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朱橚笑得可开心了,“那就说定了,我现在就着手安排,场地,草料,种猪,一样都不能少!”
朱橚喜滋滋从柳淳的怀里,把小儿子夺了过来,高高举起。
“爹爹准备养豚,养最肥的豚给你们吃,好不好?”
“好啊!”
小家伙们拍着巴掌,笑得合不拢嘴。
朱棣看着五弟的模样,十分感叹。
经历磨难,不改初心。
五弟的确太善良,也太难得了。
将宗室大权交给他,朱棣能放心了。就算辽王、宁王、代王、齐王……这些人居心叵测,可有周王坐镇,宗人院就乱不起来!
等把周王一家,接到了东宫,朱棣派人,去安顿。
书房里只剩下兄弟两个和柳淳。
朱棣就道:“五弟,你回来之前,四哥跟柳淳商量了,要让你接掌宗人府,并且改名宗人院。而且宗人院对朝廷有建言献策的权力,可以批评朝政得失,针对百官的施政错误,发起质询。”
这是朱棣和柳淳商量之后,赋予宗人院的权限。
可以建议,可以批评,针对一些事项,还可以把官员叫过去询问……当然了,宗人院不能给官员定罪,更不能抓人,罢官。
但毫无疑问,如果被宗人院点名,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任何官员也别想包庇,不然就是跟整个宗室过不去。
朱橚这家伙丝毫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大的权柄,他还琢磨着养猪的事情呢!
“四哥,你一年准备给宗人院多少钱,还有,我能挪用多少……我不是贪污啊,我要养豚,养豚啊!”
顶点
………………………………
第538章 为燕王贺
朱棣很发愁,这个老五的脑子似乎有点不好使,怎么想一出是一出,我让你执掌宗人院,是帮着朝廷拾遗补缺,牵制文官,同时也是给你们找点事干。
你竟然一心想着养豚,养你个大头鬼!
朱棣很想骂人,可旁边的柳淳却笑嘻嘻道:“周王殿下,不管在什么位置上,挪用公款都是不对的,你是会受到惩罚的。不过我提醒你一件事,大明皇家银行,是邀请了诸位藩王入股的,齐王、辽王、宁王、蜀王……他们都把王府三卫,府宅庄园,甚至还有亲王的俸禄捐了出来,充作皇家银行的股份,不知道周王殿下……”
“我愿意啊!”朱橚立刻就答应了,“这是好事啊,我拾掇拾掇,把开封的王府卖了都行啊!”
朱橚可不是那些土老帽藩王能比的,银行多赚钱,他一清二楚,四哥居然舍得让出来,简直是天大的恩惠。
“就这么办了,回头我就变卖家产去!”
这家伙还是个急性子。
朱棣真是有些感动,要是其他藩王都像老五这么懂事,他什么心都不用操了,该轻松多少!
“五弟,你的王府就不要买了,你要是愿意,四哥出钱买下来,改成学堂吧!”
“学堂?”朱橚忙道:“那是好事情啊,四哥,这钱我就不要了,你要是办学堂,给我设一个养豚系,我就知足了!”
朱棣的老脸瞬间黑了,这个老五,还是个疯子!
我办学是要培养人才,充实朝堂,不是给你养豚的。
养豚,养豚,你脑子里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朱棣正琢磨着要痛骂朱橚呢,柳淳却在旁边道:“周王殿下,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我跟你讲,这养豚可是一门大学问。什么样的豚品种好,出肉多,长势好,还不愿意得病,就需要详细挑选,小心繁育……要一代代培养,就像挑选良种一样。还有,饲料要怎么搭配,每天吃多少,吃什么类型的饲料。是粮食多,还是青草多……还有啊,圈舍要怎么设计,北方要考虑保暖,南方要防止夏季过热……对了,还要处理排泄物,这是肥田的宝贝……”
柳淳越说越高兴,朱橚越听越认真,朱棣的老脸就越来越难看!
“住口!”
到了最后,朱棣彻底爆发了,“你们两个愿意怎么谈就怎么谈!但是不许在本王面前,谈,尤其是不能在接风酒宴之前谈,不然本王把你们两个都塞进圈里!”
赶快走,不行,跟这俩货在一起太倒胃口了。
他走了柳淳却不在乎,朱橚更不怕。
“我四哥啊,有雄才大略,可还是太娇贵了,你信不信,父皇要是活着,他保证喜欢聊这些事情,他都能在皇宫后面设一个养豚场。”朱橚很认真道:“柳淳,过去有人说大家子弟,不食烟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四哥就有这个苗头了。他的那三个孩子,也就是我的三个侄子,你可要好好教导,别跟他爹一样,我四哥啊,算是没救了。”
朱橚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柳淳想笑也不敢笑。
反正啊,有这位周王殿下在,京城不会缺少乐子的,以后有朱棣发愁的。
柳淳都忍不住想怂恿朱橚干坏事了,然后看朱棣铁青的老脸,保证很有趣。
他们俩琢磨着,就有人请他们过去,说是燕王殿下准备了酒宴,诸位大臣都会过来,给周王一家接风洗尘。
饭还是要吃的,朱橚跟柳淳大摇大摆,赶了过来,朱棣刚刚去处理公务,还没有过来。
倒是那帮藩王,从齐王一下,悉数到来。
他们都眼巴眼望瞧着朱橚。
“那个五哥!”齐王率先开口,“五哥历经磨难,总算安然无恙,咱们兄弟团圆,实在是一大幸事,小弟恭祝五哥平安归来。”齐王顿了顿,又道:“五哥,我听说四哥让你接掌宗人府了?”
“不是宗人府,是宗人院!”朱橚纠正道:“四哥对咱们弟兄后啊,他说了,以后大家可以评议朝政,指点得失,上书谏言,垂询官僚。你们瞧瞧,这是多大的恩典!要不说还是自己兄弟,咱们那个侄子,简直是蛇蝎心肠,歹毒至极!”
众位藩王心里头冷笑,你丫的随便怎么说,反正朱棣比朱允炆强不了多少,说不定还更加黑心呢!
“五哥。”宁王凑过来,“这宗人院这么大的权力啊?小弟久居边地,也不懂政务,更不敢随意指手画脚,免得遭到弹劾啊!”宁王嘴上客气,可仔细听,却是话里有话,套朱橚的话。
朱橚满不在乎,“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你们瞧瞧,这几年啊,我挖螃蟹洞,下网捞鱼,伐木造船,上树掏鸟蛋,就连黎人的土语我都会了。你们在京城好好学,对了,不是还有柳大人吗!让他给你们开个课,我也跟着听讲,咱们啊,努力当好这个监督者的角色。以往言官挑咱们的刺儿,这回咱们也能挑他们的,多好啊!”
朱橚神采飞扬,可有人都哭了,代王就惊讶道:“五哥,我们都留在京城,那,那封国怎么办?”
朱橚哈哈大笑,“还能怎么办?放在那里呗!你们放心吧,朝廷官员比咱们能干多了,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回去封地,就是给老百姓添麻烦。与其这样,还不如就留在京城,麻烦四哥就是了。”
完了!
这几位藩王都不是傻子,朱橚这家伙笑呵呵的,可他就是个笑面虎,一肚子的坏水。什么宗人院,什么批评朝政,根本是幌子,朱棣这一手来得漂亮啊,直接废了所有藩王!
朱允炆为了削藩,还是一个一个下手,朱棣直接一网打尽,吃相之难看,简直令人发指!
朱老四,早知道你是这么个东西,我们才不会支持你呢!
尤其是代王和肃王,当初他们可是主动投靠朱棣,给他撑场子,制造声势,像齐王和岷王,也都举事反对朱允炆,造成了举国皆反的局面,可以说都帮了朱棣大忙。
结果呢,现在是卸磨杀驴吗?
这帮人怒气冲冲,义愤填膺,原本在北平受了不少气,他们琢磨着等拿下京城,或许会好很多,毕竟谁登基不都要大肆封赏吗?
没准是先苦后甜,可现在好了,刚吃了一嘴苦瓜,人家转头塞过来一把黄连。有这个道理吗?打了一巴掌,怎么没有甜枣啊?
这些藩王把不满都写在了脸上,他们也不是城府很深的人,十分容易看出来,柳淳凑到朱橚旁边,低声道:“王爷,你把他们都得罪了,不怕吗?”
朱橚哼了一声,“我怕什么?该害怕的人是他们!一群没吃过苦头的弟弟!把他们都扔到琼州,让他们住几年,一个个都知道怎么做人了。”
这位周王殿下还真来劲了,他对柳淳道:“你瞧着啊,我要好好折腾他们!”
说完,朱橚抓着酒杯,晃晃悠悠,到了诸位藩王的面前。
“哈哈哈,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四哥英明神武,所向睥睨,靖难兴兵,渡江进京……如今已经贵为监国,我提议咱们兄弟应该领头上表,劝四哥继承帝位!”
“你们说,还有谁,能比四哥更合适?”
“来,咱们举杯,为四哥贺!为大明贺!”
朱橚连着说了两遍,像庆王和蜀王,连忙都举起了酒杯,齐声道:“为四哥贺,为大明贺!”
其他这几位互相瞧了瞧,满肚子的话也说不出来,跟吃了二斤苍蝇屎似的。
“为四哥贺,为大明贺!”
朱橚哈哈大笑,“这才是自家的兄弟,都是好样的。”朱橚喝干了杯中的酒,又道:“诸位兄弟,既然四哥把宗人院交给我,你们也都是宗人院的成员。咱们可不能光吃饭不干活啊!朱允炆一党,窃据帝位,离间骨肉,残害忠良,几乎把大明江山给毁了。这可是天大的罪过!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弥补万一,这就是罄竹难书!”
这位周王殿下对谁都能放过,唯独朱允炆,他是气炸了肺,别说一个藩王的脸面,就连做人的尊严我都混没了。
不给你点厉害的,我就不配当你的叔叔了。
“在回来的船上,我听说你们跟四哥一起,把朱允炆踢出了玉牒,剥夺了宗室的资格!我觉得这还不够!要彻查,一定要弄清楚,朱允炆是如何篡改遗诏,如何窃据帝位,还有,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坏事!这些必须要查清楚,然后以宗人院的名义,明发天下,做成金科玉律,告诫宗室子孙,身为皇家子弟,谁要是再敢胡作非为,必将受到宗室一致声讨,绝不容情!”
朱橚的这番话,让人眼前一亮,好一个周王啊!
这三年的苦是真的没有白吃,他是历练出来了。
他先是提出拥立朱棣登基,抢到了定策之功,接着又对朱允炆进行清算,既是处置前朝,又是敲打诸位藩王,你们这帮臭弟弟都老实点,敢不听话,就收拾你们。
先声夺人,敲山震虎,这手段行啊!
朱橚满脸矜持,心中却是得意,奶奶的,你们知道不,我在琼州都做了多少次这样的梦了,老子总算是咸鱼翻身了。
一个字,爽!
接风宴之后,朱橚一点也不迟疑,直接叫上了所有的藩王,当然,还包括柳淳,直接前往天牢。
“把这帮东西处置了,也就该拥立四哥继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
朱棣迟迟没继位,大家伙都挺着急的,可有些事情却是急不得。朱棣坚持要在查清楚前朝旧案之后,才正式继位。朱老四也是一头倔驴,他琢磨着父皇本来是看中我的,皇位就是我的。
居然让小儿朱允炆窃据了两年多,还闹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如果不查清楚,说明白,让俺朱棣光明正大继承皇位,反而背负了逆贼的骂名,俺朱棣就算是死,也不会答应的。
燕王这么坚持,下面的人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拿出一百二十分的气力,赶快去办。如今这几个月忙活下来,已经查得七七八八了。
大致的脉络理清楚,还有些细节,这是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上了,毕竟人已经都死了好几年。
但就目前来看,也是触目惊心,一旦掀开,势必会天下震动。
“五哥,柳大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事情还是不要查了吧!干脆把那帮腐儒都杀了,灭了他们的九族算了!岂不是更干脆。”说话的正是齐王。
朱橚哼了一声,显然不会赞同。
“怎么,你担心罪证不够,反而会惹来一身麻烦?”朱橚冷笑道:“这点你该相信柳大人,他都忙了好多年了,如果还查不清楚,简直可以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了。”
柳淳翻了翻白眼,听着像是夸奖,可实际却也是高估了自己的本事。
的确是好几年了,太多的东西说不清了。
不过柳淳还是有把握的。
“诸位王爷,你们代表宗人,还有朝廷三法司,汇同办案,自然是要将案子办成千秋铁案!记住了,咱们要让燕王殿下,毫无瑕疵,君临天下!”
朱橚大喜,拍着巴掌道:“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瞧好吧!”
一行人赶到了天牢,原本关押建文旧臣的地方是锦衣卫衙门,随着案情审理,许多人已经转为罪犯,被送到了天牢看管。
如今要把这帮人悉数提出来,开始审讯定案。
练子宁、纪纲、杨靖、就连姚广孝都来了,老和尚理由十分充分,他是都察院掌院,三法司办案,他理当参与。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吏部尚书茹瑺也来了。
“三法司办的都是大案,我们吏部也该陪人记录。”
说得好有道理,吏部的确可以派员,但问题是你是吏部尚书啊!堂堂天官,来做书吏的活,岂不是委屈大了?
茹瑺丝毫没有百官之首的觉悟,很快诸位大人齐聚,碰头之后。杨靖就道:“纪大人,你负责押运犯官,我等会在刑部一起审讯定案。这一次可是最终的盖棺定论,绝对不能有差错!”
纪纲点头,“请杨大人和诸位大人放心,我一定办得漂漂亮亮。”
终于,众人去了刑部,杨靖居中而坐,这边是姚广孝,那边是茹瑺,这三位都是重量级的大臣。
在他们的左手边,坐着周王朱橚和少傅柳淳,对面则是练子宁等人,这个阵仗摆开,端的是杀机万重!
第一个被带来的就是黄子澄。
诸位朱允炆的帝师,在众多罪犯当中,他是第一位。
不过由于他之前的坦白,让朱棣对他还算宽宏,几个月也没有受什么罪,相比之前虚弱了一些,但说话应对还是没问题的。
“黄子澄,你曾经招认,朱允炆篡改遗诏,此事当真?”
黄子澄抬头瞧了瞧,满脸的无奈,“是,是有这么回事。”
“那你知道原本的遗诏写的是什么?你们又为什么篡改遗诏?”杨靖沉声道。
“这个……”
“讲!”
黄子澄叹口气,“原本的遗诏我没看过,但想来不是篡位太孙朱允炆,否则也不会被齐泰直接给毁了!”
“你说齐泰毁了遗诏,是否想把罪名推给一个死人?”
黄子澄两手一摊,“诸位大人,罪员已经是死人一个,我倒是挺羡慕齐泰的,他早早死去,也免得被这些腐儒坑害,落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黄子澄痛心疾首,柳淳突然开口,“黄子澄,你说别人是腐儒,你又比这些人高明在哪里?”
黄子澄无奈摇头,“我的确不高明,可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比如说?”
“贱卖皇家银行!”黄子澄用力叹息,追悔莫及,“一个偌大的皇家银行,只买了区区三百三十万两,而且不瞒诸位大人,实际到账的钱,不过是二百七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