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袁术没有继续攻伐徐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忽然听闻传国玉玺还在孙家,并没有被刘表所夺去。
    袁术也知道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他一直以为孙坚身死之时,此物已经被刘表获得,没想到却还在孙家。
    现在孙策在袁术的麾下为将。袁术的目标除了徐州外,他还对江南各郡有所窥伺。
    而主攻江南的就是孙策以及当初孙坚留下的那些老将。
    得知玉玺在孙策手上后,袁术就将孙策召了回来,先是与他单独谈了一次,但是孙策却坚持自己并没有玉玺。
    于是袁术开始刻意打压孙策,每次宴席之时,孙策作为战功赫赫的将领,却只能坐在宴席的末尾。
    这让心高气傲的孙策感觉非常难堪,但是自己现在无兵,又不能直接离开袁术。
    再与程普等老臣商议之后,孙策最终还是献出了传国玉玺,但是他要求向袁术换取三千兵马。
    现在的袁术一心都只有玉玺,哪会在乎区区三千兵马,当即就应允了。
    现在袁术每天的心思都在玉玺之上,丝毫看不到其他地方,所以他也没有看到孙策带领三千兵马回到了曲阿老家,在那招兵买马。
    孙策此举得到了自己的好友周瑜鼎立相助,周瑜不但倾尽周家资产,还为孙策带来了自己的好友鲁肃。
    在孙策招募勇士的时候,有数人前来投奔。
    一人名叫甘宁,益州巴郡人,年少时为贼,纠结人手,抢夺船只。因为他们的船只极为奢华,被人称为“锦帆贼”。
    青年时不再为贼,在益州、荆州等地担任官职,却都是小官,不受重用。
    这次他是听闻孙策的名号才前来投奔。
    一人名叫周泰,他是与同郡之人蒋钦一同加入的,两人均是孔武有力,擅长水战。
    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的军力一下达到了八千人,开始了他征伐江东的旅程。
    这时已经是兴平元年的年底了。
    秦华此时已经将治所搬迁到了长安。
    这几年凉州并无天灾发生,加上工部制作的诸多农业器具,使得凉州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百姓生活安乐。
    纵使秦华只征收十一的赋税,凉州依然不会有丝毫财政危机。
    这得益于凉州的商业发展,因为秦华拿下了长安,凉州商会的触角开始向其余各州进发。
    虽然天下依然不太平,但是因为有秦华的名号压着,这些凉州的商队极少会遇到打劫的。
    就连那些诸侯也不敢轻易收取重税。
    现在凉州唯一的战事就是与并州的匈奴军对峙。
    不过并州之事,秦华已经全权交给了郭嘉,这事本就是他一手谋划,秦华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何况还有张辽、高顺等人辅助,就连秦华最精锐的陷阵营以及玄甲骑都拨给了郭嘉自由调派。
    秦华现在基本都在长安处理政事,有时间就去看看自己的两个儿女。
    作为秦华的正妻,蔡琰这次并没有生下一个儿子,而是生下了一个女儿。
    不过作为穿越者,秦华对于儿子、女儿都不在意,这还是他的第一个子女,也可能是未来的长公主。
    秦华给她取名叫秦玉珑,珑是指刻着龙形图案的玉,这是只有大贵之人才能佩戴的。秦华较劲脑汁才想出了这个名字。
    至于翠儿倒是给秦华诞下了一个儿子,按照汉末的规矩,这孩子虽然是秦华的长子,但是确是庶子。
    秦华则不管这些,他喜欢翠儿,也喜欢这个孩子,至于以后继位的事情,自己还不想过早的考虑。
    秦华给这孩子取名叫秦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能够统一天下,如果不行就要交到他们这一辈的手里了。
    为了能同时看到两个孩子,秦华让翠儿搬到了蔡琰的院子中居住,两人都性情恬淡之人,对此倒没有异议,这样子倒是便宜了秦华。
    董媛、董白一个院子,现在蔡琰和翠儿也在了一个院子,北宫铁心感觉自己有些孤立无援,于是她就写信给自己的父亲,希望北宫伯玉能够再送来一个美女帮助自己。
    秦华知道此事后虽然没有想过拒绝,但还是批评了北宫铁心一顿,自己可不想因为美色耽误了大业。
    不过他也知道最近冷落的北宫铁心,特地在她那里留宿了几夜。
    很快就有一个让秦华意外的消息传来,那就是自己忽然多了一个弟弟。
    就在秦统出生三个月后,秦煌忽然告诉秦华,他那位小妾也诞下了一个儿子,秦华不由感叹自己的这位父亲还真是“老当益壮”。
………………………………
第103章 同盟
    自从戏志才献计,曹操采用他的险招,以不到万余兵力围困吕布近五万大军三个月之久。
    无论是气度还是心态,曹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历了徐州以及兖州的战事后,曹操开始逐渐从一名诸侯往霸主转变。
    兴平二年初,曹操率大军返回许都(许昌)。
    将兖州的事情处理好后,曹操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徐州。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处理好外交关系。
    现在曹操最忌惮的两人就是袁绍与秦华,至于袁术这人,曹操与他从小一同长大,知道此人本性,虽然现在袁术势大,但是曹操却认为此人不足为虑。
    袁绍在兴平元年时与公孙瓒也展开了数次大战,现在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幽州腹地,想来击败公孙瓒指日可待。
    至于秦华,虽然现在依然匈奴右贤王虎视眈眈,但是曹操却相信秦华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虽然看似过去一年凉州军马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曹操心里却有这种感觉。
    回到许都后,曹操就向汉献帝刘协自请大将军之职,他觉得现在征西将军的职位已经配不上自己的地位了。
    曹操迎天子后,秦华被封为骠骑将军,征西将军的职位就落在了曹操的身上。
    见曹操威势日盛,此时已经开始明事理的刘协不敢过于反抗,虽然不情愿,还是将之前属于李傕的大将军之位交给了曹操。
    因为担心袁绍会不痛快,曹操还为袁绍申请了太尉之位,不过袁绍并不领情就是了。
    当然秦华他也没有忘记,不过秦华现在已经是骠骑将军的职位,仅次于大将军,再无其他职位可封。
    于是曹操就为秦华要了一个“武安侯”的爵位。
    武安一词意为“以武治世,威信安邦”,秦华虽然很少参与中原大战,但是就击溃李傕一战就足以让天下闻名,何况秦华还多余与外族交战,虽然事迹传播不广,但也足以当得上武安一词。
    在秦华之前,汉朝只有两位武安侯,第一位被封为武安侯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他当年最初是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武安侯的,而不是直接成为汉中王。
    如果以此来看的话,曹操给秦华这个封号还是有点其他意思在里面的,不过秦华却不了解,他只听说过武安君白起,自己这个武安侯和白起只有一字之差,倒也很是喜欢。
    朝堂派出使者送达诏书的同时,曹操的使者也随同他们一起拜访了两人。
    使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两人结盟。
    现在曹操已经与袁绍的地盘出现了大量接壤的地方,他必须作为因对。
    相比于袁绍,曹操更像先拿下徐州等地。
    至于秦华,虽然秦华刻意放走了李傕,让他与郭汜继续占据洛阳一带,以作为屏障。
    但是两者之间迟早会有接触。
    袁绍在受到诏书后,心中十分不满,虽然大多数时候,太尉的官职是要在大将军之上的。
    (太尉主管天下武官,也包括大将军)
    但是在汉末这期间,因为外戚的关系,大将军的职位一直压制着太尉,所以袁绍对于自己处于曹操之下很是不满。
    这么多年的征战,不但曹操发生了改变,袁绍也同样如此。
    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少年时的好友了,两者现在都是意欲争霸天下的诸侯。
    “主公,我认为因为与曹操同盟,现在公孙瓒未平,北方还有乌桓作乱,西面的韩遂也是意图不明,此时不因再结仇敌。”
    田丰率先向袁绍进言道,沮授也立刻附和。
    逢纪、审配两人虽然不满田丰一直压他们一头,但是此事也却只能赞成。
    这两人也是多智之人,这种情势还是能看清的。
    见诸位谋士难得的意见统一,袁绍也无话可说,随即修书一封,表示愿意与曹操同盟。
    至于秦华就不用说了,虽然因为自己的介入,历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现在大体的发展并没有超出他的预计,他欣然接受了曹操的同盟要求,并且主动承诺愿意承担攻伐李傕的事情。
    李傕被秦华击败后,带领万余溃兵逃往洛阳,迫于形势,他再次与郭汜联合。
    因为曹操的军队并没有与郭汜有过多接触,所以郭汜的军力还算完备,现在依然有近五万的规模。
    加上强拉的壮丁,两人的军队现在依然还有七万的规模。
    只是统领的地位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前一直是李傕压制郭汜,现在却反了过来,统领变成了郭汜。
    对于秦华愿意攻打李傕、郭汜的事情,曹操也大为欣喜,他其实也一直很忌惮这股势力,担心自己征伐徐州之时会被背后捅一刀。
    不过秦华也不是那种老实人,洛阳一带已经残破不堪,纵使占领下来也没有多少收获,他之所以愿意承担下来洛阳的战事,是因为他有信心轻易拿下李傕、郭汜等人。
    现在凉州所缺少的依然还是人口,李傕两人麾下的七万军队可是秦华志在必得的,因为其中虽然有不少的新兵,但是依然还有着不少董卓军旧部,乃至大汉北军的士卒,这些老兵才是军队的重要财富。
    送走曹操使者的几日后,洛阳这边就有消息传来。
    “李傕已经被郭汜处死了。”
    看着夜鹰的情报,秦华闭目沉思起来。
    “李傕一死,那就只剩下郭汜了,这事还是得看许奎的表现。”
    “哈哈,说起那许奎还真不得了,如今他已经担任郭汜的副将了。”
    贾诩对许奎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这人千辛万苦前来凉州报信,之后自己去长安谋划的时候,这人也帮了不少的忙。
    “嗯,这人很有很有能力,那就让他继续做着吧,如果他能直接杀死郭汜,取而代之,我给他一个洛阳令,甚至是太守之位也无妨。”
    对于郭汜这边,秦华主要还是借用夜鹰的力量,他不想将将自己的军力消耗在洛阳,也不想郭汜的军队死伤太多,这些士卒以后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中坚力量。
    “并州那边怎么样了?奉孝应该要动手了吧。”
………………………………
第104章 并州之战
    “已经差不多了,右贤王太卑已经邀请了步度根,步度根的三万军队即将到达太原。”
    “既然如此,那就让张辽出动吧,我凉州沉寂了一年多,也该活动一下了。”
    在秦华与贾诩商讨之后,数骑由长安直抵西河郡,这是并州数郡中唯一还在秦华手中的。
    而张辽与郭嘉的大军此时也在都驻扎在西河郡中。
    “主公有书信至。”
    张辽将郭嘉叫来,虽然主动承担了并州的战事,但是郭嘉依然喜好每日读书,军中之事还是由张辽主管,郭嘉只是偶尔会出现,与张辽商议一下。
    “信上说什么?”
    “只有四个字‘速战速决’。”
    “好,张将军,下令出兵吧。”
    “嗯。”
    张辽对于并州的计划也十分清楚,立刻点头同意。
    随着张辽的一声令下,西河郡的凉州军迅速行动起来,收拾行装准备攻打被匈奴右贤王太卑占据的太原郡。
    密切关注着凉州军一举一动的太卑也很快注意到了他们的行动,开始下令整军,准备迎敌。
    同时他也向自己盟友发出消息,要求他们一同前来。
    太卑之所以丝毫不惧秦华军,并不是因为他得到了匈奴王庭的援助,而是因为自己又多了两位盟友。
    除了被秦华击败的鲜卑人扶罗韩外,在扶罗韩的协助下,太卑还邀请到了步度根的协助。
    两者加起来足有五万军队,皆是鲜卑人的勇士,这让太卑信心大增。
    而且最关键的是韩遂的崛起。
    自从吸收的了黑山黄巾张燕的残部后,韩遂的势力开始逐渐扩大。
    先是整合了上谷、代郡、雁门、上党四郡的实力,使得自己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接着甚至直接吞并了白波黄巾的势力。
    在韩遂的不断渗透下,郭太发现之时已经为时已晚。
    被韩遂用计擒杀,白波黄巾的首领也大多死于这场骚乱之中。
    白波黄巾群龙无首,韩遂再以优势兵力逐个击破,迅速掌控了白波黄巾的地盘。
    自从张角死后,这些黄巾其实早就没有了信仰,他们与其说是黄巾,还不如说是流民。
    在韩遂许诺优待百姓之后,这些黄巾军也就自然的被韩遂接收了下来。
    在此期间,韩遂暗地贿赂匈奴将领,又许诺将继续与太卑一同对抗秦华,并且在吞并白波黄巾后将亲自参战。
    匈奴右贤王太卑也不想介入汉人之间的战争,只要韩遂依然还是自己这一方的,他也没有插手韩遂的事情。
    加上在吞并白波黄巾之后,韩遂果然遵守承诺,依然代替郭太为匈奴军提供粮草粮草物资,太卑就默认下这事了。
    他反而有些高兴自己的盟友从有些懦弱无能的郭太,变成了韩遂,这样在对抗秦华的时候,他又多了一分把握。
    兴平二年五月
    张辽所率领的十万大军来到了太原城下。
    这时探子的情报也送到了张辽的手上。
    “匈奴军八万,鲜卑军五万,还有韩遂的十万大军,敌军一共二十三万,这气势还真不小。”
    郭嘉拿着一柄羽扇,一边轻轻的扇风,一边看着张辽说道。
    “纵使敌军有二十三万大军,我张文远依然不惧,凉州军也依然不惧。”
    说着张辽来到身后整齐站立的玄甲骑边上,摸着一匹战马的额头微微摇摇头。
    “可惜这注定是不可能的。”
    见张辽这幅表情,郭嘉一愣,随即很快反应过来,也跟着摇摇头。
    “武人啊。。。”
    因为敌军势大,张辽的军队并没有驻扎在太原城附近,而是在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扎营,一连数日都没有前来攻城。
    太原城守府内
    太卑、韩遂、步度根、扶罗韩都聚在一起商议与凉州军的战事。
    “敌军必然见我军势大,不敢攻城,那秦华也不过如此,哈哈~~~”
    扶罗韩对于被秦华击败的事情依然耿耿于怀,倒是步度根却是紧皱眉头。
    一旁的韩遂也是同样如此。
    太卑有些不解的询问两人,现在太原城中有自己的八万大军驻守,城外左侧驻扎着步度根和扶罗韩的五万鲜卑军队,右侧则是韩遂的十万大军,三方呈现犄角之势,加上兵力上的绝对压制,为何这两人依然愁眉不展。
    “那秦华的军队战力甚高,右贤王还是不要小看他们。”
    步度根率先说道。
    “现在我军有二十三万之众驻扎于此,粮草皆有我所提供,如果时间一长,很难供应的上。”
    韩遂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