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说?”

    “贱卖皇家银行!”黄子澄用力叹息,追悔莫及,“一个偌大的皇家银行,只买了区区三百三十万两,而且不瞒诸位大人,实际到账的钱,不过是二百七十万两,另有六十万被马家扣下了。因为之前户部向他们借了钱,真是讽刺啊,堂堂朝廷,居然拿几个商人无可奈何!”

    “道理何在啊?还不是马家是皇后的本家,有天子照拂,我们这些人,有心无力啊!”

    柳淳轻笑道:“是有心无力,还是故意放水,又或者,是你根本就拿了好处?”

    黄子澄大惊,“这个,这个没有,绝对没有……”

    柳淳根本不搭理他的辩驳,夏原吉已经迈步走了上来。他是当时出卖皇家银行的几位大臣之一,他扫了一眼黄子澄,“黄大人,当日你痛心疾首,一副悔恨的模样,我只当你是扛不住压力,无可奈何。但是经过彻查,在皇家银行卖给马家之后,你曾经得到过一件苏东坡用过的三足笔洗,可是有价无市的宝贝。”

    黄子澄瞠目结舌,“这个,这个……唉!”他重重叹口气,像是离了水的鲤鱼,挣扎已经没用了,不甘道:“黄某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我篡改遗诏,死有余辜,这些小事,你们又何必揪着不放呢!”

    柳淳哈哈大笑,“小事,果然是小事!”

    突然,柳淳举起巴掌,用力拍了两下,此刻大堂的窗户悉数打开,黄子澄茫然向外面看去,只觉得光线刺眼,好半天,他才适应过来。

    可当他适应过来,已经吓傻了。

    这个大堂早就布置了多日,特意给百姓安排了旁听的位置。

    此刻看去,只见百姓分别立在牌子之下,头一个就是应天府,第二个是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接下来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山东……

    这下子黄子澄傻眼了,原来全天下各个省份的百姓代表,悉数来到了京城!

    柳淳干嘛拖延几个月的功夫,不光是案子的事情,也在等人!等这些真正能给历史做出评判的人!

    各省的百姓,怒目而视,尤其是应天和浙江的,简直要气炸了……他们的全部身家,都存在了银行了,这帮畜生说贱卖就给贱卖了!

    一个区区笔洗,让多少人家破人亡,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杀!”

    “杀了他!”

    “千刀万剐了!”

    ……

    黄子澄听到这话,简直手足无措,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努力想爬起来,可不管怎么努力,都不管用,他的额头都是冷汗。

    恍惚之间,黄子澄似乎又看到了苏州钱庄被挤兑的场景,那么多疯狂的百姓,他怕了,彻彻底底怕了。

    “柳大人,柳大人,你怎么能让一群刁民来,来到刑部!这,这可是天大的案子,他们听了,胡乱传出去,只会有损皇家颜面,快,快把他们赶走!”

    “哈哈哈!”

    柳淳突然放声大笑,他从座位上站起,修长的身躯,缓缓踱步,声音洪亮而清晰,“黄子澄,老百姓不会胡乱编排。有本事污蔑皇家的,只是一些居心不良的文人罢了。燕王殿下决定起兵靖难,不只是篡改遗诏。或者说,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这些百姓要问的,你们在这些年,弄了多少恶法,害了多少百姓,还有你们这些人一直反对变法,反对均田……那就在天下百姓的面前,清点一下,你们这些人有多少财产,每年能逃掉多少税赋徭役!”

    柳淳的声音在大堂之上,不断回荡,上面的审问官员,还有各省的百姓,目光都落到了柳淳一人身上。

    有很长一段时间,柳淳都不怎么展露锋芒,他只是干一些穿针引线的事情,把表现机会留给了别人。

    很多人都觉得柳淳变弱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柳淳这叫境界提升了,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

    “针对你们的家产,还有各种用心,以及这些年,你们在朝政上的种种作为,我都会编成小册子,就像大诰一样,送给每一家每一户,我还会安排人员,去下面宣讲,把抵制变法的歹毒用心,都公诸于众!”

    “你们要面对的是不只是朝廷国法,还要面对天下的亿万黎民苍生!”

    柳淳快步走到了各省百姓的中间。

    “乡亲们,过去总是讲士农工商,一些读了书,有了功名,当了官的人,就变得了不起了,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欺瞒朝廷。过去有很多人敢怒不敢言,也有很多人,认不清这些人的面目,觉得都是同乡同族。偶尔他们还会开粥场,舍一些衣服,让大家伙觉得他们是好人,是大善人!”

    “乡亲们,我想请大家想想,他们的钱哪来的?是他们祖宗有德,还是他们经营有方?说到底,还不是窃据了大家伙的财富,更有甚者,他们篡改朝廷优免田赋徭役的规定,他们不用交税,不用纳赋,这样一来,他们的财富越来越多,背负承重富庶徭役的乡亲们,日子就越来越难,食不果腹,卖儿卖女,也就不稀奇了。”

    “乡亲们,唯有你们清醒过来,真正彻彻底底支持变法,支持燕王殿下,让我们将变法做下去,大家伙才会过上富足的生活。乡亲们,这次进京,让大家参与审案,听一听前朝逆臣,他们的真正心声。你们回去之后,要把这些事情,讲给所有百姓听,要让大家伙都知道他们的嘴脸!”

    疯了!

    彻底疯了!

    黄子澄这些人一直以为柳淳和朱棣,会追究他们篡改遗诏的罪过,甚至会大肆屠戮泄愤。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柳淳将案子的重点放在了阻挠变法上面!

    这样一来,这次就不是清算前朝官员,而是清算士绅集团了。

    “柳淳,你好狠的心肠!”

    黄子澄一张口,喷出一股血水,溅落三尺外,触目惊心。


………………………………

第540章 该登基了

    黄子澄重新醒了过来,太医的手段还是很了得的,只不过此刻的黄子澄已经是风口之烛,摇摇摆摆,随时都要油尽灯枯。

    “柳,柳大人……你,你何必赶尽杀绝啊!诸位大人,你,你们也是读书人啊!给,给孔孟道统,留一口元气吧!”

    黄子澄用尽最后力气,说出了这句话,他怒瞪着堂上的每一个人,希望得到想要的结果。

    很可惜,他注定失望了。

    道衍和尚他就不是什么读书人,这老和尚坑起自己人,比柳淳还狠呢!

    至于杨靖和茹瑺,过去他们对传统的士大夫还有很深的情分,可在天牢里两年的光景,他们受了太多的苦,这段时间,他们是反反复复,不断剖问心腹,把最深层次的想法,都掏了出来!

    事到如今,让他们去为了什么读书人,什么孔孟道统手下留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柳淳微微一笑,“什么叫孔孟道统?什么叫做读书人?假如圣贤活着,他告诉百姓,你们当中有人贵,有人贱,有人生下来就可以免赋免税,有人生下来就要背负沉重的负担,一辈子只能低着头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我不觉得说这话的人,是圣贤!这也不是什么说得过去的道理!”

    “我只知道圣贤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贤讲究耕者有其田,讲究以百姓之心为心……你们所谓捍卫道统,捍卫读书人的脸面,说到底,不过是为了维护读书人的特权而已,我现在就想问问所有人,读书人就高人一等吗?就可以作威作福?”

    柳淳连续质问,各省前来的百姓都听得十分激动,总算又当官的愿意替他们说话了,说得太好了!

    要说大家伙平时对读书人,还真有那么一些尊重,甚至是畏惧。

    可是当知道他们不用缴纳田赋,不用承担徭役,还把这些都加到普通百姓身上的时候,这些人已经怒了。

    而且当得知变法受到阻挠,都是因为一些文官的一己之私,百姓更是抓狂了!

    “杀了!”

    “杀了贪官!”

    “把他做成人皮枕头,挂在城墙上面!”

    ……

    面对多少官吏,黄子澄都能勉强控制住,可面对着百姓铺天盖地的指责唾弃,他实在是接受不了。

    此刻他身体极度虚弱,又是害怕,又是惶恐,浑身不停冒冷汗。

    太医不得不提议,将黄子澄暂时带下去。

    “乡亲们,我知道你们愤怒,觉得应该把贪官杀干净,我何尝不是这个主张。但是我想请大家耐心一些,还有不少前朝罪臣,等待着审讯,不妨一个一个来,把他们的面目全都揭露出来!”

    柳淳的话,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欢呼。

    接下来被拖上来的就是暴昭。

    这家伙向来以清流自诩,他将所有的事情,都推了出去,说他什么也没有参与过,他只是大明朝的忠臣。先帝立太孙,他忠于太孙,这是情理之中,他并不知道篡改遗诏,也没有参与任何残害百姓的事情……

    “真是一张伶牙俐齿,推得好干净!”

    杨靖冷笑,“暴昭,你的堂弟在家乡招募三千乡勇,设卡征收厘金,这事你总不会不知道吧?”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做事都是背着我的!若是要杀,就杀他们好了,我根本不清楚!“

    “不清楚?来人!让他清楚清楚!”

    外面锦衣卫跑动,抬上来一箱又一箱的东西,堆在了暴昭的面前。

    杨靖笑呵呵道:“暴昭,你是不是还要说,这些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是人有意诬陷你的?或者说,就是我们要陷害你?”

    杨靖似笑非笑,暴昭不寒而栗,他看这些箱子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你,你们怎么会弄到这些?不,不会的!她不会背叛我,不会的!”

    杨靖哑然,“你总算舍得招供了!”

    原来暴昭在朝中,成天喷这个,骂那个,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可这位私下也有爱好,他在秦淮河结实一位歌姬,算起来已经有十多年了。

    那时候暴昭还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青涩的新人。他跟那个女子琴瑟和谐,相处了这么多年,简直比妻子还要亲密许多。

    暴昭没让家人进京,他住的也十分简陋,破旧的院落正好符合他清流的身份。

    可谁能想到,竟然有位歌姬能联络上暴大人。

    想要请暴大人说话,就要走她的门路,没有五千两以上,根本就别想请动暴大人!

    要想让这位办事,只有一条,那就是给钱,给的钱越多,办事就越快!

    “暴昭,你的堂弟收厘金,还贩卖货物,前后给你送了两万七千两银子……这是多少商人百姓的血汗,你还敢说自己不知道吗?”

    暴昭整个人都傻了,懵了,完了!

    他小心在意的名声,算是彻底完蛋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朱棣以叔篡侄,他是大逆不道的反贼,你们都是反叛,你们污蔑忠良,诬陷好人,你们这些奸贼,我没有贪墨,没有!”

    这位大声叫嚷,状若疯癫。

    他的拙劣表演,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能是笑料罢了。

    你要真是那么忠心,朱棣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怎么不痛斥奸贼,不赶快求死?

    现在被拆穿面目,就想着搏一个名声,天下人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吗?

    暴昭完蛋了。

    接着就是陈迪,他所犯的事情,和前面不太一样,他主要是帮着人进太学,而且还有接受乡试贿赂……

    这一次柳淳再度将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老百姓的面前。

    你们以为考上去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天之骄子吗?

    未必!

    有很多人都是走得后门,打通关节,这才拿到了功名。

    而且靠一篇文章,决定是否录取,也实在是不够公平。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何品评两篇文章,是内容为主,还是文采为先?是老生常谈,还是另辟蹊径?

    决定一篇文章好坏的主观因素太多了。

    柳淳更是借着陈迪的案子,向朱棣提议,以后考试,要假如算学内容。

    文章能作假,若是以算学作为普遍考核的内容,至少就能客观许多。

    这哪里是审判,分明变成了变法的宣传舞台。

    自从洪武朝到现在,反对变法的各种理由,各种用心,全都被揭示出来,没有半点客气。而且通过审讯,还成功把反对变法和建文一党连结起来。

    老百姓提起这些人,全都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他们的肉!

    到了今天,变法是彻底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再也没有力量可以抗拒。

    “王爷,差不多了,该请王爷登基了。”

    柳淳将最后的案卷,交给朱棣,请他审阅。

    朱棣翻看着,其中关于篡改朱元璋遗诏的部分,是比较确凿,有黄子澄的供词,还有几位太监对当时情况的描述……至于朱标之死,包括朱元璋两次发病,乃至最后驾崩,却语焉不详,缺少关键证据。

    “这些事情恐怕再也没法查清楚了……已经没有活着的人了。”朱棣感叹道:“你让我登基称帝,总觉得还差着一点火候!”

    柳淳大笑,“殿下,这些时候,臣已经通知海外各国,让他们前来朝贺。到时候有藩王朝贺,百姓拥戴,还有海外来朝……如此场面,足够堵上所有人的嘴巴。至于先太子和先帝的死,其实还有一个人是清楚的。”

    “谁?”朱棣好奇道。

    “朱允炆!”柳淳毫不客气道。

    朱棣眉头紧皱,沉吟良久,“这也是我现在十分疑惑的地方,那日在奉天殿的那具尸体,绝对不是朱允炆的。他现在生死不知,若是能把他抓到,问明白所有事情,就可以有个定论了。”

    朱棣按着大腿,思量片刻,轻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是我过分在意了。找朱允炆的事情,让纪纲负责。至于你……替朕把登基大典操持好了。”

    这改口改得够自然的,柳淳躬身,拖着长音道:“臣遵旨!”


………………………………

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

    建文旧臣,作为文官士绅的代表,被送到了三法司,接受整个天下的审判……到了这一步,阻碍朱棣登基的所有障碍悉数被踢开,如果继续当什么名不正言不顺的监国,那就是矫情了。

    而朱棣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所以拥立天子的行动离开展开。

    事实上大家伙早就准备这一天了。

    首先,以周王朱橚为首,宗室藩王一起入宫,齐刷刷跪在朱棣面前。

    朱橚朗声道:“先帝骤然撒手,逆党裹挟允炆,窃据皇位,操弄神器,几近三年。期间尽毁先帝之法,残害百姓,荼毒宗室,离间骨肉,大肆杀戮,以致天怒人怨,百姓怨恨,大明江山,几乎瓦解。”

    “所幸先帝四子燕王朱棣,举义兵,讨伐不臣,奉天靖难,所向无敌……去岁腊月入京以来,整顿朝纲,拨乱反正,擒拿奸党,百姓归心,万民乐业。理当继皇帝位,以安人心,以定大局!”

    朱橚说完,带领着宗室藩王,用力磕头,他是发自肺腑高兴。四哥终于当上了皇帝,从此之后,他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朱橚既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又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他想编写医书,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医治,他想养豚,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便宜的肥肉。

    他很单纯,可也很执着。

    有四哥在,在实现愿望的路上,就有了最大的靠山。

    不只是如此,其实兄弟俩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其实有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