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戴文有以大唐广安公主的名义,给做工百姓发放过冬福利,一袋盐,一袋海带,一罐水果罐头,不但让高昌百姓迅速归心,都认为这是落叶归根,回归祖国,也让其余两国来做工的百姓羡慕不已。因为就连买来的俘虏,都有赏赐。相对他们自身国内来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而且大唐税收,福利等正慢慢的通过这些人传开了。
大雪纷飞,白茫茫的一片,雪景虽好,但是没有人有心情观赏,出门能把成人陷进去一半,大雪过后都在忙碌的清扫屋顶的积雪。
好在现在的房屋全是砖码起来的,不至于被压塌,但是屋顶积雪必须每日清除才行。
从几年前打东突厥开始,滑雪板就从大唐军中流传出去,制作简单,学起也快速,无论是用来赶路,还是玩耍,都是挺不错的,所以很少有人不会用的,这至少让冯戴文的人能够出行。
高昌十多个县,全都安排了人去查看,是否有人受灾,也好方便及时救援,毕竟大部分都是汉人,以及后裔,能够少死一点总是好的。
大棚里面烧有煤炉,总算有收成,这在原来西域人的眼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法运出去卖,大雪路面,运输困难,而且成本太高,这就让战士们一饱口福了,最容易保存,和最容易种植,产量最好的萝卜,白菜加上海带,炖上一大锅山药粉条,牦牛肉虽然小块,但油气十足,放上一点姜葱,芥菜,每一个人都捧着人头大的瓷碗,围着火炉,吃得满头大汗。
冯戴文也正陪着广安在屋里吃着火锅窝冬,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多了两电灯泡。
李泰带着李恪,闻香而来,冬日无事,两人又知道冯戴文喜欢弄点好吃的,由其是有广安她们在,更是变着花样的弄出美食,免得远离家乡的几女胃口不好。
于是乎,李泰两人理所当然的就住了进来混吃混喝,还美其名曰照顾大姐,这句话说得理直气壮,还好李恪脸皮比较薄,还脸红了一下。
“姐夫,这西域冬季下的雪也太大了吧!”李泰看着玻璃窗外又开始飘雪,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只听说话,还以为他是忧国忧民,可惜手上筷子还在不停的从锅里捞肉。
一块牦牛肉在火锅里面涮涮,放进嘴里,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摸摸鼓起的肚子,纠结着是否继续吃点。
“算了,人不可贪口舌之欲。”李泰苦着脸放下筷子,安慰自己道。
“噗!”冯戴文嘴里包着一口白水,直接喷到一边,见过无耻的,就没有见过如此不要脸的,简直被他逗乐了,就属他吃最多,居然有脸说这话。
“你……你……真是人不要脸者无敌啊!”冯戴文用手点点李泰,等那口气顺下去,没有好气的说道。
“看你小气的,没事四弟爱吃就多吃点,不够叫厨娘在弄。”广安看着肉嘟嘟的李泰,微笑着说道。
“咯咯!咯咯!”丫丫和傲梅忍不住掩嘴笑出声来。
原本两人是没有资格与他们同桌而食,但几人关系匪浅,又都很熟悉,也就没人计较那些。
“不吃了,不吃了,天天窝在屋里,这个冬天起码又要长好多。”李泰看着锅里的肉,强忍着偏过头去,连连摆手说道。
“嘿嘿,这里积雪起码要三月才会融化,如此长的时间,为了避免你长得太胖,影响身体,吾决定好好帮你锻炼。”冯戴文嘿嘿一笑,双手用力一握,手指发出正咔咔响。
“不用,不用,我自己知道锻炼,姐夫你还是帮三哥锻炼吧,你看他有人照顾着,肯定会缺乏锻炼。”李泰打个冷颤,连忙指着正一脸无赖看着龙玉珠给自己不断挑菜的李恪说道。
李恪见李泰祸水东引,也是无语,又看着正含情脉脉盯着自己的龙玉珠,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你父王已经上书,请求圣上为你们赐婚,我估计圣上应该会同意,不过在此之前,你们一定要注意一下影响,别让小姑娘无法见人。”冯戴文含蓄的对两人叮嘱道。
“不会,不会。”李恪看了一眼可爱的龙玉珠,涨红脸,手忙脚乱的连忙说道。
“真的吗?圣上会同意的是吧!”龙玉珠只听出了前面半句,转过头,把视线难得的从李恪身上挪开,喜笑颜开的问道。
“应该没有问题,看你二人相互皆有好感,我也就成人之美,上奏为你们说了几句。”冯戴文点点头说道。
“太好了!”龙玉珠一听,立即抱着李恪的胳膊尖叫道,满脸幸福的笑容。
“唉!现在的孩子,真是不懂礼貌,帮她说好话,都没有说声谢谢,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冯戴文故意不满的摇头叹气说道。
“谢谢姐夫!”对于冯戴文的取笑,龙玉珠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跟着李恪称呼道。
“既然你叫了一声姐夫,也不会让你白叫,这几个月就安心的跟着傲梅学习大唐皇家礼仪,要不然到时候容易被人轻看。”广安轻声细语的对龙玉珠说道。
“多谢大姐!”李恪一听,感激的起身拱手施礼。
(本章完)
………………………………
第400章 李恪,龙玉珠
“多谢大姐!”龙玉珠也紧跟着起身道谢,对于广安的雍容气度,一举一动皆是无可挑剔的优雅。她早就羡慕不已,现在有人教导,当然高兴得很,对于是否会被大唐官员轻贱,其实并不理解。
………………
与西域不同的长安雪景,观赏的人就非常多,到处都是踏雪寻梅之人。
龙首原宫殿群已经全部装修完成,山下新城区也建成了,整个新城区不设城墙,全部采用环线样式,从山顶望下去,就是一圈,一圈的,日后需要扩建,又可以继续绕城而建。
新城区搬迁进去的人,几乎全是勋贵,世家,以及商人,尤其是半山别墅群,身份低了,钱少了更本没有资格入住,可谓是非富即贵。
山下也挺有意思,游乐场在东面,附近住的全是商人,靠近山脚南面是车站,为了出行方便,居然有许多官员选择了这一块地方。
长安城现在聚集了数万大小官吏,加上其家眷,这一块就有二十多万人,可见其规模,作为福利,凡是属于官员,李世民都赏赐有宅子,至于小吏,当然是集体宿舍。
高官大宅,小官独楼,还有不少能工巧匠,所分配的房屋都快赶上三四品官员了,像孙思邈,清石这些无论他们是否入住,与二品大员一样的高楼大院,奴仆杂役通通配备到位。
二十万苦力,十八万劳役,还招募了十万劳力,经过一年的努力,不但完成了新城一期建设,新城区到长安老城二十里铁路也修建完成。
今日数十万人正在道路两侧,等待通车,虽然李世民的神龙号看到无数次,对于没有马拉就能跑的车子,已经不在大惊小怪,但是停在车站那一架十五丈长的大车,如何开动,还是非常好奇。
今日通车仪式,不但是工人被允许围观,还有长安无数的百姓,左右武侯也全体出动,维持着秩序。
李世民带着文武大臣,在车站里面二楼上隔着玻璃观看,一千挑选出来的百姓,工人,以及异国使者,商人,正排着队上车。
第一次通行,当然不会让李世民上车,对于未知事物,还是让其他人去探索为妙。
“请大家坐下,不要乱动,列车马上就要启动了,开始会有一点震动,请不要惊慌,保持镇定,这都是正常现象。”招募培训的服务员对正东张西望,到处观摩的人群,大声的解说着。
进入车厢的人群这才正襟危坐,老老实实的坐下,用手紧紧的扶住附近物体。
“呜!!!!”的一声长鸣,车身一震,缓缓开始前行。
“动了,动了!”长安人都是见过李世民的座驾,那一声长鸣早已听习惯,听到火车鸣笛,不由自主的对身边的人说着。
这也是一种自豪感,显得自己比别人懂得多。
李世民等人看到火车启动,也不由上前一步,略微紧张的看着,毕竟火车看上去那么长,还拉了一千人,对于能否开动起来,许多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咣!咣!咣咣……”火车由慢变快,逐渐的变成快速行驶,没有多大功夫,就只看到很小的车尾。
二楼众人过了良久,才若有所失的放下望远镜,听着远处传来一阵阵的欢呼,惊讶声,相互对视,久久无语,实在不知道如何形容心中感受。
唯有李世民,显得相当兴奋,对身边李靖问道:“李爱卿,你以为此物如何?”
“回圣上,国之重器!有了此物,大军可数日到边关,大唐江山,从此永固,臣恭喜圣上!”李靖拱手道贺。
李靖不愧是军事天才,很清楚的意识到火车的好处。
“哈哈!哈哈!有此物相助,西域也好,高句丽也罢,全都是朕囊中之物。”李世民高兴的哈哈大笑。
“有了这车,运送粮草大大降低,后勤保障无忧,大军无敌已!”长孙无忌脸上肥肉抖动,摸着胡须感叹道。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马屁拍的好,于无形之中,扰到李世民的痒处。
“不但是军事,还有商业往来,也有大用,尤其是长安到洛阳,每日有大批货物往来,等火车开通之后,一日可往,原本许多送不过来的货物,也能送到,难怪卫国主张先修此路。”房玄龄摸着胡须点点头说道。
“卫国眼光一向长远,明年长安到洛阳道路修通,无论是收费,还是税收,都能大大提高,等铁路遍布全国,到时候巡视国土,也不过数日功夫,朝廷对于地方掌控大大的加强不少。”箫瑀也忍不住说道。
几人都从自己管理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了火车的好处,这也给了李世民坚定先搞内务的决心,原本一心想攻打高句丽的心,也不在坚持,大不了过上几年就是,反正到时候打起来更加的轻松。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朕也期待铁路遍布全国的一天,李爱卿火车可能支持开到那么远?”李世民笑着说道,随即又问科研院的大功臣李淳风。
“回禀圣上,现在用的蒸汽机是第三代,已经改进不少,只要有煤炭,就能一直运作,最多车上跟两维修人员。”李淳风一说到机器,立刻口若悬河的解释道。
“船上的蒸汽机呢?能不能远渡重洋?他们路上可没有补给。”李世民迟疑了一下,消化了他的意思又问道。
“完全没有问题,就算没有了煤炭,用材火也是可行的,只是没有那么大的动力而已,他们带有一艘补给船,理论上来说是够一年所用。”李淳风斩钉切铁的回答道。
“那就好,你们科研院在辛苦一点,多检查一下,都是大唐好儿郎,可不能折在了海里,开春之后他们就要出发。”李世民点点头,反复叮嘱道。
“圣上仁德,臣谨遵圣喻,定不会让您失望,也不会让出海将士因为臣等而有何闪失。”李淳风严肃的拱手应承道。
“辛苦您们了,传朕口谕,待长安与洛阳火车通行之后,朕为汝等封赏。”李世民满意的说道。
“臣代同僚先谢过圣上!”
(本章完)
………………………………
第401章 又是一年
“呜!!”远方传来一声长鸣。
“来了!”李渊拿起望远镜,看着远方极速行驶过来的火车,有点不敢相信的自语道。
长安城外同样站满了围观的百姓,只有李渊,要等火车来了之后,再坐回去,谁劝都不行。
疾驰而至的火车,带来了巨大的震撼,道路两旁的人不用人阻挡,就吓得连连倒退。
“走!下去!”李渊看着减速进站的火车,放下望远镜,递给侍卫,兴奋的说道。
侍卫开道,李渊登上了列车,专门腾出一节车厢,供他专用。
火车很快又一次出发,带着长安的乘客,奔向新城区…………
白日一整天,来往坐车的人群络绎不绝,李世民带着大臣也往返坐了一次,体验了一番速度与激情。
体验之后,李世民召集开会,研究铁路的问题。
“启禀圣上,经过中书省共同商讨,以目前之能力,每一年只能修建铁路二百里,如果遇山路险峻,恐怕最多百里,这也有钢材不足之缘由。”箫瑀对李世民拱手说道。
“能否加大开采量,可以多增加一些人手。”李世民眉头一皱,探询道。
“这恐怕很难,农具每年就需要大量钢铁,还有战士们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新式船只,需要大量钢铁,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人手辽西已经有三十万在采矿,倭岛道银山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五十万,屯田,修建水利,都需要大量人手,岳州前前后后又调过去十多万。
如果在增加人手采矿,除非征调劳役,或者招募工人。”长孙无忌分析道。
“不可!万万不可!这两年风调雨顺,好不容易攒下一点家底,如果大量抽调劳役,招募矿工,势必影响粮食收成。
现如今虽然每年粮食颇多,但是还没有到过剩之时,而且还有近百万人不事生产,也同时要供养精兵,府兵六十万有余,这些皆需要大量粮食。
如果没有了粮食,那么再多的金银,钢铁又有何用。”房玄龄连忙劝解道。
“好了,爱卿不用劝了,朕非昏庸之人,一切以民生为主,铁路日后慢慢修建就是。”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圣上英明,富蕴铁矿已经探明,确实是不比辽西小的铁矿,不过要想开采,恐怕还要在等一年,等西域煤矿够用了,就能就近运送过来,而且有了一年时间缓冲,粮食储备也才足够。”宇文述正容拱手汇报。
“好!虽说开采还需一年,但前期准备可以先做,把基地,村庄先建立起来,这事让李道宗去办。”李世民点点头,又继续下令,随即就让众人离开。
等人走后,李世民又沉思一会,这才起身,去见杨妃。
杨妃性子清雅,整个宫殿只有四名侍女,而她身边,通常只有两人,而她每日最多到院里遛食,其他时候多半都是在念经祈福。
“圣人至!”
“参见圣上!”随着内侍一声尖锐的高喊,李世民大踏步而来,杨妃等人连忙起身施礼。
“爱妃免礼!”李世民伸手扶着杨妃,含笑温柔道。
“多谢圣上,请问圣上,可是恪儿有事。”杨妃起身,就立即问道。
她知道李世民来肯定是有事,因为他平时很少来的,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而能让他亲自前来的多半是关于儿子,看样子又不是生气,自然就是李恪的事情了。
“是有一件关于恪儿的事情,要与爱妃商议。”李世民拉着杨妃的小手,慢慢走到沙发上坐下,含笑说道。
“哦,圣上莫非是想给恪儿赐婚?”杨妃眼珠一转,猜测道。
“哈哈,爱妃果然冰雪聪明,冯卫国来信言恪儿与焉耆国王独女龙玉珠两情相悦,又言龙玉珠相貌端正,秀美,与中原人相差无几。
前日焉耆国王龙突骑支上表请朕赐婚于他二人,不知爱妃以为如何。”李世民一愣,哈哈大笑着解释道。
杨妃想李恪成亲的事情,已经想了许久,她很清楚自己身份,也并无太多要求,只是想两孩子平安,现在娶一个异国之女为妻,并无意见,反而认为是一件好事,要是娶的世家大族之女,说不定又卷入皇室冲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