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闻言一下子把那个正在印刷的匠人挤到一边,头趴在印刷架上仔细观察,原来刚才没有看清楚,那个黑色盖子中间是一层极薄的东西,上面密密麻麻地都是镂空的字迹。
白纸放在下面,上面刷一层墨,墨水通过镂空的的地方印到下的白纸上,白纸上自然就有了字迹。
长孙无忌明白了这一点,喜的就像个终于得到一个最想要的玩具的小孩子,忙拿起一张纸试着印刷,见纸上果然印出清晰的字迹,拿着那张纸看的眉开眼笑,竟把其它事都忘却了。
李承乾看着开心的忘乎所以长孙无忌心里暗道:你把这些人都带来不过是想拿亲情抚慰我,我也用这些东西勾引勾引你。
“舅舅这种印刷可好?”李承乾笑吟吟地问道。
“好好好!”长孙无忌不假思索地道。
“那咱们就去后看看吧!”李承乾说着做势欲走。
“大哥你们先去,我再在这里玩会儿。”李治正高兴霸着一个印刷架子玩的不亦乐乎。
“胡闹!他们在再这里印书是何等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能总在这里捣乱!”李承乾沉下脸来训斥道。
李治虽然不舍但还是乖乖放下,低头着走到李承乾面前,李承乾看看李治像个犯了错的乖宝宝一样,心都被他萌化了,心道: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他的生存之道。
伸手抚着他背道:“这里他们太忙,回头大哥送你一个架子,你可以找人刻些诗啊曲啊或是刻个花什么的,印个彩色的那才好看呢?”
“真的!”李治一听脸上都笑出花了。
李承乾点点头,道:“这点儿小事我骗你做什么?”
李治听了立即高兴起来,殷勤地扶着李承乾往外走。
本来有些尴尬的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眼光闪烁不知道在想到了什么。
李承乾又带着他们看了正在刻字人和正在给李象、李厥讲四书的张士衡。
长孙无忌看李承乾连儿子都不送去太极宫里的弘文馆,心里暗叹:这太子的戒心竟然这么大,连陛下在宫里也不放心。
午饭还是按东宫的规矩,一家人在大圆桌上吃饭。
只是长孙无忌是个长辈,而且还是长乐公主的公公,坐在一起实在不方便。
于是李承乾陪着长孙无忌在丽政殿吃饭,太子妃苏氏则在承恩殿招待其他人。
长孙无忌没有跟人这么吃过饭,看着李承乾亲自提壶给他加酒竟有些不适应。
“舅舅这可是烈酒,因为酿制困难东宫里都是极少的,我平常也舍不得喝,今天是特地给舅舅烫了这一壶,您可一定都把喝了。”李承乾指着蒸流过的白酒道。
长孙无忌看着一个只能装二三斤酒水白瓷和一只小白瓷杯里的一小盅清酒,心里颇为不悦,暗想,任你巧舌如璜我也不相信一个你一个皇太子竟然连酒都不舍不得喝,真以为这几年你干的事我都不知道?
“臣读了太子殿下写的《师说》,觉得有些过了?
太子殿下东宫储君可不能给人留下‘待人苛刻’的印象啊!”长孙无忌且不去动那杯酒。
“他们哪里是什么东宫的师傅,东宫的仇人还差不多?那孔颖达倒是想教孤王,只是他总恨不得把孤王打成一堆烂泥巴,重新捏塑一个他满意的人。
自己也不照不照镜子,他是能领兵打丈,还是能治理地方,什么都不行的一个老书虫,即便孤王让他满意了,也不过是一个汉元帝。
这种人只可娼优畜之居然成了孤王的老师,何其可笑?
那张玄素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听说哪里要建个什么,他就像死老子娘似的,朝廷要营建东都他谏阻了多少回了?
这样一个不明事理的老东西,竟然在东宫神气活现了这么多年?
于志宁更是从来都把东宫当成跳板,要跳上宰相的高位。他就跟东晋的王衍一样,‘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已为营三窟之计’若是有点能耐也必是个大奸大恶之徒。”
“太子殿下这就言过其实了,于志宁怎么能跟王衍比呢?那王衍自云清高从不提‘钱’字,把‘钱’说成阿堵物。可是暗地里把他的兄弟族人都安排朝廷重要位置上把持朝政。
而于志宁还算是个端方之人,远不是王衍那种人可比的?”长孙无忌没有想到李承乾的辞锋这么犀利,引经据典地把东宫三位师傅骂了一顿,前面两位他都没有办辩驳。
“那于志宁出身于关中于氏,家里数代高官是顶级的关中氏族,家资巨万。可是他平日生活却极为节俭,做出一副清贫乐道的模样,但是他的钱一分都没施给贫苦人家,都分给了他自己的家人。
他人虽然在东宫可是心里却一直盼着做宰相,所以他苦思冥想地写出《谏苑》二十卷,孤王今年才二十三岁就算打从娘胎里开始作恶也没有他写的那么多。
他写谏苑是教育孤王吗?
哪个老师教育学生是写《谏苑》的,他是写给父皇看的让父皇看了好提拔他做宰相!”
“太子言辞还是不要太刻薄的好!”长孙无忌也算是能言能辩的了,但是此时却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孤王是怕败坏父皇名声才隐忍不言的,不然孤王必将他们的丑事写成文章刊印天下,流传后世。”
“太子殿下不可如此行事!”长孙无忌连忙劝道。
“那就让父皇把他们都流放岭南,把杜正伦调回来。”李承乾提出要求。
杜正伦也是东宫的师傅,心眼比较实在,李世民曾跟他说不喜欢李承乾跟一群宵小胡闹,如果不改正就废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让他去劝。
杜正伦劝不动李承乾就拿这话吓他,原本的傻缺李承乾一听之下就上表抗诉李世民‘胡说八道’,李世民接到李承乾奏表,大怒之下,以‘私泄禁中语’的罪名把杜正伦流放岭南。
………………………………
第50章 李世民的态度
长孙无忌暗道:这几个师傅要说处理也不难,孔颖达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之前就上了请辞的奏疏,又被李承乾软禁了这么长时间,逐回老家那是自然之事。
张玄素在太极殿上污蔑李承乾被邪魔附体,李世民当朝就下旨:流放交州。
于志宁是西魏八柱国之后,跟李家长孙家都属于关陇军事集团的,关陇军事集团现在虽然衰败了,但也是朝廷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长孙无忌有些犹豫。
但是李世民绝对不能接受的是重新启用杜正伦。
如果把魏王一系人马都废了,东宫里的师傅也都因此获遣,召回一心为李承乾着想的杜正伦,那就是李世民自己向天下人和后世承认他曾经亲自己对李承乾出手还失败了。
长孙无忌想了一下道:“其实房遗爱说的有道理,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确实得罪了太多的人,太子还是要以仁德为本的。”话说很委婉。
李承乾知道长孙无忌受李世民所托而来,肯定不会一开始就满足他的,听了只是一笑道:“舅舅嫌是孤王准备的酒少了,一口都不肯喝?还是怕您外甥给您下毒?”
长孙无忌从来没有见过如些劝酒的,一下子被挤兑住,只得脸色难看地端起酒杯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忙赔笑道:“忘了跟舅舅说了,孤王今天病刚好还不能饮酒,请舅舅见谅。”
长孙无忌听了更不高兴了,赌气一扬脖子,把一小杯酒喝下去。
“咳咳……”孙无忌被这一口白酒呛的不住地咳嗽,脸憋通红半才恢复过来。
李承乾笑吟吟地又给长孙无忌斟一杯酒,提醒他道:“这酒得慢慢喝。”
“这是什么酒?”长孙无忌被吓到了。
“就是东宫新酿的酒,还没有起名字呢?”李承乾对长孙无忌的怒火视而不见。
“好,好酒啊!”半晌长孙无忌才皮里阳秋道。
知道劝不下李承乾,便不再说话只等李承乾提条件,回去转告李世民,让他自己作决断。
“要说我这病也都吓的,舅舅是知道的有人谋反,还想打着孤王的旗号,可是孤王偏偏什么倚仗都没有,随时有可能被人挟持。一但被挟持了,结果就是无论父皇是胜是败孤王都是死路一条,舅舅说我这皇太子当窝囊不窝囊?”李承乾开始诉苦。
“昨天陛下听说,太子殿下手下的薛仁贵武艺超群还能练兵有意把东宫十率都交给他。”长孙无忌淡淡地道,显然是早有准备。
“既然那些在大理寺告状的人,都是假的,为什么丘将军还不把卢布给判了?”原来李承乾不相信文官,所以找了丘行恭审理卢布的案子,丘行恭也确实忠于职守,但是李世民一插手,丘行恭就不听东宫的招呼了。
“杜荷不是还是东宫里吗?”长孙无忌针锋相对。
“杜荷可是城阳公主的驸马,孤王教训他一顿就行了。”李承乾霸气地道。
“房遗爱可是要流放岭南的。”长孙无忌毫不客气地道。
“房遗爱怎么能跟杜荷比?”李承乾一下子提高了声音。
“都是陷害太子……”长孙无忌还没有说就李承乾打断。
“舅舅请喝酒!”
“太子殿下这酒委实劲大,臣喝不惯。”长孙无忌为难地道。
“舅舅这可是好酒,别的地方可喝不到!”李承乾继续劝酒。
“是,是。”长孙无忌光说是,就是不动酒杯。
“东宫十率也有几万人,一个薛仁贵可不行。”李承乾不再为难他。
“太子殿下只管下令去兵部调人,李尚书会全力配合太子殿下的。”李世民也希望李承乾有自保之力。
“刘洎还不安葬,他们等什么呢?难道还想要死后的哀荣吗?”李承乾认为昨天大朝上把李泰都弄下去了,刘洎也算停灵三天,他们就该悄悄下葬。
全长安的人都知道刘洎是李承乾气死的,停灵不葬让他有些不自在。
“到底是在朝多年的老人,又位同宰相,陛下还是要抚恤一二的。”长孙无忌说着也有些伤感。
“砰”李承乾实在忍不住了。
“什么?这样残民之贼也要抚恤,可对的起那些冻饿而死的百姓?”
长孙无忌岂是由他李承乾拍桌子的人?
猛然起身,脸色铁青道:“太子殿下身为储君还要多多注言行仪态!臣不胜酒力先告辞了!”
说罢也不待李承乾反应,直接拂袖而去。
…………………………………
晚上,李治和晋阳公主回到甘露殿,看见忧心忡忡的李世民坐在书案后头,忙去过请安。
李世民看他们兄妹回来,勉强露出笑容道:“今日在东宫玩的可好啊?”
“回父皇,大哥的东宫可好玩了,明天女儿还想去。”晋阳公主乖巧地跑到李世民身边道。
“好啊,东宫离这里也不远,你想去就去!”李世民宠溺地把她抱到龙床上。
“公主出门要多穿一件衣服,外面还冷。”李世民对跟他们人道。
“你们今天有见着象儿和厥儿吗?”李世民转头问李治,他当然也知道李承乾没有送两个儿去弘文馆。
“见着了,他们在跟着张学士读大哥新注的四书。”说着李治从跟他的人手里,接过一套从东宫带回来《四书集注》,双手递给李世民。
今天长孙无忌一怒而去,回到太极宫就说了李承乾的不理智行为,根本就没有提四书一事。
李世民接过一看,见首篇是李承乾用瘦金体写的《师说》,随意问道:“承乾还有工夫抄书?”
“父皇这不是抄的是印的……”李治便把在东宫看人印书的事跟李世民详细说了。
李世民正得入神,晋公主拿着一卷纸跑过来,大声道:“父皇,你快看这是大哥给您写曲子词”
李世民闻言忙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一首气势磅礴的曲子词:峰峦如聚……
李世民看着这首词,心里感叹词是好词,不但写山河壮阔,历史厚重,从中也能看出忧国忧民之心。
但是人怎么就就这么任性呢?
就不能有点仁德之心,也学着顾不全大局吗?
这天下以后都是你的,哪一个不是你的臣子?
你能把武德九年的事说的那么清楚,怎么就不能学学我当年一样提拔重用东宫旧臣呢?
李世民正在出神,却突然被晋阳公主拉住就往外走。
李世民无奈地笑笑就起身跟着,转过屏风看见一把雕琢精致的躺椅放在殿中。
晋阳公主笑道:“大哥知道父皇冬天经常腿疼,所以早就安排东宫的匠人给您做一张躺椅,这样父皇歇息的就可舒服些了。不过这张躺椅雕琢精致,做工复杂直到今天下午才做好。”
李世民看着躺椅上铺着厚厚的熊皮,便高兴地躺了上去。
………………………………………
李世民的旨意很快下达,先是褒奖太子妃贤良淑德,赐锦段百端,夜明珠百颗,其他金银财物累计巨万……
然后是让薛仁贵整训东宫十率的旨意。
可是到是下午就以查无实据就把卢布放了。
李承乾在东宫看到这份旨意知道李世民后面还有其它动作。心道:要是让他全部下完他的旨意,说不定李泰都不用出京了。
………………………………
第51章 倒霉的房玄龄
房玄龄这两天日子很不好过,房遗爱被李承乾算计了现在还压在刑部大牢里,按李世民的旨意,过几天就要发配到岭南去。
房玄龄也以教子无方为由请假在家避嫌,就是不好意思去当值,也有给李世民施加压力的意思。
不过这次与以往不同,以往房玄龄有什么过错被李世民赶回家,他的夫人卢氏都安排家人好好伺候着他,没有人的时候还替他抱怨几句。
这一次从他回到家卢氏就没有给过好脸色,家下仆人也都被遣了出去,房玄龄但有呼唤都是他夫人应声出来。
这日房玄龄正在书房看书,发现没有茶了,便轻声道:“来人倒茶。”
房玄龄喝的茶是唐朝人的喝法,要把茶叶碾碎了加上葱姜什么的煮沸了才喝,这么一套复杂的煮法是一定要有人在旁伺候的。
房玄龄两眼盯着书,听见有人进来倒了茶就下意识地端起来,一喝觉得味道不对,低头一看杯子里是白水。
“怎么……”房玄龄正要发怒,抬头看见他那只有一只眼的妻子卢氏正一脸恨意地看着他,下面的话就咽下去了。
房玄龄的夫人卢氏出身范阳卢氏,是个烈性女子,当年隋末天下大乱,房玄龄要出去做官跟他夫人说:如今天下大乱,今天出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能不能回来。你要是有好去处,自行决定不必等我。
卢氏听了大怒,回身取出一把剪刀,当场把自己一只眼睛刺瞎。对房玄龄说:这回你没有什么不放心了吧,我一定等你回来!
悲莫悲兮生离别,房玄龄与他妻子的这次离别更与一般的离别不同。应该是给房玄龄今后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使他以后见了他妻子总觉得矮上三分。
卢氏因为只有一只眼平时都显得面目狰狞,此时她充满仇恨地看着房玄龄,吓的房玄龄都不敢与她对视。
忙把头转向旁边,但嘴里却安慰她道:“夫人放心二郎不会有事的,他是陛下的女婿陛下会照的。”
“陛下?”卢氏显然不相信房玄龄的话。
房玄龄心里有数,李世民不会真的把房遗爱怎么样。李泰的事都是李世民纵容的,这次要不是魏征拼死一谏,太子设计再巧妙也没有用。
但是他生性谨慎在家里也不敢与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