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第三世-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沐隋恩的大隋老臣,不是朕的祖辈旧臣,就是身居三品高位,如果你们却甘愿做王世充的走狗,还有脸在朕面前出现吗?”

    皇泰帝神情严峻,使众人都不由有些惭愧,这时,有人高喝一声,“郑王驾到!”

    王世充在大群甲士簇拥下冲进了皇泰帝书房,王世充身着金盔金甲,腰佩利刃,杀气腾腾,他心里很清楚,杨倓绝不会轻易退位,杨倓刚才的怒斥,他在门外已经听得清清楚楚。

    “陛下!”

    王世充一声厉喝,走上前凶狠地瞪着杨侗,“众大臣金玉之言,陛下为何听不进去?”

    小小书房挤满披甲武士,个个体格健壮,就像一群狰狞凶残恶狼,旁边还站着十几名穿着文袍毒蛇将杨倓风华不再的瘦小身躯团团包围。

    杨倓冷冷一笑:“朕是大隋皇室子孙,郑王欲取隋朝江山,直接杀了朕就是了,何必假惺惺的禅让,徒令天下人耻笑,司马昭自以为是而留下千载骂名,难道郑王也想留下一个王世充之心吗?”

    杨倓的讥讽令王世充下不来台,王世充恨得双眼都快瞪出血来,忽然,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堆出一抹笑容。声音也变得柔和了下来,“圣上,今日天下未定,需要立年长者做君主,以便一统天下,待天下安定,我一定会恢复您的帝位,我王世充在此发誓!”

    王世充抽出一支箭一折两段,冷然道:“我王世充如果有违誓言,如同此箭!”

    杨倓呵呵一笑:“骗谁呢你?你想当皇帝就去当好了,何必糟蹋一支箭矢,留给将士们还能杀贼。”

    如果是有入主洛阳后的前一年,杨倓会被他迷惑,但杨倓早已看透了他的虚伪。就算王世弃用他祖宗十八代来发誓也不会信,天下都改姓为郑了,还能再改回隋吗?

    “你!”

    王世充勃然大怒:“你以为我不敢一刀宰了你?”

    云定兴上前打起了圆场,道:“圣上,郑王绝不会违背他之前的誓言!”

    杨倓冷笑一声,“待我大隋天下大兴!还是由我兄弟恢复我的庙位吧!你们据宁四战之地,却只有河南、弘农、襄城等八郡,迟早为他人所灭,你们这些助纣为虐者,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其实我们已经有准备了!”

    王世充亮出了一道‘禅让诏书’,杨倓看了一看,不禁一呆,上面的笔迹和他一模一样,冷笑道:“你们拿朕的尸体出面吧。”

    王世充眯眼笑道:“请进来。”

    一不会儿,一个面目和杨倓依稀相仿的少年走了进来,此少年穿着龙袍,罗盖遮面,若不细看简直和杨倓一模一样。

    杨倓万念俱灰,苦笑道:“再把禅让台筑得高一点,让百官站得远一点…即可鱼目混珠…王世充,你赢了!”

    王世充哈哈大笑,拍了拍云定兴的肩膀,道:“这是云太尉的功劳。”

    云定兴十分高兴,连忙跪下道:“臣谢主隆恩。”

    众人对望一眼,云定兴高喝道:“传圣上口谕,正式禅让帝位于郑王!”

    话音刚落,外面想起震天动地的鼓乐声,有人大喊,“禅让大典开始,请新皇旧帝登台。”

    正午时分,王世充用全套皇帝龙辇进入紫微宫,登基为帝,随即大赦天下,国号为郑,改年号为开明,大封族人为王。

    而正宗的皇泰帝杨倓万念俱灰之下,于宫中出家为僧,法号忘尘,数日后,王世充命人驾一叶小舟,将忘尘送去邺城…之后在燕山皇陵有一名青年僧人忘尘…

    王世充篡夺南隋帝位,但却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一方面北隋没有什么过激反应,另一方面是洛阳朝廷影响力太小,在天下已经四分五裂的如今,格局实在太弱小了,在明眼人看来,天下之争只有北隋、李唐、李密、萧铣、杜伏威,洛阳只是陪客而已

    但这件事在南隋却引起不小风波,裴世清在荥阳痛斥王世充弑君篡位,其可耻行径如同宇文化及,正式和王世充决裂,归降了李密,南阳郡守、淮阳郡守也归降李密。

    重臣陆续离去,令洛阳官场引发巨震,官场内人心惶惶,主动支持王世充称帝者得高位,而沉默者则遭贬黜。
………………………………

第160章:剑舞(求收藏推荐)

    大年初五!

    大雪纷飞,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漫天霜雪,铺满了整个邺城!

    神武宫御苑似是另外一片天地,望不到边的银装世界点点艳红点缀其上,像是有人以地为布,以雪为幕,以血运色,在此地摹上了一副寒梅雪放图。

    仔细望去,点点艳红是一片片粉中带红的花瓣,开满了枝头,在这风中微微摆动,一翕一合似美人玉唇,在爱郎耳边低语诉情。

    结着花瓣的梅树不在少数,一株株,几纵几横,连在一起,成了一片花海,几欲乱了人眼,雪地上已积一层花瓣,落英缤纷,似是又下一遍花雨,仿若不属于这片天地。

    一年辛苦的工作之后,杨侗决定好好享受一下这一个春节假期。总结一下去年的工作,感觉还不错,不仅拿下了并州、半个雍州,还多了三个妃子,最让他满意的还是杨倓,他虽说出家为僧,令长辈们有些伤感,但好歹人还活着,这已经是万千之幸了。

    其实杨侗也知道,杨倓对王世充已经没有丝毫价值,死活都没关系,如果杨倓死在他的手中,杨侗于情于理都会与他走向决裂,若是杨侗出兵,那他真就陷入四面埋伏的处境了。如今用一个无用的人拴着这一个暗盟,无疑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老王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这笔账算得非常精细。

    “叮”的一声轻响,就在杨侗沉思的时候,一阵金戈碰撞的声音从校场上传来。

    在杨侗和小舞、无垢的注目下,水天姬、李秀宁捉对舞剑,两剑在空中交错,发出声声悦耳声响。

    没有任何配乐声,没有任何节奏,雪地里一红一白两道身影衣袂飘飘……

    红衣天姬宛如熊熊燃烧的烈火在满场猛烈地翻滚,雪白的秀宁彷佛夏日里破空的长虹。

    宝剑在她们纤纤素手之中翻转腾飞,雪亮的剑身映着雪花舞动出炫丽的光芒,忽而凌厉如电,忽而轻舞飞扬。衣袂飘飘之间英姿飒爽,翻转腾挪之时纤细的腰肢柔韧矫健,一红一白两道身影进退横挪,美不胜收!

    惊人的剑风将落蕊尽数斩碎,漫天的花瓣飘荡在四周。

    “夫君,看剑!”

    忽然,姐妹二人心有灵犀似的互视一眼,长剑一闪,人已如两只巧燕扑向杨侗,两柄明丽而闪烁的剑影直刺杨侗的咽喉、胸膛!

    “啊”无垢吓得脸色一片惨白,而观战的杨侗却纹丝不动,当两柄长剑错身而过,他却张开双臂,将两朵带刺玫瑰搂入了怀中。

    “夫君怎么不躲闪?”

    天姬声不嘘气不喘,雪白脸颊微微染着红晕,一双大眼睛水灵灵亮晶晶,清纯之中充满娇憨气息。

    “你们姐妹有剑意,而无杀气,我干嘛去躲,多此一举。”

    秀宁搂住他的脖子撒娇道:“万一我和三姐收剑不及,岂不要当寡妇?”

    杨侗笑了笑:“放心吧!失手了也刺不中我。”

    李秀宁不屑道:“吹牛!”

    杨侗左亲一个,右亲一口,得意洋洋的揽着两个柔软的纤腰,坐到了亭中。

    “夫君,两位妹妹舞得这么好,何不即兴赋诗一首?”无垢期待的看着杨侗,夫妻之间当着姐妹的面搂搂抱抱,已经令她麻木了,或是习惯了,故而对于少儿不宜的画面也免疫了。连温婉的脸薄的无垢都是如此,其他三人更不用多说了。

    不得不说,习惯是一种可怕的情绪。

    这占便宜嘛,占着占着就习惯成自然,不仅占便宜的人习惯了,被占便宜人和观看的人也久而久之习惯了。

    “今有双殊武丽妃,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好诗!”

    小舞、无垢、秀宁不约而同的称赞。

    这一时期的诗作大多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丢尽,刚健不闻。

    然而杨侗的诗作却别树一帜!

    他的诗作极少堆砌辞藻追求华美,往往以朴素浅白的文辞铺显出雄阔的画卷,比如眼前的这首!

    看似浅白直叙,便是孩童能提笔写就的语句,却偏偏雄放滔滔,气势雄伟、襟怀旷达,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这这一首,富丽不浮艳,铺排不呆板。随意境之开合,思潮之起伏,语言音节也随之顿挫变化。全诗既不失雄浑完整的美,用字造句又有浑括锤炼的功力。篇幅虽然不太长,包容却相当广大。

    望着懒懒散散的夫君,一双双秀眸充满了崇拜,与喜欢。

    杨侗嘿嘿一笑,文抄公到了古代果真是泡妞神器,连小舞、无垢、天姬、秀宁也不能免俗……

    “这就是诗啊!还是夫君有文化,张嘴就来,真好啊。”水天姬一脸的崇拜,她是四女中文化水平最低的一个,不是很懂,反正觉得很好就是了。

    “那是当然了,也不看看我是谁啊。”杨侗蹬鼻子上脸,“本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吹拉弹唱也不含糊,坑蒙拐骗柴米油盐更是手到擒来!”

    “越说越不正经!一点都没有王爷的样子!”小舞嗔怪地瞪了杨侗一眼。

    “夫君,这首诗叫什么名字?”无垢已经录写完毕,抬起头来问道。

    “呃,诗名最难取了,随便啊!”

    无垢想了一想,道:“《观剑舞》如何?”

    “非常好!”杨侗拍手道,这名字比起他要改成的《观水李大娘舞剑器行》好了万万倍。

    “是夫君诗好!”无垢谦虚道。

    “嗯。”杨侗老老实实的点点头,突然凑到无垢耳朵边上,‘低’声道:“观音婢…晚上我去你房里研究‘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好是不好?”

    无垢顿时面红过耳,羞涩得无以复加,霎时间想起圆房时的情景……咬着牙恨恨的骂了一声:“死淫贼!登徒子!”……

    另外三女虽不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啥意思,但从无垢羞涩的模样,以及语中含义,一下子就想到了夫君各种花式姿势。

    以前小舞、无垢、天姬觉得杨侗是爱江山不爱美人的有力君王,可那啥以后,她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杨侗不是不喜欢美女,有那个男人不喜欢美女?更何况他还是合法占有,一切都只是因为太忙了,每天都是朝天殿、朝阳殿、朝晖殿三点一线。他很少沾花惹草,大概也是出于这种原因,但是一旦有所空闲之后,对她们姐妹是不要命的折腾,各种羞人的姿势令人叹为观止,那春宫图跟他的招式比起来,简直形同垃圾。在这一方面,杨侗绝对是她们四人的导师。

    春节长假,一晃即过,是的!

    仅仅只五天,呃,五天半天就没了。

    因为突厥发生了大变。
………………………………

第161章:一统草原(求收藏推荐)

    “殿下,突厥处罗可汗病逝了!”

    朝阳殿内,韦云起一脸严肃。

    “那家伙年轻强壮,不至于病重吧!会不会有诈?”

    “殿下,这确实突厥使者说的,不过我们得到的消息,却和突厥使者所说截然不同。”

    “什么消息?”

    韦云起道:“我们是南部可汗那里得到的消息是:处罗可汗与颉利可汗达成了默契,一北一西的进攻铁勒!在一次重大交战中,被流矢射中要害,伤势十分严重,很有可能活不成了!处罗一死,突厥必将面临重大事件,听南部可汗使者的意思是,铁勒已经残了,如今处罗部与颉利部合为一体,推举颉利为大可汗。”

    “难怪处罗以战事紧张为由,不来参与关内道的战争!”

    历史虽然因为自己拐了一个弯,但突厥还是依照原有的轨迹发展着。历史上处罗可汗病逝后,便是颉利可汗登位,这是一个极有才能、极能野心、极为难缠的突厥可汗,不仅将突厥带入全盛,还在他的统治下入侵中原,曾一度打到了长安近郊,逼得李世民签署了城下之盟。现在铁勒几乎已分崩离析,草原上再也没有牵制突厥的大势力,最多两三年中原之北又将出现一个强大的突厥汗国。

    从草原当前的局势来看,突厥再一次崛起已是必然,它的崛起对四分五裂的大隋将是一个巨大威胁,阿史那思摩固然因为称臣于隋而不容于突厥贵族,只能黑到底,但是他麾下的十万大军和部落就不好说了,而且从史上的成就上说,根本不及颉利可汗的百分之一。

    想到这,杨侗缓缓道:“令飞马、白檀、定襄、马邑郡兵入住新长城。”

    五原有一个小河套,黄河进入河套地区后一分为二,一条北黄河、一条南黄河,再奔流数百里后再合二为一,继续向东奔流而去,在南北黄河之间,便形成了富饶的小河套平原。

    五原境内的小河套平原上河网密布,森林茂盛,土地肥沃,有不少近汉民在小河套平原上开垦土地,繁衍生息!五原郡治九原县,位于小河套平原南部,与突厥关系闹僵以后,杨广为了防御突厥,又在北黄河一带修建了三座高大坚固城堡非常利于防守,只要长城延伸到西部城堡,那么白城也被包揽在长城以内,突厥人只能由更远的西边进攻。

    “喏!”

    吏部尚书房玄龄、民部尚书杨师道、商部尚书凌敬、工部尚书姜行本同时应是。

    杨侗向韦云起问道:“颉利的使者到了?”

    “到了!”韦云起皱眉道,“突厥这次派出两路使者,一路来邺城,一路去长安,颉利手段极高,企图利用隋唐之争,在左右逢源中为突厥谋取最大利益。”

    杨侗笑了一笑,道:“长孙晟将军同突厥交往的二十余年中,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大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当初以权势离间突厥酋长的关系,以利益分化彼此阵营,扶持敌对突厥势力!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扶持不同的突厥大可汗将突厥一分东西,然后再把大分小。突厥吃了多次亏,若是学不到一点经验就奇怪了。”

    杨恭仁赞同道:“其实始毕扶持梁师都、郭子和、刘武周,便是希望我大隋陷入不间断的内斗之中,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一来始毕败给我们太早,还没有利用这三条走狗就死了,二来是他扶持起来的三人不争气,没什么大作为,就被我们一一荡平!如今北方大地上与突厥接壤的势力除我大隋,也只有李轨了,不过颉利也是聪明,知道李轨已经只剩半条命,所以选择了李渊。”

    “这便是我发动异族战俘不断修长城的用意了!”杨侗道:“我大隋四分五裂,无暇、无力过多外顾,长城就起到了重大的防御作用,只需派少量兵力入驻新长城,只要守军小心一些,突厥纵有百万大军也进不入我大隋之境。”

    新长城东到长白山北麓,北到南室韦贝尔湖,囊括大半个东北平原,广袤的辽东领土之中,其中有许多地区是大隋用粮食和食盐跟靺鞨、南室韦换来的,这时候的外族没什么领土观念,又实在害怕杨侗,便同意了以物换土地的交易。然后再从贝尔湖以内半圆之势修到了五原郡。

    城墙高四丈、厚丈五,均用方石修筑,十分坚固,高大坚固的程度不说绝后,但绝对是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