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命运-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祖父听命于军令,并无不妥。罪魁祸首,也非祖父……”少年蒙毅仍然不肯甘心,虽然自身灵魂已经原本蒙毅,但是这些年的朝夕相处,再加上生活点滴,让他还是将蒙骜将军当成了自己的亲祖父。

    “孙儿无需再多言!老夫临终前才感悟到,这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鲜活的人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蒙骜将军强撑着病体,握着少年蒙毅的双手,吃力地说道。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好像是儒家言论。祖父不是信奉兵家学说吗?”少年蒙毅吃惊地问道。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其实祖父师从鬼谷,百家学说多有涉猎。另外,你可知天机阁的来历?”蒙骜将军似乎想要交代后事一般,竟然谈起一些隐秘事情。

    “天机阁的来历?”少年蒙毅自然对这个最近崛起的情报组织十分感兴趣,毕竟从少女董柔嘴中也没能套出什么机密事情,而董夫人更是避而不谈。

    “不错,其实不仅仅是天机阁,无论是苏秦、张仪,还是孙膑、白起,近百年,世间奇才大多都出自鬼谷门派。”蒙骜将军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道出了一个大秘密。
………………………………

第17章 蒙毅从军

    “什么?可是他们不但效命于不同的诸侯,而且互相敌视,互相杀伐,不死不休,鬼谷门主就插手干预吗?”少年蒙毅实在无法理解同门师兄弟互相残杀的事情,毕竟聪明人不可能计较诸侯国籍的差异。既然如此,这些人才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完成一统天下、休养生息的壮举。

    “鬼谷门收纳天下学子,有教无类,到是效仿了孔子。可惜人性是自私的,再加上诸侯各自为政,这些人才也热衷于一较长短、争夺名利,所以天下数百年纷扰不休。恰逢当代鬼谷门主心怀苍生,励志支持贤明君王统一天下、结束乱世,因此天机阁也应运而生。”蒙骜将军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同时对天机阁的出现做了解释。

    “原来天机阁的背后有鬼谷门派数百年的底蕴,怪不得如此财大气粗、手段通天。”少年蒙毅终于明白董夫人为什么倾向于帮助秦国稳定朝政了,原来希望秦国可以最终完成天下人的梦想。

    “孙儿既然决定效忠于太子嬴政,需要谨记一点:诸侯各自为政,各地百姓也自认国籍,需要经济文化的统一,才能真正完成一统天下霸业。否则即使秦国依靠强大的武力扫灭六国,六国遗族也绝对不会罢休的。”蒙骜将军咳嗽不休,艰难地提醒道。

    “祖父高见!另外孙儿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少年蒙毅知道祖父的身体每况愈下,犹豫着应不应该道明,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最后帮祖父一把。“我观察秦王气色不佳,恐怕命不久矣。”

    “什么?大王正值壮年,而且最近保养得当,怎么如此?难道是……”蒙骜将军自然听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也猜出了事情的真相。

    “祖父是明眼人,吕相国不甘于缚手缚脚,所以急于扶持年幼的太子嬴政上位,以便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少年蒙毅一语惊人地解释道。

    “吕不韦安敢谋害大王?这是灭门之罪啊!”蒙骜将军即使经历来了无数的战场杀伐,还是很难理解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人的贪恋,是永远都不可能满足的。”少年蒙毅也不妨将道理说得更加简单透彻。

    “那么,将来吕不韦岂不是要谋朝篡位?”蒙骜将军细细思量之后,担忧起来秦国的未来。

    “有这个可能,但是秦国内部的势力错综复杂,吕不韦即使胆大包天,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逞。”少年蒙毅很理智地分析道。

    “孙儿,我蒙家世代承蒙秦国大恩,决不可眼睁睁看着秦国易主!”蒙骜将军拼着剧烈战栗的身体,艰难地说道,“你告诉我这件事情,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说吧。”

    “蒙家军的精锐。”少年蒙毅很坦然地望着祖父,直率地说道。

    “好,这是亲信名单和家主信物。”蒙骜将军沉思了好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你的父亲和兄长太过憨厚,虽然也能征善战,但是缺乏政治眼光,这以后蒙家的传承就交给你了。”说完,蒙骜将军闭目眼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经过这次谈话的刺激,蒙骜将军身体陡然转好,饭量大增,不久就能下地习武。

    “看来,生活还要有目标,才能活得有色彩。”看到这里,少年蒙毅心里的重石终于落下。

    公元前247年五月,秦王嬴异人突然病逝,享年三十五岁,。太子嬴政需要守孝一年,也就是等到第二年才能正式即位。

    公元前246年,十三岁的秦王嬴政正式即位,麃公嬴威与蒙骜、王齮同为秦国上将军,连同秦相吕不韦辅佐新秦王。

    秦国的国情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战国时代的落幕也即将到来。

    正好在这一年,年满十五岁的蒙毅正式入伍,这是蒙家的传统。年满十七岁的蒙恬早在两年前入伍,但是一直跟在父亲蒙武身边,充当勤务兵的角色。当然蒙武将军自然优先教导儿子们的兵法等学问。

    “也许日后从政也有可能。”少年蒙毅对于充当炮灰完全没有兴趣,但是在这个尚武的时代,没有参军的经历简直是一种耻辱,所以只好赶鸭子上架。蒙毅在心里只希望赶紧翻新履历,好立功回咸阳当文官。毕竟他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嬴政的安全,顺便找出屠龙王的下落。

    秦军军制:

    步兵的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已属中级军官。

    骑兵的编制,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并能属战车六乘。

    车兵的编制,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百车一将。当有步兵配属时,则以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为一个基层单位,六乘为一组,十八乘加指挥车一乘为一队。

    秦军的新兵训练主要是根据个人意愿以及个人优势,划分各自的阵营。蒙恬、蒙毅全部被“自愿”划分到了骑兵阵营,再加上李信、章邯,还有王翦之子王贲,正好凑成五百人骑兵阵营的新兵编队。

    接下来三个月时间内,在可容纳十万人的大校场内,如火如荼的新兵训练开始了。

    只见一群脸色肃穆、举着巨大长矛的步兵新兵们正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来回地迈着前整的步伐不断地变换着队形,但是却始终将长矛的矛尖对准前方的黑旗。

    等到黑旗张开,后面持剑的新兵们立刻怒吼阵阵、左右跳跃,或直刺、或斜斩、或钩削,直战得是尘土飞扬、挥汗如雨,果真是一群热血方刚的好男儿。

    与此同时,大军左侧车轮声滚滚,一列列装备着青铜车轮的战车在四匹战马的拉动下风一般卷的过来、发出巨大的奔雷声,就像泄闸的洪水,一往无前。

    一群骑兵正在大军右侧纵马狂奔,不仅大声呐喊,而且在狂奔的战马上不停地以各种姿势向着前方的箭靶开弓猛射,用的正是让蒙毅感到诧异不已的轻巧骑兵弩!

    “这新兵训练如同真实作战一般,可见秦军训练有素,怪不得上了战场,也不会掉链子。”蒙毅从军后,一直都在观察秦军的训练情况,发现秦军一直都在不断作战方式,并不死板地遵循什么守则。

    “二弟,你莫要稀奇。整个战国时期,秦军的作战方式都在改变。可惜秦军的骑兵一直是块短板,虽然装备和训练都不比赵国差,可惜骑兵指挥方面却总是赶不上赵国大将李牧的水平。所以秦军骑兵一直都抬不起头来。”

    “原来父亲和祖父故意安排我们兄弟两个进入骑兵阵营,就是渴望出一个骑兵帅才!”蒙毅终于明白了长辈们的苦心。

    此时的秦国的骑兵没有配备马镫,而且用的鞍也不好,竟然是低桥鞍!低桥鞍,既不利于平稳控马,也不能很好地保护骑兵们的裆部要害!

    蒙毅遗憾地想到:“可惜,我的任务是组织屠龙王改变历史,那么我自然也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当然经历新兵训练后,由于沿袭父辈功勋,蒙恬、蒙毅两个少年混到百将的职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百夫长。此外除了他们,其他的贵族少年,例如李信、章邯,还有王翦之子王贲,都成为了百夫长。这个是贵族的特权,否则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少年将军从何而来呢?如果一路从士兵凭借军功升职,只怕四十岁都未能成为将军。

    虽然当时马镫还未发明,但是秦军装备长弓长剑,长距离射击兼顾短距离拼杀,加上奔跑速度快的胡马,使得秦军能够长途奔袭,无往不利。

    “太好了,还好是骑兵百夫长,不用苦哈哈地凭借脚板到处奔袭。再说了,打不过还能凭借快马逃命!”蒙毅毫不知耻地想到,当然这些只能一个人领会,如果说出来就太掉面子了。虽然蒙恬成为了百夫长,但是并不高兴,因为他最想成为一名锐士。

    对此,蒙毅取笑道:“只会冲锋陷阵的将军,永远只能成为一名将军,而不是万人仰慕的统帅。”

    “对了,你可知道这次谁当选了锐士的千夫长?”蒙恬似乎有所感悟,转而提起了有一件趣事。

    “谁?不会是蒙牛吧?这个二愣子有一把好力气。”蒙毅几乎想都没想地反问道。“秦国锐士”上马能斩赵边骑,下马能敌魏武卒,类似于现在军队中的士官,是全能士兵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锐士”的第一任队长正是“人屠”白起。此刻锐士千人队的队长是出自蒙家的族人蒙牛。人如其名,体壮似牛,力大无比。

    “呵,你还真猜中了。”蒙恬吃惊地回答道,“这对咱们蒙家来说可是好事情。”

    “算是一件好事。秦有铁军,谁与争锋!”蒙毅已经在憧憬建功立业了。


………………………………

第18章 初次出征

    公元前245年,也就是秦王嬴政继位的第二年,麃公嬴威率军十万攻打韩国边境重镇卷城。战国时期的卷城乃是楚国北进中原的重要据点,位于荆襄夹道咽喉处,历来为兵家重地。

    麃公嬴威率领的十万军队只是中路秦军。北方有大将蒙骜率领的北路秦军集结在秦赵边境,威压赵国不敢去救援韩国。同时南方有大将王龁率领的南路秦军盘踞在秦楚边境,肆意炫耀着武力,迫使楚国不敢支援韩国。

    此次麃公嬴威率领的中路秦军虽然只有十万军队,但是其中包含了精锐部队“锐士营”和“陷阵营”。另外秦军此次也明显是在让新兵得到实战训练。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生产,制定了“军功爵制”,国力得到大幅提升,于是创立了“锐士”。从十万秦军士兵筛选出千人,首先要通过体能测试。士兵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和一面牛皮盾牌,负重总计约八十余斤。除此以外,还要进行技能测试,一方面考核个人使用各种兵器的搏斗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各种阵式结阵的团队作战能力。通过测试的士兵,成为“锐士”的一员。这些锐士个个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

    同时每当秦军在战斗中遇到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时,‘陷阵营’这些对生死毫无畏惧、毫不考虑的勇士就会站出来,用他们热血捍卫着秦军不败的荣誉!这支铁血之师很可能便是有史记载起来第一支正式的‘敢死队’,这些勇士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真的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锐士营”和“陷阵营”两大精锐部队,这次实战练兵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中路大军快速行军到了秦韩边境,兵锋直指卷城,意图在一个月内攻克这座坚城。

    未战而夺敌之气,不战而屈人之兵,三万秦军在卷城下摆兵布阵,散发出凛凛的杀气犹如泰山压顶般冲向敌军驻守的坚城。

    城头上的韩军未战先怯敌,骚乱之声不绝于耳。

    “怪不得秦军可以纵横天下而所向披靡,居然光靠气势就可以吓得敌人瑟瑟发抖了!”百夫长蒙毅坐在马上兴奋地说道。

    “那是当然,不过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正因为秦军野战能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导致六国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胆敢单独同我们在旷野交战。所以如今的战事,主要是攻城战。”蒙恬作为兄长,自然有义务教导弟弟的兵法谋略,详细地解释道。

    “既然如此,我们骑兵不就更加安全了吗?”蒙毅笑嘻嘻地说道,仿佛不用上战场拼杀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话虽如此,可是没有厮杀就没有战功,你难道相当一辈子的百夫长?”蒙恬作为蒙家长孙,自然恨铁不成钢地望着弟弟蒙毅,希望能够激励蒙毅出人头地。

    “军功非我愿,但愿安全归。”蒙毅依旧不为所动,笑呵呵地说动。

    “安全归?我看你真是一头缩头乌龟!”蒙恬气得大声指责道。

    “大哥,你可别小看乌龟,没听说乌龟都是长寿的吗?”蒙毅不怒反喜,哈哈大笑道。

    蒙恬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把蒙毅拖下马来暴打一顿。可谁知蒙毅早就看见势头不妙,立刻打马远去。好在两兄弟只是私下打闹,并不影响军纪,麃公嬴威看见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对于骑兵,步兵的遭遇的确很糟。古代冷兵器战争中,攻城一方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经过残酷的攻城战斗才能拿下一座坚城。秦军碰到了卷城这座战略城池,立刻碰得头破血流。

    “兵法讲究以正合、以奇胜。坚城那么难打,为啥不绕过去呢?”蒙毅实在无法理解秦军放弃优势野战能力,反而消耗大量士兵的性命去攻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其实大部分的城池并不是非打不可,绕过去也也行。但是有些城池像关隘渡口或者战略城池,无论如何都是避不开的。因为一旦绕开就极有可能被敌军切断后勤补给,到时候我军就只能不战自败了。”“卷城虽然小,但是确是韩国国都南郑的战略屏障,一旦攻下卷城,就可以一马平川,直接攻击韩国国都南郑。”

    “春秋战国的城池规模都不是很大,但作用却非常明显。当时的城池主要是作为某一区域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同时还起到了汇聚人口和控制周边一带农村的作用。由于城池很重要,所以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城池往往就成为进攻方攻占的主要目标。”反正骑兵只负责警戒任务,蒙恬索性就拉着蒙毅,讲解一些战争常识问题。

    望了望远处坚固高耸的城池,蒙恬接着说道,“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城池往往都会在四周建立起高高的城墙。城墙的防御作用毋庸置疑。当城池遭遇敌人进攻的时候,守城的士兵就可以依托城墙,居高临下对来犯之敌发起致命打击。所以在发生攻城战的时候,攻方如果没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基本不可能攻破城池。”

    蒙毅有所领悟,点头赞同道:怪不得为了能更有效的攻击城池,各国将领带领着能工巧匠们发明出了一些强大的攻城装备,比如冲车、云梯、投石车。这些攻城装备在攻城战中作用巨大,对防守方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不过,攻城装备在对付中小规模城池的时候,效果明显。但如果是城墙高大坚固的大城池,那攻城装备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在攻打大型城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