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现在相信你的话了,华佗生逢乱世,他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八成就是解剖尸体得来的。”
……
“师父,其实大肉球也很聪明的,冬天的时候,外面攻城紧急,他就用雪水浇在城墙上,把北平弄了一座大冰城。南军的人根本爬不上来,我拿望远镜瞧见,耿炳文的老脸都黑了。一个淮西人,根本不知道北平冬天的严寒。”
“对了,大胖子比以前瘦了许多,北平被围困的时候,他带头节食来的,那么胖的家伙,居然每顿只吃一块拳头大的饼子。我都好几次听到他肚子咕咕叫。”
“我给他留着肉干来的,我们打仗的人,是能吃饱的。我给他,他就给了母妃,然后母妃又给了我,白白转圈。”
“还有啊,道衍不是个正经和尚,他武功很厉害,脖子上的念珠是赤铜的,我亲眼看到他用素珠把敌人的脑子敲碎。老贼秃还吃肉,一顿就啃了两个狗大腿。”
“大胖子很喜欢老贼秃,还管贼秃叫师傅哩!”
……
要是让刚刚桌上的那帮人看到,保证目瞪口呆。这二殿下不是高冷,简直是个小话唠,面对着柳淳,竹筒倒豆子似的,有的没的,全都告诉了柳淳。
“师父,你能帮我个忙不?”朱高煦提出了要求。
柳淳轻笑,“能帮我自然会帮,可你要是提的太难了,我就没办法了。”
“不难的!一点都不难!”朱高煦神秘兮兮道:“你能帮着大胖子当上太子不?”
“啊!”柳淳愣了一下,失笑道:“我没听错吧?你没兴趣吗?”
“没有!”
朱高煦回答很干脆,“是真的没有!包括领兵打仗,只能算是我的工作……我真正想的是研究学问,师父,你觉得我是个做学问的人吗?”
柳淳两手一摊,“那就要看你自己了,师父只能带进门,剩下的就要看你用心程度了。”
朱高煦无奈挠头,“师父,我现在很烦,有不少人围在了我身边,比如这次跟我一起来的丘福,师父你认识他吧?”
柳淳点头,最初的王府三卫,朱能、张玉各自统领一卫,剩下的一卫就是丘福率领,绝对是朱棣手下的悍将。
只不过丘福这个人性情粗野,加之驻守在外,跟柳淳的交集很少,但是不可否认,他是朱棣非常器重的一个人。
这次朱能随着朱棣北巡,统帅北平靖难军的就是张玉,其次是丘福,朱高煦是统领了朱能的班底儿。
张玉没什么倾向,只是忠心朱棣。
倒是丘福,他很欣赏朱高煦,还不止一次提到过,朱高煦论起才华,应该成为王爷的继承人。
“还有个文臣,也一起来了,叫陈瑛,他也鼓动我,让我跟大胖子争。”
“你想跟大哥争吗?”
“当然想了!”朱高煦傲然道:“可我要争的不是什么世子太子啊,我想争大师兄!我要做科学一脉的嫡传,我要做在学问上胜过大球肉万倍!若是当了太子,天天勾心斗角,哪里还有机会做学问啊?”
真有志气!
柳淳摸了摸鼻子,无奈道:“不管你争与不争,要是让燕王听到,他非吃味不可。”
朱高煦狡黠一笑,满不在乎。
“谁管他怎么样?反正师父又不会泄露机密。”朱高煦仰望着天空,高高举起双臂,用力伸懒腰。
“那些人真是太无聊了,总想着争权夺利,可惜啊,他们连天有多高,地有多深,风雨雷电,雨雪云雾都闹不清楚。明明在手边就有无数的事情值得研究,只要成功了一项,就能名留青史。结果呢,非要去走独木桥,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师父,你说他们是不是很傻?”
柳淳轻笑,“既然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跟他们明言,反而跟我念叨呢?”
“唉!”朱高煦竟然叹了口气,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我也是没办法啊,他们要是对我放弃了希望,就回去鼓动三弟。以老三的性格,我怕他上当。没法子,谁让我是他二哥呢,有些事情啊,就要我来扛着。”
“你能扛得住吗?”柳淳淡淡道。
“所以我都跟师父讲了。”朱高煦恢复了臭无赖的嘴脸,贼兮兮道:“师父,你可要帮我啊!”
柳淳还能说什么,眼下这个朱高煦,看起来跟史书上没什么差别,酷似朱棣,英勇善战,身边一大帮人簇拥着……但是骨子里已经掉包了。
从很小的时候,柳淳教给他认识生物,接着又告诉他如何防范蝗灾,靠着这个知识,他还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许,成为皇孙当中最聪明的崽儿。
从那一刻开始,朱高煦就开始走上了另外的一条新路……
看起来两头小猪是不会为了龙椅争夺了,但是朱高煦一心要当大师兄,这也够头疼的了。
“这些事情还太远了,你爹的身体好着呢,不要胡思乱想。至于丘福和陈瑛这些人,为师自然会料理他们。”柳淳说的云淡风轻,仿佛根本没把两个人当回事……事实上也是如此。
这场靖难打到了现在,柳淳才是和朱棣并肩的两大巨头,其他人天差地远……如果说能勉强追得上的,不是什么丘福,也不是什么陈瑛。
而是老谋深算的贼秃道衍。
柳淳跟朱高煦谈过,回到了住处,道衍就等到了这里。
道衍微微一笑,“当年老衲就建议殿下夺嫡,事到如今,殿下几乎成功了,可老衲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殿下走的这条路,和老衲当初所想,完全不一样。”
柳淳摇头轻笑,“大师,这就是你的执着了,王爷能坐上龙椅,大师首倡之功,运筹之劳,是人所共知的。”
道衍才不听柳淳的鬼话,他突然凑近了身体,冷冷道:“柳淳,你押宝燕王殿下,却又不积极替殿下奔走。你甚至胆大包天,跟太子交好,老衲问你一句话……是不是你?你害死了懿文太子?”
柳淳突然间把脸沉下来,“道衍,你最好想过之后,再开口,免得对自己不利!”
柳淳的怒火,让道衍微微一愣,随即他突然笑了,自语道:“那就是第二种可能,你知道会走到刀兵相见,或者——这场靖难,根本在你的筹划之内?柳淳,你一个年轻人做不到这一点,你背后的那些人是谁?你的师父们,是不是学究天人,能洞彻古今的活神仙?”道衍语气激动,姜皮一般的老脸,泛着红润的光泽,眼神之中,竟然带着强烈的狂热。
“老衲家族世代行医,少读孔孟,出家之后,老衲又拜在道士门下,三教精华,老衲融会贯通,天下大势,了然于胸!”
“老衲深知天道不可期,长生不可得。这才退而求其次,侍奉燕王,协助他登基,说求着,不过是扬名后世罢了。”
这和尚说话是真狂,可人家也的确有狂妄的本钱,柳淳只是默默听着。
“如今老衲大愿将成,可老衲却发现,你柳大人比老衲高明万倍,老衲实在是不甘心!”道衍突然转身,深深一躬。
“柳大人,若是你肯指点学问,老衲情愿意拜在柳大人门下,还请先生收留!”
柳淳可吓坏了,他倒不是怕道衍,而是担心朱棣。这老贼秃是朱棣的心腹,要是他都成了柳淳的弟子,那未来的皇帝陛下还剩什么人了?
“道衍大师,我不比你高明什么……只不过我的学问比你广博很多……你所说的儒释道三教,在我这里,最多化为人文学科一类,甚至算不上社会科学,跟遑论还有自然科学了……你要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你丝毫不会意外的。历代的分封都会导致战争,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如此,先帝当年分封诸子,是怀着很美好的愿望,只可惜因为有道衍大师一般的人物,不停见缝插针,不打起来才怪呢!”
被柳淳说成了野心家,道衍竟然不生气,他反而对柳淳提到的那几门学问很感兴趣,“柳大人,总而言之,老衲会时常上门讨教,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柳淳无所谓道:“我这里是有教无类,大师愿意学,求之不得。”
道衍面露喜色,这家伙就是个疯子,他前半生追求学问,自以为到达了巅峰,辅佐朱棣,距离成功也不远了。
突然听说还有那么庞大的未知领域,这个老贼秃的热情全都上来了,恨不得立刻跟柳淳长叹请教。
不过道衍还有一件事,“柳先生……老衲已经散布出消息,说是长兴侯耿炳文有意投降燕王。若是能废了此老,日后挥军南下,也就少了一块绊脚石!”
柳淳淡淡道:“朱允炆未必会自断臂膀吧?”
道衍哈哈大笑,“由不得他,老衲已经准备妥当了。”道衍下意识抹了一下臂膀上的伤口,正是南军给他留下的,老贼秃是睚眦必报的性格。
“耿炳文,你别想活着回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80章 齐聚北平
道衍要黑耿炳文,柳淳没有意见……虽然他知道耿炳文人不错,但是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就只有死路一条,双方是敌人,面对敌人,可是不能手软的。
而且柳淳还想瞧瞧,这个道衍和尚究竟能坏到什么程度?
毕竟他还是个出家人,总会有些慈悲心肠吧?
柳淳默默思量着,他又把蓝玉、冯胜、茹瑺等人请来。
“世子殿下请我回北平,燕王殿下也很快会赶回去。双屿我们是不能久留了,大家要尽快北上才是。”
蓝玉早就不愿意在海上待着了,狭小的双屿,连马都跑不开,四转圈都是茫茫的海水,坐船他就迷糊,简直要了命。赶快去北平,蓝玉当然支持。可作为一员大将,蓝玉还是看出了双屿的价值。
“这个岛不能丢了。”蓝玉闷声道:“只有占据这个岛,船队几天之内,就能杀到金陵江面,向南又能攻击浙江和福建,封锁整个东南。绝不可以让给朱允炆。”
柳淳笑道:“这个就请放心吧,我打算让马和留守,另外再派遣一位文官,监督协助……”柳淳说着,就对着坐在后面的陈瑛道:“陈大人,你就留守双屿吧,如何?”
陈瑛是北平的按察使佥事,他当官的时候,柳淳早就进京了,双方没什么交集,初次见面,陈瑛还挺疑惑,怎么名满天下的柳淳竟然是这么一个年轻人,他哪来那么大的名声?
“柳大人,下官负责刑名事务,世子殿下很需要下官协助,是不是……”陈瑛一心在朱棣父子面前晃荡,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留在双屿。
柳淳依旧面带微笑,懒得跟他多话。
坐在旁边的杨靖突然笑了,“按察使佥事?掌管刑名,不错啊,要说起来,我当过左都御史,还干过刑部尚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了北平?”
这时候茹瑺突然开口了,“老夫在吏部的时候,似乎记得,陈瑛,你的考评只是中等吧?上面说你为官不谨,时常酗酒……这个毛病,可是改了?”
这才叫吏部天官呢,一击致命!
陈瑛低着头,连抬起来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总觉得自己代表着世子殿下,是燕王的近臣,你柳淳比我强,也强的有限,没什么可怕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任命,就让陈瑛看出了差距!
奶奶的,柳淳手下都是什么人啊?
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对了,那个郁新貌似是户部尚书,朝廷六部,他都占了三个名额了!
未来燕王手下,还不是柳淳呼风唤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陈瑛这家伙秉性凶戾,但是又十足投机,他总想往上爬,怎么说呢,跟齐泰很相似,只不过他心里连孔孟都没有,比起齐泰更加危险三分。
果然,一见碰不过柳淳,他立马赔笑,“多谢柳大人赏识看重,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把双屿治理好。下官向柳大人,还有茹大人保证,从今往后,陈瑛不会再喝一滴酒,如果违反了,下官情愿领罪受死!”
柳淳微微点头,“陈瑛,双屿虽然孤悬海上,却也是个立功的好地方,你要多留心,打仗的事情,以马和为主,地方治理,就要靠你了。”
“是!下官遵命!”
柳淳轻飘飘几句话,就替朱高煦解决了一个麻烦。
谈笑之间,举重若轻。
朱高煦越发佩服师父了,相比起以前,师父的手段越发没有烟火气了。总而言之,师父太牛了!
朱小二喜滋滋的,没了讨厌的苍蝇,总算能跟师父专心做学问,感觉天都晴朗了。他跟大家伙张罗着,一起北上。
几乎与此同时,朱棣带领着人马,在山西境内,跟牵连迎接的朱高炽相见。
父子俩个阔别近两年,朱棣主动把儿子拉到眼前,仔细看了看,嘟囔了一句,“怎么还这么胖啊?”
朱高炽憨笑道:“是变得结实了,真的!”说着他还举起了粗壮的胳膊,果然粗得像杠子。朱棣用力捶了两下儿子的胸膛,咚咚作响,略感满意,“我的儿子,就该英勇善战,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你守住北平不失,父王心里很高兴,你很不错!”
朱棣跟儿子有说有笑,渐渐的谈到了正题。
“你觉得咱们的处境如何?”
“不好!”朱高炽很干脆回答。
倒是让朱棣一愣,“刚刚打赢了几场大战,逼得朱允炆议和,把黄河以北都给了咱们,你怎么说不好呢?”
朱高炽凝重道:“父王,现在靖难军山头林立,人员复杂。诸位藩王,未必归心,所有的地盘,缺少整合,没法形成一个拳头。该如何落实变法,也没有一个定论。总之,我们急需彻彻底底的整顿,不然,一盘散沙。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了挫折,就会原形毕露啊!”
朱棣深以为然点头,这个大儿子看似憨厚,其实真的很有政治智慧。
本来朱棣的北平旧部是铁板一块,只不过随着地位上升,这帮人也跟淮西勋贵一样,有人为了谋求长久的富贵,就把功夫用在了皇子身上。加上这一年多,朱棣不在。旧部加速分化成几部分。
像张玉统辖大军,老成持重,很像昔日的中山王徐达,而丘福这家伙就上蹿下跳,居功自傲,野心勃勃,是个需要提防的家伙。
当然了,所有的旧部还都是听朱棣的。
问题是新加入的这些,几位藩王就不用说了,以平安为首的投降将士,以沐春为首的云南士兵,甚至还有胡骑和土司勇士,彼此之间,千差万别。
这也就罢了,文官那边也是分成了好多块,以朱守仁为首的巴蜀文官,以刘政,魏琮等人为首的西北文官。
还有以道衍为首的北平文官,再有柳淳解救出来的茹瑺、杨靖、郁新等前朝旧人……没有一盏省油的灯。
想把这帮人都捏合在一起,让他们替自己效力……朱棣觉得比登天还难,
他意味深长叹道:“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结果等停止用兵,治理内政,就一塌糊涂,最后甚至身死国灭,下场凄凉!”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楚霸王,唐庄宗……朱棣摇了摇头,“你怎么看?”
朱高炽忙道:“父王,情形的确很复杂,不过孩儿觉得只要用对了人,就能迎刃而解。”
“这么多人,要想人尽其才,也不容易啊?”
朱高炽偷眼瞧了瞧,见父王心情很不错,就仗着胆子道:“其实父王只要用一个人,就可以高枕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