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高炽偷眼瞧了瞧,见父王心情很不错,就仗着胆子道:“其实父王只要用一个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谁这么大本事,毫无疑问,当然是柳淳了!

    只是身为世子,朱高炽这么不在乎权力吗?

    他是真心推荐柳淳?

    别是分别了一两年,这小兔崽子学会了捧杀,跟他老子动心眼了吧?

    瞬间,朱棣的脸就沉下来了,他怒气冲冲,厉声叱责,“你小子让你二弟去接柳淳,现在你跑到为父的面前,要举荐柳淳。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真心,还是假意?莫非你想说,柳淳跟你二弟走得更近,让父王提防是吧?”

    朱棣虽然在西安,但是也听说了,两个儿子之间,彼此有争执……朱棣倒是不奇怪,皇家的人,亲密无间的太少了,相反,彼此算计,反而是常态,就连自己都不能免俗。

    可他是真不愿意看到,天下还没安定,儿子们就迫不及待内斗起来。

    朱高炽要干什么?

    给他二弟上眼药吗?

    你也太让为父失望了!

    “父王,你冤枉儿子了,其实是我想去请师父的,怎么会想别的!只是没办法,我抢不过二弟,就只能来接父王了。”他嘟着嘴,一副吃了大亏的模样!

    这是什么话?

    朱棣一听更加愤怒了,你听听,这还是他的儿子吗?

    “你的意思,是师父比我这个当爹的,重要多了呗?你小子想气死我!”

    朱高炽面对老爹的怒火,坦然道:“父王,要是师父在,他保证能说出该怎么办,而不是骂人。”

    “呸!”朱棣气得笑了,“我当初就是瞎了眼睛,把柳淳弄到了王府,你们几个小畜生眼睛里光有师父,都没有我这个当爹的!我倒成了帮他养儿子的!”

    朱棣嘴上骂着,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个乱局,文武全都四分五裂,没有柳淳的智慧,是绝对没法收拾了。

    “罢了,赶快回北平,为父也迫不及待要见到你师父了。”朱棣满怀期待道。

    顶点


………………………………

第481章 我不要你们觉得

    秋季的海风总会很强烈,柳淳的船队鼓足风帆,快速驶入了渤海,北平不远了。

    就在这时候,丘福终于叩响了舱门,来求见柳淳。

    “末将见过柳大人。”

    柳淳淡淡笑着,没有客气,坦然受之,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丘将军,请请坐。”

    丘福眉头微皱,但是很快坐了下来,抱拳拱手。

    “末将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冒昧前来拜见柳大人,只是想请教一事。”

    柳淳道:“请讲。”

    丘福沉着脸道:“柳大人,末将觉得你似乎对二殿下有些偏见!”顿了顿,丘福又道:“末将向大人明言,军中将士,都很钦佩二殿下。他勇猛善战,颇有燕王之风。这次守卫北平不失,二殿下居功厥伟。领兵打仗的都讲究论功行赏,如果处事不公,末将唯恐人心难平。”

    丘福说完,仔细盯着柳淳,希望从他的脸上,能看出一些端倪。毕竟把陈瑛留在双屿,让丘福极其不舒服。

    很可惜,柳淳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历练,实在是成熟太多了。

    哪怕面对着道衍一般的老妖孽,都丝毫不会露破绽,更何况丘福这个莽夫。

    柳淳只是不咸不淡道:“丘将军,你身为领兵大将,只管忠心打仗就是。赏罚之事,我相信王爷心里有数,该给什么,不该给什么,王爷比咱们做臣子的清楚。所谓擢黜之恩,皆出自上,你以为呢?”

    丘福略微迟疑,他晃着头道:“柳大人,你的话末将当然赞同,可也不能让大家伙寒了心啊!王爷起兵靖难,全是弟兄们豁出性命,打到今天的地步。柳大人,若是没有我们拖住百万大军,你也没法横兵江上,更没法逼迫朱允炆求和吧?”

    “这倒是实话。”柳淳点头,“我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丘福丝毫不觉得自己失言,继续道:“弟兄们出了这么大的力气,总不能让那帮穷酸文人爬到我们的头上吧?二殿下有勇有谋,无论如何,都是最好的人选。”

    说到了这里,丘福干脆挑明道:“柳大人,这次王爷回北平,势必登基称帝,才能和南朝争锋。王爷称帝,储君之位是谁的?让世子直接变成太子,我是不服气的。不光是我,还有许许多多的将士。”

    “还是那句话,赏罚要公平。柳大人,你是王爷看重的人,说话比我们有用,我想恳请柳大人向王爷谏言,尽快册立二殿下为太子,以安人心!”

    柳淳听完,突然笑了,“丘将军,这么说吧,我早早离开北平进京,又诈死了一段时间。靖难以来,我去了西安,成都,又到了双屿……唯独没回北平,算起来离别故土也有快十年了,北平发展成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了。但是你说得对,赏罚必须公平,如果大家伙都赞同,我自然会从善如流的。至于王爷怎么决断,我也会跟他好好谈谈……总之,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丘福从此船舱出来,仔细咂摸柳淳的话,初听之下,似乎是要支持朱高煦。可仔细琢磨,他说不了解情况,又说从善如流,不会让人失望。

    他究竟是不让谁失望啊?这个“大家”,是武夫,还是文官?

    柳淳根本没有讲清楚。

    总而言之,似乎什么都说了,又根本什么都没说。

    真是该死啊!

    丘福越发生气,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打官腔的穷酸,没想到柳淳居然是这么个人,太失望了!

    丘福暗暗发狠,就算柳淳不帮忙,他们这些人也能把朱高煦推上储君的宝座,不信就走着瞧。

    船队离着码头越来越近,柳淳立在船头,任凭海风吹拂,心中的思绪飞扬,想的事情很多……

    说起来,他的确让朱棣的势力变得更大了,整个靖难也容易了许多,甚至他还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最明显的就是徐增寿,张玉等等,

    只不过柳淳的布置,也让朱棣手下的势力,非常复杂。

    支持两头小猪的人马,提前跳了出来,还有那些藩王,以及变法派和保守派,各种各样的地方势力,他们也都会跳出来争权夺势。

    不要说未来,就算是当下,局面已经够热闹了。

    柳淳涉水上岸,踏着苍茫大地,心中暗暗思量:只怕从这一刻开始,就要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了。

    打碎一个旧世界需要勇气,建立一个新世界,需要更大的勇气。

    大破容易,想要大立却是难上加难……柳淳在沙滩上驻足,任由海水湿润鞋袜,冰凉的刺激,让他的大脑格外清醒。

    驻足了一刻钟,柳淳才继续向前,这一次,他的脚步不再迟疑。

    柳淳回来了!

    不光是柳淳,还有梁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原吏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郁新,左都御史杨靖,中山王四公子徐增寿……许许多多的人,全都到了北平。

    仅仅柳淳一个,那就足以冲击整个格局了,还不要说这些人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谁都想抢占优势地位,面对外来者,又都保持着强烈的警惕。

    朱棣还要两天的路程,才能赶回北平,如今留守北平的还是张玉,他率领着所有将领,在十里亭,等待着柳淳的到来。

    一见面,张玉就给柳淳一个熊抱,他跟朱能不一样,是个含蓄的人,可见到了柳淳,还是难掩心中的激动。

    “柳大人,你可算来了,说实话,末将是真的扛不住了,有柳大人在,我心里就有谱了。”

    柳淳哈哈大笑,“张老哥,你就别跟我客气了,你以十万之众,抗衡南朝三十万大军,还有辽、宁、谷,三大藩王,虽古之名将,也多有不如啊!”

    张玉连连摆手,“柳大人,你可别往末将身上擦胭脂抹粉,我这心里发毛!”

    “哈哈哈!”柳淳放声大笑,“张老哥,你可真了解我啊!”

    两个人并马而行,有说有笑。

    张玉故意加快速度,跟柳淳走在了前面,把其他人甩出十丈之外。

    张玉低声道:“柳大人,我实话实话,打仗的时候,我能压得住,可不打仗了,这帮家伙都闹腾起来了。”

    柳淳沉吟道:“他们想拥立二殿下吗?”

    “柳大人知道了?”

    张玉叹口气,“那我就直说了,其实他们也未必是这个心思。”张玉很忧心,“按理说,我们这些人,都是王爷的旧部,最是忠心。可这一次靖难,王爷是在西北发动,又收了那么多新人,这往后谁说了算,实在是让大家伙心里没数啊!”

    张玉点出了问题的根源……就想朱元璋,他靠着淮西勋贵起家,可老朱渡江之后,立刻吸收了以刘基、宋濂等人为首的浙东文人。结果就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狠狠整浙东文人,最后逼得老朱不得不两派一起收拾,废了丞相制度,把大权揽到自己手上。

    同样的状况,又发生在了朱棣身上。

    而且这一次是新旧两派,几乎势均力敌。北平十多万精锐,西北也有好几十万人,还有那么多的藩王猛将,比起北平旧部,丝毫不差。

    最为关键,这一年多以来,燕王是在西安坐镇,近水楼台的道理,谁都清楚。

    北平武夫,一致推举朱高煦。

    他们是想借着立储这件事,一举掌控朝局,告诉新来的,我们才是正宗,我们才是说了算的。

    你们不要觉得能跟我们较量,我们要我们觉得,不要你们觉得!

    张玉这个人跟徐达很像,他只忠于朱棣,对于谁当储君,兴趣不大。而且朱棣春秋鼎盛,身体强健,现在就争抢储君,有什么意思呢!

    只不过世上能像张玉一般的人不多了。

    自古以来,夺嫡也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夺嫡不是为了真的让谁当皇帝,重要的是过程,在过程中互相倾轧,赚取利益……这就像是赌场,身在其中,谁能不下注呢!

    说到这里,柳淳也明白了,为什么丘福敢肆无忌惮,直接跟自己挑明……因为他们实力够大!底气够足!

    北平不但是朱棣的老巢,其实也是柳淳的大后方,这块的意见,不能忽视啊!

    一上来就是一道难题,真是够厉害的!

    柳淳抬头,正好瞧见了北平城,斑驳的城墙之上,还有许多伤痕来不及整修,大块的青砖断裂,硝烟熏得漆黑……当真是一场残酷的鏖战啊!

    柳淳突然勒住了战马,从马背上跳下来。

    其他人不解其意,也都跟着跳下了战马,围拢过来。

    “柳大人,城里已经备好了接风的酒席,快进城去吧!”

    柳淳微微摇头,他猛地回头,“诸公,这靖难一役,乃是奉天而行。将士民众,浴血厮杀。为的不是争权夺利,而是黎民苍生。期间多少士卒,血染沙场,舍生取义。如今我们赢得了关键的胜利,也应该总结一下了。究竟该如何论功行赏,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功臣!”

    柳淳这么说,丘福就迫不及待道:“柳大人,世子殿下主持全局,张将军浴血奋战,更有二殿下舍生忘死,率领死士,几次出城,袭击南军,人所共知,谁是功臣,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伙说是不是啊?”

    丘福说完,果然有人附和。

    柳淳轻笑,“丘将军所言极是,但我却以为这么多大的一场战斗,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打赢的。这斑驳城墙,告诉我,北平历经鏖战,牺牲无数,将士百姓,用血肉换来了的今天的胜利。我看应该在城外设立祭坛,邀请有功将士,城中百姓,好好说一说,这一年多的围城之战,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柳淳对大家伙热情道:“你们所有人,马上通知下去,请受伤的将士,战死的士卒的家人弟兄,帮助守城的百姓,提供协助的商贾,救治性命的军医……请他们前来,倾听他们的讲述,真正明白战胜的关键。”

    柳淳又道:“罗先生,就劳烦你记录下这些点点滴滴,集结成册。我们要给最普通的将士百姓,树碑立传!要真正记录下历史!要告诉天下人,我们起兵,奉天靖难,是得到了绝大多数百姓支持的!我们不是那些人污蔑的反贼叛逆,相反,我们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罗贯中急忙点头,他写了一辈子书,这样的书,还是第一次写呢!

    “请柳大人放心,老夫一定会写好的。”

    丘福这些人面面相觑,有点摸不清柳淳的套路,可朱高煦却差点笑出声来,师父啊师父,你这是釜底抽薪啊!

    这招够狠!

    让你们这帮将领还敢以靖难功臣自居?

    都给我老实一点!

    比起那些战死的将士,你们差远了。

    等父王回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怕是能节省不少钱吧!

    顶点


………………………………

第482章 英雄来自民间

    柳淳到了北平,却没有得到王妃的欢迎……按理说,燕王,世子都不在,身为王妃,应该见见柳淳,作为将门虎女,徐氏也不是寻常妇人,可问题是她就是绷着不见。

    弄得不少人都猜测,王妃是不是厌恶柳淳啊?

    那为什么如此呢?

    听说王妃偏爱次子,结果柳淳是世子的人,双方就不对付……

    “大姐,你怎么不见他啊?流言蜚语四起,以后都是一家人,多不好啊!”徐妙锦忍不住埋怨。

    王妃徐妙云哼了一声,伸出手指,用力戳小妹的脑门。

    “你个小呆瓜!到现在还糊涂呢!”

    徐妙锦捂着脑门,委屈巴巴道:“我怎么糊涂了?”

    “你姐夫是什么人了?你姐姐又是什么人了?”徐氏淡淡问道。

    徐妙锦晃着脑袋,想了想,憨笑道:“好人呗,还是亲人,近人,一家人!”

    “呸!”徐氏气得啐骂道:“你个小妮子,跟我装什么蒜?你姐夫以后要当皇帝的,姐姐呢,也就是皇后,皇后啊!”

    徐氏眼睛发亮,在妹妹面前,她才懒得装稳重。

    “你是皇后的妹妹,去给那小子当妾,你让姐姐的脸往哪里放?让你姐夫的脸往哪里放?我告诉你,什么都别说了,姐姐给你找一个合适的,青年才俊,军中多的是,比柳淳强的,也不是没有!总之啊,姐姐就要当一回王母娘娘。”

    徐氏气呼呼道:“我要让那小子知道厉害!”

    徐妙锦苦着小脸,“大姐,你这是要棒打鸳鸯,我不服气,你,你为什么跟柳郎过不去啊?”

    徐妙云眉头紧皱,拳头不由自主攥了起来,她简直要气炸了,用力敲着桌子,“我也不知道柳淳给了那三个小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老大给我说,要让老二当太子,老二偷着告诉我,他觉得大哥更合适。老三告诉我,只要不是他就行!”

    徐氏能不生气呢!

    “他们三个混小子说什么呢?在他们眼里,这一国储君,九五至尊算什么?他们都不在乎,是不是我这个皇后也分文不值了?我就要让人们瞧瞧,我有多大的本事!一句话,有我在,你们俩就别想凑在一起,不行!”

    徐妙锦眼珠转了转,她才不信大姐真的会棒打鸳鸯呢,瞧这样子,就是气顺不过来。徐妙锦也不跟她对着干,只是笑道:“既然姐姐说了,小妹都听姐姐的。我这刚到了北平,比起多年前,变了太多。大姐,能不能领着我出去玩玩。”

    徐妙云迟疑片刻,点头道:“行,只要你听话,就算天上的月亮,姐姐都给你摘下来。”

    这姐俩竟然真的结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