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何解决,还望齐霖教我。”冯智戴眼睛一亮,好象就等着徐齐霖这句话似的,急不可待地追问道。

    “这个——”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待某三思,认真考虑后再给冯兄答复。”

    冯智戴略有点小失望,便好歹还不算彻底失望。调整了下情绪,与徐齐霖把酒言欢,暂把此事放下。

    反正得在甘州过完年再走,又是住在徐齐霖府中,还怕得不到他出的主意?

    ……………

    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等于把关税收归国有,绝了冯家的一大进项。

    对于冯盎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封疆大吏,李二陛下肯定是安抚为上,也就是给冯盎适当的补偿。

    可这个补偿却不好拿捏,人家已是国公,家资豪富,从官阶到赏赐,都很令李二陛下感到头痛吧?

    而冯智戴提到了棉花,却给了徐齐霖一个灵感。早晚要推广种植,何不先给冯家干上两三年,利润就作为收回关税的补偿,两全其美呀!

    本来徐齐霖就想着把棉纺产业作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之一,冯家就在广州,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就是说,徐齐霖除了棉花种植外,还会在纺织技术上与冯家共享,织造出品种多又精美的布匹,通过海贸让冯家获取暴利。

    这个进项抵那个进项,看似是手套换兜子,但性质却迥然不同。

    冯家把关税大权交还朝廷,这是理所应当。谁让你是大唐的臣子呢,把着不交岂不是篾视朝廷威权?

    冯家能过棉纺出口获取暴利,这也是理所应当。没偷没抢,正当经营,这钱赚得也心安不是。

    而且,这棉纺产业是个长期而稳定的进项,不同于一次性的赏赐,或许更能让冯盎满意。

    对于朝廷来说,这般处置并没有失去什么。既收回了关税,增加了财政收主,又安抚了冯盎,可谓惠而不费。

    徐齐霖就本着这个思路,连夜写了个长篇奏报,第二天便派人以加急的方式送往长安。

    当然,徐齐霖还告诉了冯智戴,让他安心等上几天。至于奏报中的详情,却是不予告知。

    冯智戴稍微安心下来,由徐齐霖派人当向导,四处游逛,好好领略了一番地方风物。

    现在的甘州,与大唐各地一样,也实行宵禁制度。但在城外的商贸区,却没有这个限制。

    随着甘州特产的名声愈发响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商贾前来交易。镜子、丝绸、瓷器、茶叶等紧俏物资的配给,也使胡商趋之若骛。

    高昌虽然封闭了道路,也只是北道中断,但丝绸之路并未完全断绝。

    走西域的商贾可以走南道和中道,南道翻越险峻的阿尔金山、中道则穿越罗布泊无人区。

    伴随着巨大的利润,艰辛和危险在丝绸之路上也是司空见惯,但钱财的诱惑,并未使冒险的商贾为之减少。

    一面镜子不用运到欧洲,只在大食便卖出了五六十两黄金,还是小的玲珑镜。即便是在西域的于阗、疏勒、龟兹等国,镜子也能挣到翻倍。

    而镜子最大的优势是体积小,随身携带个十几面玲珑镜都不成问题。这个优势再加上暴利,一下子使镜子成了胡商争抢的最大商货。

    徐齐霖多鬼呀,光买镜子可不行,咱得搭配着来。或丝绸,或瓷器,或茶叶,你得买够规定的数量,才卖给你平价镜子。

    可即便如此,胡商依然热情高涨。搭配的也都是紧俏商品,运到中亚不愁卖,到了欧洲更是疯抢,就是要多准备人员和驼马,多付出辛苦而已。

    商贸的活跃,使甘州城外的商贸区几经扩建,已经快赶上主城的面积了。

    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酒楼、客栈林立,南腔北调汇聚,热闹和繁荣的景象,让冯智戴都看得目瞪口呆。

    关键是这里没有宵禁,已经形成了夜文化。如同长安一样,很多主城富户都在这里有宅院,就为了夜游享受。

    “嘿嘿,竟然能听到乡音?”冯智戴感慨地摇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又看向那倚楼卖笑的风尘女子。

    哪里繁华,哪里人流如织,哪里就少不了风月场所。而在这里,胡姬却是最多的,汉女也有,却是很少。

    也难怪冯智戴听到岭南口音而感到奇怪,发出感慨了。

    “那位可是甘州的花魁。”向导咧着嘴笑道:“能文会诗,在长安或江南还算不得出挑,可与胡姬一比,可就是独占鳌头了。”

    冯智戴点头,说道:“现下的甘州还只是对商贾有吸引力,日后会有更多歌伎前来,那她可就要被比下去了。”

    向导说道:“跑到这讨生活也不容易,却也是个有眼光的,只要两年,挣下的钱也够她另从他业了。”

    停顿了一下,向导继续说道:“徐丞答应陛下三年内建个塞上江南,看来两年也差不多了。”

    “徐丞之才能,令人钦佩。”冯智戴有些感慨,说道:“日后封侯拜相,前途无量啊!”

    向导颌首赞同,伸手指点着说道:“那家酒楼却是长安搬来的,店主与徐丞颇有些渊源。冯先生若觉得吃不惯本地饮食,可去那里。”

    冯智戴举目一看招牌,笑道:“醉宵楼啊,在长安有多家分号,名声也甚是响亮。某知店主与徐丞乃是同族,却没想到把分号也开到这里了。”

    “可不是只此一家是长安的分号。”向导说道:“冯先生留意招牌,便知道有很多商铺在长安的东西市颇为有名。来得早的,占了好地;来得晚的,也只好向官府提议,继续扩建。”

    “难道徐丞对扩建并不赞成?”冯智戴有些疑惑地问道。

    向导想了想,说道:“或许和暂署肃州刺史有些关系吧,把好处都留在甘州,朝廷也不会同意。”

    “某倒把这事给忘了。”冯智戴一拍脑袋,说道:“想必徐丞是有所考虑,或在肃州再建一个商贸集市。”

    向导耸了耸肩膀,对此并没有多大的热情,说道:“本来两年便好,多了个肃州,徐丞怕是要三年才能回京述职了。”

    ……………


………………………………

第279章 二傻子也逃婚?

    两年,或者三年,对于徐齐霖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所谓的苦寒,现下并不存在。尽管风大一些,可他又不是女人,还要什么白皙细嫩的脸面。

    斯嘉丽、阿佳妮则不同,出门带帷帽,闲时就往脸上贴瓜皮、抹奶液,相当地注意皮肤的保养。

    这倒也给徐齐霖发现了一个发财的路数,实验之后把秘方送去徐家工坊。很快,护肤乳便推向了市场。

    徐家工坊早就能制造沐浴露、香皂,徐齐霖只不过是把工序进行了增加,利用了其中的硬脂酸和甘油,再混以香料、奶液等,弄出来的山寨版而已。

    但在甘州,甚至是西域,因为风沙大、气候干燥的原因,这种能保湿护肤的产品立刻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其实,除了镜子、丝绸、茶叶、瓷器等国家配给的物资外,徐家工坊的香露和洗浴用品,早在长安时,便是胡商极青睐的出口商货。

    所以,徐齐霖的身家持续上涨,标准的富豪一个。只不过,他不显摆。什么豪华宅院,什么蓄养歌伎,什么奢侈美宴,从来不搞。

    正因为自家的产业已是长期采掘的金山,徐齐霖便从来不在公费上伸手。这可能也就是“富长良心”的例子吧,完全没必要贪污受贿嘛!

    当然,低调是低调,可不是节俭。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徐齐霖不求豪奢,但必须舒服。

    穿越到大唐,不就是来享受的?

    表面上的穿金戴银是给外人看的,土包子开花的那种,太浅薄;徐齐霖要的是内在,也不用向别人炫富,没品味。

    离过年还有两天,按照朝廷规定,可以休官假了。徐齐霖领着两个侍女在商贸区逛了大半天,又吃又喝,又买又玩,日近黄昏时才回到城内府宅。

    “阿郎,有长安来客。”管家上来禀报,脸色有些怪异,“在厅堂里呆了一下午,又吃又喝,还让下人给他安排住处。”

    哟嗬,谁这么大的脸呀,倒是一点也不见外。

    徐齐霖摆了摆手,迈步进府,径自去看那个大脸蛋子。

    在厅堂门口,徐齐霖便听见里面的鼾声,差点以为来的是头猪。这是吃饱喝足,又睡上了。

    翻了翻眼睛,徐齐霖推门而入,扑面便是酒气。再看桌案上,杯盘狼藉,长大的沙发上一个家伙正躺在那里,睡得呼噜作响。

    走近仔细打量,徐齐霖无奈地抿起了嘴角。这特么的不是绿帽王房二傻子吗,怎地跑到这甘州来了?

    “嘿——哎——”徐齐霖伸手轻推了两下,房二傻子吧哒下嘴,哼了两声,没醒。

    徐齐霖加大了力度,用手背拍着房二的脸,就这样儿,那二傻子还是睡。

    没招儿了,徐齐霖转身出来,让下人进屋把杯盘都收拾干净,留下房二继续呼噜,他回了书房。

    这来了个冯智戴是真有事儿,可房二为嘛跑到甘州呢,徐齐霖想不明白。好在房二还带着两个仆人,被徐齐霖叫来询问。

    可这两个仆人也和房二差不多的德行,竟然也不知道房二犯的什么病,突然就忙三火四地离家出走,离了长安就是一路急奔。

    “下去吧!”徐齐霖摆了摆手,挥退二人,索性也不去费神去想,等着房二睡醒再说吧!

    从心里,徐齐霖对房二、杜荷、柴令武等坑爹货是有抵触的,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策略。

    但真正发生过冲突的,也只是杜荷和柴令武,和杜荷更是结下了怨仇。

    房二嘛,因为年龄相仿,在表面上还是不错的朋友,就和那些千牛备身的少年一样。

    可房二也许是真实在,被徐齐霖在比武中弄晕两回后,倒是象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觉,老是往徐齐霖身边凑和。

    对此,徐齐霖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好在他工作多,比较忙,也不至于被房二缠得头大。

    这家伙是想自己了,跑来陪自己过年?要真是这样,还真的有点小感动呢!

    徐齐霖自失地笑着摇头,怕是想多了。这个房二傻子,多半是给自己带麻烦来了。

    临到了晚饭时候,徐齐霖便在偏厅陪着冯智戴用餐。

    要是没外人的话,他其实更喜欢和两个侍女在一起。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这个给挟菜,那个给盛饭,美滋滋的感觉哈。

    “朝廷那边也快有回信儿了。”徐齐霖还不忘安慰着冯智戴,“且安心过年,正好陪陪某这个异乡人。”

    冯智戴笑得有点勉强,举杯相敬,说道:“齐霖好意,某感谢不尽。若有机会到岭南,冯家必以上宾相待。”

    “岭南嘛——”徐齐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是一定会去的。冯家,也是一定会叨扰的。”

    “什么叨扰,说得这般见外。”冯智戴摆了下手,说道:“今日某在商贸区买了些土产,准备送到岭南,让家里人也尝个新鲜。”

    徐齐霖故意嗔恼道:“送给冯兄家人的土产,怎还要冯兄来买?某已经吩咐人去准备,冯兄明日便去把土产退掉。提我的名号,哪个商贾敢不退?”

    冯智戴哈哈笑着谢绝,虽知是客套,可心意在此,比长安那些权贵只当自己是散财童子,光收礼不待见,可是强得太多。

    “吃饭也不叫某一声。”两人正说着话,一个粗嗓响了起来,门一开,房二揉着眼睛走了进来。

    徐齐霖站起身,笑道:“俊哥睡得香甜,某又推又拍,却是不理会。”

    房二挠了挠乱篷篷的头发,根本不记得此事,想是睡得太熟。

    他抬头看着徐齐霖,大脸上露出笑容,上前拱手道:“齐霖,为兄赶来陪你过年,这兄弟之情,够深厚吧?”

    “比海深,比地厚。”徐齐霖笑着还礼,伸手又给房二介绍冯智戴。

    “冯兄也是来陪齐霖过年的?”房二好奇地瞪大眼睛,说道:“够意思,比某来得还早。”

    冯智戴笑着说道:“某却不及房兄弟奔波之急,惭愧,惭愧。”

    徐齐霖命下人摆碗筷设椅子,邀二人坐下,又让厨房再添几个菜。三人边吃边聊,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这一来是想念齐霖,来陪你过年。”被问到来意,房二开口说道:“二来呢,明年讨伐高昌,大军从甘州过境。某还想着能不能混入其中,见识下征战场面。”

    徐齐霖看着房二的表情,觉得应该还有别的原因,可也不好追根究底,便随口说道:“俊哥也是有官身的,没有朝廷谕旨,怕是也难在军中行走。”

    房二嘿嘿一笑,说道:“齐霖莫瞒我,你不是随军观察使嘛,带上哥哥,又有何难?”

    这家伙,知道得还不少。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带上俊哥倒容易,可要是出点什么事,房相那里,某可不好交代。”

    “能出啥事?”房二不以为意地说道:“某老老实实的,只看不上前,还不行啊?”

    徐齐霖笑了笑,说道:“此事日后再说,反正大军抵达,还要数月时间。”

    “可莫要给长安传信儿啊!”房二瞪着大眼珠子,提醒徐齐霖,“等上几天,某自会通知家人。”

    徐齐霖点了点头,却没把房二的提醒当回事儿。早点来人,把这家伙领走,那才好呢!

    房二确实也没说实话,至少他隐瞒了要娶公主的事情。这个消息也是他从老爹和老娘那里偷听来的,也是他突然离家出走,跑到甘州的主要原因。

    至于什么陪徐齐霖过年,以及明年随军涨见识,那都是他路上想出来的借口。别说,编得还挺象那么回事。

    酒足饭饱,徐齐霖便让下人领半醺的房二去安歇。一路奔波,身上还没带多少钱,这家伙还真是吃了些苦。

    和冯智戴喝茶闲聊了片刻,二人也起身各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徐齐霖便拿出钱财,派人领着房二去买些应有物品。

    可冯智戴却主动地揽过这差使,连徐齐霖的钱也没要。房相的二公子啊,冯智戴是打算结交一番了。

    徐齐霖也不矫情,乐得让冯智戴的热情留给房二个好印象。

    要说冯智戴也不容易,老爹天高皇帝远,他留在长安相当于质子,还得四处散财结善缘,防备冯家被人造谣诬陷。

    毕竟,广州离长安实在太远了,音讯往来迟缓。之前就曾经有中断消息的时候,便有朝臣说冯家反叛了,朝廷差点就出动大军讨伐了。

    徐齐霖很理解,花钱买平安嘛,反正冯家有的是钱。

    在府上呆到下午,长安的谕旨终于送到,按时间来算,也是走的加急递送。

    看过谕旨,徐齐霖终于安下心来。果然不出所料,李二陛下应允了给予冯家种植棉花、参与棉纺的奏报,市舶司也将在冯家再次上奏后在广州设立。

    等冯智戴回来,便可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让他消停地过完年,就回长安好了。

    徐齐霖放下谕旨,又拿过一封书信。能和李二陛下的谕旨一起坐顺风车的,除了晋阳公主,还能有谁?

    看着书信,徐齐霖不由得笑了起来。虽然还是小孩子,可从字里行间却能看出小公举的成长。

    或者说,小公举的文才又有长进,字更好,遣词造句更加通顺。

    更主要的是,要好玩儿的、好吃的时候少了,问风土人情,关心小舅身体的多了。

    徐齐霖想了想,提笔写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