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齐天下-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信嘿嘿笑道:“陆大人哪里的话,若不闲我们全是小辈,不若坐下来一道闲谈如何?”

    陆籍略一沉吟,右手猛然一拍大腿:“好,职司中垒中郎将十余年,还未尝尝自家牢房是何等滋味。”说罢撩开锦袍盘腿坐下,一股不拘一格的豪迈英风迎面扑来。

    及至坐定,陆籍望着对面的吴玄肃然拱手道:“公之大名如雷灌耳,陆籍幸何如之。”

    吴玄拱手回礼道:“陆大人言重,吴玄惶恐也!”

    “甚个大人,吴老弟曾任骁骑中郎将,与我乃同袍,不若叫一声老哥哥如何?”

    见他如此豪爽热情,亲切和蔼,吴玄不禁大生好感,笑着颔首道:“如此在下托大也。”

    蒙信闻言焦急摇手道:“不可不可,陆大人乃吾叔辈,玄兄则为吾兄弟,你二人怎能以兄弟相称?”

    陆籍正待尴尬沉吟,吴玄已是哈哈笑道:“说起此事,武安王与玄乃忘年好友之交,若是要已辈份算计,信弟该如何称呼我?”

    话音落点,蒙信顿时张大了嘴巴愣怔着不知所以。一旁的赵策大笑着将一只鸡腿塞入他的嘴中:“噢呀,多吃鸡腿少说话,圣人之道,快吃快吃,哈哈。”

    蒙信恍然回神,心知不能在这一事情上与吴玄争辩,闷着头大嚼鸡腿起来。

    陆籍提起酒桶斟满面前酒碗,径直举碗也不与几人对碰便仰头一饮而尽,饮罢啧啧撇嘴,悠然笑道:“几位难道真想在牢房中做长夜饮乎?”

    听出他话中有话,吴玄双目一闪也是笑开了:“巡夜骑兵认定我等聚众斗殴,不分青红皂白便将我们关押此处,不想又能如何?”

    陆籍略一沉吟,嘭地一声放下酒碗,沉着脸道:“中垒部历来只管抓人不管勘审,有此举动也是职责所在,不过在下既然受人之托,也须得理出个子丑寅卯,说说看,究竟怎么回事?”

    “信弟,你来说。”吴玄笑着望向了蒙信。

    此刻蒙信正一言不发地啃着鸡腿,闻言抬头,却见所有人目光都钉在他身上,不由手掌一拍盘坐着的大腿,当先一句咒骂:“今ri之事,都怪那狗贼魏书伦也!”

    陆籍闻言一怔:“甚?魏书伦?御史大夫公子?”

    蒙信黑着脸点点头,便从几人饮酒叙谈到魏书伦出言调戏木婕芩开始,一通铿锵有力的侃侃高声,以当事人的视角极力烘托出魏书伦的纨绔可恶,着重点出了几人义愤填膺忍无可忍的心情,其中不乏加油添醋之说,及至说完,竟已过了盏茶时间。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帝崩无回

    “原来如此,哈哈,信公子口才,可作说客也!”陆籍抚着胸前长须不禁朗声大笑,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

    “事实胜于雄辩,岂有他哉!”蒙信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了一句。

    陆籍轻笑点头,霍然起身一挥大袖:“如此说来,尔等几人也算见义勇为,看来的确是巡夜骑兵抓错人了。”

    赵策闻言大喜,呵呵笑道:“噢呀,陆中郎将能相信我等,那便再好不过。”

    “那好,既然事情已经清楚,你们可以走了。”

    “什么?可以走了?”蒙信瞬间张大了嘴巴,脸上写满了无法相信之sè。

    陆籍似笑非笑地开口道:“怎么,信公子不愿离去,还yu到齐阳令衙门辩驳一番?”

    “哎,甚话。”蒙信霍然站起,对着吴玄等人大手一招:“走。”说罢举步当先出了牢门。

    出得石屋已是雄鸡长鸣残月将隐,偌大的启明星在东方天际点点闪烁。

    陆籍将他们送至府门石坊方才拱手告辞,吴玄等人行走在朦朦胧胧的长街上,都对今夜的遭遇唏嘘感叹不已。

    行至走到朝阳街时天sè已是微明亮堂,正待几人说笑间,突闻长街马蹄嘀嗒,车轮隆隆,一辆辆高车如同过江之鲫般竟是川流不息,汇成一片车海涌入了皇宫车马场,消失在了层层叠叠的宫殿群中。

    “咦,怪也!”蒙信皱眉一句,脚步也是戛然而止。

    “噢呀,何怪之有?”一旁的赵策不解问道。

    “天子病重十余ri,皆未举行早朝,为何今ri竟有如此多的大臣同去皇宫?”

    吴玄略一沉吟:“非常之象必有非常之事,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也对。“蒙信点点头,随即又展颜笑道:”一夜未眠,此刻真是昏昏yu睡,蒙信就此告辞!”

    “噢呀,你不回国英苑?”

    “不了,今天我回太尉府,告辞。”蒙信说罢双手一拱大步去了。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吴玄几人才转身离去,湮没在了初春的淡淡薄雾之中。

    ※

    蒙武是在寅时三刻知道了天子病危的消息,没有丝毫犹豫,他急忙吩咐家老备车出门,驷马高车如一团飓风般碾过了寂静的长街,飞入了巍峨的皇宫正门。

    在传谕谒者的引领下,蒙武迈着大步急匆匆奔向**,轻捷急促的脚步在青砖大道上砸得咚咚直响,待行至天子寝宫门外,他站定喘息稳定心神片刻,举步直入寝宫之内。

    刚跨过门槛,满厅冠带大臣尽皆垂首而立,默默不语,沉默的压抑立即让他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紧张窒息,举步yu走,大长秋郭让已迎来哽咽着禀告道:“天子弥留,只等武安王。”

    蒙武闻言如遭雷殛,历来挺直的身躯不由一阵微微摇晃,眼看便要昏厥跌倒。

    “骤遇大事,冷心为上。”

    宛如一道闪电划破心海,蒙武心头骤然飘过了昔ri上将军吴逊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闭目勉力稳定心神,又伸出右手来一掐左手虎口穴,心知此时绝对不能流露出丝毫的软弱,咬着牙关便跟着郭让绕过了正厅屏风,进入天子寝室之内。

    一到里间,便见宽大的床榻上一方大被覆盖着须发散乱的天子,皇后嫔妃并诸皇子围在周边垂泪哽咽,边上几名太医又是针砭,又是递药,一片混乱忙碌。

    “陛下,武安王到。”

    郭让禀报之声方落,蒙武已是大步上前拱手道:“臣蒙武,参见陛下。”

    早已气若游丝的天子闻言睁开了眼睛,抬起右手嘴巴张了张,却未发出任何声音。

    蒙武略一思忖,倾身榻前低声道:“陛下可是有话要对臣说?”

    天子一阵粗重的喘息,艰难地开口道:“武,武安王,奚……奚……”

    蒙武瞬间听明白,走到跪伏在地的诸皇子前躬身道:“三皇子,陛下有言,请随微臣过去。”

    三皇子陈奚闻言起身,抹着眼泪行至榻前,哽咽一句“父皇”,已是跪地泣不成声。

    天子颤抖着伸出手来抓住陈奚的手,又缓缓地放在了蒙武手中叠在了一起,喉头嘎嘎响动,目光也是倏忽亮了。

    蒙武俯身床榻高声道:“陛下放心,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成陛下遗命。”

    闻言,天子欣慰地喘息点头,喉头猛然一哽,双手撒开睁大双目直愣愣地盯着蒙武,顿时没了气息。

    “陛下!”李皇后一声惊呼哭喊,抢步上前便要扑到天子身上。

    “帝崩有法,皇后勿要乱了方寸。”蒙武伸手一拦,两行热泪骤然溢出眼眶弥漫进了皱纹沟壑之中,苍老的声音却是镇定依旧:“太医上前,勘验帝尸。”

    几名太医轻步上前围着天子一番端详,又是轮流诊脉,最后由太医令伸手一探鼻息,方才垂泪哽咽道:“呜呼哀哉,帝崩无回矣!”

    话音落点,正在寝室角落案前的老太史郑重提笔书录,将天子驾崩时辰记录在了国史之上。

    蒙武淌着老泪伸手抚下了天子的眼帘,理顺了散乱虬结的雪白长发,又拉开大被覆盖了骤然萎缩的尸身,对着床榻深深三躬,这才对着伏地拼命忍住哭声的三皇子陈奚道:“老臣请撤去屏风,向大臣们通报天子病死驾崩。”

    “可也。”陈奚大袖一拭眼泪,霍地站了起来,走至榻侧剑架前捧起一把三尺金鞘长剑,郑重其事地交至蒙武手中:“帝命:驾崩后即授武安王齐皇镇国剑,赋予生杀予夺之权。”

    蒙武颤抖着双手接过,将镇国剑高举过头对着龙榻又是深深一拜。

    大厅外侍立的群臣们都听到了里面隐隐传来的哭泣与皇后一声哭喊,心知必有异情,然则没有天子诏令,谁也不敢抢步前去察看,只有依旧咬着牙关默默等候。

    正在焦急如焚间,数名内侍轻步上前撤去了前面遮挡视线的红木屏风,又挽起了层层帷幕,里面的情况顿时一目了然。

    武安王蒙武手扶一把金灿灿的长剑当先矗立,凛凛身姿看得厅中大臣一阵错愕,纷纷相互目询已是膛目结舌。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摄政之王

    “太史令书告朝臣。”蒙武冷冷一句,白发苍苍的老太史已是拄着竹杖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哗啷展开一书,抖动着白须高声道:“大齐嘉德十五年正月十七卯时末刻,帝崩于无忧宫,不亦悲乎!”

    这时,寝宫内所有人一齐跪倒在地放声大哭,震得寝宫内外嗡嗡作响,不少白发苍苍的老臣子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片刻便昏倒在了冰凉的地面之上。

    “群臣止声。”哭得半响,蒙武长剑拄地霍然站起,脸上兀自淌泪,语气却舒缓镇定:“尝言:国不可一ri无君也!恳请中书令及老太史当殿同时起诏,以便顺天子遗命确立新皇人选,请宗正、廷尉两卿监督。”

    “遵命。”群臣中站起两臣,正是九卿之二的宗正与廷尉。

    宗正掌管皇帝亲族及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非皇族不能担任,而廷尉则主管律令立法及典狱讼断,乃天下官,两人监督遗诏启书,即是职责使然,亦是先代规矩,自是再合适不过,群臣也不会有任何疑虑。

    延尉对着蒙武一躬,黑着脸**道:“敢问中书令,太史令两位,先王诏书分别藏于何处?”

    “按《大齐律》,臣将诏书金匮密封存放,藏于东偏殿书房。”易刁当先一句尖声。

    “按《大齐律》,臣将诏书金匮密封存放,藏于国史殿书房。”老太史紧接着赳赳开口。

    延尉点头,对着诸皇子及群臣一拱大手:“两令存诏符合律例,本尉请与宗正兄分路取诏,其后回来当众打开金匮起诏宣读。”

    群臣默不作声,都是不约而同地轻轻点头。

    “另有一请。”宗正抱拳环拱一圈:“请诸位同僚抽选两位大臣分别随我等前去,以示公允无差。”

    群臣认可点头,聚拢一阵低语,抽选丞相上官齐与太尉蒙贲随同前去取回诏书。

    盏茶之后,两路大臣各捧着一只沉重金匮一并返回,原本凝神拭泪的群臣们瞬间围成一圈,双目死死地盯住两只金匮,心头却是咚咚乱跳不止。

    历来天子重大诏书皆是一式两份,一份存于中书令,一份存于太史令,其目的便是防止不轨之人篡改诏书,如两书不一,便可按迹细细查勘,并可启天子下诏时太史令书录之国史对照,确保诏书的真实合法xing。

    蒙武举起镇国剑高声道:“齐皇镇国剑在此,本王奉天子遗命执领诏书启封,若有言行不轨者,立斩不赦!”

    此言一处如秋风掠林大见肃杀,群臣轰然一声应命,全都绷着脸垂着手注视正中案上金匮,表情肃然无比。

    宗正与廷尉一人一只金匮,撕去匮身封条,挑去铜锁泥封,拿起钥匙插入锁中一阵捣弄,铜锁立即应声弹开滑落。

    “金匮密封完好,无差。”

    两臣同时说得一句,掀开金匮抽出里面黄绫包裹的一物,又是细细解开露出了两卷青黄sè的竹简。

    “两位勘验对照。”蒙武冷着脸骤然一句高声。

    两臣点头,分别展开手中竹简凑到一块细细比照,一句句勘验声随之而来:

    “两遗诏竹简质地无差!”

    “两遗诏书录字迹无差!”

    “两遗诏内容无差!”

    “两遗诏帝印无差!”

    走完这一通冗长但又必须的程序,群臣尽皆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蒙武拭了拭额头细汗,肃然高声道:“请中书令宣读天子遗诏。”

    闻言,易刁矜持地咳嗽一声,尖细地声音如一线飘摇,嘎嘎响彻殿内:“大齐天子诏书:朕自知命不久矣,特留遗诏公示大臣,朕崩之后,立三皇子陈奚为新帝,加冠之前不得亲政,武安王蒙武改爵平原王,赐青州平原郡为其世袭封地,许其军政自理,子孙世代袭爵,平原王蒙武顾命摄政直至新帝加冠为止。大齐五世皇帝陈泽嘉德十五年正月十五立。”

    易刁话音到此落点,一应臣子都惊愕愣怔着不知所以,蒙武耳畔也是轰然一声大响,久久回不过神来。

    三皇子即位,自己为摄政王原本就是天子早已言明之事,不料诏书中却将他这虚封之王便为实封之王,权利变得与辽东王李信等同,如何不令蒙武大是惊讶,特别是封地世袭,军政自理,子孙袭爵这三点,更将蒙家推上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蒙武不禁即惶惶然又欣欣然,首次愣怔发呆了。

    “请摄政平原王履行天子遗命。”群臣拜倒齐声一句,轰轰之声震得他猛然回神。

    “代帝摄政,人臣极致也!”蒙武心头重重地碾过一句,转身大步走至三皇子陈泽面前伏地一个大拜,赳赳高声道:“臣蒙武,按诏拥立三皇子即位,参见新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参见新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蒙武身后的群臣也是伏身地面,叩头山呼万岁。

    “众卿家请起。”新帝陈奚抬手一礼,哽咽开口道:“先帝骤然崩逝,朕心哀痛不已,按先帝遗诏所言,朕亲政之前所有军政大事皆由摄政王铺排处置,诸爱卿按部就班便可。”

    大厅中又是轰然一声:“臣等遵命!”

    白发苍苍的太庙令起身唏嘘道:“臣禀陛下及摄政王,先帝驾崩须得立即书告朝野并铺排丧礼,如何处置敢情明示。”

    新帝想也不想便开口道:“太庙令之请,摄政王做主便是。”

    “老臣奉命。”蒙武慨然一句高声,转身向着厅中大臣一拱手高声道:“诸位臣工,先帝骤崩,目下急务有四:其一,讣告天下;其二,安定人心;其三,新皇即位;其四,国丧铺排。”

    “以本王忖度,暂作如下部署:其一,讣书告天下由中书令易刁会同齐阳令主事,讣闻张贴于所有城池关隘;其二,安定人心由太尉蒙贲会同执金吾、卫尉主事,立即将天子驾崩情况通传进京参加大朝会的外臣,并加强京师内外守御,务求朝野上下稳定;其三,新皇即位由丞相上官齐会同宗正,大司农主事,三ri之后在正殿举行新帝即位大典;其四,国丧铺排由太常会同太史、太庙两令主事,按照惯例,先帝在宫中停丧三个月,除了尽快议定先帝谥号外,更要做好大丧前期工作。以上若无不妥,诸卿按划分职责遵照实施。”

    “臣等遵命。”大臣们齐呼了一声,转身鱼贯去了。

    蒙武背上早就一身大汗,对着新帝一拱,却软软地倒在了冰凉的地砖上。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师徒夜话

    “什么,天子驾崩了?”吴玄午后刚一睁开眼睛便听到如此消息,不禁惊讶愣怔住了。

    景云一阵焦急地挥手比划:“此等大事还得有假,整个国英苑都传开了,咱们快出去看看。”

    吴玄点头霍然翻下床榻,一通忙碌地梳洗,布衣散发与景云大步出了房门,刚走至院中,便听见与国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