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自然水涨船高。
少年蒙毅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奖赏,但是也很高兴,太子嬴政的地位越稳固,那么屠龙王的阴谋就越难实现。
只是自己穿越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没有屠龙王的消息呢?莫非这个恐怖分子提前嗝屁了?
刚回到蒙府,少年蒙毅就接到黑衣卫的情报。咸阳黑衣卫的分部就在蒙府对面的“董家马场”,马商负责人就是蒙府的大管家福伯。福伯年约四十,身高近一米八,体形肥硕,大手大脚、大脑袋、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全都大到一块去了,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尊肉乎乎、笑弥弥的弥勒佛!真是人如其名,太有“福气”了!
“少爷,有新的骏马到了,您是不是抽空看一下?”福伯说的是暗号,同时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与传统严谨的老秦人完全不一样。
“好吧,我马上就想看看。”少年蒙毅找了一个由头就朝对面“董家马场”走了过去。
虽然黑衣卫成立不久,但是意外发现了东周公子姬光的下落,更令人意外的是东周公子姬光居然和绝杀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绝杀会是近十年来秘密崛起的杀手组织,他们只为钱财,不问缘由。因为这么些年来他们从未失手,所以上次行刺嬴政意外失手很有可能促使他们继续执行暗杀行动。只不过自从嬴政回到王宫,各方面的警戒护卫十分严密,想必绝杀会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少年蒙毅瞬间觉得头大,刚刚帮助嬴政解决太子之位,没有想还要提防刺客的行刺!太子嬴政出宫次数明显增多,这是王子培训的必经过程。秦国是尚武国家,可不会把宗室子弟养在深宫之内,否则无军功如何服众?
少年蒙毅立刻跑到天机阁在咸阳的分部“秦风楼”,好在轻易就见到了天机阁阁主董夫人。
“夫人想必已经知道东周公子姬光和绝杀会的关系了,不知道天机阁会有什么安排呢?”少年蒙毅开门见山地问道。
“东周公子姬光和秦国有天大的国仇家恨,和绝杀会有所联系并不出奇,天机阁只负责情报收集,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天机阁阁主董夫人却不接招,反而玩起了“太极推拉”。
“不是说有六千耳目、六万内应吗?天机阁难道想要置身事外?”少年蒙毅有了太子嬴政做靠山,再加上蒙家嫡系子孙,说话就开始硬气了。
“六千耳目、六万内应散布在偌大的六国之中,数百座城池平均下来,每座能够分到多少人手呢?”天机阁阁主董夫人见状也不生气,直言相告。
“什么?夫人果真是谈判的高手!”少年蒙毅顿时如同斗败的公鸡,面色酱紫地问道,“不过要是天机阁毫无杀伤力,恐怕也没有自保的能力吧?”
“这是当然,如果你想铲除绝杀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按照目前的情况,即使我们倾尽全力也不可能。绝杀会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其实是依靠六国权贵的暗中支持。如果你想对付绝杀会,只有扫灭六国,才能动摇其根本,否则那群杀手是无穷无尽的,你明白了吗?”天机阁阁主董夫人点明问题的根结所在。
“天机阁总能查明道此次绝杀会杀手的具体数量、行动大致时间吧。”少年蒙毅只能见好就收。
“好,你可以回去等消息了。”天机阁阁主董夫人直接点明送客。
少年蒙毅才刚刚出马场,一道红色的身影就闪现在眼前。几天不见,这位年龄不过十六岁的少女董柔身材更加丰满,配上一张清秀的鹅蛋脸儿和一对迷人的美眸。她的美眸仿佛会说话般诱人,明净如秋水,更添娇媚。嘴角挂着一丝羞甜的笑意,容光潋艳。
“小子,是不是你泄露我的行踪?为什么最近太子嬴政老是能堵住本大小姐?”少女董柔一脸怒气冲冲,摆明了是兴师问罪的干活。
“冤枉啊,太子想来练习骑马射箭,我只能就近选择董家马场。”少年蒙毅立刻叫苦喊冤。
“你说太子是不是想追求我?”少女董柔有点情窦初开的害羞表情,双手也扭捏地不知道放哪好。
“有可能,不过关键你怎么想的?”少年蒙毅当然知道太子嬴政将对“苏儿”的思恋,转移到了董柔身上,但是心想:这些话怎么挑明?难道告诉董柔,你这位大小姐是个替代品?
“他做梦!毛还没长齐全的小屁孩,还想谈情说爱?”少女董柔一副根本不怕太子身份的架势,“但是太子无形之中就吓跑了其他的追求者,毕竟在整个秦国,谁敢抢太子的心上人?”
“喔,原来如此。”少年蒙毅抓耳捞腮,想尽了办法,最后只能蹦出一句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哼,我看你是想巴结太子,就想拿本大小姐当做见面礼!”少女董柔莫名其妙地发了一通脾气,转身骑马就走了。
“天啊,难道这位大小姐看中我大哥蒙恬了?不至于吧,我大哥天生就是个木头啊!”少年蒙毅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回到家中的少年蒙毅左思右想,一狠心拉着自己的大哥蒙恬跑到了一处无人的角落。
“大哥,你是不是看上董大小姐了?”少年蒙毅非常严肃地问道。
………………………………
第14章 秦国危机
“你……你……你怎么突然突然这样问?”刚刚年满十五岁的蒙恬立刻满脸通红,支支吾吾道问道。
“你才多大啊?就想着谈情说爱、娶妻生子了?”少年蒙毅毫不留情地打击道。
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天生就有很高的的军事才能。但是毕竟比蒙毅年长两岁,比嬴政年长四岁而已。对于谈情说爱、男女之情所知甚少。
“你才真搞笑!男儿十四岁就可以娶妻生子,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啊。”蒙恬反而不知所以地看着蒙毅,就像在看一个傻瓜。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比现在短很多,生产力也比较低。为了保证人口,古人的婚嫁年龄往往比较早,很多男子在十四岁、十五岁就能娶妻生子,而女子嫁人的年龄就更小了。有些地方,早就出现了“童养媳”的习俗。
“好吧,就像你遵循习俗。可是你知道太子也看中了董大小姐吗?”少年蒙毅心理年龄高,强迫自己接受古代习俗,只能换个方式规劝蒙恬。
“什么?太子才多大年龄?大王能同意这门婚事?”蒙恬一听,反而比少年蒙毅更加吃惊了,一张嘴巴张得大如蛤蟆。
虽然秦军一向是悍勇、冷血著称,但这也只是对敌人而言。对内,秦军将领们仍然和大多数秦人一样热衷于权位,甚至有时比关东六国的将领们更加热切!所以得罪权贵是不明智的,而且还是日后的秦王,就更不明智了。
此刻蒙恬的内心很矛盾,忠心倒是其次,关键是此事是否会影响到蒙家在秦国的权势和未来?
就在蒙恬苦恼的同时,太子嬴政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当上秦国太子的嬴政刚刚过了几年安稳的好日子,秦国的外部形势就又发生了变化。
公元前248年,秦王嬴异人连续命令蒙骜攻打赵国 ,夺取了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
公元前247年三月,秦王嬴异人又命令蒙骜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城,王龁攻打上党郡,最终设立了太原郡。秦国的刀锋锋利无比,已经达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地步了。
秦国连续大举的进攻,引发其余六国恐慌。偏偏此刻,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回到魏国,成为了魏国军队统帅。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公子出身,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魏无忌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公元前255年,秦国在长平坑杀赵国四十万军队后,又进兵包围 赵首都。魏国害怕秦兵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窃得兵符,杀死魏将晋鄙、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国的地位。就这样,信陵君魏无忌于公元前257年窃符救赵、破秦居赵,威震天下。魏无忌在赵国居住了十几年不回去。恢复了元气的秦国乘着魏无忌在赵国,日夜不停地进攻魏国。魏王魏圉魏圉为此焦虑不安,就派使者去请魏无忌回国担任了魏国军队统帅。
公元前247年,魏无忌派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得知魏无忌回国担任了魏国上将军,都纷纷派兵救魏。一时之间,秦国三十万远征大军陷入被围攻的险恶境地。
秦国咸阳內宫,太子嬴政书房。
“蒙毅,你觉得此次秦军能胜利吗?”秦国太子嬴政傲然站在书案上。
“我看很难。秦军远征在外,兵力有限,后勤困难,更何况敌强我弱,如果我祖父蒙骜将军能够见机行事,尚且只能安然撤军而回。不过我看秦王和大臣们盲目自信,终究不肯撤军,此次必然是大败!”少年蒙毅见太子嬴政志得意满、得意洋洋,心想果然是年少轻狂。
“大败?我秦国精兵强将,怎么可能不敌六国乌合之众?”秦国太子嬴政不以为意,还轻视少年蒙毅大放厥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太子殿下,双方兵力悬殊,加上敌军同仇敌忾、士气猛增。而我军孤悬在外,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怎么可能胜利?”少年蒙毅耐心解释道,希望能够点醒盲目自信的太子嬴政。
“本太子就不信了,试问天下有谁能够挡我秦国兵锋?再说前几次六国联军不也是大败而归吗?这次蒙骜将军一定能够大胜而归!”可是秦国太子嬴政却未能领会少年蒙毅的良苦用心,反而起了逆反心理,偏偏和蒙毅扛上了。
“既然如此,就预祝太子殿下心想事成吧。”少年蒙毅发现无法劝解,心想幸亏你现在还不是秦王,否则怎么能承受这样大喜大悲的结局呢?
“蒙毅,我们打一个赌吧,如果如你所说,本太子就欠你一个承诺。如果你输了,就给本太子提鞋按摩如何?”秦国太子嬴政突然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戏弄蒙毅的鬼主意。
“好啊,不过如果我猜对了,也让太子殿下提鞋按摩如何?太子殿下该不会耍赖吧?”少年蒙毅求之不得,心想就算你是未来的秦始皇,这次也让你吃瘪,还想戏弄我这个未来特工?
“哼,本太子一言九鼎。咱们就走着瞧。”秦国太子嬴政自然不为错失时机,打定主意要戏弄一下心高气傲的蒙毅。
少年蒙毅刚刚和秦国太子嬴政打完赌,回到家中还未消停一会,就碰到了拜访的董夫人母女。
秦国咸阳,蒙家书房。蒙骜将军领军在外,蒙家大小事务由蒙武打理。
“蒙武将军,我得知秦军被困,心中担忧。不知为何秦国朝堂上下一致反对秦军突围?”天机阁阁主董夫人急切地问道。
“董夫人,近年来秦国大军无往不利,秦国朝堂盲目自信,已经听不得忠言规劝了。”蒙武将军无奈地回答道,也显现出深深地忧虑。
“如果此次秦军大败,函谷关是否能够坚守?”天机阁阁主董夫人进一步试探地问道。
“这就要看家父能够带回多少秦军将士了?毕竟秦军不光要防守函谷关,像武关等地也需要兵力防守。”蒙武将军没有必要避嫌,十分坦率地回答道。在蒙武将军的潜意识下,已经把天机阁当成秦国自己的势力了。
“如此,秦国的国运危险了!”天机阁阁主董夫人怅然地感慨道。
“局势尚不明朗,秦军也未必一定会输。董夫人请宽心等待前线的消息。”蒙武将军何尝不知道此次秦军战争决策过于冒险,但是事到如今也无计可施,只好宽慰别人、也是宽慰自己。
十天后,大战结果出来了。信陵君魏无忌率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共计六十万大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使秦国大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暂时不敢出关。蒙骜此时作为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三朝的元老和功臣,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在秦国人眼中,蒙骜将军生平鲜有败绩,即使是当年的白起也是不逞多让,居然能战败?
秦军大败的消息传来,秦国朝堂一片哗然。
首先,怒骂、质疑的声音一起喷向蒙骜将军,如山呼海啸一般。
“三十万大军居然会战败?我看蒙骜将军真的是老了!”
“谁说不是呢?想当初白起二十万大军就逼得六国不敢将城池双手奉上,现在三十万大军居然自保都不能!”
“我看蒙骜将军真是阴沟里翻船,晚节不保。可怜我秦国好男儿,死伤无数。听说是几乎全军覆没了?是真的吗?难道我大秦也要经历一次长平惨败?”
接着,担忧、恐慌的流言瞬间在秦国各地流传开来,如天崩地陷一样。
“联军已经兵临函谷关了,听说关外的太原郡、三川郡、上党郡也被联军围困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失守,咱们将士辛苦这么久不就白打了?”
“还谈什么宏图霸业?三个郡丢了也不打紧,联军如果攻破函谷关,定能长驱直入,大秦基业怕要毁于一旦,蒙骜势必要成为大秦的千古罪人!”
最后,秦相吕不韦站了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同时劝慰秦王嬴异人无需担忧函谷关的防务。
“大王,请勿担心,联军绝对攻不破函谷关。函谷关尚有精兵五万,再加上退回关内的二十万大军,足以保证函谷关万无一失。”
………………………………
第15章 离间计
“蒙骜将军虽然战败,但是也给联军造成重大伤亡,所以联军也会修整一段时间。至于关外的太原郡、三川郡、上党郡自有坚城防守,三个月内断无可能失守。”秦王嬴异人自然附和道。
“不错,各位别忘了联军仓促而来,人数众多,必然人困马乏、粮草不济。而我军只需坚守不出,无须三个月,联军一定会不战自退的。到时候,我军乘胜追击,必定大胜!”王翦大将军自然不希望军心士气继续低迷,也出言帮衬。
秦国朝堂在秦相吕不韦和秦王嬴异人等人的安抚下,渐渐放弃了争吵。
但是,秦国朝堂依然对函谷关的防守寝食难安。因为一旦函谷关一破,秦国将无险可守,而秦国恰逢大败、兵力短缺、士气低迷,亡国的阴影时刻笼罩着全国。
而秦王嬴异人怒于此战的失利,想要囚禁在秦国为质子的魏太子魏增。经秦相吕不韦劝说后,秦王嬴异人才打消此念头。因为秦相吕不韦坚信魏太子魏增,比现任的魏王还要昏庸、软弱!留着这样一个昏庸无能的魏国太子,实在是大大的有用!
“吕不韦果然是一代枭雄,这么紧张地时刻,还不忘布局将来。”
少年蒙毅听闻吕不韦的所作所为,大发感慨道。只不过,此刻他更担心自己的祖父蒙骜将军。
秦国咸阳,蒙府。
听闻蒙骜将军回府之后闭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