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这么多的父母,送孩子去读书。
虽然不收取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但是在魏征看来,依然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因为,现在农村之中,最缺少劳动力。
很多百姓,怎么舍得将半大小子得半个劳动力,送入学堂之中呢?
怀着这样的心情,魏征不由前往益州大学。
听说益州大学,就在新城的方向。
而这时候,魏征也是明白。
原来那些官员弹劾蜀王为自己建造王府,实际上是在建造新城,而并不是为自己建造王府。
到了中午的时候,魏征来到了新城。
在新城,魏征不由再次惊叹起来。
首先令魏征吃惊的,就是新城的道路。
新城的道路,自然是铺设的水泥路。
宽阔整齐的水泥路,完全超出了魏征得认知。
走在这水泥路上,魏征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魏征还专门研究了一番水泥路,发现这水泥路得坚固程度,要超出普通的官道太多太多。
可以说,如果不是遭到人为破坏,或者遭遇重大自然灾害。
那么,这条水泥路,应该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能够在整个大唐范围内推广这种路的话,将会大大提升大唐的运输能力。
而走入益州大学,看到益州大学得教学楼之后,魏征不由得再次惊叹起来。
这教学楼,竟然有三层之高!
好吧,大唐的高楼,并非没有。
甚至,比这更高的都有好多。
比方说,后来的李白就写过一首名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但是,大唐的高楼,和现在他所见的教学楼,差异好大。
现在魏征所见的教学楼,占地面积非常的庞大。
并且底上三层,居然保持完全的一致。
这种建筑风格,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么建,真的结实吗?
还有更让魏征惊讶的是,这楼,怎么能留下一个个巨大的窟窿。
为什么会留下这么窟窿呢?
留着这些窟窿,难道学堂里面,难道不会漏风吗?
下雨的时候,不会漏雨吗?
这些学童,不会从这些窟窿里面掉下来吗?
这学堂居然建设成这样子,大大的不妥啊!
发现如此重大的安全隐患,魏征忍不住跑过去。
近距离观察,这才发现,原来,这些并不是窟窿。
而是装上了一层水晶!
额,其实,安装的是玻璃。
但是魏征只见过镜子,还不知道镜子就是用玻璃制作的。
因此将这玻璃,当成了水晶。
这一发现,让魏征不由得暗自咋舌不已。
这蜀王,不愧被人成为大唐第一败家子啊。
这用水晶镶嵌的窗户,要花费多少钱财啊?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人家蜀王自掏腰包,而不是用的民脂民膏。
鉴于此,魏征对蜀王,倒是没有太大得坏印象。
而在观看过这益州大学所教授的课程之后,魏征同样的深以为忧。
这四书五经也就罢了,这算学也算是正经学问。
但是这物理和化学到底是什么?
科举考试,根本就不曾有物理和化学的科目。
教授给孩子这些知识,不是在误人子弟吗?
这一点,魏征随身记了下来,决定回去之后,如实禀报给皇上。
不过,在微服私访了一番之后。
魏征发现,除了铁路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还有就是教学楼修建的过于奢侈,教授的物理化学是在误人子弟之外。
其他的对蜀王的弹劾,完全是无稽之谈。
看到了想要看到得东西,魏征决定直接找到蜀王,当面询问一些东西。
……
不多时,魏征便出现在蜀王府内。
面对这位铁面无私得钦差,蜀王李愔给出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不过,魏征对这一切,并不感冒。
魏征直接向李愔询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铁路修建的如此狭窄,并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了大量的钢材,有什么作用?
尤其是在炼钢技术严重不达标得大唐,浪费这么多钢材,在他们看来,是一件极为可耻的表现。
此时,就连魏征都认为,蜀王应该将这炼钢的方法交出来,应用到其他地方去,而不是在这里白白浪费。
不过,这件事情,自然会有人去争,倒是不需他多费口舌。
面对魏征得询问,李愔回答道:“郑国公,本王修建铁路,耗费无数钱财、人力和物力,怎么可能没用呢?等铁路修建好之后,本王会建造一辆火车。”
“这火车,专门在铁轨上跑,能运输几十万斤得货物。能够运送数以万计得人数,能够一日之间从益州到达长安。”
听到李愔的话,魏征得脸上不由露出极为荒谬的表情。
这蜀王吹的,未免没边了吧?
这,又怎么可能呢?
额,这也怪不得魏征。
在没有亲眼见识过火车之前,谁又敢相信,火车有如此大得运载能力呢?
魏征不由说道:“蜀王所说,未免忒过匪夷所思了吧?”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敢问郑国公,本王可曾撒过谎?说过大话?等铁路修好之后,到时候郑国公自然能看到火车的运载能力。”
“这——”
你还别说,蜀王创造过太多的神奇,还真的从来都没吹过牛。
难道蜀王真的能制造出这种火车不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的是——让人惊恐啊!
………………………………
第359章 武媚娘得成长
对于火车,有没有像蜀王说的那般神奇,魏征仍然心有存疑。
不过,蜀王平时真的没有吹过牛就是了。
对于这个问题,魏征决定不在纠结不放。
毕竟,在铁路没有修建完毕,火车没有被制造出来之前,这样的争议将毫无意义。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索性就将这件事情,交给皇上定夺吧。
紧跟着,魏征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益州大学的教学楼得窗户上,镶嵌的是水晶吗?这些水晶,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些钱,是不是太过浪费?”
听到魏征得问题,李愔微微一笑说道:“郑国公,教学楼窗户上镶嵌的,并非是水晶,而是玻璃。实际上,就连镜子,都是用玻璃制造出来的。而玻璃的造价,要比水晶低得多。”
当然是低得多,至于低多少,李愔并没有说出来。
而魏征,听说居然是玻璃,就是制造镜子的原料。
其实,并没有认为会比水晶低到哪儿去。
不过,也没有继续在这间事情上纠结。
而是直接问出了他的第三个疑问:“殿下,不知你益州大学里面,教授的物理和化学科目,究竟有何用处?科举根本就不考这两门学问,教授给学童这些知识,岂不是浪费时间,误人子弟?”
也多亏这两门学科是蜀王开设的,而蜀王曾经多次创造出奇迹。
不然的话,魏征必然会斥责这两门学科是歪门邪道。
不过,既然这是蜀王说出来的,那么就算是魏征,都不敢这么说。
而李愔在听到魏征得问题之后,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物理和化学有用吗?
自然是有用的,并且有大用。
但是,在大唐,空口白牙得,很难解释的清楚啊。
因此,李愔淡淡地对魏征说道:“郑国公,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自然是有用处的。最多五年时间,就能有所体现。”
面对李愔的解释,魏征微微皱起眉头,表示不能接受。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作为钦差,他此来的目的,就是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至于如何裁决,回去之后,自有皇上定夺。
而问到现在,魏征得任务,算是圆满完成。
接下来,李愔设宴,准备为魏征接风洗尘。
不过,却是被魏征给断然拒绝了。
魏征直接辞别蜀王,离开蜀王府,住进了驿站之内。
到了第二日,魏征便原路返回,准备回长安去复命。
不过在临行之前,买了一套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这三本书中,除了千字文是早就有的启蒙书。
像三字经和百家姓,都是蜀王书写的。
魏征认为,这两本书的意义,丝毫不弱于千字文。
尤其是三字经,要比千字文更加适合启蒙,这种书籍,最好是能够在整个大唐范围内推广。
只不过,想要达到益州那般,人人向学的地步,还真不容易做到啊。
……
不提魏征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却说这一日,武媚娘前来找到李愔,提出自己得一个构思。
原来,种田的工作,武媚娘开展的有条不紊。
而现在,更是合理的利用人手,将权利下放下去。
目前,整个种田已经步入正轨。
武媚娘只需要定期听取手下几个人得汇报就可以了。
而腾出时间来的武媚娘,此次来找李愔,就是因为没有事情可做了,她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段时间不见,李愔发现,武媚娘身上,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似乎是因为手中掌握着上万佣工得缘故,武媚娘身上,不知不觉中,多出了一些上位者得气息。
女强人得气质,正在逐渐变强。
再配上她美丽的外貌,妩媚的气质,更显的迷人不已。
而似乎是这段时间,他们都没怎么见面的缘故,武媚娘和他之间,也生疏了许多。
想到这里,李愔微微一笑,直接伸手拉住武媚娘得柔荑,将她拥入怀中。
武媚娘身体微微一僵,随即笑靥如花,伸开玉臂,抱住李愔的腰。
“媚娘,似乎好长时间没有和你聊天了呢?是不是想我了?”
“嗯,媚娘想你了呢!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想我啊?”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怎么没有?本王对你日思夜想,想你想的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得!”
刚开始听到李愔的话,武媚娘心里还升起丝丝的感动。
不过很快便是回味过来,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
你本来就吃不下好吗?
想到这里,武媚娘顿时被气乐了,忍不住伸出小拳拳,一下一下地捶打着李愔的胸口。
“媚娘,不知你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听到李愔的问题,武媚娘还在生气,忍不住撅起小嘴说道:“难道没什么事,就不能来找殿下了吗?”
李愔不由哈哈笑道:“现在你手下可是掌管着上万农夫,本王才不相信,你找本王是为了风花雪月呢!说吧,你找本王,到底有什么事?如果敢不说实话的话,那本王可要打屁屁咯?”
说吧,李愔不怀好意地看向武媚娘得臀部。
武媚娘不由被李愔看的俏脸发热,连忙说道:“殿下,是这样的。现在铁路还没修好。而想要修好铁路,恐怕还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而铁路一日修不好,和外界的物资,就很难运送。这段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段时间,我们能不能和南诏、吐蕃和吐谷浑做生意?”
武媚娘说完之后,心里不由忐忑起来。
因为和外族通商,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情。
一个搞不好,就有被怀疑通敌得可能性。
如果蜀王不是李愔的话,武媚娘断然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来。
就算蜀王是李愔,武媚娘心里,仍然忐忑难安。
而李愔,听到武媚娘得建议,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点了个赞。
因为,这个主意,恰好是李愔下一步想要做的事情。
下一步,李愔不但要和这几个外族经商。
甚至准备,将修建道路的技术,都传授给他们。
没想到,武媚娘居然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李愔还是准备考考武媚娘。
。
………………………………
第360章 吐蕃和吐谷浑的恶意
李愔不由问道:“媚娘,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想法呢?难道,你不怕本王怀疑你是通敌吗?”
听到李愔的问题,武媚娘不由松下一口气来。
殿下既然问出这个问题来,那就代表,殿下根本就没有怀疑她。
看起来,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想到此处,武媚娘不由说道:“殿下,吐蕃和吐谷浑,他们都有大量的牛羊肉,还有大量的皮毛。他们哪里的贵族,都经过几百年甚至千年的积累,都非常富有。”
“但是,他们因为工艺缺乏,技能底下,缺乏一些华贵的装饰品和日用品。如果我们能提供给他们这些,而换取他们的牛羊肉和皮毛的话,对我益州来说,将会是一件有利而无害的事情。”
“我们的百姓,就可以有牛羊肉吃,身体就能够更加强壮,能够耕种更多的土地。同时,还能够消耗掉吐蕃和吐谷浑的牛羊存储,可以说一举两得。”
听到武媚娘得解释,李愔不由哈哈大笑,不由说道:“媚娘,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做。你,真不愧是我的贤内助啊!”
听到李愔的话,武媚娘不由得又惊又喜,然后忍不住问道:“殿下,我们卖给他们什么好呢?”
李愔微微笑道:“容我想想,这样,我们可以卖给他们香皂、香水、贞观桌、贞观椅、味精,还有水泥,也可以卖给他们。”
“水泥?可是,如果卖给他们水泥的话,会不会他们又要弹劾殿下通敌呢?”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那就让他们弹劾去好了!要做事情,总是要被人弹劾得。”
……
接下来的时间,益州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后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想要快速发展,那就搞房地产吧。
一个房地产行业,可以带动周边无数的各种行业。
房地产,可以快速拉动GDP得发展。
而现在,李愔现在建设的,可是一个新城。
因为有了新城的建设,益州的各个行业,都被带动起来。
益州百姓的生活,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每日,都会有一个细微的变化。
一个月的变化,可能都会让人感觉到吃惊。
而新城的建设,一个月的时间内,商业街已经建设完毕。
……
而此时,吐蕃的松赞干布,正在联合吐谷浑,悄悄制定下一个针对益州的毒计。
之前在益州城发生的那一幕,蜀王李愔展露出的新武器的威力,让他们惊疑不定。
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让他们惶恐和不安。
这种武器,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厉剑。
如果不能搞清楚,并且找出化解之策的话。
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吐蕃还有吐谷浑,都可能被大唐一口吞掉,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吐蕃曾试图和大唐联姻,来缓和两者的关系,并且试图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
就在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却是因为这个蜀王的阻挠,最终导致联姻失败。
因为这件事情,松赞干布,更是将蜀王恨之入骨。
在此期间,吐蕃和吐谷浑,都派出暗探,到益州刺探情报。
不过,当时使用的武器,除了剩下一把AK47之外,其他的全是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