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公公客气了。”徐齐霖还了一礼,并没有说得太多,送到门外,方才拱手作别。

    大盈库虽然在名义上隶属于内侍省,但徐齐霖不是太监,这个机构也就不能设在皇宫内,但也不好离得太远。

    所以,李二陛下便把大盈库的办公地点定在了修德坊,与皇宫西边的掖庭宫只有一路之隔,也正对着掖庭宫西南的内侍省。

    对此地点,徐齐霖感到很满意。因为设在修德坊还有一个好处,便是紧挨着城北的芳林门、景耀门,城外还有永安渠流出。

    这样的话,在城外设立实验作坊就很方便,离着办公地点也很近,不会因为相隔太远而来回奔波。

    李二陛下还从度支部调了几名低级官员和小吏协助徐齐霖,并准许他去工部挑选工匠。

    徐齐霖从长远考虑,决定趁这机会从工部挑选各门各类的匠人,组建一个研究机构。

    羊毛纺织只是个开始,他还有很多东西要搞出来,总不能老是临时找人,干完就散哪!

    回到屋中,徐齐霖便叫来仆妇,穿上并不合身的浅绯五品官服,让她们量体裁改。

    “阿郎又升官了。”斯嘉丽脸上满是笑意,帮着整理衣服,由衷地为自家阿郎高兴。

    嘿嘿,徐齐霖笑着摸摸斯嘉丽的头,发色更黄了些,也很柔顺。眼睛蓝色的,看着如天空、大海,令人舒适。

    斯嘉丽调皮地晃晃头,略微弯腰,帮徐齐霖系上金带。然后抬起头,左右欣赏打量,赞道:“阿郎真是少年英俊,潇洒倜傥。”

    嗯,只要不带“美”字,听着就是舒服。

    徐齐霖哈哈一笑,待仆妇量好,才把官服脱下,换上便装,舒服惬意地往沙发里一躺。

    直到现在,都算是顺风顺水。从无职无官,竟是直升到五品,这般速度已是惊人。

    而且,不说是王霸之气爆发,小弟纳头就拜吧!却是连个象样儿的反面人物都没出现。这猪脚当得,也太那什么了吧?

    难道真应了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徐齐霖自失地一笑,觉得自己真是没事儿找抽型的。顺顺利利的不好嘛,虽然平淡,不也是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嗯,策略是正确的,抱上李二陛下的大粗腿,那就无往而不利。

    当然,这是把原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钱财分薄出去,才换来的成功。但钱赚得太多,在万恶的旧社会也是很危险的事情。

    富可敌国听着牛掰,石崇、邓通、沈万三……但有几个得了好下场的?

    况且,要是没有李二陛下撑着挡着,那些王爷、国公会傻傻地看着自己猛搂狂赚?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明的暗的一起来,徐齐霖怕是要被生吞活剥了。

    垄断着香露买卖,还有二十余家商铺,至少是个大富豪无疑。

    对徐齐霖来说,这便够了。剩下的点子、手段就帮着李二陛下敛财,自己再升官阶、得爵位,岂不美哉?

    至于老姐那里,徐齐霖一想到此,又觉得不那么美啦!

    如何改变历史,使其向对自己,特别是阿姐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比赚钱可难多了。

    “阿郎,张嘴。”斯嘉丽见徐齐霖又开始了思考人生,便乖巧地坐在一旁,灵巧的手指把葡萄皮剥掉,轻声唤着。

    徐齐霖眼也不睁,听话地张开嘴巴,略带酸味的葡萄肉便进了唇齿之间。嗯,连皮都不用吐,斯嘉丽这丫头是越来越贴心了。

    什么声音?徐齐霖眼睛睁开一条缝,瞟了一下。

    哎,阿佳妮这丫头就知道吃,人闲嘴不闲,整个一饭桶成精啊!

    ……………

    月亮高悬在蓝色的夜空,散射着银色的光华。

    望着庭院里大树下面斑驳的影子,李思摩叹了口气,慢慢转过头,说道:“陛下心意已定,渡河北上怕是躲不过的。”

    阿思那忠满怀希翼的脸上立刻颓丧下去,更重地叹了口气,“那某怕是难以推却,也要去漠南任职啦!某倒是没有问题,定襄县主怎受得了那般苦寒?”

    阿思那忠字义节,汉名史忠,原是东突厥小可汗阿史那?苏尼失的部将。因擒颉利可汗有功,先为左屯卫将军,后又晋迁右卫大将军。

    其妻乃是韦贵妃的女儿定襄县主,就是李二陛下的继女,史忠也就成了李二陛下的女婿。


………………………………

第128章 李思摩来访

    李思摩心知史忠所言不实,在长安住得久了,从他的衣着举止便能看出,想让他再去大漠草原过那苦寒日子,是万分不愿,却又拿妻子来找借口。

    “只要陛下恩准,你也就能免了这职事。”李思摩敷衍着劝了一句,便岔开了话题,问道:“某今日入宫觐见,武忠与千牛备身徐齐霖较量相扑,惹得陛下不快。不知道打不打紧?”

    史忠情绪正是低落,闻言不以为意地说道:“小孩子打闹,算得了什么?陛下宽宏大量,不会在意的。”

    李思摩沉吟了一下,说道:“那徐齐霖是何出身,小小年纪便是千牛备身,相扑之技更是厉害。”

    史忠想了想,说道:“某只知道他是宫中贵人徐充容之弟,几个月前还名声不显。也不知如何得了陛下青睐,或许是徐充容受陛下宠爱,爱屋及乌吧,短短时日便已是六品官阶。”

    李思摩沉吟了一下,说道:“朝廷自有法例,千牛备身乃勋贵子弟方能充任,只凭其姐,恐怕也不至如此吧?”

    史忠耸了耸肩膀,说道:“或许有别的情由,某便不得而知了。”

    李思摩暗自腹诽,这个家伙在长安待久了,既安逸惯了怕吃苦,又是耳目不通,向他打听,真是找错了人。

    史忠知道李思摩肯定对自己的只言片语不甚满意,便建议道:“让武忠去结交一番也不错,反正年纪相仿,亦没结下大怨吧?”

    李思摩点了点头,说道:“武忠被他摔倒数回,输了两匹好马。借着送马,倒也是个由头。”

    “哦,徐齐霖这般厉害?”史忠稍有些惊讶,转而又不以为意地说道:“这也不算什么,不过是两匹马而已。”

    李思摩也深以为然,不管是信守承诺也好,还是能从徐齐霖那里得到些信息,试一试总没坏处。

    要知道,尽管又是蒙李二陛下赐姓,又是封为郡王,但到底是亡国之人。包括李思摩在内的突厥人都有一种自卑感,与朝中汉臣也多少都有些疏远。

    要不,象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蕃将都那么卖命地为唐朝征战呢,就为了自己部族能过得好一些,能挺直腰杆立于大唐。

    李思摩也一样,畏惧薛延陀是觉得实力相差太大,但真打仗时也敢玩命儿。随李二陛下东征高丽时,他冲锋在前,为流矢所伤。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班师回朝后便死了。

    而李思摩的另一个担忧便是不能服众。尽管李二陛下会封他为可汗,但他到底只是个突厥的贵族,身份和资历都难以使部众诚心拥戴。

    安全平和时倒还不太明显,渡河北上直面薛延陀,部族内部的反对和矛盾可想而知。

    所以,徐齐霖吹嘘的话他还是记在心里的。若真有办法,岂不是更好?

    ………………。

    徐齐霖一大早就带上下人,赶去了修德坊的新单位。

    领导嘛,得象样儿,先看看办公地点是个啥样,再慰问慰问手下。这套路,咱懂啊!

    徐齐霖以为新单位就是普通的宅院,怎么也得收拾收拾,置办些办公用品啥的。可到了地头一看,人家这里原来就是办公场所。

    内侍省,或者叫内侍监,下属有掖庭局、宫闱局、奚官局等机构。

    掖庭局下面又有内教坊,以后改为习艺馆。馆内设宫教博士二人、内教博士十八人,负责教习宫人书、算、众艺。

    这个内教坊的博士在初唐时由儒者担任,开元时,始用宦官任职。因为不是太监,内教坊便设在了宫外的这个地方。

    大盈库设立,也不是把内教坊都占了。只是将内教坊一分为二,中间以墙隔开,冲街再开一个门。然后,两个机构各占一半。

    徐齐霖对什么豪华办公场所没什么兴趣,转了一圈看房屋不少,地方也挺大,连杂役都有,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与前来报到的度支部的书办、小吏见了见面,安排了各自的办公室和一些杂务。徐齐霖便带上几个手下出芳林门,沿着永安渠向北走,寻找兴建实验工坊的地点。

    地方划定,徐齐霖又赶去工部,抽调吏员和匠人,搬运纺织机械等等,直忙到过了午时,才算基本结束。

    还要采买天然碱、羊毛等物,再加上修建工坊,就是再简陋,怎么也得忙个七八天。徐齐霖心里有了估算,也不回大盈库,直接回家吃饭休息。

    连饭时都误了,徐齐霖觉得自己的工作精神很值得称赞。可仔细想想,还真没那个必要。

    啥事也不是一天干成的,给李二陛下搂钱,你着的什么急呀?就是没自己折腾,大唐该打谁还是打谁,高昌、高丽、薛延陀等等,也是一个没落。

    回到府前,徐齐霖决定吃完饭、睡午觉,然后便是去做最重要的事情,给自己的单位建个食堂。

    还没下马,徐齐霖便知道府上来客人了。几匹好马鞍辔齐全,拴在院外的马桩上,没有车辆,可见来的应该都是男客。

    下人接过马缰,向徐齐霖禀报,怀化郡王和公子来访,已在厅中等候多时。

    徐齐霖笑着点头,这是送“车”来啦,咱要换“奔驰”喽!

    不过,李思摩好歹是个郡王,竟是亲自前来,令徐齐霖有点小意外。

    徐齐霖快步进了宅院,直奔厅堂,与等在那里的李思摩和李武忠拱手见礼。

    “下官见过郡王,劳您久候,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李思摩起身还礼,笑道:“昨见徐小郎还是六品,今日再见已是绯袍金带,倒让本王不知如何称呼了?”

    徐齐霖说道:“蒙陛下擢升,下官现为大盈库丞,隶属内侍省。”

    这家伙,果然是陛下亲信,只一天时间便换了官袍。看来,他昨日所说并不虚妄,或因此而得封赏。

    李思摩心中猜测,觉得自己纡尊降贵倒也划算,说不定就是大有收获呢!

    宾主落座后,寒喧几句,徐齐霖便马上令厨房加菜加饭。都过了饭口了,没有赶人家的道理。


………………………………

第129章 小处见大

    “徐丞这府上布置得别致,这桌椅家俱,还有这凉爽之气,着实令人舒适惬意。”李思摩颇有感慨地说道:“别说是某所居之所,便是长安,也是不多吧?”

    徐齐霖笑道:“郡王过奖了。这都是些小技巧,花费却是不多。若是喜欢,住在哪里都能改造得冬暖夏凉,舒适惬意。”

    哦,李思摩愣了一下,试探着问道:“便是在塞外,也能如此吗?”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只要住的是房屋,便能如此。”

    李思摩眼睛一亮,心道:渡河北上的困难一是族人畏惧薛延陀,二是塞外苦寒的环境。若住得舒适,岂不是能令很多族人少了反对情绪?

    所谓的游牧民族,通常是人口几千或是几万人的部落,由于牛马牲畜的关系,必须要居住在水草丰美的草场上。

    但要因此以为游牧民族是居无定所便是很无知的,在所属草场间的迁徙也不可能是频繁而大规模的。

    比如这次渡河北上,李二陛下便基本上确定李思摩的牙帐设在定襄城,也叫云中城。

    既然有城,李思摩的部族便有相当一部分会定居下来。比如不耐苦寒的阿史那忠,比如各部落的首领等等。

    而李思摩想到的则是可以把城中住得舒适的房屋作为拉拢和分化的手段,忠于自己,拥戴自己,不老是唱反调的,就住好的、吃好的。

    说到“游牧民族”的时候,恐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些民族的人生活得自由自在,头顶蓝天、脚下草原、纵马奔驰,然后每天都是牛肉羊肉的猛吃。

    其实,大家都是想多了。要是这样美好的生活,又何必去劫掠农耕民族?

    对于大部分牧民来说,他们的主要食物不是肉,而是奶。游牧民族还会在湖里捞鱼,在草原上采集沙葱、沙芥等野菜,捕捉土拨鼠、黄羊、野鹿等野生动物来吃。

    那他们养辣么多牛羊马匹是为了什么呢?很简单,是为了出售和交换,用牛羊马匹换粮食、布匹、铁锅、茶叶等生活物资。

    而且,游牧民族抵抗灾害的能力比农耕民族要弱得多,一旦大旱、大雪等灾害降临,人牲便会大量死亡。

    这个时候,游牧民族的内部竞争便空前激烈,原先的领袖如果无法控制局面,新崛起的部落便会填补这一空缺。

    同时,灾害时期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次数和烈度也会大大增强。由于草原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南下便成为他们唯一的生存途径。

    事实就是这样,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比农耕民族要恶劣得多,塞外苦寒更不是一句虚话。

    徐齐霖见李思摩若有所思,也大概能猜到他的想法。谁不想住得舒坦,谁不想吃得美味,谁不想活得安逸享乐?人之常情嘛!

    而徐齐霖所说的房屋,实质上就相当于定居,或者是筑城,或者是众多的小村镇。

    没错,筑城正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在长期战争中普遍使用的手段,用以巩固对游牧部落的胜利成果,有效抵御游牧部落的进攻。

    从周宣王命南仲修建朔方城,第一次改变了以往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部族在战争中“打完就走”(不论胜负)的惯例,也就有了辟地设治、设置地方政权的必要基础条件。

    此后,赵武侯筑云中城,;秦始皇派遣蒙恬筑亭障以逐戎人;汉代修建外长城和光禄塞……

    当然,徐齐霖也知道筑城只是手段,却并不是降服游牧民族的灵丹妙药,从来也没什么确保万全的法子。

    反正李思摩要是听话,筑好的城扔给别的游牧民族也没法守。你让马背上的民族舍长就短,那不是开玩笑嘛!

    只要城在草原上,农耕民族打过去的时候,就是现成的堡垒,屯积物资的中转站。

    “我说话算话,把两匹好马给你送来了。”李武忠突然开口说话,打断了徐齐霖的思索。

    徐齐霖哈哈一笑,说道:“我昨天就说过了,交你这个朋友,可不是因为马的关系。”

    正在这时,下人来禀报,饭菜已经做好。

    徐齐霖赶忙邀请李思摩父子共进午餐,并再次对让他们久候还饿着肚子表示歉意。

    饭菜端上,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是香味扑鼻,菜式新奇。

    李思摩稍加品尝便是称赞不已,李武忠更是大快朵颐,吃得酣畅淋漓。

    “羊肉、猪肉,蔬菜、野菜,都是些平常之物。”徐齐霖一一指点着说道:“但烹制手法不同,调料齐全,便能做出味道鲜香的菜肴。”

    李思摩感叹道:“如此美味的菜肴,某还是第一次吃到。不知这可是徐府独有,别家所无。”

    徐齐霖稍显得意地笑了笑,说道:“如此菜式倒真是出于某的府上,至于外面谁家也是学了如此做法,倒是不得而知。”

    停顿了一下,他又邀请道:“今日仓促,改天某请郡王和武忠兄弟去醉仙楼吃个痛快。那是某的产业,菜式已有几十种,别家学去的,却没那里正宗。”

    李武忠连连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