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常德兵不刃血的回到宋军手中,襄阳南面还有荆州荆门两座重要的城市,尤其荆门是襄阳的南大门,一旦有失襄阳马上就会陷入被动。
襄阳在吕文德手中死守了六年,作为南宋的西南国门重镇,竟然最后让守军陷入没有粮草的境地,这也是赵氏王朝抗元战争中的几大败笔之一。
如果当时吕文德犯下大错,他竟然允许蒙古军在樊城外置榷场。于是蒙军很快的就进筑起了堡垒,一下子就断绝了襄阳的粮道。等到吕文德明白过来,知道自己误事了,又气又急之下一病不起。
忽必烈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襄阳,各地的军队也是源源不断地开往襄阳,在短短一年之内围困襄阳的元军就增至了二十万人。但是,吕氏兄弟麾下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视的,他们在襄阳地区经营十多年,威望高又深的民心,打造了围绕襄阳的坚固城池。
可是等到吕文德病死之后,吕文焕又得不到宋朝朝廷应有的支援,逐渐的在襄阳陷入被动,一直到元军攻破樊城之后,已经没有粮草补给的吕文焕才举城投降。
不过再襄阳已经不再是吕式的天下,吕师夔重伤之后下落不明,吕文焕跟随伯颜去了临安,然后跟着漕粮北上元大都,在忽必烈身前为官。目前在襄阳领军为官的只有吕文焕的儿子吕师圣,但是已经职喂言轻算不得什么,仗着其父的威名做个省心的官员罢了。
阿里海牙在襄阳驻留了几年,把这里打成了更加重要的军事重地,不止看护着江南中路,同时也牵制着向西入蜀的通道。不过他们所经营的绝大部分实力,已经全都报销在广州城前,还搭上了阿里海牙和阿术的两条性命。
伯颜虽然还在襄阳,但是人已经病的很重,加上在忽必烈心中失宠,恐怕再也难有翻身的机会。但是此时在襄阳并没有一个能够镇住场面的元将,这时依然吞兵十余万之多,却是由各路人马组合在一起的军队,远非阿术带走的精锐骑兵那么强的战力。
随着过完春节之后,宋军的士气高涨,赵天佑坐镇随州,砍头立威之后的威名远震八方。宋军反攻势头过于强大,接收了益阳常得之后,影响力首先向荆门延伸。
乱世之时也是豪杰辈出的机会,从岳阳整合当地义军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名叫梁铁的勇士,带领着其拼凑而成的乡军,竟然孤军深入对着荆门发难。
他们本来就是孔武有力的百姓,放下刀枪之后谁也认不得他们的身份,依靠步行靠近荆门,化整为零的几百乡军竟然摸到了荆门地方长官的家里。
一夜之间依靠从厨房偷出来的菜刀,砍死太守诛杀驻守的元军万夫长,梁铁口号一喊就然获得了全城百姓的支持,跟着他拿起了刀枪,与荆州城内的元军血战。
当这些消息传到宋军的耳中时,荆门已经被梁铁占领,可是让人大吃一惊,细细一打听才知道,他手下就是三百多人的义军,就是凭着一腔的热血和勇气,打败了城内七千的元军。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老百姓把活都干完了,还要咱们这些士兵何用?”陈龙复有些的担心,赵天佑这个年过的很悠哉,大家伙也都跟着沾光,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好日子。
可总不提出兵襄阳的时间,这帮将领们也沉不住气了,尤其陈龙复手下的人们,早就憋着劲立军功呢。
“不着急,等着荆州不攻自破之后,咱们再去打襄阳!”
本书来自
………………………………
第三百零三章 密谋策反
第三百零三章 密谋策反
没有等到春暖花开,荆州虽说没有不攻自破,却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汉人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有职位的官员士兵,心中都有了各自的想法。
驻守的元军也不是傻子,他们以极少数人来统治一座城市,除了任命当地官员配合治理之外,靠的是他们的无敌战绩和绝世的凶名,让一城的百姓都从心里惧怕他们。
可是随着大宋军队一次一次的打败他们,被无敌神光照耀的蒙古骑兵,已经被拉下了神坛,同时他们自己的心里,也开始没有那么的自信,一听闻宋军的大炮脸上就要变色。
元军的骑兵大营在荆州西南,紧挨着存储草料的仓库,还有拆掉民居而腾出来巨大马场,方圆几里之内的汉人都被清空,严禁靠近这片饲养马匹的区域。
自从荆门出了问题,荆州驻守的元军就格外的紧张,怎么看哪一个宋人都像是要反水的样子,元将乌力吉下令清理了马场周边的汉人。同时也有几个投降元朝的小官,在这几天的表现不佳,被乌力吉抓个把柄砍了脑袋,是傻子也都是知道这是在杀一儆百,可是现在的汉人已经非同往日。
伯颜大败而回之后,广州宋军的神勇就在中原广为流传,稍有松懈的地方,早就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是襄阳这一路的城池,历经了十几年不停的战乱,受的苦也是在太多了,投降之后百姓反倒是安稳了几年。
可是没有一个人甘心情愿的被异族统治,低头认输也是保存实力的一种方式,荆州城内的陈义杰一直就是这么想的,他需要一个相对合适的环境,来积蓄自己的力量。
所以荆州被元军占领之后,招募地方官员的时候,他是第一批去报名的,并且成功的当上了一个小治安官,负责城内的街道治安,手下也有几十名大头衙役。
元军当道街上那有什么治安事件,都是元军喝醉了撒酒疯,不管是抢劫还是伤人,正好有陈义杰带人去善后。一般的百姓在背后都骂陈义杰,说他骨子里已经忘本,心甘情愿的帮助元兵欺负汉人,良心已经被狗吃了。
可是事后了解情况的人,绝对不会这么说话,要不是有陈义杰的这些衙役到处擦屁股,让闹事的元军能够脱身,场面将会朝着最坏的方向转变。
汉人的老百姓啊,总是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欺负一点了没事,可以忍过去,但是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会不顾一切的翻脸理论。
可是在元兵眼睛里边,汉人都是低下的三等人,从级别上比不过他们的坐骑战马,几乎和随意宰杀的牛羊一样,留着汉人的性命,不过是为了替他们干活而已。
在这时候他喝醉了大骂你几句,甚至砸了你的铺子,抢了你的银钱,对他们来说都是小事,但是你若何他们纠缠到底的话,他们一旦翻脸就会伤人性命。
自从陈义杰掌管治安之后,被那些元军激恼之后妄杀的无辜数量大为减少,这样的情况乌力吉也很满意,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管的城市,汉人都被杀光吓跑了。
陈义杰就着这种背景之下,暗地里发展可靠的人手和力量,逐渐的有了上百人的组织,一部分正好混入他手下当差,慢慢的把那些真正死心干坏事的人替换掉。
当荆门被几百汉人百姓再乱中取胜之后,陈义杰就知道,他这几年的隐忍到时候了,在荆州最干净的时候,他要亮出自己磨了几年的刀,给元将致命的一击。
随着各地的压力剧增,荆州城内的元军更是紧张,自从乌力吉开始举刀杀人的时候,驻守的元军已经和当差的汉官汉兵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
陈义杰暗地里招收的门徒已经有了几百人,个个都是身强体壮汉子,非常渴望跟着他对抗元军,这时候特别的缺少一样东西,和在长沙的米家一样,没有刀枪武器。
毕竟他的身份只管治安,手下衙役的装备也只是根棍子,无法拿到正规军的武器,一旦动手杀敌的时候,没有得心应手的武器会非常的被动。
“陈哥,不如咱们先去盗了元军的仓库,武器库里肯定不少的好东西,怎么也够咱们几百兄弟人手一把快刀。”
陈义杰摇摇头,现在元军的神经紧绷,武器仓库昼夜都有重兵把手,根本没有办法在不惊动守卫的情况下偷东西。陈义杰手下这几百好汉,只能是在暗中举事,若是明着硬打硬拼,这点人手那还不够元军塞牙缝呢。
“现在出城也非常难,去往蜀地运粮的车,已经被堵了两天,城卫军说是乌力吉亲自下的令,要一袋子一袋子的打开验货,否则绝不能出城。
你想想杰哥,出城都这么难,要想从城外弄进点兵器来,岂不是更加的困难。但是真要咱们起事动手的时候,没有几把刀岂不是成了笑话,真的用手把那些孬货勒死么?”
说话的是陈义杰的好兄弟于大力,现在也是一身官服,目前充当陈义杰的副手衙役头领,他说的那几个孬货,是荆州汉军的两名将领,是一心降元绝不下车的铁杆汉奸。
“说难听点吧,他们几个身边,肯定也有和咱们一样想法的汉子,只是没有人提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于大力一歪脑袋,思索了一下道:“还真有这么个人,杰哥,我今天找机会去见一面,如果要是军队里有人里应外合,说不准咱们的事都好办了呢!刀枪毕竟他们手里都有,就是数量没有多余的,多少匀一匀咱们也都有的使。”
元军对于武器的控制向来很严格,不仅仅是针对民间百姓,禁止家中拥有武器,就是菜刀也要几家合用。就是给他们干活的衙役,手里只是配有一根哨棒,连把刀都不会赔给。
城卫军中的汉家军士,除非当值之时去库房取自己的兵刃,而一旦休息或者离开岗位,都要把自己随身兵器交还存放,绝对是不允许你拿回家的。
“好,你去找他谈一谈,争取策反过来,成了咱们就要尽快动手,免得夜长梦多。”
本书来自
………………………………
第三百零四章 悄悄的进城
第三百零四章 悄悄的进城
没有出乎赵天佑的意料,荆州这次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仅仅是陈义杰的多年筹划,就已经把破城的事情办好了八成。于大力策反了一个汉军的城门副头领,左拼右凑的给他弄了一百把单刀,有了武器只后陈义杰派人出城。
他的手下没有马匹骑了头毛驴,跑了两天才赶到了随州,把陈义杰写的一封信,交到了陈龙复的手中。
“赵将军啊,我看您以后就别出战了,我和杜浒给您做辆马车,您就拿把扇子坐在上边,每天掐起指头算一算,咱们哪天打到元大都不就成了。真是不错所料,荆州城里已经有英雄好汉在准备,只需要咱们派人到城外,在合适的时候进城接手就行。”
赵天佑接过书信看了几眼,倒不是他能掐会算,是他知道影响战局走向的几个原因,目前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元军以前的依仗都已经完蛋了,就凭城内那几千人,强行镇压荆州城内十万汉人俯首帖耳,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都不需要宋军去搭理荆州,只凭城内的那些人,就能够靠自身的力量把元军赶走。不过既然信已经来了,正好陈龙复这一路上都没有独自拿过功劳,不如你好我也好,让他去领这个垂手可得的果实。
“陈将军,我觉得此事重大,荆州之内毕竟还有元军八千铁骑,哪是那么轻易能够得手的。不如这样吧,就由陈将军领一军出发,彻底把中路的元军剿灭,然后我们等你整顿荆州荆门两地的防务之后,我再从随州发兵,咱们把襄阳围了。”
陈龙复能不答应吗,这两功劳几乎就是白捡,但是州志史书都会记载,是宋将陈龙复领军收复两地,赶紧起身对赵天佑行李致谢。他是文天祥的直系手下,在目前的身份已经和杜浒有了区别,虽说是由他领军北伐,但是行事的时候还是要赵天佑做主,免不了觉得在杜浒面前低了一头。
如若是由他独自领军,收复荆州和荆门,那就是从新纳入大宋朝廷的管辖之下,不只是脸面上增光添彩,也为他的以后仕途铺平了道路,一旦回朝升官晋爵指日可期。
荆州的元军北上已经没了退路,就是荆门没有正规守军,襄阳都没有派兵去收复,乌力吉更是不可能了。那么一旦陈义杰动手起事,乌力吉的元军最有可能逃走的方向,就是沿着江岸逃往宜昌,去投奔在蜀地驻守的元军。
不过以目前宋军的实力,还没有多面同时开战的能力,像云贵四川等地,赵天佑并不着急去出兵占领。只要中路这支大军一直北上有一天打到元大都城下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赵天佑在下令征讨,恐怕那些各地部族力量,就会争先恐后的把当地驻守的元军拉下马,借此向大宋表示忠心。
赵天佑读过历史,深知这几个地方的地势险要,就是现代机械化部队作战,都不能够完全占据上风,还是以培植当地的力量,俯首称臣加自治的办法来过渡。
再说荆州城内暗流涌动,乌力吉每天如坐针毡,他总是想不出襄阳为何不出兵收复荆门的道理,难道是连他的荆州一起放弃了?这里可是蜀道的门户啊,如果没有荆州,已经进入四川作战的元军,就会陷入绝地无缘的境地,连点粮草支援都不会获得。
但是他的手中只有八千骑兵,由他去收复荆门肯定是人数太少,而他又不敢贸然离开荆州,万一出去了荆州再反了,他连个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各个城门一定要严防死守,虽然没有军情,但是也不得随意打开城门。只有每天固定的时刻,运输蔬菜粮食的车辆可以通行,其他的闲杂人等,如有胆敢反抗者,一律都给我打杀了示众。”
“是,将军!”
乌力吉每天都有想杀人的冲动,其实这是他内心空虚和害怕的原因,他已经不敢在城中的官邸内休息,搬到了城西南的军营内居住。一旦有政务的事情,不管汉官还是元将,都统一到军营内办公议事,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另外留出了一个机会。
不知不觉中,进出东门拉蔬菜和粮食车辆非常频繁,由于命令已经下来,对于这些车辆守城的军士就省了事,不在那么仔细的盘查。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于大力立的功劳,策反了东门副统领李宝山,有他没事就在城门口当值,车辆进出自然非常的顺当。
“别看了,都是粮食蔬菜,快点放行别挡住门口,一会就该关城门了!”
“是,李统领!!”
有当官的说话,这些小兵自然懒得理会,再说还有商行私下孝敬的碎银子,他们检查那都是装腔作势,本来就是糊弄长官的事。
元军对自己的封闭,阻断了汉人接近他们,同时也降低了对城内情况的控制,每天街上有什么变化发生了什么事情,得到的情报都是慢了一拍。
乌力吉也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事情,特意的唤来陈义杰,夸奖了一番他的能力,又给翻了一倍俸禄银子,然后才叮嘱他一定要多上街,要把城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掌握,决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陈义杰自然拍着胸脯答应,保证城内不混进一个生人面孔。
他这么保证还真的是做到了,保证不混进一个人,而是混进了一支先锋部队。马车每天的自东门频繁进出,那都是用的商行的马车,把宋军的先锋精锐送进了城里,火器营的士兵也来了一队,同时还有大批的武器弹药,甚至还有三门子母炮被拆开拉进了荆州。
等到一切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陈龙复的大军才被“碰巧”的发现了。
“将军,宋军从随州派来大军,此时已经在六十里外。”
“啊,六十里外?你们早干嘛去了,不是快马斥候都要放出百里之外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