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秦华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秦华传-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遂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段时间和凉州军对峙,太卑也派人仔细调查过凉州的情况,最少有一点凉州一方是占据优势的,那就是粮草物资。

    这一点他们这个并州联盟是远远比不上的。

    “这有何难,我们也不用一直等待对方前来攻城,何不直接前去攻打他们的军寨。”

    暴躁的扶罗韩见己方明明有优势,这些人还如此说,立建议到。

    说完他又看向太卑继续说道:“右贤王的军队也是草原的勇士,应该也不擅长守城,何不直接攻打他们的营寨。”

    “我观汉军营寨建立在一片开阔之地,附近的树木也被砍伐用来建立营寨,绝不可能有伏兵,正好适合我们的骑兵冲锋。”

    虽然在太卑的心目中,扶罗韩就是一个憨直的人,根本不会动脑子,但是这次听完他的话后却是眼前一亮。

    之前因为听闻秦华麾下有二十余万大军,这才心生忌惮,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

    现在明明自己一方占优,又何须再在这里被动等待对方来攻呢?

    “秦华麾下绝不止十万军队,想要主动出击还需事先侦查一番。”

    见太卑似乎很有意向主动出击,韩遂立刻站起身说道。

    “此言有理,那就先派出斥候,将凉州军军营方圆百里之内都侦查一边,看看是否有伏兵存在。”

    本来想要一口答应扶罗韩的太卑,听到韩遂的话立刻冷静了下来,同时他也对韩遂的意见非常满意。

    自己这方虽然有着二十多万的兵力,但是如果秦华并不是只派了眼前这十万军队,硬拼的话还是会有不少的损伤。

    太卑可不是只想占据太原而已,他的目标更加远大,所以自然是能少损失兵力就最好。

    在仔细确定过方圆百里内并无伏兵后,太卑这才下定了决心,敌军之所以没有前来攻城,应该是在等待援军,那么就一定要在对方援军到达之前将他们击溃。

    因为只是同盟关系,而不是君臣,所以太卑自己的军队也参与了对凉州军的攻。

    他几乎倾巢而动,麾下八万大军悉数派出,左侧是鲜卑人的五万军队,右边是韩遂派出的五万军队,共计十八万大军,准备以迅猛之势给予凉州军致命一击。


………………………………

第105章 直取王庭

    太原城调兵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起了张辽等人的注意,在太卑的大军整顿完备之前,张辽已经让军队在军寨之前摆好了阵式。

    “杀啊~~~”

    大多是骑兵,太卑也没有多废话,直接让骑兵开始冲锋,步兵紧随其后。

    而挡在太卑面前的就是张辽麾下最强的防守军队“陷阵营”。

    有了玄甲骑后,秦华已经将陷阵营变成了一支彻底的重步兵,左手持盾,右手持枪,加上那身昂贵的全套装备,普通箭矢根本难以伤他们分毫。

    不但可以用来冲击敌人的阵型,同时也是一支无法撼动的铜墙铁壁。

    不过匈奴人的军队还没有来得及撞上陷阵营,他们就遭遇到了第一轮的攻击。

    那自然就是秦华用来对付骑兵的“飞网”。

    又两架床弩射出的箭矢中捆绑着麻绳做的网子,能够极大的防御骑兵的冲锋,在之前对付羌人和鲜卑人的时候屡试不爽,这次自然也是一样。

    而且经过工部的多次革新,床弩的射程有了极大的提高,现在这些床弩的射程都有近三百丈,只是发动的时间要增加一倍。

    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在飞网之后,就是如同暴雨落下的箭雨。

    没有铁甲保护的匈奴骑兵很难在箭雨的覆盖覆盖之下安然无事。

    纵使接连受到攻击,这些匈奴骑兵还是冲到了凉州军的阵前,毕竟弓箭手不是重机枪,无论是射击速度还是威力,都无法歼灭眼前的敌人。

    不过有了之前这两轮弓箭,匈奴骑兵的冲锋威力大打折扣。

    原本太卑还以为能够直接凿穿敌军阵型,然后再由步兵收尾,但是这些骑兵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被凉州军强悍的防御力抵挡了下来,冲锋变成了近身战。

    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太卑却丝毫不气馁,因为自己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只需左右两侧完成包围,那么这些凉州军就是待宰的羔羊。

    就在太卑向着左右两旁观看时,顿时目次欲裂。

    因为他发现自己两侧的援军居然都失去了踪影,而当他回头看时,才发现自己后方的步兵部队正在同时被步度根的鲜卑军以及韩遂的军队同时夹击。

    “你们。。。”

    眼前的场景让太卑哑口无言,他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渐渐的,太卑开始清醒过来,这一切都是凉州的计谋。

    从韩遂倒戈开始,无论是韩遂与白波黄巾交换地盘,还是韩遂之后大肆收编黄巾。

    包括之后扶罗韩主动请求加入,以及步度根轻易的就被扶罗韩劝服加入等等。

    甚至那天商讨如何对付凉州军的方法,都是他们的计策,只是为了让自己出城,从而一举拿下。

    这时候太卑前方的骑兵部队被迫停下了脚步与敌人近战,后方的步兵被步度根和韩遂同时夹击,一股无力感顿时出现。

    不对,前方还有一支骑兵在快速移动,不过却不是自己的匈奴骑兵。

    那是一支全身黑甲的骑兵,快速的穿插在自己的军队中,所过之处尸横遍野。

    “我败了么?“

    太卑抬头仰天,阻止自己眼眶中的泪水流下。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要比那位匈奴左贤王出色,但是因为身份的关系,自己却无缘继承单于的位置,本来还以为只要自己能为匈奴打下一片汉土,那么自己就取左贤王而代之,没想到结果依然改变不了。

    “这一切都是秦华的错。”

    太卑的面色忽然狰狞起来,忽然转头看向韩遂所在的位置。

    “还有那韩遂,对,都是他们的错。”

    想到这里,太卑不再低沉,既然自己已经败了,而且是惨败,纵使回到匈奴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日子。

    既然秦华不在这里,那就杀了韩遂,也算为自己报仇。

    想到这里,太卑立刻调集所有能调集的骑兵,转头开始向着韩遂的方向冲去。

    韩遂名义上只派出了五万军队,实际上却是来带了八万,其余两万则是留下去抢夺太原城。

    只是这些军队如何比的张辽麾下那只久经沙场的部队,被太卑的忽然袭击之下,一下就冲开了一条缝隙。

    韩遂也发现对方的目标似乎就是自己,立刻调兵前去阻拦。

    纵使太卑的骑兵强大,在面对源源不断的韩遂士卒时,也被阻挡了下来。

    不过太卑这次并不是为了击败韩遂军,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韩遂的人头。

    “固顿,为我拿下韩遂的人头。”

    固顿是太卑最信任的护卫,同时也是一位勇士,在太卑的那些亲兵中,固顿的武力是最强的。

    收到太卑的命令,固顿丝毫没有犹豫,带领数名骑兵就向着韩遂的方向杀去。

    这些人都算的上是太卑麾下的勇猛亲卫,虽然被韩遂军士卒包围,依然杀到了韩遂的面前。

    “韩遂,受死。”

    在其余人的帮助下,固顿独自一人冲出了包围,对着韩遂就是一刀。

    “哐~~”

    随着一声兵器交接之声,固顿勇猛的一击被人挡了下来。

    来人只是一名不满二十岁的小将。

    “彦明,小心。”

    来人正是被秦华的三名少年之一的阎行,他起初听闻韩遂倒戈,非常难受,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自处。

    韩遂对他有知遇之恩,秦华则是培养他成长。

    好在之后秦华看出了阎行的情绪很差,就将并州的计划告诉给了阎行,为了让他确信,也为了磨练他,秦华直接将阎行派到了韩遂的麾下。

    “你是何人?”

    固顿没想到自己的全力一击居然被一个少年给接了下来。

    阎行却没有和他废话,手中长枪飞舞,一转刚刚的守势,开始对固顿发起了进攻。

    固顿没想到这名少年不但力量不下于自己,而且枪法精妙,自己在抵挡了几招后就开始不断负伤。

    “右贤王,看来你的任务我是完成不了了。”

    固顿这样想着,阎行的枪尖忽然扭转,一下消失不见,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固顿的咽喉前面。

    固顿被阎行一枪刺中咽喉到地。

    远远的看到固顿一行人被杀,那股无力感又再次冒出。

    “自己还是太小看大汉了。”

    太卑没想到大汉已经乱到了这种地步,自己依然无法在大汉分一杯羹。

    战斗一直从上午持续到了下午时分。

    这次秦华为了以后能够平稳的治理并州,并没有选择招降,而是想要用血的教训来压制那些有二心的异族。

    毕竟并州比起凉州来说还要乱,这里的异族太多,如果不能展现自己的威势,之后遇到的麻烦还要多。

    最终还是张辽喊停了这场战争,他实在无法继续看下去了,现在战场上几乎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最后统计战损的时候,匈奴右贤王麾下的八万军队只有不到一万活下来,其余全部战死。

    张辽军以及韩遂和步度根的军队加起来损失也不到三万。

    本来韩遂建议张辽将那些战死的匈奴士卒的头颅都砍下来,学秦华那样用人头堆砌成京观。

    但是张辽却没有同意,他只是让人在太原城外挖了一个巨坑,将那些匈奴士卒全部掩埋了下去,并将此地命名为匈奴冢,以此来警示那些有二心的人。

    处理好战场之后,张辽立刻带领步度根以及韩遂的军队,合计二十万大军,目标直指匈奴王庭。


………………………………

第106章 称臣(二合一章节)

    张辽于太原大胜,大破匈奴的消息很久就传播了开来,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在注意着这里的战事。

    对于秦华居然让韩遂做卧底的事情,各方的反应都剧烈。

    在这个兵慌马乱的年代,能够让麾下独自拥兵十万,这种事情是各大势力绝不敢想的,尤其韩遂还是降将,并非秦华的亲族之类的。

    其实最初郭嘉提出这个计谋的时候,秦华是想让马腾前去并州的,但是马腾一直代替秦华镇守凉州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很难取得太卑等人的信任。

    而韩遂就不同了,作为一名降将,背叛的几率比起马腾要高的多。

    不过秦华也不是完全的就相信了韩遂,在计划开始之前,秦华曾经亲自会见过韩遂。

    许诺他的事成事成之后可以获得并州牧的职位,而韩遂也很识趣的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就像韩遂对太卑说的一样,韩遂的家眷全部留在了武威郡中,除此以外,在韩遂的身边全部都是秦华的亲兵。

    为了以防万一,秦华还将手下不多的射雕手混入了这些亲兵之中,一旦韩遂真的叛乱,那就是他小命终结的时候,当然这件事情秦华并没有对韩遂说。

    击败匈奴军队的事情不光是这件事本身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各大势力的君主也对秦华的用人之能深表佩服,而他们麾下那些文臣武将也对秦华有了不小的改观。

    之前很多人都是将秦华当成了一个偏僻地方的州牧而已,即使是秦华在击败李傕时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他们也不过将秦华当成了董卓一类的人。

    “在这种主君麾下,应该还不错吧。”

    这是许多人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的反应,能够完全信任麾下的君主确实少见。

    纵观现在的天下,除了秦华外,估计也就曹操能做到。不过经历过屠城事件后,曹操的名望可是不怎么好,再加上曹操的祖父是一名宦官。

    虽然曹腾和十常侍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但是宦官之后的名声确实不好听,也只有真正认识过曹操后的人才有可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如果只是看名望的话,现在的曹操不要说是袁绍、袁术了,就是刚刚崛起又很快落下的徐州牧刘备都比不上。

    “主公,张辽将军已经率领军队北上了,需要他们做到什么地步?”

    “称臣即可。”

    相比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几年,秦华从最初懵懂,到慢慢适应杀戮,最后甚至有些嗜杀,慢慢也归于平静了。

    随着势力的日益增强,秦华已经不需要再用杀戮来威慑敌人,现在的他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在秦华看来,匈奴人现在是敌人,以后也是自己的子民,无需过多的杀戮。

    “只是这匈奴人生性残暴,恐难掌控。”

    “公达(荀攸的字),你认为汉人的先祖是什么人?”

    秦华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荀攸有些懵了,不是在说对待匈奴的态度吗?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我大汉子民拜炎黄二帝为先祖。”

    不过荀攸还是回答了秦华的话。

    “错。”

    秦华的话让荀攸有些无语,书上明明说的是就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是错的呢?

    “公达可知炎黄二帝之时,有哪些异族?”

    “应该是蚩尤的黎族吧。”

    “那黎族又去了哪里呢?”

    “自然是被黄帝吞并了。”

    “吞并之后他们还是异族吗?”

    “这。。。应该不算吧。”

    荀攸似乎明白秦华要说什么了。

    “那我再问你,夏商周时,异族又是什么?”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这次荀攸回答的很迅速,他已经大概明白秦华要说什么了。

    “那如今这些异族在哪里?”

    “大多已经被吞并融合了。”

    荀攸恭敬的回答道,他没有想到秦华的志向居然如此远大,根本不只是争霸大汉天下而已。

    “炎黄二帝时,中原仅比司隶大一些,如今的大汉却拥有天下十三州,如何能说汉人就只是炎黄二帝的子孙?”

    “臣受教了,那主公准备如何融合匈奴?”

    “匈奴虽然已经开化,并非那些茹毛饮血之人,但是他却依然在遵循本性生活,我们只需将大汉的文化在匈奴推广开来,让他们学习圣人之说,时间一久,他们必然心慕中原繁盛,又岂会在回到以前的生活?你且看青羊城这些年来的变化。”

    “主公英明。”

    荀攸一直都觉得自己的这位主公智商忽高忽低的,经过今天这次谈话,他最终确定了秦华是属于大智若愚型的。

    秦华有两点让荀攸非常满意,一是他能识人、能用人,自己本是洛阳一阶小官,却能被予以重任,包括贾诩、张辽、韩遂等人。

    都只能算是微末出身,但是秦华却丝毫不怀疑他们的能力。

    二是秦华都大局的把控,就好像他能够知晓未来一样。

    这些的让荀攸非常佩服,这才是一位明主该有的才能。至于像是他不通诗书,对一些小事不甚了了,以及写的字比较丑这些,都只是小节,根本不足为虑。

    秦华其实已经很努力的在读书了,不过要他将这些文言文全部背下来还真是为难他了,秦华也只是求理解书中意思就行。

    至于字比较丑嘛,他也有过一段的刻苦的锻炼,但是敲惯键盘和手机输入法的人,不要说毛笔字,就连硬笔字都写的很丑,现在秦华也就能将字体练到勉强能看而已。

    不过笔走龙蛇之间,那股刚毅霸气的笔力还是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