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道士已经被殿里的侍卫制服,押在在殿上跪着。

    “把他的眼罩揭开,让朕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胆敢出来搅动风雨?”李世民此时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感情。

    那道士刚才已经听出来了,是太子把他卖了,眼罩一被揭开,看见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正面无表情地盯着他,而大殿里的其他人看他的目光也没有一个友善的,直吓的魂不附体。

    “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离间天家父子?”李世民直接问道。

    “贫——小人名叫颜利仁,琅琊人氏!”颜利仁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说!你为什么要去鼓动太子谋反?”李世民不自觉地就提高了声音。

    “小人……”

    “砰”李世民猛地拍一下几案大吼道:“到底是谁指使你去见太子的?”

    颜利仁被吓得一哆嗦,冲口而出道:“是……”但是犹豫一下,后面的话又咽回去了。

    大殿上的众人的目光何等敏锐,一见他如此就知道这件事情背后还有大人物操持。

    李世民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对下面侍卫道:“把他带下去严刑烤打,务必让招出幕后主使之人。”

    众人看着李世民说得咬牙切齿,知道李世民动了真怒了,更熟悉内幕的人则知道,玄武门政变后,李渊曾咒骂李世民说:以后李世民的儿子一定会造李世民的反!

    如果李承乾真的造反,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污点一千年两千年都洗不掉,这是李世民根本无法接受的事情。

    侍卫把颜利仁押下去,李世民看着空旷的大殿,眼神冰冷,似是在看着他的对手。

    “陛下臣有罪。”李世绩走到殿中拜伏在大殿上。

    “嗯?”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李世绩。

    “卿家,要请什么罪?”李世民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感情。

    “启奏陛下,臣有知情不报不之罪。”

    李世民知道李世绩不是颜利仁背后的人,态度缓和了些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当日太子殿下一见大雪成灾封住了长安去往骊山的道路,急招臣等去东宫商议救灾事宜。

    当时太子殿下提出两件事,一件是要求各王府、公主府和勋贵之家派出护卫、家将出城铲雪清路,及早地迎陛下回京。

    当时臣和江夏王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如此着急要把各家护卫、家将调出长安城,不敢贸然领命。

    太子殿下便把臣和江夏王叫去偏殿告知有人欲在长安城图谋不轨,臣和江夏王匹才领命,并替殿下劝说服各府派人出城。

    此事该一早报与陛下知道,只是当时太子殿下曾下令臣等不得将此事告知陛下,以免让陛下误以为臣等皆是东宫心腹,他日受了他的连累!”

    “哼,这是什么混帐话?”李世民怒哼一声道。

    “陛下,臣报此事并不是要说太子殿下的不是,而是想让陛下知道,太子殿下心中不安啊。”李世绩动情地道。

    “他有什么好不安的!”李世民嘴硬道。

    其他人都看出来了,从李承乾带着颜利仁闯进两仪殿,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看法就有所改变,嘴说的再凶也不会对李承乾怎么样,否则刚才就不会放李承乾回东宫去。

    所以都在想办法婉言劝解,但是也有人没有眼色,不但没有看出李世民口是心非,还觉得李世民太过苛刻。

    “陛下此言老臣实难苟同,当时陛下远在骊山大雪隔绝道路,长安城内暗流涌动。老臣当时虽然不知道还有人在幕后鼓动太子谋反,但是那日的情形也够险的,魏王带着护卫在东宫门外闹事,刘洎在殿内处处针对太子殿下。

    而太子殿下可信之人恐怕也就是薛仁贵新练的监门率和内率卫的几千人马,此等情形下太子殿下如何能心安?

    老臣想来太子殿下身上的鹤项红绝不是今天才带着的。”

    李世民本来见萧禹又当面顶撞他很不高兴,但是听到当时李承乾遇到种种难处,甚至身上带着鹤顶红,随时准备一家殉国时,却再也怒不起来了。

    半晌才幽幽道:“刚才有人来报说,今日大朝时太子妃苏氏带着象儿和厥儿,在崇教门前身着礼服俨然而立,一直等到太子回东宫。”

    众人都听明白了,今日太子在太极殿上说的话,不是假话,不觉都倒吸一口冷气,险些酿成人间惨剧。

    “辅机,你看太子的脾气怎么就变得?”李世民想起今天李承乾在他面前一直都是张牙舞爪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越是如此陛下越要安抚太子殿下啊。”一直没有说话的马周突然开口道。

    李世民想了想对长孙无忌道:“辅机,明日你去东宫一趟,带着晋王、长乐、镶城、新城还有晋阳都去,承乾从小就孝敬他的母后……你们去看看他!”

    ………………………………………………………

    第二天一早东宫就热闹了,李承乾一见长孙无忌领着这么多人来东宫,就明白了除李泰以外的所有亲兄弟姐妹都来了,这是表示李世民依然让他以长兄的身份照顾这些弟弟妹妹们,长孙无忌来则是代表李世民跟他谈条件的,也就是让李承乾提要求的。

    李承乾一点都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因为通过两次与李世民的交锋,他也看出来了,要说李世民不疼爱李承乾那是胡说。

    但不知怎么的,让他从心里认李世民做爹真不容易,前世的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父亲虽然没有钱也没有权势,但是对他总是和颜悦色,可是李世民……能不见就不见吧!
………………………………

第48章 懂事的晋阳公主

    李承乾腹非了没多久,就看见长孙无忌陪着一群大小美女和晋王李治走进丽政殿。

    忙起身迎上去,笑呵呵地道:“舅舅好!”

    “拜见太子殿下!”长孙无忌忙躬身行礼。

    “见过大哥!”其他人异同声道。

    “舅舅不必多礼!”李承乾一摆手道:“外面冷都快进殿里来!”

    李承乾一转身,手就被一双小手抓住了,低头一看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一双明亮地大眼睛正忽闪忽闪看着自己。

    李承乾猜出应该就是他最小的妹妹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是长孙皇后最后生的女儿,怎么算今年也该有七岁了,比李象小一岁,但是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看上去比李象瘦弱的多。

    李承乾对她的可爱实在没有任何免疫力,直接弯腰把她抱起来,笑呵呵地道:“这么长时间不见,有没有想大哥啊?”

    晋阳公主突然被李承乾抱着,起初还有些不适应,但看着李承乾笑呵呵地看着她,就伸手搂着李承乾的脖子,小声道:“晋阳可想大哥了!”

    李承乾听了哈哈大笑道:“你可真是个小人精。”抱着就往里面走。

    长乐公主和新城公主忙跟上去道:“小心些别摔了。”

    长孙无忌走在后面,看着他们兄妹和睦也露出老怀大慰的表情。只是看到落落寡欢的城阳公主时心里不免叹气。

    李承乾的丽政殿是按照明清时期官宦人家的客厅设计的,并没有设宝座屏风。

    上首是一张八仙桌两把罗圈椅,两边是十六把四出头的官帽椅配上茶几,这些桌椅都是黄花梨木打造,配上明黄缎子面的坐垫和靠背,经烛光一照看上去一片光华灿烂。

    长孙无忌和一众公主都没有见过客厅如些摆设的,都皱起眉头看着不知该如何入座。

    李承乾把晋阳公主放下首的罗圈椅上,转身对众人道:“今天都是我们自家人,大家随便坐。”说着就自顾自的坐在上首。

    长孙无忌看了心里不悦,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李治见这里一切都跟别处不一样,十分好奇听说随便坐,就第一个坐在一张四出头的椅子上,一坐下觉得十分舒服,便萌萌一笑道:“大哥,你这儿的小巧罗汉床真好,能不能给小弟几张啊?”

    “哈哈这不是床是椅子!”李承乾笑呵呵地纠正道。

    “不是床?”李治闻言睁大了两只呆萌地大眼睛,看着李承乾问道。

    “九哥就是这么笨笨的,什么都不懂。”晋阳公主十分认真地对李承乾道。

    一屋子人都被晋最公主逗笑起来,而李治却只是萌萌翻个白眼,就不吱声了。

    长孙无忌摇摇头表示无奈,也就坐下了,然后长乐、城阳、新城三位公主也都笑呵呵地坐下。

    李承乾见众人都坐下,便吩咐上茶,立时就有宫女端上来竹叶茶和各色油炸的点心。

    李承乾从穿越过来,就喝不惯唐朝的茶,可是他虽然穿成皇太子,也没有办法在大冬天的就弄出炒茶来。好在他在现代也不经常喝茶,一般就是用淡竹叶泡水喝,所以今天上的茶也是淡竹叶泡的。

    长孙无忌端起白瓷茶盏看着里面两片青竹叶,低头尝一口,味道清淡回味时却也有淡淡地香气。

    不禁感叹道:“难怪太子能作出那么多绝妙好诗,原来喝的竟是这等高雅之物。”

    其他人听了都忙放下手里的点心,端起茶盏低头浅浅地啜一小口,应是没有品出长孙无忌说的高雅,所以都有些茫然。

    “看来我这辈子是作不出好诗了,我连这竹叶茶也喝不出味道来。”李治沮丧道。

    众人看他可爱都不禁莞儿,连长孙无忌也哑然摇头。

    “竹子乃是君子所爱,九哥不是君子自然喝不出竹叶茶的香味。”晋阳公主神补刀。

    李治却不理她,抓起桌上的麻花“嘎嘣嘎嘣”地吃,似是要把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到麻花上了。

    李承乾端起茶喝一口道:“这竹叶茶有清热泄火除烦利尿的功效。但是也不能多喝,因为这些点心都是用油炸出来的吃了容易上火,所以配着这竹叶茶喝才好。”

    “哦,竹叶还是一味药材啊!”长孙无忌说着把茶盏里的茶一口喝了,起身道:“我去崇贤馆看看去,省得我在这儿,她们姐妹不自在。”

    “一起去,我这儿正有东西要给送给她们,就在崇贤馆里。”李承乾说着也起身往外走。

    “大哥!”众人走到门口,李承乾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城阳公主,正怯生生地看着他,见他看来就红着脸慢慢地把头低下。

    李承乾看着才十四岁的城阳公主,就想立即冲过去揍杜荷一顿,丫的你比我还大,就做我妹夫!

    不过李承乾很快反应过来,城阳公主现在很担心杜荷,忙吩咐道:“老鬼带城阳公主去宜春北苑,让腆膳房多做几个好菜给公主送去。”

    老鬼忙答应一声,就领着城阳公主去往宜春北苑。

    长孙无忌心中暗想:看来杜荷确实是太子安排的,那些告状的人也是太子安排的。可是卢布他们若不是想谋取东宫,那些无凭无据的状子压根都不应该接,谁对谁还真难分清。

    众来到崇贤馆,只见前殿里的人无论是学士、直学士、学生和书吏等都忙得脚不沾地。

    一堆一堆的书整齐地摆在大案子上,有学士和直学士负责一本一本地检查,然后交给那些学生和书吏,让他们按类别次序一一整码齐,然后一摞一摞放好,后面有仆役用新麻绳一一捆起来。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长孙无忌忍不住问道。

    里面的人听见,回身看他们都忙放下手里的活,朝他们行礼。

    “诸位辛苦了,先歇息一会儿。”李承乾和颜悦色地道。

    “谢太子殿下!”里面的人行罢礼都识趣地走出来。

    李承乾带着众人进去指着案子上的书,对长乐公主等人道:“这是我新注的《四书集注》,每人送你们一部,自己拿吧!”说着上前拿一部他们对照好的递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下意识接住道:“这书是太子殿下注的?”一脸的不敢相信。

    李承乾闻言一笑,指指他手里的书道:“舅舅请看!”

    长孙无忌忙低看书,翻开第一篇是一篇师说,这是李承乾新手书写的,刻印时也是照着李承乾的字刻的,所以是一篇瘦金体,长孙无忌一眼便看进去了。

    “大哥!大哥!”晋阳公主在旁边叫。

    李承乾见晋阳公主双手抱着一套书正仰着头叫他,忙蹲下身子问她道:“晋阳你有什么事吗?”

    “大哥你把这书也送给父皇一套吧,父皇看见一定高兴。”晋阳公说小大人一样地道。

    李承乾对她没有任何抵杭能力,立即答应道:“好,大哥再挑一套,就由你替大哥献给父皇,你看可好?”

    晋阳公主歪着头,认真地想了一会儿,道:“好吧,不过大哥得再写首诗献给父皇,要写的比你昨天写给郑国公的还要好!”

    “哦为什么?”李承乾故意问道。

    “父皇很想要那幅字,昨天就说——”说到这儿晋阳公主转身跑到屋子的一角离众人稍远的地方,然后朝李承乾招手。

    李承乾莞尔一笑,起身走过去蹲在晋阳公主面前。

    晋阳公主看看那边的人,低声道:“父皇昨天骂—,骂郑国公根本配不上那首曲子词,更配不上那幅字,说大哥你不孝顺……”晋阳公主说到这儿合身扑到李承乾怀里撒娇道:“大哥你就给父皇写一首吧,也让父皇高兴……”

    李承乾看着懂事的晋阳公主,立即就投降答应了。
………………………………

第49章 李承乾的要求

    晋阳公主见李承乾答应,很是高兴,小大人似的扶着的李承乾起来,牵着李承乾的手一蹦一跳地往桌案前走。

    “大哥这会还有事,要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看看,待会再写可好?”李承乾看着认真的晋阳公主苦笑道。

    晋阳公主闻言正歪着头在想,李治却直接道:“大哥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说着两眼放光,显然嫌这里不好。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已经就地跪坐在这里平时学士们休息毡垫上,极其认真地捧着书在读。

    便上前笑道:“舅舅这书先不急着看,等您带家回去再慢慢看,我先带您去印书的地方看看!”

    “啊?”长孙无忌抬头看着李承乾愣了一下才接着:“太子殿下先带着个姐妹去别处狂吧,回头咱们再说!”

    “不是去玩,是让舅舅看看这书是怎么印的!”李承乾只得再次解释道。

    “印的?”长孙无忌不明所以。

    “舅舅看了就知道了!”李承乾卖个关子,当先往外走。

    众人跟着李承乾来到大殿东边的厢房,众人一走进来就觉得这里比其它地方都要暧和,哪怕是李承乾居住的丽政殿也比不了。

    正在印刷的匠人看见李承乾带着人进来,都忙停下手头的活计,向他们行礼。

    李承乾一摆手道:“辛苦诸位了,都免礼吧。”待众人平身又道:“你们继续做事我们只是看看就走。”

    众人听了就回到各自的岗位继续印刷书页。

    李承乾伸手指着正在忙碌的数十人道:“他们正在印书,舅舅可以走近些看看。”

    长孙无忌闻言疑惑地走过去一看,只见一张白纸放一个方框上,一个黑色一盖子往下一压,用刷子在盖子上面刷几下掀开盖子,下面的白纸上就现了清晰的字迹。

    长孙无忌拿过白纸一看却是孟子里的一段,一下被这神奇的东西惊呆了。

    指那个黑盖子回头看着李承乾大声道:“承乾这是什么仙家宝贝?”

    看着惊讶的长孙无忌直接叫自己‘承乾’,李承乾微微一笑道:“舅舅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长孙无忌闻言一下子把那个正在印刷的匠人挤到一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