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蒙毅听闻吕不韦的所作所为,大发感慨道。只不过,此刻他更担心自己的祖父蒙骜将军。
秦国咸阳,蒙府。
听闻蒙骜将军回府之后闭门不出,天机阁阁主董夫人带着女儿董柔上门探望。由蒙武将军负责接待,自然少不了蒙恬、蒙毅两兄弟。
“蒙骜将军伤势如何?”天机阁阁主董夫人很自然地显现出一副关注的神情。
“家父伤势无大碍,但是日夜自责败军之耻,不肯进食。”蒙武将军也十分忧伤、落寞地回答道。
“看来蒙骜将军遭受如此打击,很难放下了。”天机阁阁主董夫人也显得有些唏嘘感慨,“请转达天机阁的问候。”
“一定。另外不知道六国是否有新的动向?”蒙武将军立刻答应道,顺便询问了一下战情进展。
“信陵君魏无忌正在派人游说六国增派兵力粮草,企图进一步削弱秦国,甚至是瓜分秦国。”天机阁阁主董夫人犹豫了片刻,还是吐露了实情。
“什么?六国反应如何?”蒙武将军大惊失色,急忙详细询问。
“赵魏韩三国最为动心、齐国不为所动、楚国犹豫不决、燕国狮子大张口。关键还是魏国的态度,毕竟魏国作为联军的盟主,出力最多。”天机阁阁主董夫人冷静地分析道。
“看来家父听闻后,只怕更加自责,因为一时之败导致秦国陷入险地。”蒙武将军更加忧心忡忡。
“可惜天妒英才啊。”一旁默默伺候的少年蒙毅忍不住有感而发,心中也很悲痛,毕竟蒙骜将军名义上还是“蒙毅”的祖父。
听到少年蒙毅大发感慨,大家的情绪也进一步低落。
“听说蒙毅小子早就断言秦军必败,不知道有何凭据?”天机阁阁主董夫人转头看着少年蒙毅,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无他,骄兵必败!”少年蒙毅大大咧咧,毫不避嫌地回答道。
“好一个’骄兵必败’,小子很有见识。”天机阁阁主董夫人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夸奖道,突然又考验地冒出一句,“你认为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退敌。小子有一个计策,可以不战而退敌!”少年蒙毅语出惊人地回答道。
“什么计策?”天机阁阁主董夫人被彻底激起了兴趣,下意识地继续问道。
“离、间、计!”少年蒙毅慢慢悠悠地冒出这三个字。“散布谣言。三人成虎,我就不信魏王不上当!”
“好计策!魏国作为盟主,如果信陵君魏无忌被撤换,其余诸侯国一定害怕失败、犹豫不前,秦国的危机就可以解除了。”天机阁阁主董夫人毕竟才思敏捷,瞬间就想通了所有的关键环节,由衷地感叹道。
“计策虽好,但是需要秦国高层支持、天机阁帮助,特别是秦王嬴异人、秦相吕不韦的态度,至关重要。”少年蒙毅绞尽脑汁地完善计策。
“我看无论是秦王嬴异人还是秦相吕不韦,此刻恐怕都是热锅上的蚂蚁,正在烦恼着呢。只需要说服太子嬴政谏言献策,必然能够讨到秦国朝堂的欢心。”
“此言大善!既可以解除秦国危机,又可以树立太子嬴政的贤能。”
董夫人和少年蒙毅,一老一少、一唱一答,忙的不亦乐乎。唯独剩下其他人面面相觑。
秦国担心信陵君魏无忌会进一步威胁秦国,就决定实施反间计离间魏王魏圉与信陵君的关系。
秦国派人携带了上万斤的黄金前往魏国,秦国使者到达魏国后,找到被信陵君杀死的魏军将领晋鄙的门客,买通他们,让他们在魏王魏圉面前诬陷信陵君。大家都知道,上次信陵君窃符救赵、找死魏将晋鄙,导致魏将晋鄙无辜致死。晋鄙的门客早就想要报答主人的恩情,立刻求见魏王魏圉,对魏王魏圉说:“信陵君流亡在外已达十年,现在担任魏国的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信陵君也要乘这个时候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信陵君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
此外,秦国还采用其它办法多次施行反间计。秦国知道魏国在秦国安插了一些间谍,但假装不知道这些人是间谍,请他们代秦国向信陵君表示祝贺,问信陵君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
与此同时,天机阁和黑衣卫的势力也在六国国都营造流言,假称六国密谋推举信陵君魏无忌接替魏王的王位。这些流言在某些有心人推波助澜之下,很快地传回了魏国。
魏王魏圉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毁谤信陵君的话,渐渐地就信以为真。魏王魏圉免除了信陵君的上将军职务,信陵君清楚自己是因为有人毁谤而被解职,于是推托有病,不再上朝。
信陵君被撤换地消息传到联军后,诸侯们害怕没有信陵君指挥,可能大败,索性也纷纷想要撤军。
就这样,联军最后打着胜利的旗号,不战而退、撤军回国。
这次合纵攻秦的胜利,使信陵君魏无忌的声威震动了天下。 但是也意味着信陵君魏无忌的时代过去了,他再也难有作为了。这是一个时代结束的征兆,也是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曙光。
联军撤军回国的消息传来,秦国举国欢腾,一扫之前的阴霾之气。
对秦国而言,这已经是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了,虽然联军获得了胜利,但是秦国的实力并没有大损。 秦国依旧稳稳独占鳌头、力压六国。
秦国王宫,太子书房。
“这些人真是太可恶了,明明是他们叫嚣着秦军无敌、死战不退,结果战败后又把责任全都推到蒙骜将军身上。”太子嬴政虽然输了赌局,但是还是很够义气地为好友的祖父“鸣不平”。
“太子无须对此事挂怀。蒙家上下早就将此事闭口不言。”少年蒙毅有条不紊地喝着香茶,一边翻弄着七国地图,“只不过太子是否从此事明白了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太子嬴政似乎有些触动。
“对,天下大势!秦国的国力远远超过其余六国,但是那是一对一的比较,如果诸侯们联合起来,不要说六国,哪怕是三国联军,也可能导致秦军败北。”少年蒙毅接着说道。
“听蒙毅一言,本太子茅舍顿开,只是六国之间合纵连横早就是常态,如之奈何?”太子嬴政肯定了少年蒙毅的论断,但是也提出了疑惑。
“联姻结盟、远交近攻。”少年蒙毅直接抛出了这个时代诸侯们常用的做法。
“此策倒是可行。但是六国会没有防备吗?”太子嬴政疑惑地问道。
“有些防备也无妨。一个国家是否兴盛,关键是君王的贤能。纵观六国国君大都昏庸无能、目光短浅、优柔寡断,怎么能和秦国连续数代明君相比?”少年蒙毅不以为意地解释道。
“此言大善!那么秦国应当首先选择和哪国联姻呢?”太子嬴政毕竟年少轻狂、喜欢听好话,十分高兴地继续问道。
“首选楚国,其次齐国,最次燕国。”少年蒙毅毫不犹豫地建议道。
“楚王昏庸,又被秦国打怕了。我秦国如果想和楚国联姻,简直是太容易了。只是这样会不会增添芈姓外戚的势力?”太子嬴政露出了担忧之色,想起了当初成蛟和自己争夺太子之位的事情。
“芈姓外戚的势力已经不足为惧!关键是吕相国的权势太重,恐怕将来殿下一定会受制于人!”少年蒙毅趁机提醒太子嬴政小心秦相吕不韦架空王权。
“如之奈何?”太子嬴政这次更加急切地问道。
“树立大义、内外联合。”少年蒙毅直接提出了一个不急不躁的谋略。
“树立大义?内外联合?”太子嬴政陷入了沉思。
………………………………
第16章 少女长成
见过太子嬴政后,少年蒙毅走在咸阳街头,有些感慨,又有些郁闷。毕竟他的主要任务是阻止“屠龙王”的阴谋,但是来到这个时代多年,却未发觉“屠龙王”的踪迹,实在是太不称职了。反而因为蒙家子弟的身份,卷入了秦国朝堂纷争,少年蒙毅正在胡思乱想,不想碰上街头拥堵,一打听原来是有人向涌进城内的难民施舍米粥。
一个妙龄少女带着丫头小厮在施粥,她穿着红色衣裙,身材曼妙动人,脸上虽然蒙着轻纱,但五官隐隐可见,玉鼻樱唇引人无限遐思。
“大家一个一个来,都别挤,都别挤,还有粥的,大家都能分到的。。。。。。。。。。”粥铺前挤上来的人太多,连粥锅都差点被挤翻了,那个妙龄女子不停地安抚着,声如黄莺,极是温柔动听。
“董柔?怎么今天这副打扮?”少年蒙毅心中惊讶不已。
“臭小子,既然看见了,赶紧过来帮忙。”少女董柔眼神一如既往地犀利,老远就瞧见了蒙毅。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免费劳动力。
“好,必须的。董大小姐发话了,小子怎么敢不帮忙。”少年蒙毅本着好男不跟女斗的思想,赶紧上前帮忙分发米粥。
“哎,不管哪方胜利,这难民从来只见增长,不见减少的。”少女董柔忙得两脚不沾地,有感而发地说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如此,你看开些就好了。”少年蒙毅通晓古今中外历史,自然豁达。
“这句话倒是贴切。对了,我娘说了,我长大了,不能和以前一样随意玩耍了。以后,你们就少了一个玩伴了。”
“长大了?我差点忘了,古代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嫁娶。”少年蒙毅猛然醒悟过来,怪不得少女董柔的装扮变得如此怪异。
蒙毅心想:“太子嬴政最近好像更加殷勤了,没事就往秦风酒楼跑。而且看看董夫人的意思,难道打算让董柔成为太子妃?”
历史上的嬴政女人无数,但是没有一个女人成为王后或者皇后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母亲赵姬的阴影,另一方面恐怕不想后宫势力专权,毕竟秦国历代君王都被后宫牵制。最后,最深层次的原因,也可能是感情受挫,觉得无人能够配得上皇后的地位和感情。那么,问题接踵而至,如果董柔嫁给嬴政,她能够得到幸福吗?
虽然蒙毅和董夫人母女交往不深,但是让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熟悉的如花少女跳入火坑,自问良心上,实在不安!
“怎么办才好呢?难道让兄长蒙恬把董柔变成自己的嫂子?似乎蒙恬最后也没落着好下场啊?”
蒙毅转念再想一想:“好像整个蒙家包括自己,在历史中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这个坑爹的命运?”
蒙毅绞尽脑汁,最后一思考,“自己现在经历的不是就是历史吗?无论是自己,还是屠龙王,好像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但是为什么历史上只有我蒙毅的记载呢?”
“头痛啊,这个坑爹的猜想!就像证明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蒙毅有种彻底崩溃的感觉。
“喂,你究竟在想什么问题呀?怎么一会咬牙切齿的,一会又眉头紧锁的?”蒙着面纱的少女董柔用纤纤玉手在蒙毅的眼前晃来晃去,十分不解地问道。
“啊?喔,想起了一个很好笑的故事,要不要我讲给你听一听?”蒙毅回过神来,索性不去纠结了。
“好啊,看看你的故事好不好笑。”少女董柔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少年蒙毅清了清嗓子,缓缓地叙说道:“有一天,一个求知欲特别高的学子向一位世外高人请教学问。
学子十分恭敬地请教:世外高人先生,小生有个问题不懂,想请教您。
世外高人两袖一摆,头45°角望向天空缓缓说道:老夫喜欢好学之人,你问吧!
这画面还颇具仙风道骨。而且这个动作把这学子镇住了,果然是牛逼人物啊,看个天居然也能解锁这么多姿势。
于是学子一脸崇拜的问道:世外高人,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啊?
这下世外高人神色一下呆萌了,挥了挥袖子说道:为什么我会有你这样愚钝的学生啊,你这个问题是这样问的吗?
于是世外高人就给学生讲起了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如果用道德经解释就是:如果我可以说出鸡和蛋的关系,这就不是一个难题了,如果我可以轻易写出这其中逻辑关系,这问题你还会问吗?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鸡生蛋,难道是从无到有的?万物有始有终,溯本求源,不过是你眼中的另一种事物而已,要想知道结果,你先得知道原由。其实有时候名字和定义只是我们打开求知大门的一把钥匙而已,当然这钥匙是藏着的,有的人能找到,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
学生听后,面容似懂非懂一脸崇拜的问世外高人,世外高人你是不是想告诉我:这其中的道理说出来了,就没有价值了,需要我自己去找到这把钥匙,去寻找对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老子啊。
世外高人点了点头,转过了头偷笑到:这傻蛋孩子!我要早知道,早告诉了,用得着兜这么大个圈子?”
“呵呵……这个世外高人真滑头!”少女董柔听完后,自然大笑,不过随后又好奇地问道,“可是我真的也很想知道,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呢?”
少年蒙毅立刻都雷倒了,只好强忍着笑意说道,“原来董大小姐就是那个学子啊。”
少女董柔刚开始还没听明白,转而一想,“原来你在骂我是傻蛋!”自然,董大小姐不顾礼仪姿态地追打蒙毅。
两个小家伙的快乐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的笑声充满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
直到两人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躺在渭河边喘着粗气。
“哎,今天真的很开心。你都不知道,这几天被我娘强迫着学做淑女,真的是累死本大小姐了。”少女董柔一把扯掉面纱,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如果你不喜欢做淑女,可以告诉你娘实话。何必委屈自己呢?”少年蒙毅于心不忍地建议道。
“我爹去世后,我娘从未要求我做任何有困难的事情。既然她如此郑重其事,想必自然有她的苦衷。”少女董柔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说起话来老气横秋。
“可是你快乐吗?你难道猜不到你娘的真实意图?”少年蒙毅试探地问道。
“太子妃或者后来的王后,对不对?我早就猜到了。可是我又能如何呢?”少女董柔无奈地回答道。
“是啊,这世上有太多的人身不由己。”话题变得很沉重,少年蒙毅也不禁叹了一气。
当晚,咸阳蒙府书房。回到家的蒙毅,终于还是忍不住求见了自己的祖父蒙骜。
“祖父,您还是要保重身体啊。胜败乃兵家常事,日后讨伐六国,再立功勋便是。”少年蒙毅还是像往常一样请安、问候,希望能够使祖父放下包袱、心情好转。
“我大限将至,何谈日后?”蒙骜将军躺在病榻上,但是思维还是很清晰。
“祖父,您何必悲观至此?”少年蒙毅预感大事不妙,赶紧更加努力劝说道。
“时也,命也。老夫早已看穿生死,奈何执着于名利,坑害了数万将士。老夫心中终日罪责不休,已经无法解脱。”蒙骜将军倒是看得开,明白自己的处境到了何种境地。
“祖父听命于军令,并无不妥。罪魁祸首,也非祖父……”少年蒙毅仍然不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