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表情。

    而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本姓赵,河间人,据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使其双手伸展,手中现一钩。

    武帝娶她回宫,号“钩弋夫人”又称“拳夫人”。《三秦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

    钩弋夫人年轻美貌,还留下了藏钩的故事。但结局却很凄惨,就因为她生下了昭帝刘弗陵。

    所谓“母凭子贵”,刘弗陵即将被立为太子,钩弋夫人的荣华富贵看似已在眼前。但皇帝的思维却与众不同,或者说皇帝就不是正常人。

    汉武帝担心太子刘弗陵年幼,登基后可能被钩戈夫人临朝听政,从而独揽大权,重蹈吕后篡权杀戮刘家人的覆辙,定下了立子杀母的残忍决心。

    于是,钩戈夫人年仅二十岁便被处死,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对幼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

    在处死继承人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之后,汉武帝还将自己其他儿女的生母都统统杀掉了。

    理由很简单,刘彻不想留下任何一个能够充当刘弗陵养母的女人。因为小皇帝的养母当然也有可能被立为皇太后,也有可能篡权。

    而如此凄惨、残忍的事情,史书上只留下寥寥几笔记载: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遗死。

    在徐齐霖,或者任何一个具有后世思维的人来看,汉武帝可谓狠毒至极,变态至极。

    连同自己同床共枕。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女人,都无一丝情感,还算是个人吗?

    更为造孽的是,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例。被北魏完全仿效,一直延续了好几代才被废除。

    而如此残忍的做法,也仅仅只是为了预防子弱母壮、祸乱天下。

    可从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到,汉朝终究是灭亡了,北魏也完蛋了,为了江山永世的幻想终究是破灭了。

    徐齐霖其实并没有想太多,只是看着小昭握着玉钩,绷着小脸面无表情,深恐别人察觉自己神色异常的样子,不由得失笑。

    别看小妹在历史上也以文才著称,是个颜值、智商极高的女人,可在小时候,也是这般天真可爱。

    徐齐霖呵呵笑着,去房内拿出一袋铜钱,送给女人们当作游戏的彩头儿。谁赢谁拿点,就图个乐呵。

    “齐霖会下围棋吧?”徐齐俜看着小弟,笑着说道:“《棋经十三篇》既是陆羽仙长所著,多少也会教你点吧?”

    徐齐霖挠头苦笑,说道:“哥,要不咱们玩儿别的?”

    “你还有什么游戏?”徐齐俜奇怪地问道。

    徐齐霖嘿嘿一笑,去房中捧出了个木盒子,吩咐下人在桌上铺上布,把盒内的东西哗啦一声倒了出来。

    “这是——”徐齐俜看着小木块十分纳闷,拿起一块看上面刻的字,“八万?”

    徐齐霖得意地笑着,招呼管家和账房过来,给大家普及起麻将知识来。

    “没听懂没关系,咱们先演练几把,很好学,也很好玩儿的。”徐齐霖让大家分四面坐好,双手一伸,熟练地洗起牌来。

    徐齐俜听了个大概,见小弟兴致盎然,笑了笑,也学着小弟的样子洗牌码牌。

    虽然别人动作很生疏,但这都不是重点,能玩儿起来就很让徐齐霖感到满意了。

    而且,这副麻将牌里去除了东南西北、中白,只留下四张发财作为配牌,打法也是穷糊,还带搂宝的呢!


………………………………

第237章 打麻将,放烟花

    掷骰子,抓牌,打牌,徐齐霖边玩儿边讲,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那才就快呢!

    噼哩啪啦的洗牌,一万、三条、八筒的吆喝。几把过后,三人也差不多摸清了打法。虽然还不如徐齐霖熟练,也时有诈胡,但这热闹可不是藏钩啥的能比。

    徐齐霖也没耍钱,人家刚学会嘛,上来就赌,有点不地道。反正就图个乐呵,闲着也没啥事儿可干。

    可时间一长,其他三人也渐渐琢磨出了门道,感受到了乐趣。麻将嘛,国粹呢,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

    “碰!”徐齐俜抢了徐齐霖的吃牌,还冲他挑了下眉毛。

    嘿,挺气人呀!虽然你是碰,可也反应够慢,我都等了一小下才喊的“吃”好不好?

    徐齐霖暗自翻了下眼睛,让着你好了,谁让你是哥,谁让又不是赌钱呢!

    碰完牌,徐齐俜显然挺得意,随手打出一张,听牌的管家嘿嘿一笑,推倒了牌,“大郎,某胡了。”

    徐齐霖幸灾乐祸地笑了两声,徐齐俜眨巴着眼睛检查管家的牌,却发现人家胡的没毛病。

    不知何时,那边玩藏钩的女人过来了,或坐或站,就在四人身后观战。显是被这边的热闹给吸引。

    徐齐霖转头看了下,斯嘉丽自然是在旁边,便一边打牌,一边解说规则。

    小昭在大哥身后,瞪着大眼睛看牌,听着二哥的解说,也很快明白了大概,兴致也是越来越高。

    徐齐俜拿起一张牌,犹豫着是否要打。

    小昭提醒道:“大哥,赵先生和二哥都听牌了,你这张牌外面都没有,得小心哦。”

    徐齐俜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换了张牌打出去。

    账房先生老赵伸手摸牌,老脸上立刻浮现喜意,哈哈一声,推倒了牌,“某自摸。”

    小昭巴眼瞅着,立刻得意起来,说道:“大哥你看,那张牌亏了没打,赵先生就胡它哩!”

    徐齐俜笑着点头,赞道:“小妹聪慧,只是看了一会儿,便明白了其中门道。”

    小昭更加得意,对徐齐霖说道:“哥,这牌你还有没有,我们去旁边的桌上玩儿。”

    徐齐霖赶忙点头,说道:“还有一副普通木料做的,在我书房的柜子里。”

    小昭立刻跳下椅子,小跑着去徐齐霖的房中去拿。

    “学会了没?”徐齐霖转头看了眼斯嘉丽,笑道:“不熟也没关系,也不是赢天赢地的。”

    斯嘉丽笑着点头,说道:“小娘子要玩儿,奴家自然是陪着。打得不好,也不会挨打吧?”

    “挨打呀——”徐齐霖故意调侃道:“那也说不定哦。”

    小昭抱着麻将盒出来,招呼着郑娘子、斯嘉丽和阿佳妮过来打麻将,就在徐齐霖他们旁边的桌上。

    这可好,本来就不是很熟练,错打错出,不仅闹出笑话,还不时向徐齐霖提问。

    “哥,是不是牌里有幺九还行,要糊幺九就不可以?”

    “阿郎,有三个一样的才能糊是吧?”

    “哥,听牌就不能再改了是吧?”

    “徐郎,奴家手里可以剩一张牌吗?”

    …………。。

    徐齐霖一边打着牌,还得一边解答很是奇怪的问题,精神无法集中,就更不敢提赌钱了。

    好在就是热闹、欢乐,噼哩啪啦还夹杂着出牌的叫声,这方城大战倒真是让人兴致勃勃,玩起来便不容易罢手。

    伍菘、鲁达等人也没闲着,凑到一起喝酒吹牛皮。喝得高兴,便围着火堆狼哭鬼嚎地又蹦又跳。

    “诸位,给你们见识下新爆竹。”伍菘喝得满脸通红,不知怎么就把徐齐霖做的火药爆竹给拿出来几根来显摆。

    唐朝的爆竹还真就是爆竹,把年前买的竹竿往火堆里扔,竹节中空,被火烧炸发出噼里啪啦地声响,迸射出一团团的小火花,

    “你这爆竹太细了,哪会有什么声响?”有下人傻笑着表示怀疑,明显也有点喝大了。

    “嘿,你懂个什么?”伍菘晃了晃手中的爆竹,斜着眼睛取笑道:“这可是阿郎做的。在砥柱山的时候,能炸得石头翻飞。”

    说着,他向鲁达努了努下巴,说道:“鲁达,你是看过的,某说得对不对?”

    鲁达连连点头,还示意旁人往后站一站,说道:“这玩艺儿可厉害,声响极大,能把柴火都崩飞,可别砸到了。”

    “有那么邪乎?”还是有下人不信,站在火堆旁没动地方,醉眼惺忪地瞅着伍菘。

    伍菘也不知道这爆竹有多大的威力,毕竟是头一次放。眼见有人装胆大,他也不好意思装怂躲远。

    不过,这家伙也多了个心眼,把手里指头粗细的爆竹扔进火堆,却是离自己稍远。

    爆竹进了火堆,众人都在注目观看。片刻后,轰的一声巨响,木柴横飞,火星迸溅。

    不以为然的那个家伙倒霉,烧着的木柴飞来,砸在他身上,脑袋上也挨了一下。而他被巨响震得怔愣,傻呆着一会儿,才发出惊叫,连滚带爬地远离火堆。

    众人也反应过来,上前扑打救助。好在没有大碍,只是头上破了点皮,衣服被烧了几个窟窿。

    这下子,几个家伙的酒也醒了大半。面面相觑,脸色怪异,或惊吓,或后怕,一时都说不话来。

    屋内的麻将正打得热火朝天,猛然的响动把徐齐霖等人也吓了一大跳,纷纷跑出来察看。

    “这个,阿郎——”伍菘既心虚又尴尬地上前两步,把手里的爆竹递了递,让徐齐霖看清楚,话也不用多说了。

    徐齐霖翻了翻眼睛,本来是要等子夜敲锣打鼓时,或者是明早,才招呼大家一齐听个响,看个新鲜的。

    可这家伙提前拿出来,可把众人吓了一跳。看来,这指头粗的爆竹还是有点猛烈呀,装药量得减少,或者把配比改动一下。

    其实徐齐霖也是没细想,就按照后世的麻雷子的估摸的。可他忘了,麻雷子没装多少药,外面一层层包着的都是纸。

    “这是爆竹?!”徐齐俜瞅着这细竿,很是吃惊,也有些不太相信,“就这细细的,弄出那么大的响动?”

    徐齐霖嘿嘿笑了两声,既然出来了,那就放几个听听响儿,热闹一下。

    “大家都离得远点,咱们放几个新式爆竹。”徐齐霖招呼着大家远离火堆,又一指伍菘,“你不是爱放吧,这活儿都给你了。”

    伍菘见阿郎没生气发火,心中一松,嘿嘿笑着点点大脑袋。不就放爆竹嘛,咱有经验了,站得远点,也都扔进火堆里。

    众人都退到檐下,神情还是有些紧张。刚刚在屋里都听得象打雷,这在外面,声势岂不更加惊人?

    那几个下人也老实了,在台阶下瞅着伍菘,有的还做好了捂耳朵的准备。

    伍菘却不觉得是苦差使,有万众瞩目的感觉,挺胸昂头,倒还是个人来疯。

    只见这家伙估摸了下距离,手上用力,把爆竹扔进火堆,正落在火堆中央。然后,不慌不忙地走远几步,神色从容,脸上还有些笑意。

    轰!火堆中腾起一团光亮,柴火、竹屑飞扬而起,烟雾中无数火星迸溅,宛若群星。

    众人一阵惊愣过后,便是大笑拍手,都觉得这比烧普通的竹子可过瘾多了。又有声,又有光,效果杠杠的。

    “再放,再放。”小昭跳着催促,可马上又伸手拉着老哥的衣袖,觉得这样才更安全。

    “来啦!”伍菘大声应着,又回身扔出一根。

    响声不断,火花四溅,人们逐渐适应了这动静,也去了很多害怕心理,只觉得这玩艺儿厉害,放起来过瘾。院子里笑声欢快,喝彩不断。

    “没有啦?”小昭见伍菘停了下来,手里也空了,很是意犹未尽地巴望着老哥。

    徐齐霖摸摸小妹的头,笑道:“别急呀,还有更好看的呢。”

    说着,他吩咐伍菘去把做好的花筒拿出来,要放就放个过瘾。

    在后世,徐齐霖曾看见过农村孩子过年前自己做的花筒。

    这种土制花筒一般是用泥来做花台,就是个中空的顶小底大的圆台,上面的顶用铁丝捅个细眼,晾干晒透,或者在大锅底下烧一烧,就算完成。

    然后再把从集市上买的花药,通常是用火药和铁沫等拌成,再一层一层用纸隔开,装入花台。

    孩子们白天忙着装花筒,晚上忙着放花筒、看花筒。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每一天都是那么地快乐,那么地幸福……

    伍菘捧出个盒子,里面是用粗大竹筒做成的烟花。他没见过这玩艺儿,拿出一个看了看,觉得应该是点上面的药捻。

    可药捻有点短吧,这么个大家伙,要是炸起来可是更厉害,人还没跑出几步,可能就被炸了。

    徐齐霖看出这家伙的犹豫,笑道:“这个不是爆竹,是烟花,不会响,也不会崩人的。”说着,他亲自下场,准备做示范。

    “齐霖,莫要冒险。”徐齐俜抬手想阻止。

    “放心,没事儿的。”徐齐霖已经呵呵笑着跑了过去。

    他已经玩心大起,抱起一个就放到空地上,又跑到火堆旁抽出一根长柴火,上前点着了引线。

    伴着一串小火花,烧着的引线延伸进了竹筒之内。众人注目观瞧,有的人已经掩上耳朵,等着那震耳欲聋的巨响。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大家伙没有爆炸,而是向外喷出了火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夹杂着金黄、蓝、绿等绚丽的颜色。

    徐齐霖没有精工细做地让烟花喷出什么图案,就是加了些铁末、铜末、金属盐。虽然有些乱,但花颜六色的喷花,依然让没见过的人觉得美丽绚烂。

    “这叫烟花,就是好看,不会响,也没啥危险。”徐齐霖走过来,对着众人笑着解释。

    “真好看哪!”小昭的脸上满是惊叹,伸手指着欢叫,“红色的,紫色的,金黄的……”

    虽然没有专业人员做出的烟花喷得高,也没什么图案,可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依然令人眼花缭乱、惊艳不已。

    喷了足有一分多钟,烟花才算放完。伍菘已有了决窍,不肯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把下面的活儿都包揽了。

    反正徐齐霖也没做几个,总共十来分钟的时间,便全放完了。

    众人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小昭更是拉着哥哥要多做几个。

    “正元节时再放,一定多做。”徐齐霖抽了抽鼻子,随口敷衍着。

    小昭还不依,正好外面响起了钟鼓之声,子时到了,辞旧迎新的一刻,终于算是给徐齐霖解了围。

    这个时候,守岁的人应该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们给主人施礼,说一些吉利的拜年磕。

    而且,唐朝还没有压岁钱一说,条件好的家庭,或许会准备点特制的金、银、珠宝等物,给小孩子的,图个吉利。

    下人仆佣排队上前,直接给徐齐俜、徐齐霖、小昭行礼拜年,“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没错,没有什么“过年好”之类的,多俗气。人家唐朝人拜年磕也文雅,有才气。

    徐家兄妹含笑回礼,又请众人回屋落座,随便吃些点心,聊了会儿天,众人便纷纷起身告辞。

    子时一过,有的人要继续守岁玩乐,熬个通宵。可也有一些人,特别是小孩子,会去睡觉,等着初一早起,还有一番仪式呢!

    不吃饺子吗?徐齐霖挠了挠头,没好意思说出来。

    唐朝人过年吃饺子,但不是除夕,而是初一早上。而且,饺子也不叫饺子,被称作“汤中牢丸”。

    徐齐霖反正也不饿,睡前吃东西对胃也不好。便送众人各去安歇,他也回房休息。

    待到天刚蒙蒙亮,外面的爆竹声便把徐齐霖叫了起来。

    不是伍菘故意吵人睡觉,而是管家吩咐,大年初一,也就是贺元日的活动仪式又要开始了。

    等到徐齐霖洗漱完毕、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