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索多聚集的三千多人越来越近。

    “将军,咱们的马力疲惫,速度上没有优势,很快就要被宋军追上了!”

    身后的骑兵语气焦急,哭丧着脸请示索多,不管战与不战,很快就要追到六叠岭元军的大营。如果这个时候放弃大营,继续向前逃离,先不说是否能够摆脱追击的宋军,很可能今天晚上他们都没有饭吃了。

    索多远远的看着五叠岭大营正中飘摇的旗帜,一咬牙心里一横,就再此地决战吧!

    “前队听令,大营正前方校场压住阵脚,与追击的宋军决一死战!”

    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元军队伍,凌震咧着嘴哈哈大笑,在马背上飞驰追击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舒爽快乐。

    元军减速整队,停下马匹的士兵正在大营前边整队,弓箭手已经开始掩护性的射击,试图把宋军的冲击挡下来。

    “举盾,亮刀,给我冲!”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崩塌的士气

    第二百七十三章 崩塌的士气

    哪怕是最昂贵的宝刀,一旦失去锐利的锋刃,那么价值也就和烧火棍不相上下了,同样的道理,这支失去勇气的元军骑兵,仓促混乱中的反击,还比不过往日羸弱的宋军战力。

    猛兽出笼一般的宋军骑兵,只用了一瞬间就冲散了元军组织反抗的队形,而香港岛打造的骑兵用马刀,在拼杀中彰显了技术提升之后的优势。

    接着马匹的冲刺之力,迎头劈落的马刀与元兵骑兵的弯刀硬碰硬相交,当场被劈断弯刀足有三成,就是能够和宋军马刀战上几个回合的,弯刀之上也是伤痕累累,这把刀基本上算是废了。

    从炼钢的工艺和淬火磨锋的工艺,香港岛目前的水平已经大幅超过蒙元,与以锻造工艺复杂讲究大马士革刀相当,与从唐朝传入发展的日本锻造技术也不相上下。

    但是目前香港岛的技术只是初期发展,在大规模生产和精益求精之间找了一个平衡点,随着工艺的熟练,流水线上的技术成熟,马刀的实用性能还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

    这些宋军骑兵饱含斗志,除了士气和装备上的优势之外,他们的人数还占了上风,六千出笼猛虎对四千残军败将,那个场面已经是索多没有办法再看下去了。

    “将军你们几个先行退走,留下我们在档上一阵!”

    “走吧,将军!”

    在手下急促的催促声中,宋军已经冲散了防线,凌厉的攻势之下元兵纷纷落马,很快就被围住屠杀了大部分,另有一些四散奔逃离开了战场,很快的时间就剩下索多和身边的几百人还在反抗。

    “快走吧,将军,再不走没有机会啦!”

    索多在犹豫中留了下来,他舍不得把最后的力量全都留下,带着几百人试图冲出已经围上的宋军部队,可是试了几次都被打退。这时候索多只要掉头逃走,还可能有一线生机,如果等宋军四面全都围拢,那时候就插翅难飞了。

    “罢了!走!”

    索多一拨马头,示意身边是个最亲密的侍卫一起,再其他亲兵的掩护之下,一转马头就朝着东边逃窜。

    “给我追!不能让那家伙跑了!”

    凌震一刀把身边阻拦的元兵劈落马下,带着几十个骑兵打马狂追,紧跟索多逃走的方向,他已经给赵天佑打了包票,绝对是不可能放过他的。

    此时北城外的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白热化,无数生命在一眨眼之间泯灭,当眼睛里已经看到太多的死亡之后,士兵们心里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到淡漠,只有脑袋中留下的一个信念。

    杀、杀到城墙上,敌人站的那么高,我们只有爬到城墙上边才是胜利!这些元兵就像飞蛾投火一样,不停的朝着尸堆如山的云梯涌去,只有那里才有他们可能攀上城头的机会。

    可是城上宋军的炮弹和箭矢就像天女散花一样,不停地散落到每一个元兵最活跃的位置,把那些勇猛的士兵变成一具具尸体。说来也是奇怪,怎么宋军大炮的间隔越来越短,甚至耳朵里听到的爆炸声,已经快要没有停歇的时候。

    双方都已经使出了全力,经过充沛物资补充的香港岛,生产能力最近集中在开花弹和破甲锥这两样硬通货身上,保证了这场战役充足的供应。城上的火器营和城卫军胆气硬得很,射不完的炮弹还有成捆的箭矢,那就是他们的底气,不管你元军有多少人,在我们的射没射完之前,休想向前在进一步。

    就像是拔河游戏一样,两方在焦灼的用力之时,都觉得自己和对方的力量相差无几,甚至有能力在下一刻扭转战局,彻底的打败对手。

    元军中悍不畏死拼命作战的士兵应该有一半还多,这是他们从小在部族中培养出来的精神,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一次的失败就足以致命,让整个部族被被人消灭,所以养成参战务必尽全力的习惯。

    当然战损中最先死伤的就是这批人,随着勇猛的士兵慢慢的死伤殆尽,元军能够在城下汇聚的兵力越来越少,能够在架起云梯向上舍命攀爬的更是一个都不见。

    “火候到了,兄弟们加把力啊!元狗没有力气了,给我瞄准点放,专挑指挥作战的将官!”

    刘长海在城上来回的走动,不住地给火器营的士兵们打起加油。虽说他们直接伤亡在元军箭下的很少,但是被自己火炮的发射烧伤,被炮管烫伤等人也不少,不停地高强度瞄准开炮,火器营的士兵体力消耗一样的巨大。

    他也注意到了战局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刻,把元军最后的这点战力消耗之后,剩下的人恐怕就要逃离战场了,在完全看不到战胜希望的时候,在忠诚的士兵也不愿白白的送死。

    在战场的边缘,一小队元兵有二十多个人,他们的距离云梯的攻城点比较远,靠在一堆死马的后边,躲避城头炮火点名式的射击。在他们的左侧,有一条小路,是原来出城务农的百姓常年经过走出来的小径,通往大塘镇方向。

    两个队伍中的小头领默不作声,在用眼神和动作悄悄沟通,带上他们顺着小路飞奔,用不了一会就能脱离战场。虽然逃兵被抓住的命运也是死,但是毕竟有一死侥幸的机会,尤其是他们这一小队人,平日里生死与共还比较齐心,大多数人都已经表态不愿死在这里。

    “各自上马,顺小路走,马上!”

    短暂的停顿之后,这一小队士兵各自翻身上马,什么都不顾的沿着小路狂奔而去。

    在十几万人参战的狂热战场上,这二十几个人的小动作根本不起眼,对于战争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他们身边作战的队伍中,有人看的清清楚楚。

    “大哥,有人从那边小路跑了,咱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兄弟们都死得差不多了,想活命的就跟着我,跑吧!”

    “谢谢大哥,兄弟们都想撤呢,可是千夫大人还在……”

    “掩护着我点,看我的行事,一旦得手,叫兄弟们慢慢的撤,我在前边等着你们!”

    马上正在焦急指挥的一个千夫长,突然发现几个自己的手下从斜刺里冲了过来。

    “你干什么?”

    “噗!”

    “啊,你……”

    千夫长的尸身落地,围着他的几个士兵一转马头,也朝着那条小路方向飞奔而去……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

    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

    在城上观察大局的张镇孙突然发现,在战场两侧边缘的元军,正悄无声息的撤退,不过他们离去的方向五花八门,确实没有一个向着正北大营撤退的元兵。

    “哈哈,兄弟们,赶紧抓紧开炮啊,不然等他们都撤退了,咱们可就没人可炸了,哈哈哈!”

    失败的传染速度是非常快的,当那些有意溜边保存实力的小队率先逃走之后,阿里海牙彻底失去了对战局上大军的掌控,传递出去的出帅令,已经得不到部队有效的回应。

    尤其是拼命攻到城下的士兵,回头一看已经得不到有效的支援,那种被抛弃被背叛的感觉,简直可以当下被气死。而远处的同伴都在犹豫,继续奋战还是转身撤退的思想争斗之中,城头宋军又一轮速射炮的急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兵败真的如同山倒,在大炮的点名射击消灭掉众多中层将令之后,又一轮急速的子母炮发射,瞬间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还有力气转身回头的士兵,都不在顾忌城上的射出的炮弹,而是拼命的挥舞马鞭,让胯下的战马加速逃离这可怕的战场。

    子母炮的而炮口都上调了角度,射程开始超过一里的工事,用最快的射速倾泻着炮弹,把握住每一个能够杀伤敌人的机会。红夷大炮也上调了角度,尤其是那八十八门大口径火炮,利用自己的超远射程,对着逃走的士兵马屁股狠狠的开炮。

    阿里海牙举着刀伫立在阵前不退,咬着牙拼命呼喊转身回撤的士兵,实在忍不住的时候,终于动手挥刀砍死了两个士兵。他身后的侍卫一看情况不妙,那些士兵个个红着眼珠,想要上前护住阿里海牙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两军阵前士兵哗变,往往都是有人私下通敌,提前拉拢了大批人做好了准备,只待合适的时机初现,奋起干掉主将才算大功告成。可是今天的全军溃败乃是大势所趋,阿里海牙不甘心强行斩杀退兵,那不是火上浇油吗,这些已经违背军令逃命的士兵,眼里只有生路,哪还会顾忌你的身份。

    就是一瞬间,阿里海牙连同坐骑都已经淹没在溃败的人流之中,具体是谁动的手已经无法辨别,但是他的侍卫们已经转身,加入了向后奔逃的队伍。主帅被杀防护无力,让主将死的不明不白,又分不清谁是凶手,他们回去复命也是被重重的责罚,索性跟着溃兵一起逃走算了。

    法不责众的说法自古就有,如果是有三五个士兵畏战,作为将领肯定会杀了他们立威,震慑其他的士兵们要服从命令,可是逃走的是几万人怎么办?

    阿里海牙身死之后,更加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来震场,元兵蜿蜒数里的胶着战线,就在这时完全的溃败下来,在没有一个面对广州城墙的士兵。

    不过真正能够走得也不过三四万人,从开始第一批投入的两万多人肉盾逃走之后,前前后后投入十五万人,其中八成已经倒在了战场之上。

    截止到今天为止,攻打广州的整个战事中损失了四十万兵力,不止是伯颜阿里海牙损失了手下的精锐部队,这些人同样为忽必烈所器重,再他整个王朝中最重要的一环。

    兵败如山倒破鼓万人捶,溃兵一旦发起狠来,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当他们脱离大炮的死亡威胁之后,马上就要面临的是军法的处置。

    在战场上不听号令者死,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这一条,这也是一个完整部队建制的基础,一旦丧失这条军令的威慑性,那么基本上这个队伍也就完蛋了。

    所以这些溃兵败逃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回营,而是选择远离伯颜的方向,哪怕当一股流窜的劫匪呢,也不可能回营听任军法处置。

    伯颜身边还有五千骑兵,可是现在传令官都找不到下达命令的渠道,就来阿里海牙身死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伯颜正在咬着牙咒骂文天祥,这简直是一辈子中最大的耻辱。

    他怪自己为何那么爱惜人才,舍不得把文天祥当场砍头,关押他的时候也没有用心,让他有了可乘之机逃离,最后造成了自己的身败名裂,他这个恨啊!

    这点是他想错了,文天祥确实有才,也是宋朝抗元的一面不倒旗帜,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火药武器的突然换代,还是赵天佑起的作用。

    这时候元兵的情报搜集非常落后,加上元军向来残暴无常,经常使一个活口不留,把一些有投降念头的人照样斩杀,所以投降的大多是整建制的宋军,因为自己将军阵营的转换而投降,基础民众之间投降元朝的非常少。

    但是情报工作大多是需要靠民间人士才能搜集,口口相传的信息需要很多人来配合,相比之下宋军有基础,获取信息的容易程度远超元军。

    所以一直到伯颜大军覆没,他还不清楚这个叫赵天佑的人,在广州城中起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文天祥、张镇孙等人,可以说伯颜往日的万千荣耀都是毁于一人。

    大营中还有一两万的苦役劳工,还有数万头牛羊马匹,已及无数的粮食物资,但是这些还有什么用?这不都是千辛万苦从北方给宋军带来的吗!

    “伟大的耶和华啊,请我一点指引,来帮助你忠实的信徒吧!”

    伯颜从腰间拨出镶满宝石的佩刀,苦笑着对着天空叫了两声,吓得他身边的士兵赶紧扑了上来,不顾一切的夺下了他的佩刀。

    “丞相大人,万万不可啊!”

    “丞相大人,北方我们还有百万雄兵,带我们来日再战,千万不可自寻短见啊!”

    还有几个未曾参战的将领,暂时接管了指挥权,保护着已经有点心丧若死的伯颜回了大营。

    他们回营之后发现情况变得更糟,已经有零散的士兵逃回了大营,开始的目的肯定是收拾自己的财物细软,但是**一旦打开就无法控制,他们打开了部队的库房抢夺金钱财物,同时放开了对于苦役劳工的管制。

    伯颜一边摇头一边喃喃自语。

    “全完了……大汗,我没有脸回襄阳!”

    ,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形势一片大好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七十五章 形势一片大好

    宋军骑兵初战告捷,生擒索多等元兵一共四百余人,杀死杀伤更是无数,重新树立了宋朝骑兵的威名。要说这宋朝骑兵虽然编制少,马匹少骑手也少,可是在以前对抗金辽两国的时候,并不是没打过硬仗,北宋有杨家将南宋有岳家军,在当时都有一只作战勇猛的骑兵队伍。

    同时这支骑兵队伍的建立,也将意味着宋军不时时被动挨打,从此有了主动出击大规模作战的能力,不过眼下数量和装备还有待提高,并不是赵天佑眼中起主导作战的兵种。

    元军大败而归如同丧家之犬,阿里海牙被乱军马踏如泥,阿术又被铁弹砸成肉酱,整个元军的三大巨头一下死了两,伯颜还落个重病不起无法指挥残余的军队。

    在清远大营只是做了短暂逗留,心里一直惧怕宋军出城追击,所以把能够带走统统装车,不能带走的就丢弃在了清远。陆陆续续南下的四十多万大军,除了三次会战死伤的将近二十万人之外,还留在伯颜身边的兵力不过三万多人,加上无处可去的两万多域外苦役劳工,赶着无数的马匹牛羊仓皇而去。

    清理战场宋军前后用了将近半月的时间,这次的收获颇丰,尤其清远元兵遗留的大批给养,里边最有价值的是来不及带走的大批战马,数量居然有两万多匹。

    这还不算完,在这几次作战中蒙元受惊逃走的战马更多,大多流落到周边的乡里,被附近百姓捉住后送到集市上贩卖。凌震知道消息后开出了价钱,只要是蒙元的战马,只要送到广州城内就可以得一百两银子的奖励。

    这一下可是下了大血本,因为这十几万马匹散落在四处,要想都抓回来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广州附近乡里还成立了专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