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异国之女为妻,并无意见,反而认为是一件好事,要是娶的世家大族之女,说不定又卷入皇室冲突。

    “一切圣上做主。”杨妃高兴的笑容满面,对李世民温柔的说道。

    “好!看来爱妃也是同意了,那朕就让钦天监挑选吉日,让礼部出使赐婚。”李世民满意的拉着杨妃笑道。

    “其实朕同意这门婚事还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焉耆国王龙突骑支并无其他子嗣,恪儿娶了龙玉珠,能让大唐和平兼并焉耆国。

    其二西域远离中原,日后大唐打下来之后,必然需要一个可靠之人镇守,恪儿到时候也成熟了,正好镇守西域。”李世民对杨妃也并未隐瞒,如实道出心中所想。

    “一切圣上做主就是,臣妾只希望两孩子平平安安,能够远离长安也是一件好事呢。”杨妃靠着李世民肩膀,柔声说道,只是两眼不由自主的留下泪水。

    “爱妃不用担心恪儿离得太远,日后不好相见,现在我们大唐有了火车,日后修通到西域,从长安过去,也不过是数日时间,到时候恪儿还不是可以经常回来看你。”李世民把杨妃揽入怀中,为她擦掉眼泪,轻声宽慰道。

    “多谢圣上!”杨妃感动不已主动送上香吻…………

    …………

    每一年年终总结,年后安排都有数次大会,在大会之前,又有数次小会,能够参加小会的全都是朝廷重臣,核心中的核心。

    “贞观六年,倭岛道共计上交白银一千六百万两,粮食也做到了自给自足,骠国,南诏也做到了自给自足,但收入只有南诏银矿,铜矿,合计三百万两。

    全年税收结余三千万贯,南洋,岭南,南海,收获粮食八百万石,江南,蜀中粮食五百万石,河南道,河北道等地粮食运到关中,十大粮仓全都装满。

    其余各地有皆有结余,值得一提的是天竺交易,收回粮食两百万石,这仅仅只是三次交易达成的,还有辽西,拥有五十万不事生产之人,还能存粮百万石。”主官钱袋子的房玄龄激动不已,大声宣读道。

    (本章完)


………………………………

第402章 快速发展

    “哇!”尤是一群见惯大场面的大臣,还是忍不住惊呼一声。

    仅仅是两年时间,存的粮食都快赶上前隋三成了,完全能够支持数场大战。

    “臣等为圣上贺!”兴奋过后,众人连忙献上马屁。

    “哈哈!这也有诸位爱卿之功劳,还是继续下一项讨论吧。”李世民哈哈一笑,连忙摆手阻止,要不然还不知道耽误多久。

    “西域道大总管冯戴文上书,请求年后派遣五万突厥战士,五万倭奴敢死队前往西域,要攻打于阗国,开发西域。

    还请求调遣将领领兵,言西域城池众多,需要更多的人员镇守。”兵部尚书李靖起身上奏道。

    “前番不是说暂不攻打过多小国,以免引起小国联盟,敌视我们大唐吗?为何现在又要进攻?”箫瑀皱着眉头问道。

    “这个卫国有解释,据说现在焉耆,龟兹已经完全倒向我们,车师,大月,康居也与我等结盟,约定共分西域,乌孙,大宛,小宛,山国也被诱惑着正在攻打昭武九姓。

    于阗国被攻打半年,伤亡破重,正好趁机取之,日后中原所需要的昆仑白玉就能自己开采了。

    而且把西域小国,强盗,马匪赶往更远的西方,去祸害贵霜,大食等国,从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好事。”李靖解释道。

    “准了,兵部挑选人员,将领,开春以后冰雪融化,即可前往。”李世民明白冯戴文让自己安排将领,是为了安他的心,他也没有在意,只是让兵部随意安排。

    “臣明白,谨遵圣喻!”李靖正色领旨。

    “太子上书到中书省,称其岳州需要大量农具,愿意以市场价格购买,倭岛道长孙顺德上书,倭岛道请求出兵清缴附近岛屿土族,以抓取更多劳力。

    江南道请求多建立两座霜糖作坊,并在南洋在开发更多甘蔗地,需要朝廷镇压当地土族…………”长孙无忌把各地需求大,中书省无法决定的事情作了汇报。

    “中书省先拿出方案,年后在商议定案,现说说看还有什么大事,是中书省商量好的。”李世民认真倾听,但并未马上定下来,又问起其他事情。

    “回禀圣上,臣等商议认为,辽西明年停止制作武器装备,全部钢铁用于制作农具,铁轨;建议江南,岭南,南洋加大粮食耕种,甘蔗种植,把粮食生产中心彻底偏向南方,北方成为工业,矿业中心。”房玄龄拿出一本册子,打开慢慢念道。

    “准,三省六部共同商议,力争拿出最佳方案。”李世民想了想,也没有大问题,不过是把重心转移一下,又不是北方不种地,而且还能带动地方,算来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过几年,车道修通,到江南不过几天,算来比杨广幸福多了。

    “看来自己要计划一下在江南修建宫殿了。”李世民一面严肃回答问题,一面在心里得意的想道。

    “启禀圣上,现朔方,长安的工坊有一百万套羊毛衫,棉衣一百八十万套,请问圣上如何安排?是赏赐军中,还是卖往西域,辽东。”房玄龄继续问道。

    “为何会有如此多?难道国内并未出售?你们商量是如何安排最佳?”李世民没有想到还有如此多的存货,连忙疑惑的问道。

    “回圣上,国内已经卖了大量,就如今市面上还有存货,这是因为没有了西突厥,吐谷浑的存在,在这两地方最适合棉花生长,而西突厥等加入大唐,带来了更多的牛羊,而朔方草原到幽州,整个大草原养羊,进行了圈养与散养结合,又没有了雪灾,狼群的影响,现在初步统计,全国共有羊一千万头以上。”杜如晦解释道。

    “中书省认为可以多卖一些给新罗,百济,至于高句丽,当然不卖,西域虽说道路难行,还是可以运送过去,至少保证大唐所属,皆有棉衣,至于北方寒冷地区战士,可以赏赐一些,其余的挑选部分表现优良的苦力,奴隶,进行赏赐,用以刺激他们更好的劳作。”房玄龄接过话语继续说道。

    “准了,又三省六部共同制定配额,数量即日执行。”李世民一听,这安排已经不错,立即就同意了。

    “经过兵部与三省商议,请圣上调整兵力,将领,臣等以为,幽州,朔方等地兵马可以继续前推,在如今边关驻扎,并减少部分兵力。

    辽西以防御为主,兵马实行轮流屯田,蜀中,陇右道减少兵马防守,据探马回报,吐蕃上次战败,松赞干布只有五万精兵,现在无法掌控地方,刚刚一统大部分地区的吐蕃,又陷入战乱,自立之中,预计数年之内,无力下高原,在说现在有侯君集都督,堵住了吐蕃下来的主道。”李靖见其他人停下来,他也上前说道。

    “贞观七年,臣等计划是以南海,南诏一带为主,打通通往天竺的道路,西域既然有这样的安排,就调遣将领带五万契丹,五万倭奴,压加一万回纥兵过去。

    蜀中兵马调动前往骠国,利用他们熟悉山地,慢慢蚕食,其余地方让驻军清点山寨,所有人必须登记,服从官府安排。

    他们在山里,即生活贫困,又不能为朝廷做贡献,搬出来也是为他们好,经过推算,至少还能增加百万人口。”李靖继续介绍道。

    “准了,升牛进达为骠国行军总管,带领蜀中战士前去骠国,途中征战南诏各部万人,各地清扫山寨,就由郡县府兵完成,兵力不足,在由兵部调动。

    调张亮前往倭岛道,协助攻打土族,放开新罗,百济航线,恢复商路,高句丽继续封锁,准许辽西执失思力探寻,围剿驱度寐。”李世民让人打开地图,思考一下,又做出人手安排,将领调动。

    “程知节驻军从幽州,前去攻打黑水靺鞨族,雇佣室韦人一同前往,把高句丽彻底封锁起来。”李世民霸气十足的继续下旨道。

    “圣上英明!”

    (本章完)


………………………………

第403章 火绳枪

    “张公谨都护府扩大范围,把原东西突厥之地监管起来,江南,岭南,增加水师万人,水手两万,加大对天竺的参透。”李世民继续说道。

    一场会议,连续三天,才把贞观七年的规划定下,唯一感觉不足的还是人口,不过新年调动,还是以老一辈的异族为主,让他们去为大唐征战,博取功劳,也是一种限制,以免留在中原,还要部队监督,实在浪费人力。

    经过商议之后,几乎把突厥,回纥等大部落的战士都调集出战,在丰厚的赏赐之下,就算有人牺牲,都认为是值得的,反而更加拥护李世民。

    贞观六年新增婴儿,统计上来汉族就有六十万,加上其余各部,百万人口的增加,可把李世民高兴坏了,这意味着十八年后,最差也是多出几十万青壮。

    …………

    “这新年没有冯卫国在,总是没有那么热闹,就连城里的歌剧院几乎全是老节目,实在无趣得很。”越活越精神的李渊,对前来团年的李世民夫妻抱怨道。

    “卫国在西域,年后要攻打于阗国,之后好为父皇你开采昆仑白玉。”李世民夫妻对视一眼,无奈的李世民开口解释道。

    冯戴文的推陈出新本事,可不是人人都会的,经过李渊这么一说,几人仔细思量,还真确实如此,冯戴文在长安的时候,多少都会搞出一些事情来,而且总是那么别开生面,作用不小。

    偶尔一些东西,还能带来巨大收益,就算啥都不折腾,出的主意也让人深受启发。

    “呵呵,呵呵,不错不错,真是好孩子。”李渊一听,眼珠滴溜溜的转着,连连夸奖道。

    “父皇您可是答应过,不在离开长安。”都说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李世民一见李渊的样子,连忙劝解道。

    “哼哼!朕知道,朕一言九鼎,说话算话。”李渊不满的哼哼唧唧说道。

    ………………

    就在长安城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时候,冯戴文也来了客人。

    “冰天雪地,你怎么跑西域来了?”冯戴文把刘仁实拉到火炉边上递过去一杯热茶,好奇的问道。

    “多谢冯大哥,我是自动请缨,前来送信的,一来是想在都督手下混点功劳,二来是带家父与张亮都督道歉的。”刘仁实猛灌大口热茶,长出一口气,这才尴尬笑着说道。

    “道歉?怎么回事?有甚好道歉的?日后说一声不就行了。”冯戴文好奇的问道。

    “原本家父两人说要认购一艘船,那里知道造价如此巨大,一艘船居然要二百万贯,家里实在拿不出来,只得又拉了几人入股。

    家父他们实在无颜来见您,这不,只有我跑一趟。”刘仁实无奈的说道。

    这时候的人,讲究一若千金,饶是刘弘基流氓出身,也不好好意思前来面对。

    “呵呵,如此小事,何必计较,在说这也是我思虑不周,岂能怪国公他们。”冯戴文呵呵笑着,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说道。

    “这不尽然,不亲自来一趟,心里难安,且圣上让兵部定下名单,明年动手打西域小国,属下得到消息,就求了个情,先来报道了。”刘仁实笑嘻嘻的说道。

    “既然来了,就好好休息,怎么得也要春耕之后在进军,西域人不懂生产,胡乱种植,吾等可不能与他们一般,等大军到后,以雷霆之势,一举拿下。”冯戴文笑着解释道。

    “善,末将任凭吩咐。”刘仁实恭敬的回答道。

    “这段时间你就先陪着吴王他们,适应一下北地气候。”冯戴文懒得弄接风洗尘那一套,直接就开始撵人。

    …………

    贞观七年二月中旬,冯戴文又迎来一群意想不到的人,段志玄带着冯戴火,席君买,一千玄甲军护送李淳风等二百科研院的人赶到高昌。

    冯戴文一见段志玄,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这是准许自己运用火药,前番秘密上书,言火药是开山劈石之利器,与其藏而不用,不如用来开山,在运用中寻找不足之处。

    而李淳风等人也是冯戴文要来的,意图制作蒸汽装甲车来破城。

    冯戴文单独找了一个小院,十多个被严密保护的匠人住了进去,一千玄甲军轮流看守。

    早有准备的冯戴文让人把材料运送进去,特意又多准备了几种矿石,让人无法猜测具体需要配方。

    李淳风等人是驾轻就熟,只是这次要求特殊一些,只有驾驶员与加煤炭的人,前方是一根前小后大,一丈五长的铁棍,专门为对付城门,土墙。

    利用机器的动力,来破城,全钢车身,能够让敌人无可奈何。

    这些小事都交给工匠去弄,冯戴文带着李淳风,段志玄,躲进一处小型炼钢坊。

    灌钢倒模,制作粗大的炮管,利用火药,制作实心炮。

    实心炮对付散兵不好用,但是用来打城墙,比投石车那就厉害多了。

    没有烈性炸药,用棉花制作棉线,长条钢管制作成火绳枪,内填一百多颗小铁珠,五十米之内杀伤力巨大,且攻击面积大,一二十米距离皮甲都能击穿,用来打巷战,近距离作战非常不错。

    缺点也很明显,雨天无法使用,对铁甲效果极差,攻击距离近,填装慢。

    不过这些都能慢慢改进,李淳风就提出了,用厚的纸张在油里沁透,不但能防水,而且把火药直接包在里面,每一份包一包,不但用量准确,而且方便。

    使用的时候直接撕开倒进去,然后填冲铁砂子,用铁棍弄紧,就又能发射。

    这完全可以用作山林,城市近距离作战。

    根据这一特点,开花弹也做了出来,单独用易于塑造成型的铜,做成弹头,在弹头到达一定距离之后,形成二次爆炸,弹头里面大量的铁珠子就会近距离冲击敌群。

    特意调集了三百玄甲军来当炮手,又让五百玄甲军当枪手,安排了一千关中良家子作为专业后勤,保管弹丸。

    由于火药的缺点太大,必须要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来搬运。

    (本章完)


………………………………

第404章 第一代火绳炮

    高昌城外十里,一处山谷当中,乱石林列,是一处荒谷,外面被三千突厥精锐骑兵包围起来,五里之内,没人能够靠近。

    冯戴文,段志玄,李淳风,李恪,李泰,五人带着一千八百人位于山谷中。

    几人斜前方是五门巨大的钢炮,两丈长的炮管,比人头还大的炮口,黑黝黝的犹如黑洞一般,能够把人的目光吸引进去。

    钢炮固定在一个钢架之上,钢架下有杜仲胶做的大轮子,不但方便运输,放炮的时候还能帮着减震。

    数名工匠正在做最后的检查,填装,玄甲军虽然虚拟发射多次,这会还是紧张的检查,在检查。

    直到一名队帅举起一面旗帜,向着冯戴文处挥舞,工匠开始后退。

    “段将军,从现在开始,直到圣上有新的任命,炮兵与枪兵都归您负责了,这命令还是您下吧。”冯戴文一脸严肃的段志玄说道,说完之后,带着李恪三人退到一边,又招呼侍卫举起大盾,护卫在李恪等人身前。

    段志玄用力的点点头,他是见过火药爆炸的场景,可谓威力不小,对于这个使用这么多钢材制作,名字叫钢炮的东西还是有点害怕。

    “传令,实心弹填装,目标前方山体。”段志玄用力吞吞口水,对身边亲卫传令道。

    亲卫一听,立即用力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