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当如此。”冯智戴说道:“便是现在想买,徐丞不好定价,冯家亦不知出价几何?”

    徐齐霖说道:“冯兄见识得明白,某也不用为难了。”说着,他看了下天色,发出邀请,“冯兄便在敝宅用过便饭再走,进不了城,便在敝宅住下。”

    冯智戴笑着婉拒,找了个挺好的借口,起身告辞。

    徐齐霖送到门外,挥手告别,回到屋内,便拿过数张拜贴和礼单随便看了看。

    显然,冯家的礼最是丰厚,南霸天的底蕴,确是不一般。而其他送礼的,却多是名头响亮,尉迟环的也赫赫在列。

    这小子是代表老爹送的礼,为了尉迟门神的老婆能有镜子?尉迟门神就算了。

    你说长得那么黑,还照什么镜子啊?徐齐霖心中腹诽,让斯嘉丽把这些礼单都抄录一遍,改天交给李二陛下。

    这就是徐齐霖的狡滑之处,礼是收了,还让李二陛下知道。

    受贿在明处,或者说这不是贿赂,就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别人想用此事搞他,到李二陛下那里就会被挡下。

    镜子摆在那儿展览,确实让很多人心痒痒。除了想借机发财的,估计女人们最是热切。

    按照李二陛下的交代,徐齐霖已经送出三套镜子。毫无例外,就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四胖和晋王李治,还有城阳公主。

    这样一来,长孙皇后所生的三儿四女就全都有了。而徐惠则是除了嫡王嫡公主,唯一拥有镜子的女人。

    宫中的妃嫔会不会排队去阿姐的宫里蹭镜子照呢?徐齐霖想起那样的情景,就觉得好笑。

    可好笑之余,徐齐霖对李承乾、杜荷的不满也是更加浓烈。

    连兕子和新城都送了小昭礼物,算是过年的心意。阿姐也给了小昭一挂珠链,还拿了两个小金饼给徐齐霖。

    尽管这不是对所送镜子的报酬,可多少有个回报,也让人心里舒服不是。魏王、晋王、长孙冲也派人送来了礼物,唯独李承乾、杜荷,一点反应都没有。

    特么的,老子欠你们的啊?!拿镜子好好照照,看自己是个什么臭德行。

    徐齐霖很生气,倒不是稀罕什么财物,就是对这两个家伙的处事很不满。

    好吧,反正这两个家伙也蹦跶不了几年了。一个被流放,一个被砍头,这个下场挺美的。

    徐齐霖想到这些,也就平复了心境。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反正是走不到一起的,疏远更好。

    “阿郎——”正坐在那里胡乱琢磨,斯嘉丽笑眯眯地走了进来,招呼着,“去指导一下糖葫芦呀,小娘子都着急啦!”

    徐齐霖有些犯懒,摆手道:“一遍不成就再沾一遍糖,很容易的。再说,某也没亲手做过。”

    斯嘉丽却不放过他,上前挽起他的胳膊往起拉,笑道:“走啦,走啦!自己坐在这里也没意思,就是在旁边看看也挺有趣呀!”

    徐齐霖嘿嘿一笑,稍显无奈地起身,被半拉半扯地拖了出去。

    小锅里糖已经熬化,但看颜色还欠些火候。虽然徐齐霖没亲手做过,可也知道糖要熬得发黄才好。

    “糖再多熬一会儿。”徐齐霖上前指点,拿起一串红果端详了一下,山楂没去籽,也行啊,就这么吃吧!

    “其实,把一个个的山楂扔进锅里滚一下,拿出来也好吃。”徐齐霖又想出了一个偷懒的办法,立刻招来了小妹的白眼。

    嘿嘿,徐齐霖干笑了两声,说道:“把苹果切成小块,做出来也好吃。”

    “奴家来削苹果。”阿佳妮一听吃的,那肯定是不嫌累,转身就去拿苹果和小刀。

    眼看着糖熬得微微发黄,徐齐霖拿起一串红果在锅里滚了一下,动作可能有点慢,粘得很。

    好吧,基本合格。徐齐霖把沾好糖的红果轻轻摔到了旁边的油纸上,笑道:“凉一下就能吃了,酸酸甜甜、消食解腻。”

    小昭看着晶莹的红果,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就站在跟前眼巴巴地瞅着。

    徐齐霖继续,动作迅速了不少,越做越是熟练,一会儿就把十几串糖葫芦做完了。

    这时,阿佳妮和斯嘉丽已经削好了一碗苹果,又串在竹签上,央求徐齐霖继续。

    “明天送进宫里,让阿姐和公主殿下都尝尝。”徐齐霖拿起一串红果,递给小妹,笑着交代道:“顺便把新出的冰糖也带去。”

    由于冰糖是自然结晶,耗时需要数月。而且,徐齐霖还要等数量差不多时,才好上市销售。否则,连送进皇宫的都不够。

    小昭胡乱点头,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咔嘣脆的糖,酸甜的果,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最爱,对她也不例外。

    “不粘牙就说明很成功。”徐齐霖笑着示意两个侍女也来吃,便随手把活儿交给了旁边学习的厨子。

    三个小丫头吃得欢快,还是斯嘉丽最好,知道给阿郎拿上一串。

    徐齐霖边吃,边想着明天去城里招呼大哥,过年的话,还是在外面比较宽松。城里有宵禁,总是觉得不够方便。

    尽管徐齐俜过了诠选,授职越王府文学。但这个官职,却不为徐齐俜所喜,有不去就职的想法。

    越王李贞,李二陛下的第八子,好武,长于骑射;好学,兼涉文史,有行政能力。在皇族中与十弟纪王李慎齐名,当时唐代百姓尊称他们:“纪、越”。

    这个李贞还算有点刚气,历史上曾起兵反武,兵败之后自尽身死。相比于那些苟延残喘的李唐宗室,徐齐霖对此还是有点赞赏的。

    但大哥自有他的想法,徐齐霖也不好相劝,便由他决定好了。毕竟各人情况不同,想法也迥异,走的人生道路也不会一样。

    就象徐齐霖,剽窃几首诗词是没问题,要他写姘五姘六的文章,立刻头大如斗;徐齐俜则是传统教育下的人才,文学功底深厚,尤善文诰,象什么中书舍人之类的官职,最为适合。

    而徐齐俜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或许对李贞印象不太好。反正,徐齐霖搞不大明白,也不想过于干涉。

    “哥,要不要给陈娘子送面镜子?”小昭吃了两串糖葫芦,稍微歇息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徐齐霖挠了挠头,觉得这事就是要办,也不能是自己来。大哥和陈娘子可能有意思,就是送,也应该是大哥来呀!

    可一想到那还魂的尴尬时刻,徐齐霖就觉得怪怪的。要真成了自己的嫂子——嗯,幸好陈娘子记不得当时的情形。

    摇了摇头,甩开胡思乱想,徐齐霖有些难看地笑了笑,说道:“这事问问大哥吧,若是他要,就算是花钱买,对咱家也不是什么问题。”

    “你是大盈库库丞,还要花钱买?”小昭撇了撇小嘴,对老哥以大盈库为家的禀性知之甚深。

    “今时不比往日。”徐齐霖一本正经地说道:“上上下下都盯着呢,想白拿徒然招惹非议。”

    小昭眨巴着大眼睛,不知道是真是假。旋即,注意力又被苹果块糖葫芦吸引过去。


………………………………

第236章 欢乐除夕

    过年,徐齐霖是很复杂的心态。在后世,年过得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年味儿。而节日的氛围,倒象是有人在刻意地支撑着似的。

    或许是年龄的增长,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欢乐;也或许是年味儿本来就有,可自己却一边闷头玩手机,一边感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了……

    转眼便是除夕,徐齐霖很庆幸自己还不算是高级官员,不用抛下亲人进宫陪着李二陛下守岁。

    尽管皇家御宴的食物肯定很是精美,歌舞团的表演也很精彩,可谁不想放松,谁想跟着李董熬一宿呢?

    天刚擦黑,小昭便迫不及待地拉上徐齐霖,跑到街上去参加驱傩。斯嘉丽、阿佳妮也雀跃地跟着,徐齐霖不得不让伍菘等家人随身保护。

    所谓的驱傩,通俗地说就是跳大神,是在除夕举行的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以祈求新的一年人人健康平安。

    在唐朝,“驱傩”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官方的,叫“国傩”。国傩由太常寺主持,地点是紫宸殿前,场面很大,参演人员众多,很闹腾。

    而民间的驱傩就比较简单随意了,游行大队的前面是戴着老翁、老婆婆面具的傩翁、傩母,身后身旁是或多或少的戴小孩面具的护僮侲子。

    再有就是戴各种鬼怪面具,要被驱赶消灭的对象。一大队人又走又跳,又有吹拉弹唱。

    徐齐霖等人则是凑热闹瞎起哄,跟着驱傩的队伍瞎晃悠一圈。

    尽管很简单,但有了这种仪式,徐齐霖立刻觉得年味浓厚了许多,主要是有了欢乐的情绪。而过年的气氛也随着一个个的仪式,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驱傩完毕,徐齐霖等人返回家中,离得还远,便看见了家家户户的庭院中燃起了火堆,唐朝管这叫“庭燎”。火光闪烁,比平日的夜晚,增加了不少的明亮。

    接下来,便是从古至今都未改过的过年程序——吃年夜饭喝团圆酒。富贵人家还有吹弹奏乐的,要是喝大了,就去火堆旁手拉手臂挽臂地又唱又跳。

    为了热闹,徐齐霖把郑娘子和阿珂,还有戏班子里家不在本地的人员及家属,都请过来一起过年。

    这样一来,虽然徐府没养歌伎,可这除夕歌舞节目也是不缺,也没有冷清一说。

    但徐齐霖想得周到,请人来过年挺好的,可要让人觉得是召来表演的,那就让人心情不好了。

    “除夕饮宴,就要热闹欢乐。作诗作词、吹拉弹唱,完全自愿哈,谁擅长什么就表演什么。”徐齐霖端起酒杯,先敬了大家一杯,便起身笑着说道:“我先来,就唱一首俗气点的《恭喜发财》。”

    郑娘子、阿珂、斯嘉丽等人用力拍着巴掌,现在鼓掌已经成了欢迎的表示,至少在长安已经流行开来。

    徐齐霖笑嘻嘻地走到厅堂正中,想了想歌词,便开口唱道:“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

    怪腔怪调的演唱,浅白通俗的歌词,激起了一阵哄笑声。最主要是徐齐霖这么一闹,别人再来表演就是为了庆祝节日,为了过年欢乐,而没有了身份上的差异。

    “吃好喝好,大家随意啊。”徐齐霖表演完毕,还笑着让了让,才回到酒桌,冲着有些发怔的大哥咧嘴一笑,坐下吃喝起来。

    食材可能不及皇宫的精美,但饭菜的味道却不遑多让。酒也有高度、低度,还有给女人和小孩子喝的醪糟。

    欢乐的气氛在延续,吃喝一阵后,郑娘子表演了琵琶独奏。小昭又蹦跳着跑到厅中,用清脆稚嫩的嗓音唱了《沧海笑》。演唱时,她摇头晃脑的样子惹得众人开颜欢笑。

    “哈哈,我把你最拿手的歌曲给抢了。”小昭跑到阿珂旁边,拉着她的胳膊嘻笑着说道:“谁让你会的多呢,不会发愁没节目。”

    阿珂笑着调侃道:“什么你的我的,谁先抢着就是谁的。”

    小昭连连点头,又挟了好些菜,放到阿珂面前的小盘子里,“这些菜都很好吃,你多吃啊!”

    阿珂目不能见,但感觉却很敏锐,伸手轻抚小昭的肩背,用这样的亲昵动作表示感谢。

    “某已决定,去纪王府去担任参军。”徐齐俜突然放下酒杯,含笑对徐齐霖说道:“年后纪王之藩,某便要随其前往襄州了。”

    徐齐霖不由得一愣,问道:“不是越王府文学嘛,怎又变成纪王府参军了?”

    徐齐俜解释道:“纪王府参军也是刚刚出缺,吏部通知与某,要某年后答复。”

    纪王李慎,与李治同岁,史载:少好学,长于文史,皇族中与越王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

    徐齐俜继续说道:“且纪王对某颇为礼遇,派人送来请帖,邀某初二前去王府赴宴。”

    徐齐霖微微颌首,但还是谨慎地说道:“大哥也别先作决定,先去王府见过纪王,观其禀性,察其态度,再作计较也不迟。”

    徐齐俜笑着点头,说道:“好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便见地再作决定。”

    徐齐霖犹豫了一下,还是试探地问道:“阿姐对大哥的终身大事也是时时牵挂,不知大哥是何打算?若是有中意的,莫不如年后便纳聘说媒,先把亲事成了。有嫂子相陪赴任,大哥也不必在他乡无人照顾日常起居。”

    徐齐俜脸色一红,端起酒杯轻轻抿着,笑得有些尴尬。

    有门呀!徐齐霖眼前一亮,若是大哥没有中意的,那便脱口而出。现下这个神情,显然是欲说还羞,欲言又止。

    “小弟看陈家娘子挺好。”徐齐霖咧嘴笑道:“温婉有礼,又会持家。其弟在大盈库算学馆也是刻苦用功,日后有个官职,也是寻常。”

    徐齐俜放下酒杯,轻抚额头,嗫嚅道:“只是听说她以前患过颠症,不知日后会不会复发?”

    徐齐霖呵呵一笑,摆手道:“大哥过虑了。陈娘子患的是离魂症,是惊吓所致。小弟已请家师为其召回,绝无复发之虞。”

    徐齐俜精神一振,望向徐齐霖,有些惊喜地说道:“倒是听陈娘子说过,是小弟用法器治好了她的病,却原来是陆羽仙长施救。嗯,这下倒是可以放心了。”

    徐齐霖装模作样地点头称是,笑道:“那便趁着过年,大哥去徐家走上一趟,或是遣媒说合。”

    徐齐俜嘿然而笑,连连点头,说道:“某就不用亲去了,让管家送礼拜见,顺便探探陈家的口风。”

    “也好。”徐齐霖说道:“陈家不是士族大户,小弟对此倒是很满意。阿姐也曾说过,士族豪门树大招风,家族子弟良莠不齐,说不好便会被牵连。以大哥的才学,也自是不须什么人脉帮衬。”

    徐齐俜颌首赞同,说道:“阿姐在宫中不易,你我兄弟不能帮扶,亦不要为她添麻烦。”

    说着,徐齐俜叹了口气,说道:“除夕之夜,团圆守岁,父母已仙逝,姐弟亦不能相聚,无奈呀!”

    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除夕之夜更是团聚欢乐的日子。不仅是家中的直系子孙,那些已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也多都要聚在一起团圆。

    “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就形象地描述了一大家子有老有小,欢乐团聚的情景。

    徐齐霖略有些诧异地看了大哥一眼,不知道平常闷闷的,竟还有这样的嗟叹。看来,也不是光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嘛!

    此时,斯嘉丽下场跳起舞来,虽然不是正宗的胡旋舞,可她还是学过,身体也极灵活,象个花蝴蝶似的翻飞跳动,惹来了一片掌声。

    徐齐霖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笑着拍手喝彩。

    吃吃喝喝,唱歌跳舞,吟诗,嗯,只有徐齐俜做这个。但这个除夕夜却是充满了欢乐热闹,尽管没有什么春节联欢晚会。

    两个时辰过去,酒宴才算结束。但要守夜,自然还有别的助兴节目。

    几个女人围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玩起了老少咸宜的游戏——藏钩。所谓藏钩,就是猜物。

    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藏钩游戏可不是瞎猜,是考验藏猜双方的智慧和辨析能力。要求藏者机巧善变、不动声色,猜者善于察言观色、琢磨对方举止表情。

    而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本姓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