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罪证也是无用。他能认清形势,再好不过了。
“陪朕出宫走走。”朱祁镇大步走向乾清宫,笑容开朗地道:“我们去吓安定一跳。”
悠悠还是常过来聊天,不过大抵该说的话已经说完,最近两次,和张宁没什么话说,两人一站一坐,相对半晌,她便离去。看她离去时神情如常,第二天又过来,应该挺享受和他共处的时光。张宁如此想。
去找悠悠闲聊,张宁当然不会反对,当下陪朱祁镇到乾清宫,候他换了衣服,做富家公子打扮,自己则依然一身飞鱼服。
街上常有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走动,行人见之退避三舍,拉风得很。张宁当然不会换下这身虎皮。
…………
王振得报两人出宫,气得咬碎了牙齿,道:“去,叫马顺即刻过来。”他一刻也等不了了。张宁这小子留不得,要不然,他死无葬身之地。
马顺不知王振派人火急火燎找自己有什么要紧事,放下公务火速赶过来,一问,竟是让自己派人暗杀张宁,不禁无语,好半天才道:“公公,张宁只是一个小小总旗,何必如此?”
张宁自身只是七品总旗,其父只是安乡伯,他连安乡伯世子也没混上,安乡伯府是不是传到张勇这一代而终难说得很,你暗杀他做什么?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王振道:“陛下对他信任有加,此人不除,咱家心中难安。”
你不知道这小子跟我争宠,隐隐有压我一头之势。太皇太后虽然不待见他,也没对他怎样,却三天两头叫我过去训斥,这就是差别啊。
觉得身上缺挂件被岐视的王振受到伤害,这小子觊觎安定郡主,老太婆没对他怎样,咱家什么都没干,老太婆却揪着咱家不放,这是赤果果的岐视啊。
马顺道:“公公,陛下一向对你百依百顺,怎会……”
王振尖声道:“你不用管,只需除去此人即可,三天内没有除去此人,你不用当指挥使,回家去吧。”
………………………………
第56章 争着送银子
“郡主,纺织厂那边不让进。”安定郡主府的绣娘禀报道。
绣娘二十出头,长相秀丽,做得一手好绣活,悠悠衣裙上栩栩如生的刺绣大多出自她之手。
悠悠对纺织厂的织机很感兴趣,让她去瞧瞧,要是一天真能织五匹布,不妨向铁铺订做一批,没想到绣娘在门口被拦下了。
悠悠道:“不让进?”难道纺织厂门口有守门的老仆么?
“是,门口的妇人说,郑大娘吩咐,闲杂人等不得进入。除了奴婢,还有好几人被拦下,看衣着,都是大户人家府里的下人,他们悄悄和妇人说是哪府的,奴婢没有听清。”绣娘眼神极好,但耳朵有点背,很轻微,但别人声音小了,她会听不清。
既然大家都进不去,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悠悠道:“你下去吧。”
绣娘行礼退下,走了两步,想说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回绣房去了。
悠悠自言自语:“他倒挺有戒心。”别的府邸的下人不让进也就罢了,连她派去的人也不让进,会不会太狠心了?
想到张宁见到自己眉开眼笑的模样,她又摇了摇头,他不是这样的人,应该是郑氏自作主张吧?正猜测,绿萝进来道:“郡主,陛下和张大人来了。”
自从张宁成为总旗,绿萝就以“张大人”称呼他,虽然还是恼他,但明面上不敢有丝毫失礼。
“陛下来了?他也来了?”悠悠忙起身迎了出去,这两人怎么这样讨厌,要来也不派人提前说一声儿。
朱祁镇哪次不是兴之所致就过来?以前她并没有意见,这次不知怎的,却觉得时间匆促,自己来不及好好打扮,没有换一身新衣衫,头上戴的首饰不够好看。要是提前派人说一声,她不就有时间好好打扮了嘛。
朱祁镇沿着府中的石板路边走边道:“郡主最近常和你嘀咕什么?”
“没说什么,就是见臣当值,过来瞧瞧。”张宁想了想,觉得没必要瞒着,于是道:“臣倒盼郡主能多停留,这样臣便能多瞧瞧郡主了。”
“哈哈哈。”朱祁镇爽朗大笑,道:“朕听说你和皇祖母有三年之约,朕答应你,若是三年内,你能让国库充盈,朕即封你为侯。”
要国库充盈,方式多的是,只是你没有亲政,很多事不能做。张宁无声吐槽,道:“谢陛下。”
随即想,要不要劝皇帝开设银行,改革货币?唉,还是算了,货币值得和金本位挂钩,国库没银子,发行货币只能走朱重八的老路。
朱祁镇摆了摆手,道:“只要百姓有饭吃,国库有银子,朕封你为侯又何妨?”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身着鹅黄衫子,衣袂飘飘,宛如天上仙子,从花丛中转过来,正是悠悠。张宁的眼睛顿时直了。
“参见皇兄。”悠悠裣衽行礼。
“免礼。”朱祁镇脚步不停,当先而行,道:“悠悠,多备些玫瑰糕,御膳房做的没你府上做的好吃。”他直到最近才知,新做法是悠悠教给御膳房的。
悠悠应声的当口,张宁行礼:“见过郡主。”
“免礼。”悠悠极有神彩的眼眸落在他身上,不禁暗暗感叹,飞鱼服穿在他身上真好看。
张宁见她眼眸有一刹那的痴迷,心里得瑟,腰挺得更直了,道:“郡主几个时辰不见,风采更胜往昔。”
他胆子可真大,皇帝就在前边呢,悠悠朝他使了个眼色,装作没听见,紧随朱祁镇而去。
害羞了啊。张宁心里暗笑,迈开大步跟上。
三人先后进了悠悠所居的院子,竹林下早有婢女备好矮几锦墩点心蜜饯。朱祁镇居中而坐,悠悠和张宁在下首相陪,悠悠又吩咐再上两碟玫瑰糕。
皇帝也是人,也有馋嘴的时候,看朱祁镇连吃两块玫瑰糕,张宁倒没觉得奇怪,他奇怪的是,为什么朱祁镇喜欢吃甜食?貌似喜欢吃甜食的男人不多。
或许是情绪有了倾诉的渠道,或许是认清王振只是内侍的事实,没有以先生、父亲待他,不再为王振有仿效唐朝内侍的行为而心情郁结,朱祁镇兴致极高,笑声不断。
三人聊了一会儿,悠悠将话题引到纺织厂上,道:“真能一天织五匹布么?”
“一天织五匹布还算少呢,以后会织更多。”张宁吃着滴酥泡螺,随口道,心里想的是,怎么发明电力,或者用蒸汽代替人工?
“听说订做织机的人排了长队,可是真的?”悠悠继续道。
张宁听出味儿来了,道:“郡主也想开纺织厂?”
这几天,老铁接单接到手软,活计到到明年这时候也赶不出来。前几天,无数人找老铁送银两要求买织机时,老铁吓得不轻,不敢接,还是张宁道:“有生意为什么不做?接!往高了开价。”
老铁接单的消息一传出,铁坊的门槛差点被踏平,京城中但凡拿得出五百两银子的人家,都求着老铁要买。张宁开价一台织机五百两,一台起卖。皇亲国戚、勋贵、官宦,那是上百台几百台地订,普通人家,买一两台,也有几户人家凑银两买一台的。
一天织五匹布的诱惑太大了。
张宁翻看订单笑得合不拢嘴,不说布匹,光是织机,他就大赚一笔。至于这么多织机,织出来的布是不是有饱和的一天,那就交给市场去调节好了。短时间内,可以预见,不会。
他没想到的是,悠悠动了开纺织厂的心思。
悠悠道:“府里人口多,我想买几台,既可织布自用,也可送些给父王。”
郑王府的人口实在不少,每年置办四季衣衫可是花了不少钱。
张宁道:“何必这么费事,你要布匹,我写张纸条,你让人去向郑氏要就行。布价嘛,按八折算好了。先说好了,八折我没利润,也就是你才优待。”
朱祁镇和悠悠四只眼睛同时看他,过了几息,朱祁镇道:“张卿也给朕打八折如何?”
张宁干笑:“那是自然。”
你们堂兄妹要联手打劫吗?
………………………………
第57章 眼红
“这些是要送进宫的,万万不能有半丝瑕疵。”这句话,五天来,老关不知说了多少遍,负责为绸缎评级的女工在这句话的作用下,诚惶诚恐,一匹丝绸只要有针眼那么大的瑕疵马上评为二级,也就是不能送进宫,但可以高价卖给皇亲国戚、勋贵、官宦。
至于那些送进宫的,完全做到零瑕疵。
这样的绸缎一共十车,由贾小四带人过来交接,清点无误后运进宫。
老关悄悄塞给贾小四一块金锭,金光闪烁间,贾小四克制住拿到嘴边咬一下,验证真伪的冲动,眉开眼笑地道:“娘娘说,织一些花色老成的。”
花色老成的?老关身为安乡伯府的管家,成天和勋贵们的管家打交道,早就学会听话听音,忙道:“可是太皇太后要用?”
宫里的娘娘那么多,真正说话管用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太皇太后,现在孙太后的话都不管用,老关却觉得,贾小四提的娘娘是指钱皇后。
钱皇后上头有太皇太后和孙太后,正好借新式织机织出来的绸缎孝敬两位长辈。而大权在握的太皇太后当然是首先孝敬的对象,她的年纪也大很多。
“可不是。”贾小四道:“最好多一些花色。”
“好,小的这就让绣娘画些花样子。”老关毫不犹豫答应下来,道:“五天后公公过来,一并送进宫。”
见老关这么痛快,贾小心心情大好,道:“那敢情好。”
绸缎拉进宫,尚衣监作价,五天后将银子送过来,同时再拉一批绸缎进宫。老关送走贾小四,马上叫郑氏过来,让她赶紧画些花样。
画花样子供宫里的贵人挑选,宫里贵人挑剩下的,可以织成二等绸缎。郑氏灵感涌现,马上组织出色的绣娘着手做这件事。
六百个织布的女工,六成是绣娘,只要是绣娘,就没有不会画花样子的。勋贵府里来的绣娘,花样子犹其出色。她把这些人抽调出来,让她们专心画花样子,再招一些人顶替她们上织机。
这件事报到张宁那里,张宁对郑氏的行为大加赞赏,倒不是为宫里贵人画花样子的事,而是郑氏无意中做了一件事:设计。她误打误撞,将现代设计的理念完全实行了。
“画花样子这些人,月例提高三成,郑氏的月例提高五成。”张宁道。
提高这么多?那些人只是动动笔,比上织机的妇人们清闲多了。老关道:“会不会太高了?”
“不会,就这么办吧。”张宁道。设计人才应该领高薪嘛。
老关答应了,又呈上帐本:“纺织厂开业五天,所织布匹供不应求,这是五天来的帐。”
张宁翻了翻,目光停在末尾长长的名单上,上面写着还欠某府某商号多少匹布。以现在的生产能力,欠的数量,怕是得生产半年才能还上吧?这还只是京城地区,要是行销全国的话,纺织厂再大十倍的规模也不够。
张宁道:“这些订货的人家商号,可交了定银?”
“交了三成。”
“很好,就这样吧。”
交三成就好,哪怕他们买了织机,自行织布。张宁无声自语。他没有对照两边的名单,不清楚买绸缎买布的人和订织机的名单是否重叠。不过,按理来说,应该会有一部分吧。
老关笑道:“是不是给老爷写信?”
公子撑起门庭,老爷一定高兴坏了。
“你去挑几匹好布,我写完信,一并送去吧。”张宁道,自家产的东西,挑好的孝敬老爹,尽尽孝心。
“哎。”老关兴兴头头去了。
…………
五月的京城,白天黑夜温差颇大,近午的阳光洒在身上,让张宁额头微见汗渍。
他掏出帕子拭了拭额头的汗,无声嘀咕:“夏天穿这身衣服岂不受罪?”现在已经觉得热,夏天怎么受得了?
嘀咕完,还得继续走。
他和杨士奇约好在去慈寿宫的路上见面,身为当值的锦衣卫又不能在宫里到处乱走,只好以想见悠悠为由,让朱祁镇带他一块儿去。
他有保护皇帝之职,随同皇帝前往,理由再充分没有了。
朱祁镇下朝后换了夏装,所以并不觉得热。张宁收好帕子,赶忙追上。
前面岔路口,五位顾命大臣来了,张辅走在最前,杨荣和杨溥边走边争论什么,后面胡潆沉默地听着,杨士奇走在最后。五人远远瞧见皇帝,停下脚步,立于道旁,向皇帝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朱祁镇道,越过五人,径自去了。
每天都在这个时辰过来,要么前后脚,要么半路遇上,正常得很。
张宁行礼:“见过几位大人。”
“免了。”五人先后道。
张宁经过杨士奇身边时,杨士奇朝他眨了眨眼。张宁心中了然,这是决定参与了。他微微颔首,脚步不停,跟在朱祁镇身后,进了慈寿宫。
“这小子真是人才。”胡潆笑道。
他是老牌间谍,虽然没有执掌锦衣卫,但消息同样灵通。
张辅哈哈大笑:“可不是,要不是拉不下这张老脸,老夫都想参一股了。”
“你参得了吗?”胡潆笑道:“他连顾侯爷的面子都不给。”
张辅笑得胸前胡子无风自动,道:“我只是侯爷吗?”
杨荣跟着笑道:“要是以势逼人的话,好象我们都可以参一股。”
你是顾命大臣,我们也是,你可以,我们自然也行。几人都听出他话中之意,同时哈哈大笑。
张辅笑骂:“那可不成,这是我们勋贵之间的事,跟你们读书人有什么相干?你们读书人两袖清风,最厌阿堵物,瞎掺和什么?”
几人说笑几句,杨荣叹道:“且看一个月期满,他交多少税吧。”
张宁可是说了,东家交税,织女交织,商贾也要交税,这些人都上了名册的。
张辅转头看他,道:“厘税多少?”
“十税一。”杨荣道:“张宁这小子嚷嚷太重了,说他和商贾应该二十税一,织女应该三十税一。”
几人都沉默了,他说的没错,可织女们一个月就有十五两银子收入,谁不眼红呢?
………………………………
第58章 弹劾
早朝,御史王大酋弹劾王振三十八大罪,让朝臣们嗅出一丝不同的是,这次朱祁镇没有阻止王大酋当殿宣读奏章。
王大酋声音洪亮,满殿皆闻,不少人听着听着露出异色,这些罪状有苦主,有受贿多少银子,有细节。要调查这些,不仅胆大有决心不怕死,还得有一定的势力手腕银子,要不然怎能撬开苦主或是知情人的嘴?
总不能是王振告诉他的吧?
御史清苦,王大酋为人耿真,以一身正气自诩,官袍洗得发白。他哪来的银子?不少人心思转动间,已有所猜测,定是哪位大佬要动王振,丢出小卒子试探皇帝的心思,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撬动他。
一条条罪状传进耳里,王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心里明白,这些事他都干过,可对方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难道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这是朱祁镇第一次认真听弹劾王振的奏章,以前虽偶有奏章送到他那里,他也只匆匆一瞥便留中。越听,他越怒,原来先生瞒着他做下这么多事。
王大酋长读完,行礼道:“王振罪大恶极,请陛下拿下。”
皇帝有些不对劲。朝臣们敏锐地发现,高坐御案的皇帝半天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