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如此。”徐齐霖笑着点头。
眼见事情谈完,徐老板起身告辞,徐齐霖送出门去,互相施礼告别。
五贯钱,四十多斤,仆人搬到了屋里,徐齐霖又自己费劲巴拉地拿进内室。
怪不得古代的公子王孙都有奴仆呢,光这出去买东西,就得有人背着钱哪!没见哪个翩翩公子象个搬运工似的,吭哧吭哧地扛着一麻袋钢蹦儿去逛青楼吧?
徐齐霖看着这几十斤的货币,真是怀念后世那一沓沓的钞票,既轻巧又方便;嗯,什么刷卡、微信的电子支付就更不用想了。
好吧,这就是唐朝的特色,咱入乡随俗,谁让你穿了呢,就别抱怨了。
徐齐霖刚收起感慨,便听见外面的脚步声,细碎而轻,不用看就知道是小妹来了。
按照徐齐霖定的规矩,下人严禁进入自己的书房、工作室、卧室。
而工作室更是加锁封闭,连大哥和小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大事业。反正大哥也是个书呆子,家里的事情有管家,他是从来也不太管的。
“哥哥。”小昭看到徐齐霖便露出开心的笑容,又萌又甜,瞬间融化了徐齐霖的心肝脾胃……
徐齐霖宠溺地摸摸小妹的头,笑道:“布娃娃做好了?过来看看,哥又给你画了几个新图样儿呢!”
“哪儿呢,在哪儿呢?”小昭一听这话,立刻拉住徐齐霖的袖子,着急地叫了起来。
徐齐霖哈哈笑着,弯腰抱起小妹,走进书房,坐进椅子,把小妹放进腿上,拿过画纸让她看。
小昭看得有趣,却不认识,指着图画脆声问道:“哥哥,这是什么精怪,还笑眯眯的呢!”
这么可爱,这么卡哇伊,哪里象精怪啦?
徐齐霖想要给妹妹解释,给维尼熊正名,可转念一想,你把动物画得这么卡通,这么拟人,还怪人家小孩子?
再说,当时没有动物园,也没有看图识字的画本,小昭不认识熊这个动物太正常不过了。
………………………………
第9章 宠溺小妹
“这是一头小熊,诚实、乐观、好奇,还很贪吃。”徐齐霖给小妹耐心地解说,还指着笔墨说道:“可它还没有名字,不如你给它取一个呀!”
“好啊,好啊!”小昭答应得痛快,可马上又皱起小脸儿,苦思冥想的样子。
徐齐霖呵呵一笑,把第二张图画拿过来,说道:“咱不着急,慢慢想嘛!你再看看这个。”
“这是小猫。”小昭笑得咧开了小嘴,又补充道:“还是个,还是个……”
“还是个小母猫。”徐齐霖笑着给妹妹做了补充,拿起笔蘸了颜色,把蝴蝶结涂成了红色。
“好看,好玩儿。”小昭拍着小手,笑得咯咯连声。
徐齐霖很喜欢这种感觉,在后世,都计划了,哪有什么兄弟姐妹。
而有的孩子感到孤独,有的孩子被娇生惯养,有的孩子自私自利,有的孩子不得不承担着父母期盼的全部压力……
长大成人后呢,一旦家里有事,没有人扶持商量,既当儿又当女,压力山大也要好好活着,因为爸妈只有你!
能让徐齐霖稍有安慰的是,在那个时空的自己死了,可还有一双刚一岁的弟弟和妹妹能替他尽孝道。
二胎好啊,还是龙凤胎,好象知道自己要玩完儿似的。尽管要养大还得十几年,但却是父母晚年的依靠啊。
而徐齐霖现在是等于把前世他对弟、妹的宠爱和稀罕,全都凝注到了小昭身上,以补偿他的遗憾。
“哥,大姐要我经常去宫里,要教我学问,可我不想老陪着公主殿下玩儿。”小昭拿着玩偶的图样儿,稀罕了一会儿,便说着自己的心思,“特别是小幺公主,抢人家的东西。”
徐齐霖有些好笑,小孩子的心思,光看到抢玩具啦,哪能明白大人的想法。
晋阳和小幺两位公主,都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亲生,李二陛下最是宠爱。
文德皇后又已早逝,对年幼的皇子、公主,象晋王李治、晋阳公主,李二陛下可是亲自抚养教育。
李二陛下身为皇帝,每天处理公务是相当繁忙,教育儿女的时间当然不是十分的充裕。
同时,晋阳和小幺两位公主在皇宫里面,可没有什么适龄的玩伴儿。而五六岁的孩童,却没有朋友玩耍,真是很可怜的事情。
所以,听说小昭进宫,晋阳便带着小幺赶去了。而且,不仅玩耍了很长时间,还得到了新玩具,两位小公主肯定期盼着小昭再来。
徐惠可能是看出了这个关窍,也可能是喜爱小妹,想常见她,并承担一些教育的责任。
不管怎样,小昭常去,肯定能拉近和公主殿下的关系,连带着徐惠也会和公主们亲近起来。
有这两位小公主的好感,她们又常往徐惠的冰霞宫跑,李二对徐惠的宠爱想必是能够稳固,甚至可能更增几分。
徐齐霖想得明白,也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不光是姐姐,还有小妹,甚至是自己,如果结好了这两位公主,日后也是大有好处。
“不过是些小玩具,公主殿下喜欢就送给她们好了。嗯,反正咱家里的、最好的都是你的,不让她们看到。”徐齐霖手上转着毛笔,那可是他的一个小绝活儿。
小昭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毛笔在哥哥的指间灵活地转来转去,有些眼花缭乱,连话都忘了接。
徐齐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你想啊,把公主殿下哄高兴了,不光是你,还有姐姐,以后可都能沾光不少。晋阳,还有小幺,可都是最得宠的公主哦!”
小昭缓缓眨动了下眼睛,因为哥哥的笔不转了。她年纪虽小,却也十分聪明伶俐,眼睛看着,耳朵还听着,也明白了哥哥所说的意思。
“好吧,那我就三五天去一次。”小昭点了点小脑袋,“其余的时间呢,就让哥哥教我。”
“我?!”徐齐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说道:“这个,我恐怕不行,还是大哥、大姐更有资格。”
虽然现在的徐齐霖融合了本尊的记忆,但却残缺不全,而且年岁还小,所学有限,又不象哥哥姐姐那样的天才绝艳。
要知道,古人寒窗十年,可不用学什么数理化政史地英计算机等等。
他们的全部时间都拿来熟读背诵“语文”,学写诗写文,各种典故文韵那是张嘴就来。
所以,要教小妹的话,除了偏门的数理化,以及自然常识,徐齐霖并没有什么自信。甚至想到与古人,特别是文人相处时,他也有些心怀惴惴。
原因很简单,典故不熟,别人说起话来,骈五骈六的,你象鸭子听雷,完全听不懂;更可能分不清是夸赞还是讽刺,应对自然会有不妥。
别人拐着弯骂你呢,你还傻笑着觉得在夸你。等到你回家查书翻本,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黄瓜菜都凉了。
相对来说,徐齐霖的内心里就更愿意跟粗人打交道。
所谓的粗人,倒不一定是穷人,是性格鲁莽的人。而是象商人、武人这样不会文绉绉跩酸文,多说大白话的那种。
“怎么不行?”小昭不清楚哥哥所想,她要学的也和徐齐霖想得不一样,“就这个把毛笔转得好看的手段,我就要学。”
徐齐霖愣了一下,不禁哈哈大笑,说道:“好,哥教你转笔。”
说着,他用自己的大手比量了下妹妹的小手,“等我给你做一个合手的、专业的笔,还能学得快些。”
………………
冰霞宫。
徐惠倚坐在榻上,正拿着张纸,反复思量。
云想衣裳花想容。文字浅显,而且这首句以重字出现,很不常见。
可读之思之,却觉得字字流葩。既绘花光,又摹人面,将花与人浑融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
确是好诗,不露造作之痕。读诗如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花,是云,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徐惠不禁笑颜畅快,感念弟弟赞己之词,更欣慰小弟才思不凡。
只不过,小弟似乎才思不够敏捷,一句而终。
………………………………
第10章 一句诗,新书法
徐惠稍有些遗憾,有心续上,可左思右想,终不合意。有这一句珠玉在前,还真的不好狗尾续貂。
正想着,只听外面内侍喊道:“陛下驾到!”
徐惠赶忙下榻,刚迎至殿门前,李二陛下已经大步走进来。
“臣妾恭迎陛下。”徐惠敛衣下拜。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笑道:“免礼!”说着,他四下瞅了瞅,问道:“朕听宫人说兕子和小幺到这里来了,可还在?”
徐惠起身,笑着答道:“两位公主殿下正在后殿玩耍,待臣妾让人去叫。”
后面传来了嗡嗡的响声,还有孩童清脆的咯咯笑声。
李二陛下脸上浮现出笑容,摆了摆手,说道:“既是玩耍,就不要扰了她们的兴致。待朕过去看看,看她们玩得什么,如此欢快?”
徐惠赶忙跟随而去,边走边介绍道:“臣妾今日召小弟和小妹入宫,本想检查一下他们的学业,问问家里的情况。两位公主殿下听说,便来寻小昭玩耍。恰好小弟带了几件玩物,两位殿下甚是喜欢呢!”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走到后殿,停下脚下,隔着窗户向外望去。
后殿外面有几棵大树,枝叶繁藏,甚是荫凉。
晋阳正在树荫下抖着空竹,虽不甚熟练,但这个空竹是两头平衡型,是最简单易玩的那种。她还玩不出花样儿,却也能让空竹转个不停,不时发出啸声。
小幺被乳母抱着,在旁看着姐姐玩,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而怀里,还紧紧抱着刚得到的玩具——布娃娃。
“原来是地铃!”李二陛下展颜微笑,看着心爱的女儿玩得高兴,他自是心中喜悦。
徐惠知情识趣,也不去打扰公主玩耍的兴致,笑着陪着李二陛下静立观看。
观看一会儿,李二陛下转身而回,又到了前殿,径到榻上坐下,笑着说道:“兕子和小幺久在宫中,难得有个年龄相仿的玩伴儿,自是玩得畅快。不若日后你让小昭入宫勤些,顺便也教她们些诗词文章。”
徐惠一边命宫人端上饮料,一边笑着说道:“臣妾也觉得公主殿下与吾家小妹甚是相合。陛下既有此意,臣妾便让小妹常来便是。”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眼睛一瞟,看见书案上放着的纸,随手拿过来观看,嘴中不禁吟诵出声。
“嗯,好诗。”李二陛下反复品味,又欣赏地打量徐惠,赞道:“爱妃当得此赞,此衣此貌确有花团锦簇之感。只是——”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疑惑地说道:“只是这字体,倒不象是爱妃所写。”
徐惠笑得开心,说道:“此是吾家小郎所写,臣妾蒲柳之姿,岂敢自夸?”
“汝家小郎?”李二陛下稍有些惊讶,又低头仔细观看诗句和笔迹。
徐惠在旁柔声解释道:“吾家小郎比臣妾和大郎或许不如,可也是很聪慧的。前些日子伤了头,自言其所学所记遗忘甚多。臣妾今日想考较一下,命小郎作诗……”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那他就写出这一句?”
徐惠苦笑了一下,辩解道:“虽然只有一句,却是极好的。小郎想必是要精心雕琢,不肯随便造句。”
李二陛下知道徐惠是为自家兄弟辩解遮护,这是亲情,他当然不以为意,微微一笑,也不追究。
“陛下细看这笔迹字体。”徐惠不纠缠于这一句诗,又夸起自家小弟的字来,“虽是楷书,却与别家不同,看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就楷书沿革论之,汉末为创建期,魏晋六朝为继承发展期,隋唐则在前人基础上始集大成。
自魏晋二王父子创立本家楷法,风靡后世。隋朝楷书承上启下,初唐几位楷书大家便是直接继承智永,取法六朝。
后来,初唐四大家欧、虞、褚、薛,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完成了楷书的最后样式。
再后来,以颜真卿为代表的中唐书家,又在楷“法”的必然王国中,追求意态的自由主义,开创了新的书风。
等到柳公权和沈传师等唐朝后期的书家,从瘦挺这一狭隘地段努力进取,开辟了别于颜鲁公的新道路,其创新胆识及精神尤为可嘉。
可以说,颜体和柳体集中反映了唐朝的楷书成就,也是唐朝楷书成熟的最后完成阶段。颜、柳一出,几成后世不变之法。
而徐齐霖所用的便是颜真卿的字体,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这对于东晋以下,在书坛上占统治地位的、以二王为代表的南派书法来说,颜体在笔法、结构、布局和墨法各方面都有巨大的突破和创新,彻底变革了瘦硬雄秀的书风,而开创肥厚雄阔的一代新书风。
当然,这得益于徐齐霖在后世学过的书法,得益于附体的本尊也是专精的楷书。
古代的读书人,从小就苦练书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哪个人能写出蟑螂爬一样的字来。
所以,徐齐霖的本尊尽管年纪不大,可练字却已经有六七年的历史,基本功可谓扎实,旧时的楷书也可谓工整。
以这样深厚的基本功,再加上对楷书的专精,要改字体,还是事半功倍的。
而现在,徐齐霖的字体还没有完全体现出颜体的特征和风采,但对于行家来讲,却也能看出很多的端倪。
李二陛下本身就是个书法家,在书法史上也占有其重要的地位。
因其喜好书法,倡导书学,遂在贞观初年便由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
也因为李二陛下全力推崇王羲之,把他提到千古一人的境地,才导致后世之人群起鼓噪,尊王羲之为书圣。
其实,单从书法本身而言,各种字体并无所谓的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不过是各自神韵风格不同罢了。
至于喜欢何种书法,也是各人的不同审美来决定,却不能褒己贬他。
李二陛下仔细观看,轻轻颌首,说道:“由瘦长变方,方中又见圆,颇显大气。只是笔力尚弱,笔法亦有不足,还需苦练才是。”
………………………………
第11章 萌萌小公主
徐惠笑着说道:“陛下点评字字精金。臣妾就只是觉得好看,又与别家稍有不同,却说不出这关窍来。”
李二陛下略有些得意,捋着胡须笑道:“小郎不错,年纪尚幼,便有创新之意。嗯,朕便赐他‘下真迹一等’一卷,让他好生临摹历练吧!”
“臣妾代小郎谢陛下赏赐。”徐惠敛衣下拜。
李二陛下喜爱书法,广为搜集名家之作,收藏在内府之中。
由于内府真迹不得外传,李二陛下就经常利用“下真迹一等”的硬黄响榻技术复制的作品,来赏赐大臣。
而能得皇上赏赐,在古代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徐惠自然为小弟高兴,心中又觉得由书法入仕,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至于徐齐霖所说的封官晋爵的大事业,徐惠则根本没放在心上,只以为小弟还是年幼,把事情想得简单幼稚。
也不知道小弟弄了个什么新鲜东西,便觉得能得陛下青睐,平步青云。
说起来,李二陛下擅长书法,喜爱书法,器重书法家,但却并不墨守成规。
一方面,他“心追手摹右军者深矣”,另一方面又发扬自己“不守成规、雍容和雅、园劲道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