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齐霖倒了一小杯,轻抿了一口,轻轻颌首,赞道:“好,好酒。尚未蒸馏,就已胜过别家之酒。徐总管辛苦,大匠们辛苦。”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又问道:“此酒产量多少,是否够香露之用?”
徐宝赶忙答道:“第一窖酒数量较少,主要是试验。现在看,已是成功。第二窖便会加大数量,就算不够调制香露,也差不了太多。”
徐齐霖笑着说道:“这样一来,日后也就不必再从外面购酒蒸馏了。徐管事,回去告诉匠人们,某下午便去作坊查看,还要重重地奖赏他们。”
徐宝喜不自胜,躬身施礼,又向徐齐霖汇报工坊的其他事情。
香露作坊的生产已经平稳,用高度酒作溶剂媒介的新型香露虽已有了一定存货,但却还未推向市场。
关键是从外面买酒蒸馏的成本居高不下,现在终于是解决了原材料问题。春丽门、金光门外的商铺也到手,正好可以开店售卖。
除了香露,徐齐霖还准备推出洗浴商品,也就是用皂荚和无患子加工的纯天然沐浴露、洗发水、洗脸液。都是加了香料的,洗完喷喷香、倍儿爽。
至于肥皂、香皂,徐齐霖也准备开始研制,使自家的产品形成洗化系列,以广大爱美人士为主,高、中、低档全都有。
肥皂的制造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碱与油脂起皂化反应而已,对于化学专业,且在后世帮母亲做过手工皂的徐齐霖来说,没压力。
只是这东西不能象香露那般暴利,当时的老百姓恐怕也多用土办法,让徐齐霖有点提不起精神来。
可既要开商铺,商品太单一,香露又畅销无比,总不好多数时候都货架空空,看着也碍眼不是。
既然是洗化系列,徐齐霖自然落不下牙刷牙膏,也实在是嚼柳枝嚼够了。什么“晨嚼齿木”,既费事又不舒服。
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做出后世牙刷柄的形状,头部钻上眼,植入马尾或猪鬃,这有什么难的?不过是思路的问题,而不是技术的局限。
牙膏也好解决,苏打粉、青盐、薄荷或柑桔精油、蒸馏水,装入瓶中,纯绿色无污染,吃都没问题。
(本章完)
………………………………
第153章 荷塘月色
其实,就算是牙膏、牙刷、香皂、沐浴露等等,这些后世常用而简单的东西,在目前的唐朝都可以归为奢侈品一类,并不是平头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平头百姓嘛,只为衣食奔忙,从古至今也没有什么改变。除非商品能大规模生产,除非收入能大幅提高。
靠种地,靠打零工,永远只是最低收入的人群。说不定,还会朝不保夕。
好吧,徐齐霖暂时是没可能使人民大众的收入明显提高,但这不妨碍他成为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
听完徐宝的汇报,徐齐霖很是满意。规章制度的严密,奖惩机制的实施,使工坊的运转越来越有后世企业的模样儿。
别看徐宝是总主管,财务却是由胡账房负责,还有负责生产、销售、后勤的副主管,互相监督的机制已经形成,也省了徐齐霖事必躬亲的劳累。
“很好,工坊能运行得如此顺畅,你功不可没。”徐齐霖再度称赞,并慷慨地说道:“到账房领两贯赏钱,某知道你要娶亲了,手头紧的话就言语一声,先从账房借支。”
徐宝赶忙躬身感谢,连声不用,“小的有今天,全靠阿郎抬举。工钱拿头一份,在庄上又给盖了房屋院落,小的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徐齐霖笑了,说道:“嗯,听这说话,便知你有长进。识些字,读些书,多接触些人,到底是有好处的。行了,在我面前不必说这客套话,好生干便是。没事儿的话,就先退下吧!”
“是,小的告退。”徐宝躬身后退到门边,方才转身离去,谦恭已极。
斯嘉丽看徐宝走了,不由得说道:“两贯赏钱,阿郎太大方了吧?”
徐齐霖笑了笑,说道:“徐宝确实干得不错,又要娶亲,赏得多一些,正能让他感激,让他更加卖力。奖罚分明,这也是开好工坊的重要法门。”
斯嘉丽点了点头,既是阿郎这么说,她便用心记着,奉为金科玉律。
徐齐霖顺便又讲了一些经营的理念和办法,直到小昭跑进来,方才止住。
“快歇歇,能住好些日子呢,别玩得太累。”徐齐霖给妹子倒了杯温茶,又拿绢巾给她擦汗。
小昭端起茶杯喝得痛快,扬起红扑扑的小脸儿笑道:“哥,你不是说还能划小船嘛,咱吃完午饭就去啊?”
“我就说不要着急嘛!”徐齐霖说道:“下午天多热呀,要想划船,明天上午才好。晚上呢,咱们就去荷塘边上的宅子里住。”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又补充道:“今年刚开塘引水,荷花也是刚种,要差些。明年的景色应该才好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心悦目啊!”
小昭抿了下嘴角,大眼微弯成月牙,似乎在想象那美景,一脸憧憬的样子。
丘陵中挺大的一片洼地,稍加修整挖深,引了水来,便是十来亩的小人工湖。洼地正好呈葫芦形,便在狭窄的腰部修了架小木桥,若不想荡舟,在桥上向下看,也能欣赏荷塘的美景。
离荷塘几十米的高地上建起了一个小院落,起了个二层小楼,屋子不多,周围移植的竹子也没长太高,但也透出几分雅致。
小昭是真没想到哥哥已经把这庄子修得如此规模,也不知道徐齐霖为此已把香露生意的近半营利都投入进去。
荷塘边支起的布幕下,烧烤架已经支起,炭火上肉串滋滋作响,油脂落下,被炭火灼烧,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味。
小昭坐在长椅秋千上,在缓缓的悠荡中静静地望着远方的山峦,以及夕阳残照和变幻着颜色的荷塘,竟然少了这般年龄的欢快跳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徐齐霖骑着马,在伍菘等人的陪同下,从远方慢慢走近。
视察完工坊,奖励了工匠,把冷制皂的制造传授下去,他又去看了看专门辟出来的一块菜地。
按他的交代,菜地已经种了小白菜、小松菜、塔菜、小棠菜,再过些时候,还要种上芜菁。
这并不是徐齐霖爱吃这几种菜,而是他想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在大唐的农业放一颗大卫星。
不知道要过几年才能成功,或许始终是一事无成。徐齐霖骑在马上,还在想着这个问题。可这也只能听天由命,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反正种了也不白种,长成就吃,正好为庄子和工坊提供蔬菜。徐齐霖这么想着,倒也放下了急躁和纠结。
来到湖边,徐齐霖甩蹬下马,走到布棚下,发现小妹没有平时的活泼,甚至没有和他亲近地招呼,不禁有些奇怪。
坐进长椅秋千,徐齐霖顺着妹子的目光望去,景色如画,微风习习,令人情不自禁沉浸其中,心静而恬适,真的是懒得说话。
兄妹二人就这么坐着,直到夕阳在山后没去,只留下绚丽的晚霞。
小昭轻轻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那两只鸟儿,便送与阿姐吧!在宫里,天天是那片天,那几座宫殿,那些花花草草,真的好寂寞啊!”
徐齐霖看了妹子一眼,疑惑地问道:“你不是说阿姐喜静,不想要什么呱噪的鸟儿吗?”
小昭嘿嘿笑了两声,有些赧然地用手绕着耳旁的散发,低声道:“我,我说谎了。”
呵呵,徐齐霖伸手摸了摸小妹的头,笑道:“五彩和丽娘还是你的,要送我再去买好啦!”
小昭黑亮的大眼睛看着哥哥,问道:“再买的鸟儿会有那般聪明伶俐?”
“应该差不了多少。”徐齐霖很自信地说道:“你就不用操心这个了。”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好奇地问道:“观望着风景,怎么又想起阿姐了?其实,个人有个人的想法,阿姐也未必就觉得在宫中不好。”
小昭“嗯”了一声,说道:“反正我觉得不自由。想起以前哥哥说的皇家的话,今天才算有所感悟。”
徐齐霖点了点头,心中很是欣慰,妹子终于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应该不会再入深似海的皇家和侯门了。
(本章完)
………………………………
第154章 惊天阴谋
“真香啊,肉串烤好了耶!”小昭抽了抽鼻子,笑了起来,那小模样立时又没了刚才的深沉和成熟,跳下秋千,拉起哥哥,便往烤架前跑。
徐齐霖也放开心怀,笑着招呼斯嘉丽,还有已经馋得眼睛溜圆、一个劲儿咽唾沫的小吃货阿佳妮,享受这荷塘月色、撸串吃喝的美好时光。
同样的月光,洒落在不同的地方,却是令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在欢笑声不绝于耳的荷塘边,是皎洁柔和,宁静而又深远。
但在长安的一处大宅院内,月光同样静静流泻,却显得惨白冰冷。
暗室内,烛光摇曳,映得几张人脸忽明忽暗,如同鬼魅一般。而他们密商的,也正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阴谋。
“这是九成宫的布局,以及周围的地形地势。”阿史那结社率铺开地图,冰冷的声音没有一丝感情色彩,“某早已听闻陛下有去此地避暑之意,便派人打探,提前绘了此图。”
一个年轻人看着地图,咽了口唾沫,脸上显出畏缩之色,踌躇道:“御驾的防卫森严,我等人少力孤,能成事否?”
“某为中郎将,随行宿卫,可里应外合,岂有事败之理?”阿史那结社率心中鄙夷侄子胆小懦弱,但还不好严词刺激,只能耐心说服蛊惑。
东突厥有大、小两个可汗,颉利是大可汗,突利是小可汗。贞观二年,李二陛下趁东突厥内乱,派大将李靖统领大军,一举击灭东突厥。
突利小可汗便是在此时归降大唐,并被任为顺州都督。而阿史那结社率便是突利的弟弟,任中郎将,留京宿卫。
阿史那结社率随同哥哥突利归顺大唐后,因突利多次斥责他,心中怀恨,诬告其兄谋反。
李二陛下经过调查后,确认结社率是在诬陷,对他十分厌恶,十年“不进秩”。
当了十年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心中怨恨,竟生出了谋刺李二陛下的心思。在京城,皇宫防卫严密,而他随驾九成宫,可谓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那个有些畏缩的年轻人,乃是突利可汗的儿子阿史那贺逻鹘。突利可汗死后,贺逻鹘袭承父亲顺州都督之职,但实际上是留在长安城,并未赴任。
去年,因顺州的突厥部众被并入代州,贺逻鹘对李二陛下心生不满,被一番拉拢蛊惑后,上了叔叔的贼船。
“既有结社率作为内应,挑选的又皆是族中精锐,突袭之下,必能成功。”又有一个党羽加入了劝说行列。
没办法,他们就是打着要拥戴贺逻鹘为新可汗的名义。要是连个头领都没有,谁会跟着他们干呢?
在反复劝说下,贺逻鹘勉强放下了犹豫迟疑,决定走上这条不可能回头的路。
阿史那结社率又分派工作,谁谁去联结族人,谁谁去准备九成宫附近的落脚点,谁谁去勘测九成宫以北的渡口。连逃亡的后路都想好了,结社率想的还真是周到细致。
在贞观六、七、八这三年,李二陛下都去过九成宫避暑,阿史那结社率随驾去过两回,对御驾行宫的防卫很是了解。
但为了谨慎起见,结社率并没有马上制定行刺计划。毕竟真实的情况还要等皇驾启程之后才能确定,如何作内应,他也要随机应变。
计议已定,阿史那结社率安排众人在府中就寝,独留下心腹阿史那化都,进行一番郑重而狠辣的交代。
“此次行此大事,便是提着脑袋冒险,丝毫差错和疏忽都是操家灭门的大祸。”阿史那结社率的脸阴得能拧出水来,充满杀气的话语从他的口中字字迸出,“联络的族人但有徬徨迟疑,稍有首鼠两端之迹者,绝不可留。”
阿史那化都深以为然,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居长安日久,一些族人已被消磨雄心斗志,甚或有人为图荣华富贵而不惜卖族。此大事也,选人需谨慎,更不可有妇人之慈,但有不虞,杀之可也。”
阿史那结社率点了点头,说道:“杀人灭口乃是必不得已,但一定要做得手脚干净,莫要让人寻到踪迹,反倒了误了大事。”
阿史那化都想了想,说道:“请将军挑选府中忠心侍卫,助某一臂之力。”
“可以。”阿史那结社率说道:“某这便去挑选数人随你办事,都是忠心不二的死士。”
……………
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眼前的这大片丘陵已不算是荒芜,但离郁郁葱葱还有很大的差距。
栽下的果树还只是小树苗,又细又矮,显得单薄,也显得稀疏,但也有那么几片绿叶在随风摇晃。
种的最多的是桃树,关中水蜜桃可是一大名产,徐齐霖爱吃。而且,桃树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还是很好的观赏树种。
有钱就是好办事啊,徐齐霖信马由缰,看着这喜人的变化,却还发出自己才有的感慨。
巡视完丘陵地带,徐齐霖又来到了自家的田地,准备找一块各项条件都比较好的试验田,明年开始种植花。
南林苑的棉花不会有太多的种子,但徐齐霖还可以从商人手中求购,到明年种植还有那么长时间,没准就能购到一些。
不知不觉,徐齐霖已经骑马走到了自家的地头。隔着一排略显稀疏的作为分界的树木,便是陈家的田地了。
相比较而言,陈家的田地比徐家的要好,主要是地形地势的关系。徐家这边的田地,就没有望过去一眼平川的感觉。
但徐齐霖并没有多少的羡慕,那个时代的人把田地当成财富,是眼界的局限,没有更好的赚钱手段,他可用不着去当什么大地主。
土地的收入虽然相对稳定,但却并不丰厚。就以普通的自耕农为例,拥有几亩或几十亩地,他们也算是个小地主。但除去赋税,想致富发家,谈何容易?
所以,多数农民除了种地,也是要搞些副业以增加收入,以维持温饱,或者能偶尔改善下生活。
(本章完)
………………………………
第155章 喜鹊的报复
所谓“春伐桔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几乎包括了古代农民的全部副业。
因为天热,徐齐霖戴了顶草帽。虽然前面是陈家田地,但他并未勒马止步,想去那个大鱼塘,看看能不能弄几条鱼晚上烧烤。
陈家的那个大鱼塘可有年头了,虽然没修成什么观赏湖,但也有荷花,而且很多,人家主要是采摘莲菜之用,副业之一。
鱼呢,肯定也是不少。连徐家新挖的荷塘,还是徐管家向人家要的鱼苗呢!
离得鱼塘还有段路,徐齐霖便看见有人在塘边垂钓。有树挡着,看得不是很真切。
徐齐霖跳下马,把缰绳扔给伍菘,走上土堤,来到垂钓人跟前。这回看得清楚了,却是陈老财在享受垂钓之乐。
应该是爱女的疯病痊愈,让陈老财心情愉悦,一段日子不见,显得又胖了许多。
“陈庄主不必多礼,钓鱼,钓鱼。”徐齐霖笑着还礼,也不见外,就在陈老财旁边坐下,扒眼瞅了瞅放在浅水里的鱼护。
“徐郎也喜欢钓鱼?”陈老财坐下后,随便找着话,“某还带了根钓杆,你自管拿去用。”
徐齐霖摆了摆手,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