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场的乡绅们瞧见范老爷子都被杀了,哪里还能坐得住,这些平时祸害百姓的乡绅们全部赶紧磕头求饶。

    只有一名员外例外,陈员外一直很有野心想要取代范家称为八大晋商,眼前这个时间正是他聚拢人心的大好时机。

    陈员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脸色不善的说道:“对这里有七八百乡绅,你孙传庭能杀光。”

    孙传庭还是斯斯文文的笑着,只说了一个字。

    杀。

    杀了这些乡绅只是一个开始,正如孙传庭所说的那样,他不仅要命还要这些乡绅趴在大明国体上吸的血。

    一炷香过后,一匹匹快马赶往了陆军讲武堂学员和秦兵驻守在各县的营地,

    没过多久的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杀戮。

    这些乡绅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杀了一个精光,宅子里的粮食金银全部封存起来,运往榆林城,

    乡绅们隐蔽的粮库和银库也被情报科学员们逼问了出来,太子朱慈郎新建立的锦衣卫们查出来更多的粮食金银,全部运回了榆林城。

    粮食金银全部被封存了起来,用来给工业革命提供第一桶金。

    到现在孙传庭有些明白朱舜所说的第一桶金了,孙传庭直接以总督的名义把乡绅们的土地改成官田。

    随后给京城送了一封信,朱舜和太子看到信里的内容,手指忽然抖了一下。

    孙传庭没有把地契直接送给太子就看出来他的高明之处,倘若真是责问下来这件事就成了太子的污点。

    还有一封战报交给内阁首辅温体仁,由他亲自呈给皇上,这件事就由他孙传庭一人承担。

    以蒙古鞑子进攻延绥镇为理由,为了抢夺金银杀光了乡绅们。

    这个理由很拙劣,东林党想想就知道怎么回事,各种弹劾腥风血雨的扑向了孙传庭。

    毕竟他做的这件事太过骇人了,把延绥镇所有的乡绅全部杀了一个精光,比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酷吏还要心狠手辣。

    只要能够完成工业革命,这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说了只要有工业侯在,孙传庭顶多就是免去三边总督的官位,保住一条性命肯定是没有问题。

    拿一个名不符实的三边总督,换七八百乡绅的性命,延绥镇有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孙传庭一万个愿意。

    毕竟只要孙传庭还活着,这个三边总督早晚有一天还是他的。

    半个月以后,一匹来自延绥镇的快马赶往了工业侯府邸。

    已经是深夜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工业侯朱舜连夜派人把孙元化、怀远侯、镇远侯等等工业派成员,全部叫到了工业侯的府邸。

    唯独没有叫上太子。

    等到所有的人到齐以后,开始商议怎么办孙传庭洗脱罪名,一直商量到天亮也是没能找到一个好的计策。

    普通人杀一个人就要杀人偿命,孙传庭杀了这么多虽说不能算人连畜生都不是的乡绅,但这是工业派的看法,对于东林党来说杀的可都是他们的党羽。

    好在八大晋商之一的范家已经覆灭了,没有直接利益上的纠葛,东林党人不会死咬着这件事不放了。

    想必这也是孙传庭在趁着这个时机灭了以范家为首的绥远镇所有乡绅的原因。

    目前唯一担心,东林党会在大理寺监牢对孙传庭进行迫害,工业派现在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安插自己的人手进入大理寺。

    没过几天,东林党得知了延绥镇的消息,果然正如朱舜他们所预料的那样,朝野上下一片震动。

    不明白真相的还真以为是蒙古鞑子袭击了整个延绥镇,东林党人却很明白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能把所有的乡绅全家杀了,没杀一个老百姓,一定是阴谋。


………………………………

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

    不管是不是阴谋,效果是出奇的显著,把东林党上下搅的不得安生,心想着以后无论如何不能让孙传庭去自己老家做官。

    东林党进行了一次很是急切的文会,商议过后的意见出奇一致,所有东林党成员一致同意把孙传庭这个杀胚送上断头台。

    此后的半个月的时间内,孙传庭遭到了几乎是腥风血雨一般的弹劾,崇祯也顶不住压力只能先撤了孙传庭的三边总督。

    毕竟就算是蒙古鞑子杀了所有的乡绅,灭了那么多乡绅的满门,孙传庭作为主政三边的总督,难辞其咎。

    孙传庭把延绥镇的一切事情安排好,好在曹变蛟带着大批陆军讲武堂学员和秦兵坐镇,延绥总兵受到他们的信念感染,也成了工业革命的忠实拥护者。

    工业革命接下来的发展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孙传庭便回到京城去请罪了。

    崇祯这一次明显是铁了心的要保下孙传庭,不管东林党怎么弹劾始终不给他定下一个罪名,只是革职查办暂时关押在大理寺监牢。

    只因为一件事,不管孙传庭在延绥镇怎么闹腾,是出于党争的目也好,其他的原因也罢。

    已经快穷疯了的崇祯管不了那么多了,孙传庭实实在在的帮朝廷收回了本就该属于朝廷的军田,也把那些官僚乡绅从老百姓手里掠夺的田地,全部收回了朝廷手里。

    崇祯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把陡然暴富的感觉,哪里舍得把孙传庭这个宝贝杀了,捧在手心还差不多。

    东林党在朝堂上唾沫星子飞溅弹劾的腥风血雨,此时的崇祯却在想着什么时候把孙传庭调到富庶的江南担任总督。

    想到江南乡绅们积攒了几百年的金银绸缎,在孙传庭的押运下一船船的运往京师,崇祯差点没控制住现在就任命孙传庭为江南总督。

    东林党的核心在东南沿海,他们要是知道崇祯的想法对绝对不是后怕胆寒了,估计都能当场吓晕几个。

    眼看崇祯在六部的东林党官员以辞官为要挟,要瘫痪大明的中枢朝堂,就快顶不住压力了。

    边关传来了一个噩耗,不过这个噩耗偏偏救了孙传庭的性命。

    满清集结十五万大军已经到了山海关外,正式准备与大明开战了。

    京城距离山海关不过七百余里,一路上还都是平川地带,满清八旗兵昼夜兼程几天就能抵达京城,大明可以说是危在旦夕了。

    崇祯只用了一句你们谁能用五千官兵大破二十万大军,就立刻就下令杀了孙传庭,堵上了所有东林党人的嘴。

    得知满清来袭了,东林党也不敢提起杀孙传庭的事了,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孙传庭要是死了,东林党官员的安危就没了保障。

    只有孙传庭坐镇京城,才会让东林党官员放心,闯贼二十万大军都打不过孙传庭,何况是满清的十五万大军。

    这些东林党官员只用简简单单的士兵数目,衡量闯贼和满清的强弱,实在是书生之见。

    正是这个书生之见让孙传庭免去了死罪,暂时关押的大理寺监牢里,等到满清再一次攻打到京城立即启用孙传庭。

    估计到时候就算崇祯不放孙传庭,东林党都不会同意了,不管怎么说有这位三边总督坐镇京城才能让他们放心。

    大战在际,太子朱慈烺和朱舜前往陆军讲武堂,召集二期学员和三期学员对这一次的大战进行分析,也让先生朱舜检验一下陆军讲武堂的成果。

    陆军讲武堂。

    战争总参谋室。

    山海关作为天下第一雄关,又是大明抵御满清的第一道关隘,也是最后一道关隘。

    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对山海关的战事推演,一直是最重要的一项课业。

    战争总参谋室里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按照比例制作了山海关的山川地理,并且放置着红绿两种旗帜。

    根据双方的兵力部署,真实的插在了沙盘上相应的位置。

    巨大的沙盘在正中间,朱舜和太子朱慈烺坐在了沙盘的北面,这也是山长平时坐的地方,按照君王南面称制的规矩摆放的。

    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坐在沙盘的另一侧,沙盘的南面,所有学员穿戴整齐的学员服腰杆笔挺的坐在官帽椅上。

    就在朱舜和太子朱慈烺走近战争总参谋室的那一刻,二期班长郑成功站了起来,大声喊道:“行礼!”

    所有的陆军讲武堂学员立即干净利索的站起来,右臂放于胸前,右手握拳对准心脏。

    太子朱慈烺满意的点了点头,恭敬的请先生坐下,看向学员们说道:“山海关的战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今天我们就来推演一下这场大战,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谁先来?”

    太子朱慈烺这是在考教他们的军事才干,是一个展示自身才学的好时机,谁也不愿意放过这个大好的时机。

    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全都在跃跃欲试,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军事才干展现给太子朱慈烺和工业侯朱舜,但是一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陆军讲武堂一切以实力说话,不看个人的背景和家世,这一点朱舜也很清楚。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所有学员里面综合能力最强的居然是三期炮兵科班长来聘,这个当初想给他当个亲随的穷苦少年。

    陆军讲武堂主要学科是典范令和六大教程,每一次策问成绩最高的是郑成功,格斗射击成绩最好的毫无疑问就是满丹臣了。

    按理说第一个出来进行战争推演的,要么是郑成功,要么是满丹臣。

    偏偏来聘的格斗射击成绩比郑成功好,策问成绩比满丹臣要好,综合起来第一个出来推演的就是三期炮兵班班长来聘。

    来聘‘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向右转,踢着正步来到了太子朱慈烺和朱舜面前。

    来聘站定位置,行了一个军礼:“启禀山长,三期炮兵班长来聘,请求进行战术推演。”

    太子朱慈烺看了一眼平静坐在旁边的先生朱舜,见他点了点头,自己也是点了点头:“开始你的推演。”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关的战术部署

    来聘得到太子的允许,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用手指画了一条线。

    这条线从东向西,东边从山海关开始,一直向西串联了大明北方边疆的九边。

    来聘收回手掌,开始详细的阐述自己的战术思想:“从这张沙盘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来。”

    “大明和满清之间有一条由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燕山形成的一片连绵的山脉。”

    “可以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大明和满清隔开,这条山脉的南方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这条山脉的北方是平坦辽阔的草原。”

    “绵延的山脉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山谷丛林,一般身手矫健的猎人在里面都寸步难行,更不要说大批量的行军了。”

    “满清要想越过这条绵延几千里的天然山脉屏障,只有三条路可以走。”

    来聘伸出右手,指向了最西边的那条山路,说是山路其实就是一条沿着险峻山谷间河水走的河谷小道:“最西边的叫做古北口到道,也就是密云县的那条出口。”

    “但从这个沙盘是可以看得出来,说是河谷小道,其实就是一段漫长而又崎岖的山路,士兵在里面行走都十分的困难,更不要说用骡马车拖着沉重的辎重了。”

    “骡马车基本上是进不去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只要是个将领都明白这个道理,在古北口道里面行军,不是十来个人或者说上百个人的商队,驮着很少的粮食就能通过。”

    “满清想要进攻京城少说也得有上万人马,这其中的粮草消耗,还有箭矢火药这些军用辎重,是一笔笔十分庞大的数目。”

    “所以说这里只能用作少量士兵的奇袭,但是就在古北口道的出口密云一带,已经驻扎了曹指挥使的精锐,满清要想再通过古北口袭击京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来聘指向了中间的卢龙道,这条龙道和古北口道一样,只是一条沿着河谷在险峻山脉间行走的河谷小道,几号没有办法实现大批士兵的行军。

    介绍完古北口道和卢龙道,就剩下最后一条山海关所在的傍海路。

    山海关之所以叫做山海关,那是因为山海关的西面是燕山山脉这条山脉的终点,东面是广阔的东海。

    燕山山脉和东海之间有个宽约十余里的平川大道。

    顺着这条海边平川大道,不仅能运送大量的粮草辎重,还能发挥满清八旗兵最大的骑兵优势。

    但就在这条燕山山脉和东海之间的狭长平川走廊上,有一座天下第一雄关,就是山海关。

    只要越过了山海关,再顺着狭长的海边平川大道长途奔袭十余里地,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了。

    来聘介绍完这三条进攻大明的路线,古北口道,卢龙道,山海关所在的傍海道。

    接下来详细的介绍了其中的险要地势,还有许多可以以少胜多的扼守要点,详细到就连满丹臣这个从小在山海关长大的悍将都自愧不如。

    甚至详细到了繁琐的地步,朱舜、太子朱慈烺、孙承宗还有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看着来,只是把多达上千个的险峻地势信手拈来的说出来,这份记忆力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来聘说的还不是一个大概,还在扼守要点说出哪面山坡更陡,哪处的丛林更密集一些,哪里可以有可用的水源。

    来聘这份的详细繁琐着实让人惊叹了,通过他的阐述,众人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

    来聘对于山海关的了如指掌,对于大明北方边疆山川地理的了解,就连满丹臣这个从小在边关和沙场长大的悍将,都感到极为的惊叹。

    其他人更不必说了,尤其是太子朱慈烺开始正视这位号称是陆军讲武堂三期学员里最名不属实的班长。

    战争沙盘推演是陆军讲武堂学员们最热衷的一件事,可以把学员们的战术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能不断的去培养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提高战术素养。

    同样也是衡量一名讲武堂学员军事才干的重要圭臬之一,陆军讲武堂学员们经常扮演大明和满清,进行一场战术推演。

    只有来聘很少甚至说是几乎没有进行过战争沙盘推演。

    来聘的策问成绩就算是仅次于郑成功,却被一些比较激进的学员们认为是空有一身嘴皮子功夫的花架子,很是不服气他能当三期炮兵班班长。

    其他学员们进行战事沙盘推演,来聘总是一个人拿着一堆典籍在旁边读书,这就让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更加看不惯了。

    在进入陆军讲武堂的那一刻起,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便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咋的,你来聘天天抱着一堆书在那读,要去兵部做个从不打仗的文官?

    他这种行为在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眼里就是贪生怕死,是要和东林党同流合污了。

    除了这一点,来聘还经常消失的无影无踪,少了十天半个月,时间长了甚至会有两个月。

    这是陆军讲武堂学员们更不能容忍的,他们这么努力的修习典范令和六大教程,就是为了四个字。

    为国捐躯。

    来聘这个行为已经是逃兵了,真到了为大明坦然赴死的那一天,来聘完全可以用自己课业不精当做推脱的借口,拒绝赶赴沙场,独自在兵部做个享乐的文官。

    不少陆军讲武堂学员找到太子朱慈烺请命一定要严惩来聘,甚至是说逐出陆军讲武堂。

    太子朱慈烺眼看事情越演越烈,便亲自出面平息了这件事,因为他知道来聘不是当了逃兵。

    相反他比其他学员更早的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