做什么,原来是去偷师。你要喜欢这汤,咱们把师傅叫家里来好了。”
这汤色是碧绿的,盛在雪白的瓷盏中,映得瓷盏都成了绿莹莹的颜色。
“这汤颜色好看得很,”他尝了一口:“有荷叶清香。”
“就是用荷叶做的汤。”小冬腮上还沾了一点白粉,她自己不知道。张子千手动了动,又放了下去,提醒了她一句:“这儿。”
小冬抬手摸了一下,看到指尖上白白的,笑着说:“好久不下厨,手都生了,弄得这么狼狈也不知道。”
这一顿晚饭吃得宾主尽欢,张子千告辞出门,秦烈送了出来:“一块儿走走?”
张子千看他一眼,点头说:“也好。”
两人出了玉芳阁,秦烈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其实今天小冬想和你说事儿的,不过她一忙乱,后来岔开了话,就没顾上。”
张子千只是一笑,没有接话。
“其实你也猜着了吧?女人家嘛,整天不就操心那点儿事。”秦烈拍拍他:“这也是旁人托她的。你这人生得也太不安份守己了……”
张子千转头看他一眼,秦烈笑着换了个词儿:“好吧,生得太英武不凡了。这府里暗里惦记你的丫头着实不少,做不成妻,当个妾她们也是愿意的。花神节那天,来了不少宾客,又做诗又划船的折腾,有人家看上你了,前天就托人递了话过来。”
“说什么?”
秦烈笑得贼兮兮的:“说你人品好,又有才学。虽然没什么家底,可人家家里也只有一个女儿,很不舍得她远离膝下。你只要点个头,那就是人财两得了啊……”
张子千挑起眉梢:“这么优厚?就没什么条件?”
“条件倒是有一个……就是将来第一个男孩儿,要姓他们家的姓,承继他们家的香火。”
这不就是招婿上门么?除了自己不改姓之外,没什么分别。
可是改不改姓有什么分别?
秦烈也不玩笑了,正经说:“那家人想得挺美的,现在家业是两老掌着,将来传给他们外孙,你从头到尾就是个外人,既没脸面,也没实惠。小冬其实当时就想回绝的,后来想想,这事儿还是告诉你一声的好。虽然咱不赶着给人当上门女婿去,不过你……也不能总是一个人啊。”
“一个人也挺好的。”
“对,”秦烈点头说:“我以前也曾经这么想过,一个人无牵无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挺好。可是后来觉得,无牵无挂,根本算不得真正的自在。旁人都有根,我没有。旁人有亲眷,我也没有。那种感觉不是自在,是迷惘……天下之大,虽然哪里都能去得,可是去哪儿都一样,没有分别,一点儿意思都没有……因为你欢喜时无人分享,悲苦时也无人倾诉,不管是你赫赫英雄还是一堆白骨,都没分别,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再说了,你现在还年轻,等你有了年纪,潇洒不起来了呢?那时候旁人都有儿孙承欢膝下,有个老伴儿能相依相靠……”
张子千笑了笑。
“你甭笑,我说的可都肺腑之言。”
张子千说:“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不然不用管这闲事。”
秦烈叹口气,跟聪明人说话就这点不好。
道理他全明白,比你还明白。可是聪明人也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最正确的,想劝服他们,要比劝服一般人多花几倍力气。
“我可没有逼你的意思……咱们脾气相投,你又那么有才,我巴不得你一辈子不成亲,将来我儿子还想要你来教呢。”
张子千笑出来:“看看,没说两句,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这才是你的真心话吧?”
秦烈揪住他:“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去管他。晚上可惜没酒,走走走,咱们喝一杯去。”
成亲吗?
以前在困苦中,来不及想这件事。等到仇人死了,自己不必再隐姓埋名男扮女装——可是他这一生,是不会娶妻的。
前些年他身在宫中,为了掩饰身上的男子特征,他服食了许多药物抑制发育生长,是药三分毒,总归是伤了根元……
既然自己已经毁了大半了,又何苦娶妻,连累旁人陪他一起捱?
秦烈相貌与中原人不尽相同,酒量也不象一般人。等把他送走,张子千也昏昏沉沉的,手脚都不大听使唤了。
但是他心里却明白的。
酒只能麻痹他的身体,却不能让他心里也糊涂起来。
窗子开了半扇,躺在榻上,正好能看到月亮。他抬起手来挡住眼,月光象水一样,还从指隙间透过来。
夜下的庭院深幽寂静,月光穿过斑驳的枝叶,错落间杂的投在墙上和地上。
170
六公主成亲之前做的事,顶多算是年少轻狂。哪个女孩儿没有过梦想呢?更何况遇到的还是沈静这样的白马王子样板式的人物。
李氏如果吃这个干醋,那就太犯不着了。
“好吃得很。”六公主是只要有好吃的,别的事就全不在乎的人物。当年小冬第一次见她,在圣德太后那里,她就眼馋圣德太后的乳羹:“这个怎么做的?回来把做法给我抄一份带家去,这个做好了,想吃时打开来就能吃,倒是方便。”
李氏客气地说:“这个是孙家的秘方,我那位婶娘虽然会做,可是也没教我做法。”
六公主有些失望:“这样啊,要不你下次回去帮我问一问?”
既然是人家家的秘方,那就不会轻易告诉的。
李氏点头答应:“好,我过年时要回金州的,到时候给您多带些来。我那位婶娘还会做豆酱、捆肉,我尝过的,鲜得让人能吞下舌头,豆酱佐饭最好了。”
她这就是没答应问方子,不过六公主的吸引力已经被豆酱吸引去了。
不过……小冬吃着,虽然好吃,可也不算绝顶美味。上次去美味居里,有位宋师傅做的豆酱味道也极好,是小冬从小到大吃过最好的。
未必就比孙家的秘方豆酱差。
李氏先告辞了,小冬又让人去窖里取了些水果来给六公主装上。
六公主笑嘻嘻地靠着小冬:“对了,刚才那个女人老瞅我做什么?”
小冬怔了一下——她还以为六公主没发现呢。
“我开始以为是乡下女人没见过世面,后来觉得不是。”六公主拈着荷包上的穗子,在手里绕圈:“你听见没有,人家觉得自己很了不得呢,弄两坛子腌菜觉得自家天下第一了。把咱们当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可怜虫。”
看着小冬讶异的神情,六公主笑了笑:“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傻。其实咱们是自家姐妹,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事我也就装不知道了。可是不代表一个金州来的女人都能把我当傻子蒙。这也就是看你的面子我不和她计较,不然今天我就让她难看。”
直到六公主走了好半天,小冬都没回过神来。
呃……看来身边这些人,一直都小看六公主了。
六公主打小在宫里长大,别的事就算迟钝一些,可是对人情冷暖绝不麻钝。她既为自己的公主身份自傲,又因为一直被五公主压在头上自卑。有这种矛盾的心理,她就会加倍在意旁人的目光。
李氏今天还真险。
六公主真要给她难看,她有什么法子?
再怎么说六公主都是金枝玉叶,她若说一句李氏不敬……
想想李氏今天那神情,小冬心里也有点不舒服。
李氏言辞间并没有什么冒犯之处,但是她那副神情……
唔,让小冬想起有一回看见自家哥哥招待朋友,里面不知哪里来的个酸秀才,一边艳羡王府繁华,一边还要标榜自家清高,仿佛席间坐的都是一群禄蠹蠢才,只胜在有个好出身,有几个糟钱,酸溜溜的,十分败兴。
对,差不多就是那个味儿。
李氏一面对她和六公主十分客气,一面似乎又在瞧不起她们似的。
当然,她比那酸秀才含蓄多了。
李家也是世代书香的金州大族,李氏据说家教极严,本人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女。
可那又怎么样?她凭什么看不上小冬和六公主?
难道她们出身富贵,就一定是无知,蠢钝,可以任她愚弄?
秦烈回来就看见小冬脸色不怎么好,他笑嘻嘻地掏出礼物来讨好,小冬笑着收了,可是看得出还是有心事。
秦烈换了衣裳,出门就唤人过来询问,今天有没有什么事,或是有没有什么人来过。
听说是六公主和李氏来了,秦烈微一思忖:六公主和小冬还是挺投缘的,两个人脾气都直,有什么说什么,小冬不会因为她而烦恼吧?
那李氏从成亲就随沈静到王府来过一次,与小冬并不算熟悉,难道她能惹着自家媳妇儿沉着脸不高兴?
晚间好不容易哄睡了阿大,夫妻俩躺了下来,秦烈问小冬:“今天来客人了?”
小冬懒洋洋地说:“六姐姐和沈家表嫂来了。”
“你们都做什么了?”
“也没做什么,就是留她们用了饭。表嫂还带了据说是金州极有名的孙家秘方菜来。”
秦烈想了一想:“孙家菜啊,我也听说过。不过那些菜也是借着孙家的风雅,金州人认那个账,还是冲着世家的声名去的,要说有多好吃,还真算不上。”
“说得对我吃完了之后也是这种感觉。沈家表嫂还觉得自己带了什么宝贝来,给了我多大面子似的……”
真说好吃,自家腌的菜吃着更对味儿。孙家菜如果不是靠着那个孙家才子的名头,也叫不响。
再说,孙家又不靠这个赚钱,这方子也只是收集来的,又不是自己研制试练出来的,当成祖传宝贝似的捂得严严实实生怕别人偷学了去——就冲这份小家子气,这什么世家之名也……
这么一通说,小冬终于觉得心里舒服了。
秦烈也看明白了,敢情儿这个惹了自家媳妇不高兴的就是沈静的媳妇。
秦烈只见过一回那个李氏,还没说过话,印象不深。不过听说是一直待在金州,且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种大家闺秀——看着倒还好。难道是这人也有那种偏僻地方世家的毛病?井底之蛙自大自傲?
这个可不太好,以沈静目前的地位,他的妻子不可能不和旁人往来交际,要是这么下去,对沈静也没好处。
要不要和他提个醒?
秦烈不无得意地想,沈静虽然生得俊俏,才学惊人,可是在姻缘这件事上可真够不顺的。前一次订亲退了,这一次总算顺利成亲,结果媳妇又不那么如意。更不要说他心里真正喜欢的……
这和他一比,自己可算是命好的。
幼时的困苦孤寂,经历过的艰辛挫折……那些在此时看都不值一提。自己娶了这么好一个媳妇,等于把从前的一切不足全弥补过来了。
还没等秦烈想好要不要和沈静说此事,李氏又登了王府的门。
——————————————
新文已开,丹凤朝阳求抚摸。。
171 消息
小冬心里明白得很,李氏和她不是一路人,绝对说不到一块儿去。她上门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不可能就是因为喜欢自己才想多些来往。
既然知道对方肯定心口不一言不由衷,小冬当然也热情不起来了。
上次她来是没把她当外人,直接就让她进了玉芳阁,今天小冬却是按着待客的一惯作法,让她去西花厅。
小冬也不象上次那么随便,换了一身衣裳才过去。
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