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看看萧禹知道自己这会儿争不过他,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也知道想要这份功劳的人绝对不少,就说现在中书省和尚书省官员就不想在朝廷监修的书史上挂上自己的名号?

    李世民心里盘算这件事情的关键是李承乾,得先把李承乾支开,他带着人亲自看看到时候当场拍板,等李承乾回来木已成舟也只得认了。

    李世民想到这刚好看见万年县上报灾民到长安的奏疏,心里一动,李承乾不是爱民如子还会救灾吗?

    让他出城救灾去。

    “萧卿所奏之事确实重大朕要慎重考虑,这两天长安城外已经聚集不少附近的灾民,无衣无食十分艰难,玄龄已以退了新人还没有选出来,朝中无人能为朕分忧啊。

    朕想着太子这次在长安城救灾办的很好,所以想派太子出城去安抚这些灾民你以为如何?”

    萧禹听李世民说到救灾上,想了一会儿才道:“按理说太子代天子抚民是应该的,只是那颜利仁的事尚未查到幕后主使之人,太子出城怕不安全吧?”

    “哼,有朕在长安城坐镇他们谁敢胡来!”李世民十分霸气地道。
………………………………

第67章 嘉德殿前

    看着萧禹风风火火地去找李世民,李承乾笑得像个骗了小孩子糖果的坏叔叔。

    郝处俊见萧禹走了忙上前道:“启禀太子殿下,民部那边说救灾粮确实该民部出,只是现在大雪封路从洛阳运来的粮食还没有到,各处还在救灾,民部暂时不能给东宫粮食,等洛阳的粮食一到就先归还东宫的粮食。”

    李承乾听了想了想也没有办法,只能看萧禹那边的情况,就算萧禹那边要不到钱粮来,这一年也快过完了,等过了年一切也就好了。

    李承乾让他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自己就又回承恩殿跟李象玩去了。

    ………………………………………………

    第二天李承乾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令他出城安抚灾民,李承乾接了旨意才知道城外已经聚集近万的灾民,慌忙召集一众东宫的心腹出城。

    李承乾的车一出启夏门就从车帘往外看,见无边的衣衫褴褛的灾民就在无遮无盖的城墙根蹲着,李承乾的心一下子就沉下去了。

    好在之前有过经验,连忙安排人去城中找帐蓬和粮食。

    …………………………………………………

    李世民听说李承乾出城去了,见小朝上没有什么大事,就慌忙带着小朝上的官员和李后往东宫去。

    李世民从十一月底这次回到长安城就想到东宫来,因为不愿意看见李承乾一直忍着不来,但是到昨天听萧禹说了李承乾有那么大的修书计划就再也忍不了,直接带着小朝上的十数名官员奔向东宫。

    李世民走到嘉德门门前就听见里面嘉德殿广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一、二、三、四”。

    于志宁带着左右春坊的官员来前来迎接,李世民看见他们眉头不经意地皱了皱,李承乾出城安抚灾民这些官员都应该随驾陪同,心想:太子不让你进崇教门难道还不让你们跟着吗?

    这动作被崔仁师看见以为是李世民对嘉德殿前广场传来的动静不满意,心里一喜,面上不动声色地想着到了嘉德殿前广场怎么说。

    李世民淡淡地的一挥手,就直接走进了崇教门众人也都连忙跟上去。

    只是他们一进崇教门都被眼前阵势惊的合不上嘴了。

    只见四个一千人的方阵,正排山倒海地迈着正步走过来,他们步调完全一致,动作几乎一模一样,从李世民站的位置看去这一排排一队队的士兵站如同标尺打出来的一般笔直整齐。

    李世民和身后很多人都是常上练兵场的,他们平时在校场别说让士兵走,就是让他们站都站不这么整齐。

    看着这些李世民不由就站住了,看那些士卒由东往西一直往前,眼看就要走到嘉德门前,突然有人按着一定节奏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这种奇怪的口号,但是细看就能发现口号一喊士卒的动作就更加趋于一致,才知道这是带队的人在调整节奏。

    如此练兵,这是李世民和他身后的官员都没有见过的,但是李世民看了一会儿也看出了苏定方看出的问题,那就是士气严整勇猛不足。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内侍道:“把他们的将军找来!”李世民表现的很随意,因为他要指点这些人训练,要让这些人知道这点雕虫小技在他李世民面前根本什么都不算。

    不一会儿,裴行俭和王方翼迈着正步来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和他身后大臣都没有想到竟是两个这么年轻的“孩子”把这四千人训练的如此严整。

    “臣东宫左监门率长史裴行俭(右监门率长史王方翼)参见皇上。”两人在李世民面前行礼如仪。

    李世民一脸漠然,淡淡地道:“二位卿家平身吧。”

    “启奏陛下,依大唐律未经准许在御前演武当处以绞刑,嘉德殿乃是东宫要地,太子和皇孙们常从此出入,此二人带数千士卒于此练兵,万一有人图谋不轨之心后果难料非社稷之福,请陛下降旨斥责太子,重惩东宫十率中的不臣之将。”崔仁师铿锵有力地弹劾道。

    后面的众臣都看不见李世民脸色,不敢贸然开口,好在裴行俭初生牛犊不怕虎。

    上前朗声道:“崔大人何出此诛心之论,贞观初年陛下亦曾带着各卫士卒在此练习骑射,当今太子殿下效法陛下才于此练兵,不过是居安思危不忘兵事而已,怎么就被你说成图谋不轨了?

    你离间天家父子到底是何居心?”

    李世民和其他大臣一见这青年将领辞锋如此犀利都不禁莞儿。

    “哼!老夫是说汝等小人居心叵测引诱太子不务政事,整日与尔等宵小之徒狎玩。”崔仁师被骂的老羞成怒,又把原来的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拿出来说事。

    裴行俭闻言冷笑两声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子殿爱民如子长安城中谁人不知,你竟然说太子殿下整日与宵小之徒狎玩?

    难怪太子殿下常忧心忡忡地说国家安定了也不能全听文臣的,文臣的话绝不能全信,谁要是全信了文臣的话必然亡国灭种。

    臣一直不敢深信,今日见了崔大人算是知道太子殿此言何出了!”

    裴行俭此话一出李世民和跟他来的大臣全部变了脸色,这里已经内涉及到文武之争。

    “哼!崔大人你太过份,张口就是太子整日与宵小之徒狎玩,要知道太子殿下现在还在城外安抚灾民呢!”东宫留守的萧禹和张士衡前来迎驾,萧禹老远就听到崔仁师污蔑李承乾只是刚才裴行俭在说话才没有出口,裴行俭一停萧禹就立即站出来反驳道。

    李世民一见他们又要开始争执,忙开口道:“朕今日来东宫是来看皇孙的,听说皇孙这几天都在崇贤馆学习,卿等随朕去崇贤馆。”

    李世民说着当先朝前走,只是一边一走一边还不住地往那边原地休息的士卒那看。

    领兵打仗是李世民是专业的,要不是想赶紧夺了李承乾的修书权,也怕后面的大臣谏阻,他现在真想去详细了解一下裴行俭练兵的情况然后再指点一下江山。

    不过他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个小兵特别眼熟,发现那个小兵也正朝他看过来,仔细一看不是李愔吗。

    忙站住朝李愔招手道:“李愔过来!”

    李愔看见忙跑到李世民面前,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你怎么回事啊?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李世民指着他问道。

    李愔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道:“大哥说儿臣缺少管教,让儿臣跟士兵一起训练一起吃饭,还要过了考核。”

    “哦,那你就这么听话?”李世民来兴趣,要知道李愔的。

    “三哥也跟儿臣一起训练,只是今天大哥出城让他去看着城中灾民伐木去了。”在李愔看来他三哥李恪也愿意干那就是正确的。

    “你们俩不回各自的王府就留在东宫里跟士兵一起训练?”但是李世民对此显然还有其他的想法。

    “三哥跟儿臣说,大哥以后会派兵让我们带着去征服南海东海诸国,征服的地方都在海外,就是我们的封国,到时候大哥会派大唐的子民去我们藩国耕种,所以我们要练好本事。”李愔也不完全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这就胡闹了,东海和南海诸国与大唐向来和睦又远在海上,怎么能无故征伐?”岑文本出声批判道。

    “征伐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大唐的子民不能轻易迁出。”李世民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力。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常说国家安定日久人口繁衍的快速,到时候大唐长出来的庄稼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天下就会大乱,所以太子殿下才想着让诸王出海的。”裴行俭忙向李世民解释道。

    李世民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诸遂良忙上前道:“太子殿下对诸位弟弟的这分心可真是难得啊!”

    李世民闻言也欣慰地点点头。

    从李世民进东宫以来的反应,岑文本、崔仁师和韦挺看在眼里,心下冰凉一片,照这样下去指望李世民对付李承乾是不可能了。
………………………………

第68章 长安仓空

    长安城外。

    阴沉的天空下,一片一片的残雪反射出发乌的白光,阵阵寒意向虚散发。

    几只乌鸦缩着脖子站在不远处的几棵落叶的枯树上,耐心地盯着正在搭建宣窝棚灾民处,不时发出几声“呱呱”的叫声。

    李承乾听的心烦意乱,恼恨地往那边看一眼。

    薛仁贵看见了默默地拿起弓箭。

    “嗖嗖嗖”一连三响,三只乌鸦落地。

    “呱呱呱……”一阵乱叫,其它乌鸦振翅飞远。

    李承乾身边的护卫看见薛仁贵的神射箭技都忍不住兴奋地叫好,薛仁贵连忙抬手按住示意大家不要出声,然后偷眼看李承乾。

    李承乾看了心中有些不忍,不知怎么回事,他虽然穿越成了皇太子但脾气没有改变多少,还如他前世一样。

    前世就是如此,他对那些处处拿腔作势有点小权力就要显示高人一等的人极为反感。

    比如他前世领导某项目负责人,平时在公司不可一世也就算了,有一次竟然在微信朋友圈里对一个同事指手划脚,进行人生教育。

    虽然那个负责人没有坏心,那个同事的业绩也确实不好,但是他还是对此极反感,直接在朋友圈回怼然后拉黑对方。

    同时也怕别人憷他,特别是有人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地跟他说话,所以在初穿越的时候,他极担心老鬼是有心埋在原来李承乾身边的探子,几次有意为难老鬼,但是每次看见他那肥胖脸上丑态百出时,都因为不忍心而停下来。

    薛仁贵是他心中的大将,他更不想看见薛仁贵对他察颜观色。

    “仁贵,孤王知道你胸怀大志,也知道你有大将之能,现在把你留在孤王身边实在是孤王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只能先委屈你几天。你只管照顾孤王安危即可,不用察颜观色。”李承乾看着薛仁贵的眼睛诚挚地道。

    薛仁贵听了眼圈都红,这是以国士待他啊!

    “得蒙太子殿下不弃将仁贵从草莽中简拔入东宫效力,别说给太子殿下做侍卫就是牵马坠蹬,仁贵也必以死报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薛仁贵郑地重双膝跪下,斩钉截铁地把这一段话说完,才让李承乾把他扶起来。

    李承乾把薛仁贵扶起来严肃地纠正道“孤王招你来是为国效命的,并非为孤王一人,你记下了。”

    “臣记下了!”薛仁贵亦郑重道。

    身边众人听的有些不解,为皇太子效命不就为国效命吗?

    不过众人都知道李承乾现在心情不好不敢多问。

    李承乾看着那些吃了一顿饱饭,正热火朝天地搭建窝棚的灾民就既是心酸又是恼怒,午前的那顿饱饭是李承乾搜刮了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常平仓里粮食才做出来的。

    李承乾派人去民部调救灾的粮食,民部竟然说没有粮了,李承乾不知到底谁给他们的胆子敢敷衍他。

    直接派郝处俊去抓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李承乾正心烦意乱时老鬼走过来悄悄道:“太子殿下在外头站了半天了,到车里歇一歇吧。”

    李承乾看一眼老鬼,便任由他扶进马车里。

    李承乾刚进马不久就听见郝处俊在外面禀道:“启禀太子殿下,户部仓部郎中杜子胜带到。”

    李承乾听了怒气就往上冲,仍坐在马车上没有动只是淡淡道:“辛苦你了。”郝处俊闻言退到一边。

    “杜子胜谁给你的胆子敢来陷害孤王?”李承乾坐在马里冷声问道。

    杜子胜被郝处俊强行带到城外,原本想等着李承乾下车后再见礼,不想李承乾连车帘都没有拉开,直接在车里问罪,心里不免有气。

    敷衍的一拱手道:“太子殿下说笑了,微臣一介小吏怎敢陷害殿下?”

    李承乾虽没看见他的动作,但也听出来语气中的不敬。

    “那你是为什么不拨粮食给城外的灾民?”李承乾声音已比刚才高了八度。

    “仓里无粮臣往哪里给太子殿下变出粮食来?”杜子胜大声道。

    “给孤王掌他的嘴,问他仓里没有粮他是干什么吃的!”李承乾心里已经认定这个杜子胜绝对有意给他为难的。

    薛仁贵一直站在马车旁,早看这个杜子胜不顺眼,闻言不等别人动手,伸手抓住杜子胜的领子把他提起来,另一只手对着杜子胜的脸直接左右开弓。

    “啪啪啪……”

    一阵响声过去,杜子胜嘴角淌血,脸上肿的跟猪头一样,薛仁贵猛地一甩手把他摔在地上,怒喝一声道:“太子殿下问你是干什么吃的?说!”

    杜子胜嘴唇颤动了半天才噗一声吐出一口带着几颗牙齿的血水,然后指着马车,脸色狰狞地大声道:“噗趣、噗趣!”(暴君!)

    李承乾听出声音不对,掀开车帘见他这副惨样,看一眼薛仁贵,便问旁边的郝处俊道:“还带了其他人来吗?”

    “回太子殿下臣还带来了仓部员外郎和三位太仓令。”说着朝后面一回头道:“带过来!”

    仓部员外郎是仓部郎中的副手,太仓令是司农寺下署太仓署主理长安各处仓库的人。

    很快侍卫带来四个人,这四个人比杜子胜的官要小的多,也没有什么家势背景。

    远远地看见薛仁贵抽杜子胜的脸,早吓得腿颤。

    进前来看见李承乾慌忙行了礼,连头都不敢抬。

    “这个杜子胜刚才跟孤王跟说长安城的仓库里都没有粮食是怎么回事?”李承乾看也不看他们一眼直接问道。

    “回禀太子殿下,长安城各仓库里确实没有多少粮食,就是长安城诸卫禁军的军粮最多最多也只够十天支用。”一个太仓令道。

    “什么?”他这一句话把李承乾和他旁边的人都吓到了,李承乾记得唐德宗的时候关中收不上来税粮,军粮全靠从江南运来,一次运进来的时间延迟了,德宗皇帝差点被吓死,听说粮食运来,德宗皇帝高兴的跑到东宫与当时太子抱头痛哭,庆贺父子俩的命保住了。

    若真如这个太仓令所言,十天内粮食运不到,诸卫作乱,那他和李世民也很难全身而退。

    “为什么仓里都没有粮食?”李承乾几乎是咬着牙说问出来的。

    三个太仓令一齐看向民部仓部员外郎,而那个员外郎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吭声,显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的可怕。

    “说,再不说就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