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痛心疾首几番,甘三爷忽然问道:“他甘奇当真拜得了包待制为师?太学胡瑗对他也很喜欢?”

    “千真万确,世事可笑吧?”

    甘三爷脑袋转了转,看着自己的儿子,面色有些为难,为难了片刻,又把拳头攥了攥,轻声开口问道:“咱们能不能去问一问甘奇,让他帮衬一二。”

    甘三爷说完这句话,立马又心虚起来。不是为了儿子,他甘三爷岂能说出这般的话语?老父为了儿子,弯一下腰,低一下头,忍一忍,唯有如此了。

    如此的老父,说出去,兴许许多人都要为之感动。

    甘三爷活了一辈子,知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道理,大概心中在想,只要自己的儿子在官场有个好起点,凭借他家甘正的能力与才华,来日必然是相公之才,今日低一低头,来日有的是甘奇上门来求的事情,甘奇这般攀附阿谀之人,自然就会求上门来,那这回的事情也就算不得多么丢脸的事情了。

    甘三爷为了儿子,可以委曲求全。

    甘正却是君子,岂能做得出如此出卖尊严的事情,开口便道:“爹,你说什么呢?我岂能去求他甘奇?他甘奇算得个什么东西?爹,这种话你依旧千万别再说了,说出去不知要被多少人笑话,以后我父子二人,还有何脸面在这村里待下去?”

    甘三爷见得儿子如此反应,连忙说道:“对对对,都是爹胡思乱想,我儿有相公之姿,岂能去求一个泼皮无赖?这话往后不说了,不说不说了。”

    甘正眼神中带了一些鄙视,看了一眼甘三爷,摇头往书房而去。

    甘三爷在门外喊道:“吃茶吗?爹去给你煮一壶?”

    “不吃。”甘正是真生气了。

    三爷家一百多步远,就是甘奇家的老宅,此时已然是傍晚时分,这已经是甘奇躲在老宅不进城的第七天了。

    今天甘奇好像又没有进城的意思,坐在院中纳凉。

    甘霸也坐在一旁,抱着一个大西瓜在啃,一边啃一边还有话语:“大哥,这瓜真甜,跟着大哥就是好,吃香喝辣不说,还能吃甜瓜。”

    甘奇看着正在准备淘米做晚饭的张淑媛与春喜两人,回头看了看甘霸,开口问道:“呆霸,今年我一共给了你多少钱啊?”

    甘霸闻言,放下了西瓜,掰着手指头字在数:“一百贯,二十贯,八贯,十九贯,一百二十五贯,一贯五,三百钱,六十七贯……”

    甘霸记倒是记得清楚,就是手指都要掰断了,算不出个数目来。

    “别数了,我问你,这些钱呢?”甘奇说道。

    “啊?大哥,要还给你吗?我都给我娘了,我可从我娘那里要不回来了。”甘霸苦着个脸,以为甘奇要他还钱。

    甘奇抬手一个脑瓜子,然后说道:“给你的就是你的,我岂会找你要回来!我就是想问问你,这么多钱都给你娘了,怎么就不见你娘给你娶个媳妇?”

    “我娘去说亲了呢,说了好多家的姑娘,还说的都是有点资财的好人家,一听是我甘霸,都不嫁。我娘回来还怪罪我,说我怎么这么不讨人喜欢。”甘霸一边揉着头,一边解释着。

    “你娘没与别人说家中有钱吗?有好多钱?这么有钱,还没人嫁?”甘奇有些纳闷。

    甘霸摇摇头:“我娘可不会与人说家中有好多钱,我娘说了,若是别人知道了,那就会狮子大开口,要很多聘礼,那可不行。我娘还说了,钱都得留着,看谁家买地,就去买回来。”

    甘奇摇了摇头,又问:“那就不能娶个差一点人家的女儿吗?”

    “那也不行,我娘还说了,怎么说如今我们家也算是十里八乡的富贵人家,家里有钱,岂能不娶一个门当户对的?”

    “你娘你娘你娘,你娘让你打光棍,你打不打?”甘奇这个气啊,也唯有这样的娘,才能生出甘霸这样的儿子。

    “打光棍?那我不打,大哥,你可不能让我打光棍!你若是让我打了光棍,我出去,逢人便说,我大哥是甘奇甘道坚,他让我打光棍了。”甘霸目光直勾勾看着甘奇,憋着嘴,委屈,弱小,无助。

    “行,你厉害,你牛逼!老子出去给你找老婆!”甘奇也委屈,也弱小,也无助。

    “大哥,不用这么急,都天黑了,明天再去找吧。”甘霸有些激动,更感动!拿起手中的西瓜,往前举了举:“大哥,你吃西瓜,你吃你吃。”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

    夜晚,吃饭,甘霸被甘奇赶回了家。

    坐在饭桌上的甘奇,心中憋着气,面色有些不好看。

    一旁的张淑媛开口问道:“甘郎,怎么了?”

    甘奇开口说道:“他娘的,想我甘奇甘道坚,何等人物?诗词文章,上阵杀敌,那是文武双全,智计无双,可偏偏,就被他呆霸给欺负了,这都是什么世道了?”

    张淑媛正在给甘奇夹菜,听到这话语,倒是不急了,还笑了出来,刚才甘霸与甘奇的一番对话,张淑媛来来去去的,多多少少听得了一点,也就明白这是个好笑的事情了。

    春喜小姑娘见得张淑媛在笑,也跟着嘿嘿傻笑。

    却见甘奇忽然虎目一瞪:“笑什么笑?有什么可笑的?”

    春喜小姑娘吓得立马不笑了,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菜。

    张淑媛却是开口说道:“甘郎,奴家有事要与甘郎说一说。”

    甘奇见得张淑媛认真的模样,换了个和善的表情,轻声答道:“嗯,你说。”

    春喜小姑娘看着甘奇忽然就和颜悦色了,看了看张淑媛,又看了看甘奇,然后再看了看张淑媛,仔细盯着张淑媛看了一会儿,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脸上带着一些疑惑。兴许小姑娘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是小姑娘正在找这差别到底在哪里。

    “甘郎在城外住了七八日了,奴家是想……奴家只是觉得甘郎一直住在城外,颇有些不妥,奴家的意思是甘郎也该到城里去住一住了。”张淑媛在村里住了这么多天了,许多事情也就明白了,更知道甘奇还有一个从小带他长大的表姐,似姐似母,那个……管教甚严,反正甘霸这么说的,管教甚严。

    若是张淑媛把甘霸介绍吴巧儿的话全部再诠释一遍,那就是:管教甚严,非打即骂,避之不及,惹之不起。

    反正他甘霸是响当当一条好汉,杀人放火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看到表姐吴巧儿,也只得乖乖认怂。

    甘奇听得张淑媛的言语,颇有些意外,转头也就明白了,看着张淑媛的目光,开口说道:“巧儿姐是个极好的良善人。”

    “嗯,奴家知晓的,管教得严,也是为了甘郎好,奴家出身青楼,本就是风尘女子,得甘郎疼爱,就足矣了,甘郎明日还是回城里去吧。”张淑媛并不幽怨,很是由衷。

    “管教甚严?什么管教甚严?”甘奇疑惑着,然后明白了,开口:“这个呆霸,都学会搬弄是非了,明日有他好瞧的。”

    张淑媛摇摇头,轻声细语:“甘郎,不必怪罪呆霸,奴家知道进退的,甘郎有这么一个好姐姐,是甘郎的福气。奴家住在这里,一切都挺好,有人玩乐,吃穿不愁,只要甘郎时不时来一趟,此生足矣了。”

    吴巧儿的形象,深入人心了。

    可能甘奇的某些形象,也深入人心了。

    甘奇摆摆手:“没有的事,待得娶了正妻,也与你办个仪式,到时候入门去住就是,不必这般来回跑的。”

    张淑媛当真为甘奇着想,摇着头:“甘郎不必如此为难的,奴家能有这般的日子,就已足够了。”

    甘奇轻声叹了一口气,也懒得多言,拿起筷子吃饭,只想着明日定要好好教训一下破坏自己形象的甘霸。

    第二天大早,甘奇憋着气就出门了,在相扑场到处在找甘霸。

    甘霸也不知怎么的,今天如失踪了一般,相扑场没有找到,甘奇让人去甘霸家中找,家中也没有,只听人说大早随着老娘出门到隔壁村相亲去了。

    甘奇又憋着气,往回在走。

    忽然有人叫住了甘奇:“道坚,道坚。”

    甘奇回头,有些意外,竟然是王安石来了,身边带着几个小厮下人。

    “介甫兄,本来还准备去找你的,你却先来找我了。”甘奇头前就与赵宗汉说过,过两日去找王安石,这都过了七八日了,甘奇也没有去找。俗话说温柔乡就是英雄冢,此话不假。

    两人往相扑场外一个小茶楼走去,茶楼掌柜见得进来的是甘奇,安排了雅间,压箱底的好茶好点心,成吨往外搬。

    两人落座,王安石先开口:“今日没有开讲啊?”

    “昨日开讲了,后日再开讲。”甘奇答道。

    “我此来,就是想来听听道坚你开讲的,此番我到了度支衙门任判官,所以想来听听道坚你上次说的那个预决算之事,上次匆匆听得一些,最近在度支衙门再想起来,当真是惊为天人,所以特地再来一趟,还请道坚不吝赐教。”王安石还真有个请教的模样,拱手有礼。

    “这算得什么,预决算之法好说,我还有一便于计算之法,也一并与介甫兄切磋切磋,看看合不合用。”甘奇这番话语,是有深谋远虑的,所谓计算之法,就是后世的计算之法,乃至于阿拉伯数字。

    王安石如今算是正式走上了崛起之路,如今又是在财政部上班,正需要这种东西。后世的数字以及计算之法,自然是先进的。推广起来,利国利民,不仅是在计算一道上,乃至以后科学的发展,数学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古代的数学,不是不发达,但是离后世数学水平还差得远些。用汉字写数字,用来计算,其实是很不方便的。

    王安石这算是来得正好。

    王安石听得甘奇如此说,也欣喜非常,连忙转头与小厮说道:“快,快准备笔墨纸砚,今日道坚要授业解惑,机会难得,动作快一些。”

    几个小厮转身就跑,到得一楼柜台一通搬,飞奔而上。

    “授业解惑谈不上,介甫兄客气了。”甘奇谦虚谦虚。

    “诶,达者为师,授业解惑就是授业解惑,我若不是年纪大了,拜道坚你为师又何妨?”王安石学人家的,自然更谦虚。

    “介甫兄说的哪里话,些许小道,算不得什么。”甘奇兴许还真期待王安石此时忽然跪拜在地,口呼老师先生在上,想想都觉得有趣。

    纸笔已来,甘奇拿笔,开始写写画画,1234,+-×÷,甘奇教得是不亦乐乎,甚至还配合着一些会计上的简单知识在讲。

    王安石瞪大双眼,口中的话语是:“这般复杂的计算,如此几笔就写完了,上下做几个记号就解答出来了?”

    甘奇点着头:“嗯,就是如此简单,就是如此神奇。”

    “神奇,当真神奇!如这般大数目相乘,若是拿个算筹来,我倒是也能快速算出来,但是道坚一支笔轻松就算出来了,当真神奇!”王安石惊讶不已。

    算筹就是算盘。可也别小看了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乘法也是很简单的,只是一般人脱离不了这个工具。

    甘奇头一扬,说道:“这算什么大数目,来个更大的,千万级别的计算,看我竖式运算啊,加减乘除皆可,片刻就能搞定,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王安石张大双眼,见证着甘奇的奇迹。

    “妙,妙不可言,此般符号,实在是好用得紧。这不是授业解惑,什么是授业解惑,也不知道坚肚子里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我真想拜道坚为师了。”王安石表达着见证奇迹的惊讶。

    甘奇大手一挥:“今日就到这里了,我送介甫兄回城里去。”

    王安石连忙摆摆手:“诶,道坚,时候还早,咱们继续。”

    “稍后我还有要事,咱们来日再聚,也换个地方,好好说,认真说。今日就罢了。”甘奇这……是不是有放长线钓王安石的意思?又或者习惯性断章?

    “唉,如此,可惜了,那就只能下次再来拜会道坚了。”王安石一脸的遗憾。

    甘奇送着王安石往城外拱桥而去。

    王安石还连连在夸奖:“道坚当真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当初听你说那预决算之事,倒也没有太过注意,到得度支衙门之后,方才知晓其中暗含之理,此法定要写成奏章,与官家知晓,是为大功一件。”

    “待得我把预决算的事情悉数都传于介甫兄,那奏章,介甫兄去写就是。”甘奇是个好人。

    “这怎么能行?此乃道坚之功,我岂能据为己有?”王安石也是个好人。

    “介甫兄只管去写,介甫兄若是不写,我可不会写。”甘奇是懒。

    王安石把甘奇的懒理解为甘奇是在给他送功劳,王安石心中感动不已,却是更不能要这份功劳,开口说道:“好,我写也可,我替道坚你写好就是,这功劳,我是万万不可自居。”

    甘奇嘿嘿在笑,王安石,不错不错,是个好人。

    忽然王安石停住了脚步,往官道西边望了过去。

    甘奇自然也停步随着王安石去看,只见西边官道,绵延不绝的人,破衣烂衫,脚步虚浮,瘦弱无力,老弱妇孺一大堆,慢慢在走。初一看去,只怕至少有四五千人之多。

    这是逃难啊!甘奇看一眼脑中就有了“逃难”这个词。

    王安石皱眉开口:“来人,速速去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如此多的流民出现在了汴梁?”


………………………………

第二百六十四章 赈灾,政治资本

    小厮上前去问,问得片刻就回来禀报:“主人,这些流民都是原武县过来的,原武的河堤决口了。”

    “什么?又决口了?唉……黄河啊黄河……”王安石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黄河决口,在后世来说是少见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来说,那是时不时就要发生的,大小决口太过平常,甚至黄河改道也是经常发生的。前两年,汴梁城都给淹了一半。

    原武县,属于郑州,郑州与开封毗邻,都属于京畿路,郑州在西,开封在东,相距很近。原武到开封汴梁,不过二百里内。这一线,都是黄河水道,汴梁在黄河南岸,原武县在黄河北岸。

    甘奇看着不远方慢慢走来的无数流民,除了破衣烂衫拖家带口之外,身无长物,一个个满脸愁苦,行动迟缓,面带菜色,可怜得紧。开口问道:“朝廷当要赈灾,介甫兄怕是有得忙了。”

    度支衙门,就是进出钱粮的地方,要赈灾,自然就要忙碌了。王安石倒也不怕忙碌,开口说道:“忙碌算不得什么,就是南方赋税还未入京,府库里捉襟见肘了,也不知原武河道决口之事是否严重,若是受灾区域太大,那就为难了。”

    黄河,长江,以及各处的大小江河,在这个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每年大小灾祸无数。南方长江等河流,没有那些大坝调节,一到雨季,必然洪水滔天,受灾面积有大有小,全靠运气。

    黄河亦然,泥沙越来越多,河道越来越高,河岸堤坝也得越筑越高,也就越来越容易决堤。

    翻看史书,唐宋明清民国,到处都有赈水灾的记载,几年几月,哪里决口,哪里洪涝,给钱给粮。朝廷一旦应对失度,记载中马上就成了流民作乱之类,然后就是剿贼赈灾。贼剿了,几个字就记录了。贼剿不了,那就麻烦了……

    奈何农耕时代,大量的人口,又离不开江河之边,江河旁边,必有广大的平原,所以江河才是华夏的根基。一次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