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到天刚蒙蒙亮,外面的爆竹声便把徐齐霖叫了起来。

    不是伍菘故意吵人睡觉,而是管家吩咐,大年初一,也就是贺元日的活动仪式又要开始了。

    等到徐齐霖洗漱完毕、穿戴齐整,出门来到庭院时,看到的是庭院中的火堆半灭不灭,已是完成了使命。

    一根长长的竹竿已经立起,竿顶挂着绸布做的旗子,在寒风中飘拂舞动。

    这个东西?!很熟悉呀,肯定是被小鬼子抄袭去了。徐齐霖扬头看着,露出了笑容。


………………………………

第238章 大年初一头一天

    大年初一,唐朝人叫元日,也可以叫元旦。通常的仪式有换桃符、贴门神,当时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

    而桃符和门神当时是一种东西,就是用桃树枝干削成的一对木片,刷上红漆,挂在大门两边,起避邪的作用。

    而两片桃符上,一片写“神荼”,一片写“郁垒”,都是传说中能镇恶驱鬼的门神。至尉迟老黑和秦叔宝这哥俩,当时还没上位成门神呢!

    元日早上的活动终于完毕,人也累了,饿了,才是最期待的时刻了,开始吃喝了。

    什么屠苏酒、椒柏酒,还有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组成的五辛盘,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寓意虽好,徐齐霖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了一点。

    小昭也是苦脸撇嘴,可她是家里最小的,还是得喝点,这叫“得岁”。

    接下来上的饭菜才是可口的、美味的,饺子也终于端上来了。徐齐霖亲自指点厨子调的馅,沾上醋和蒜汁,那叫一个好吃。

    “再来一碗。”徐齐霖吃得酣畅,声音也洪亮起来。

    此时,他很是同情那些陪皇帝守岁过除夕,一早上还得参加大朝会的官员。

    要知道,元旦朝会礼制甚严,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一切程序都必须按部就班,不容有失,否则轻者罚俸,重者贬官。

    而皇家也设宴,可谁又能象在家里这般放松,这般大吃二喝?

    在徐齐霖看来,这种宫廷的正式活动,纯粹是折腾,简直要人命啊!

    嗯,元旦大朝会上,估计也只有李二陛下一个人爽得不要不要的。

    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风阙前。一片彩霞迎曙日,万口红烛动春天。诗中说得明白,朝贺队伍整齐的仪仗和庄严肃穆的氛围跃然纸上。

    除了在京的朝官外,各地方官也要携各地方特产作为贡品,远赴京师来行元旦朝贺之礼。

    而且,各少数民族政权和附属国的统治者也都奉巨礼前来向唐皇帝贺正,与唐帝国交好。

    唐王朝借万国来贺正的好时机,展示国威,弘扬国法,施政外交,这无形中也促进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于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李二陛下俯视的目光扫过殿前臣僚,以及来朝的“百蛮”和“万国”,感受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心潮澎湃,作了《正日临朝》诗。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尽,纷纶盛服章……”

    面对中外的贺正者,天子的雄心骄傲在诗中显露无遗,车同轨、书同文更显示了大国君主的威严。

    只要你高兴就好,多大的场面咱不稀罕,就在家里爽歪歪。

    徐齐霖又吃又喝,心情的愉悦程度,也不比李二陛下低多少。谁让咱不是皇帝呢,吃好喝好,有房子有钱,有人侍候,也就满足了。

    新年伊始第一天,徐齐霖却突然生出了懈怠之心。大哥要去说亲,自己十三了,是不是也能娶个媳妇儿啥的。

    嗯,嗯,想多了,想多了。徐齐霖有些心虚地看了一眼屋内的女人,或者说是丫头,立刻低下头去,脸都发烧了。

    正在此时,下人进来禀报,有客前来拜年。刚禀报完,徐齐霖便听见熟悉的声音传来,尉迟环、程处弼不知怎么凑到了一起,联袂而来。

    “哈哈,某就说嘛,齐霖家中的酒宴自是精美,比家里的好吃太多。”程处弼进屋便扫了一眼酒桌,咧开大嘴笑着说道:“就应该是这样嘛,什么五辛盘,屠苏酒,那味道儿,实在难以下咽。”

    尉迟环碰了一下程处弼,两人向着徐齐俜躬身施礼,说着拜年话。

    徐齐俜笑着还礼,请二人入座,又让下人添碗筷。

    正月初一,长安城里有条件的人家,基本上都设着酒宴。去拜年的时候,可以一家一家吃过去,称为“传座”。

    只不过,这两个家伙连早饭都跑来吃,就有点超出“传座”的范围了。

    “二位倒是起得早。”徐齐霖端起酒壶给二人斟酒,笑着说道:“某还想着吃过饭便进城,去贵府拜年呢!”

    “嗯,这汤中牢丸的味道真鲜。啥馅的?”程处弼咽下嘴里的饺子,不待回答,便又接着说道:“家父参加大朝会,不在家中。齐霖若要拜年,还需下午去才好。”

    徐齐霖转向尉迟环,开口问道:“鄂国公也不在府中?”

    尉迟环点着脑袋,嘴里塞着卤肉大嚼,连话都说不出来。

    徐齐俜已经吃好,起身告了个罪,出去给人拜年了。

    小昭也吃饱了,招呼着斯嘉丽等人,去熟练刚学会的麻将技艺。

    “去吧,这不还有人侍候吗!”徐齐霖冲着犹豫迟疑的斯嘉丽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某一会儿也要出去,你们在家里好好玩儿。”

    斯嘉丽等人走后,尉迟环才咽下嘴里食物,开口笑道:“霖哥这小侍女长得越发漂亮了,用来暖床可还如意?”

    切,徐齐霖翻了下眼睛,说道:“烧着火炕、火墙,哪还用暖什么床?怎么,你家里还烧炭盆?”

    尉迟环哈哈一笑,说道:“城中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谁还烧炭取暖?至少也用上了铁炉子吧!”

    程处弼端起酒壶,给徐齐霖倒上一杯,大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着开口问道:“齐霖,大盈库所制的镜子,怎么个卖法儿?”

    徐齐霖奇怪地看了这个粗汉一眼,随口取笑道:“怎么,程兄梳洗打扮时也觉铜镜不便,要换个照得清晰的?”

    “哎——”程处弼摆了下手,说道:“不是某家,乃是家中二兄想要。”

    徐齐霖摸着下巴,还是不太明白。

    尉迟环在旁帮着解释道:“程二兄尚清河公主,得授驸马都尉。过年嘛,或是上元节,姐姐妹妹的总要聚一聚,若是有面镜子在手——”说着,他向徐齐霖嘿然一笑。

    懂了,秒懂。姐姐妹妹的,那就是公主聚会呗,拿着镜子显摆显摆,女人的心思也就这样了。

    徐齐霖不太清楚这个清河公主,但显然没有嫡公主那么受宠。

    历史上也是如此,清河公主出降程处亮是在贞观七年,当时只有十岁。从年岁上看,好象李二陛下迫不及待把她嫁出去似的。

    再和同年出嫁的长乐公主比较,在嫁妆上就更是天差地别。李二陛下可是要将长乐公主的嫁妆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被魏大爷喷了一通才勉强作罢的。

    “这个镜子——”徐齐霖挠了挠头,苦笑道:“虽是某的发明,可专利已经授予大盈库,只是能从中分润。而且,尚未定价,也不好对外销售。”

    程处弼拍拍徐齐霖的肩膀,嘿嘿笑道:“你还是大盈库库丞呢!便是先拿面镜子出来,以后定价再补上,不是一样?”

    徐齐霖挠了挠头,装模作样地想了想,说道:“这倒也使得。可大镜子没有,只有小镜子。”

    “小镜子就好。”程处弼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干了一杯酒,说道:“大镜子不知有多昂贵,小镜子总还买得起。”

    “驸马都尉呀,连面大镜子都买不起?”尉迟环故意撇嘴,揶揄道:“你程家还缺钱了,委屈人家公主。”

    “两码事。”程处弼摆手道:“程家是程家,驸马是驸马。再说了,那么多公主,没有镜子的也不在少数嘛。”

    这话说得有点前后矛盾啊,徐齐霖歪头看了程处弼一眼,见这家伙没反应,难道是属鱼的,只有七秒记忆?

    这两个家伙又吃又喝,好半晌才打着饱嗝停了下来,根本不在乎什么到别人家“传座”的事情。

    也是哈。徐齐霖对别人家的饭菜还真看不上,皇家御宴也就那么回事。

    “走啊,出去转转。”尉迟环拿牙签剔着牙,冲着徐齐霖挑了挑眉毛。

    徐齐霖点头痛快地答应下来,与别的朝臣并没有什么交情,也就是凭着和这些小家伙的关系,勉强能去拜个年,混个脸熟。

    临走前,在程处弼眼巴巴的表情下,徐齐霖只好去房里拿了个巴掌大的小镜子,只说是偷拿小妹的,只此一块。

    程处弼两眼放光,还仔细照了照自己那熊样儿,才珍而重之地揣进怀里。

    其实,徐齐霖在大盈库正式把镜子列入统计前,已经往家里拿了好几块大的,小的更是有十几面。

    反正是处于试验阶段,也是他一个人在指挥鼓捣,谁人知道具体的数量。何况,专利还没正式授让,说全是他的,也没人有异议。

    但现在,徐齐霖还是很守规矩的。想要的话,就从大盈库买;造出的镜子,连他也不能擅自去拿,自有专人记录看管。

    三人出了宅子,各自上马,边走边聊,直奔城内而去。

    “先去驸马府一趟,把镜子给俺哥。”程处弼不时摸摸怀里的物件,好象生怕打破了似的,最后还是决定先把镜子交到哥哥手里才安全。

    “俺们在外面等着,你快进快出。”尉迟环有些不愿意,也不知道是对程处亮,还是对清河公主不太待见。

    “见不到公主,也不用行大礼。”程处弼白了尉迟环一眼,说道:“齐霖还不认识俺二哥呢,这不正好顺便。”

    尉迟环哼哼唧唧,不情愿可也不再反对。

    这小子,跟他老子很相象啊,对公主有天然的抵触情绪。

    要知道,李二陛下某天心血来潮,突然对尉迟老黑说道:“我想把女儿嫁给你,做你的便宜老岳父,咋样儿?”

    尉迟老黑心中暗骂,什么玩艺儿,老子还大你十几岁好吧,你特么地想当大辈也没这么整的。

    于是,他赶忙拜伏在地,说道:“我老婆虽然长得不是那么好看,也没啥文化,可俺们从贫贱时就在一起,几十年了,是有感情的。子曰:生官发财死老婆——哦,是那个显贵了不弃朋友,发财了不换老婆,我要学古人的良好品格……”

    李二陛下听老黑这么一嘚吧,觉得挺有道理,便当自己没说,搁置了此事。

    史书上记载此事很简单,寥寥数句而已。但事实上可能却是另有深意,并不能简单地以事论事。

    而且,这件事是在尉迟老黑差点打瞎李道宗之后发生的。李二陛下当时曾警告过他,用韩信、彭越来说事,这可是很严重的。

    所以,李二陛下可能不是抽风,却可能是试探。看看这老家伙改没改,还有没有倚功自傲的狂妄。

    如果真要尉迟家尚个公主,就象程家似的,尉迟老黑也不是没儿子,年龄上也是挺合适,怎么会选他这个老头儿?

    要颜值没颜值,要文采没文采,除了一身疙疙瘩瘩的腱子肉,尉迟老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当然,也可能是他,或者是大家想多了,李二陛下就是那么随口一说。

    但面对皇帝,刚刚被警告过的尉迟老黑哪敢造次,编套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才是聪明。管你是不是试探,老子就装孙子,躲在家里当宅男还不行啊?

    尉迟老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以后,他就老实当宅男,远离了政治舞台。

    而历史上直到李二陛下征高丽,把病得都快爬不起床的李靖都带上,尉迟老黑才勉为其难地随军出征,出功不出力地跑了一趟龙套。

    徐齐霖胡思乱想,觉得跟皇帝打交道都是不容易。老给你挖坑啊,一个应对不当,别说友谊的小船了,就是尉迟门神那样的功劳,也得装孙子老实眯着。

    所以啊,自己年纪小还真是个优势。等长大了,咱就告老还乡。哦,应该是告病退休。

    啥病,发魔怔了,这可是有历史的,经得起查呀。

    “到了,到了。”程处弼叫着翻身下马,招呼道:“走,走,进去坐一会儿,打个照面咱就出来。”

    徐齐霖抬头看了一眼这驸马府,可比自己家的宅子大多了。靠,还说你程家没钱,要娶公主也得有那个硬件,起码盖个大宅子作驸马府,那才算通过。


………………………………

第239章 拜年

    没错,在唐朝娶公主的话,是要自家掏钱盖府邸的。最多是皇家赐予一块地,你想怎么盖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要驸马和公主在外单独居住,也是为了照顾到礼仪上的不便。要知道,公主身份高贵,就算是公婆,在名义上也是臣子,更别提什么夫家的其他人了。

    虽然经过王珪的极力争取,自南平公主开始,以后所有的公主出嫁,只要公婆还在世,都要和民间一样,要行跪拜大礼。

    但这也是在新婚的时候,平常相处难免又会有礼节上的冲突。所以,眼不见心不烦,单独出去住,也减少了这种无谓的争论。

    正因为如此,在唐朝能娶公主的都是勋贵、豪门望族,根本不可能有寒门驸马。

    这种情况直到宋朝才有改变,至少不用自己掏钱盖房子了。皇室娶寒女,公主降寒士,成为了常态。

    就象陈世美,中了状元也是个穷书生,若是在唐朝,房子都盖不起,娶的哪门子公主?

    程处弼在前引路,象是到了自家一样,那些侍卫、下人也都认识他,躬身施礼,也不拦阻。

    徐齐霖和尉迟环在后跟随,也都打着快进快出的念头,不想在这里多作耽搁。

    到了厅堂外,程处亮已得下人通报,起身迎了出来。

    “二哥。”程处弼大大咧咧地一拱手,便介绍道:“这位是某的好兄弟,徐齐霖。尉迟环,二哥自是认识。”

    徐齐霖拱手施礼,说道:“祝驸马都尉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尉迟环也施礼,说着拜年的吉祥话。

    程处亮看样子也是个豪爽汉子,哈哈笑着还礼,伸手请他们入厅堂。

    走进厅堂,落座叙话,程处亮虽和徐齐霖没见过,便神态却很是亲近,对徐齐霖的一些事情也甚是了解,不时夸赞。

    徐齐霖含笑谦逊,抽空儿对程处弼使了个眼色,催他赶紧的。

    程处弼点了点头,起身走至一旁,还招呼上二哥。哥俩低声说着话,眼见程处弼从怀中掏出镜子,递给了程处亮。

    程处亮面露喜色,却转身进了偏厅。这是很平常的设计,正厅、偏厅相通。若是条件一般的家庭,则在正厅有屏风相隔。

    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女眷暂避。比如说程处亮正和公主在厅堂闲坐,突然来了客人,公主不便相见,便去偏厅回避。

    显然,程处弼这一路直闯进来,公主也只好去偏厅,来不及去别处了。

    稍顷,程处亮从偏厅走出,满脸的笑容。来到徐齐霖面前,拱了拱手,说道:“多谢齐霖成全。日后定下售价,某便如数送上。”

    徐齐霖赶忙起身还礼,说道:“驸马都尉多礼了。若不是大盈库有规制束缚,区区镜子,对某来说,岂不是举手之劳?”

    程处亮笑着点头,伸手递过一物,说道:“公主殿下知齐霖有一小妹,虽未谋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