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性好的读者大概还记得,之前高璟的舰队出动南征的时候,高璟和胡老板、李老板在新郑号上曾经有过一段对话,就提到过下龙湾附近的海盗问题。

    随着莫氏zhèngquán的实权被京华集团取代,安邦宣抚司现在成了黄芷汀实际控制的地盘,而潡河以南则是海阳宣抚司,更是高务实用京华直接掌控的地盘。

    这样一来,老巢位于潡河河口偏北部下龙湾中的海盗们就坐不住了。

    原先他们跟莫朝地方官员是有“默契”的:由于下龙湾这一大块地方,水文和地理情况非常复杂,海岛多如牛毛,莫氏水军又要一直保持对郑氏的压力,所以没有工夫去跟这些海盗死磕,任由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海盗乐园。

    可是京华却不同,因为高务实的重视,京华对海盗一贯的态度就是极其明确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们要投诚可以,我会严加整肃和改编,基本上还是能给你们一条活路;但你要想继续在我京华的航道上称王称霸,那就得先问问我京华的大炮巨舰同不同意!

    安南的海盗们,论实力肯定不如大明的海盗们那般牛逼,胆子肥到敢去打纵横四海的西班牙,但是在下龙湾附近,他们还是有一定底气的——这个地方的地理优势太明显了,大舰巨炮钻进来,不仅调动不便,而且很容易被绕晕。

    要知道,这地方在后世可是被称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在这大概只有1500平方公里的海域,竟然有3000多个岩石岛屿和土岛,不是在这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海盗,基本上进来了就出不去。

    而这里的海盗,只要从下龙湾稍稍往东出击,就能掐断从钦州到海防或者红河河口的航道,甚至从广州来的航道都可以堵死。

    这就太恶心了,高务实觉得如鲠在喉,已经下令给高璟,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不过高务实也知道,想办法归想办法,京华作为一个盈利性质的商业集团,其舰队作战可不能搞什么“不惜一切代价”,那是作死的前兆。

    因此,高璟要是没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估计宁可不出动,也不会瞎出动,否则万一损失太大,他这个位置可保不住。

    下龙湾的海盗如鲠在喉,让高务实很不开心,但他却很快接到了另一处的捷报,相对比下龙湾这边的纠结,那一处却是“拔刺”一样的痛快。

    泉州私港方面的京华与海商联合舰队,一举大败闽海附近十余家海盗的联盟!

    私港主管高思棠明确报捷称,此战泉州联合舰队一共击毁、俘获海盗船一百三十二艘,俘获海盗四千二百六十七人,妇女一千四百九十三人,老幼一千三百七十五人,击杀海盗无算!

    其自身方面,合计损失了三十九艘海船,包括京华的制式武装运输舰五艘。

    高思棠委婉的表示,建议酌情补贴闽省海商的损失,毕竟他们是跟着京华真刀真qiāng和海盗见仗才会损失惨重的。

    酌情补贴当然是可以考虑的,甚至是必须认真考虑的,因为这是一个“江湖地位”的问题,要是跟着你京华出去找海盗开战,打完之后你京华却不闻不问,这种事只要发生一次,估计一下子就得人心涣散?

    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将来再有类似的事情,京华还想拉着人家一同出去砍人,人家傻了才会同意!就算碍于京华的威势不敢不去,临战之时也必然拖拖拉拉、能躲则躲,搞不好还来个临阵脱逃,那影响就坏了。

    不过具体到补贴的事情,高务实现在也不敢大笔撒钱了,因为现在需要花钱的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他不能不考虑一下“现金流”的问题,所以最后他给出了“其损失船只折价一半的现银补贴”,外加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包括“建造新船免息借款”、“京华造船厂优先开建”、“广西优质木料以成本价优先选用”、“泉州港三年免征港口税”等。

    当然,免征港口税是跟损失船只挂钩的,譬如说某老板随京华舰队出征三条船,损失了一条,那就是拥有一条船三年免征港口税的特权,并不是该老板的全部船只都免征了。

    不过于此同时,这个免征是在新船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才开始计算的,

    至于还有一些优惠,如京华集团各类货物的优先购买权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虽然高务实只补贴了一半的船只损失费用,但这些七七八八的优惠加起来,对于海商们的实际价值反倒更高,而高务实也可以避免一次性砸进去太多现金,可以算是双赢。

    而这次战斗更让高务实满意的,还不仅仅是几乎一举荡平了从来没有安靖过的闽海附近,而是高思棠在海盗老巢搞到了番薯和玉米。

    光是这个功劳,就抵得过一切的损失!

    接到捷报的高务实当时看见这句之后,霍然起身,拍着桌子大声赞道:“好,好,好!高思棠当赏,当重赏!”

    然后写下亲笔回函,先是大大表扬了高思棠和泉州舰队以及泉州海商们一番,然后再一次强调这两样作物的种子必须妥善保管并立刻择地试种。

    高务实还不厌其烦地交待高思棠,诸如试种方式,一定要分多种,千万不要用同一种方式来种,既要避免一下子全给种死了,也要根据不同的种植手段看看哪种方式最为合适,等等。

    最后,虽然高思棠自己没好意思说,但高务实很是“上路”,在信中给高思棠改名为“高琦”,并且表示会在京华内部通报。

    除此之外,高务实还下令让高思棠——嗯,现在该叫高琦了——立刻安排船只,送一批来安南。

    这些东西在大明的推广快不快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在安南的推广肯定快,因为安南是他高务实说了算!

    如果要说这一次高务实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大概就是三大高产农作物还差了马铃薯这一项。这的确是挺遗憾的,因为高务实的农业知识虽然相较于其他方面差了不少,但有一点他记得很清楚:沙俄是曾经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的,甚至某一段时期还有个很常见的惩罚——发配西伯利亚种土豆。

    可见马铃薯一定是耐寒的高产作物,而大明的小冰河期危害最严重的就是北方,现在很需要这玩意啊!

    …………………………

    好几章忘了说了……继续求下订阅和各种票票~


………………………………

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

    在高务实的亲自坐镇之下,随着政治上的纲领一步步落实到位,安南的“扫逆”行动逐渐进入尾声,有两类人成为这次被清洗的主要对象。

    第一类人不必解释,就是后黎朝的各种“逆贼”,从黎氏“皇族”到郑逆,外加各种各样的附逆,除了“主动投诚”的阮潢一家没有遭到清算之外,南朝的大家族几乎有七成以上逃不了,全都沦落为清洗的对象。

    偶有几家见机得快,主动交出绝大多数家产,被高务实以“小事立断”之权下令“特赦”,算是勉强保住了性命,至于身家……还是不要想那些了。

    但是,南方好清洗,北方相对来说就麻烦了不少,毕竟人家莫氏名义上是站在大明一边的,乃是“数代忠贞之臣”。

    这个情况下,就要注意吃相了,毕竟高务实又不打算自己跑来当这个安南王,所以表明上的关系还得维持。

    高务实费尽心思,也只好从“整肃官风”下手,先是来了一波扫贪,接着又搞了一波除恶,最后发现需要的田地还是不够,竟然又弄出个“肃庸”来。

    基本上,除了没有明抢,就只差在脸上写字说“老子要田”了。

    不过他这一套“龙门三叠浪”也还真没有白费,不光是让莫朝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了一大截,而且剩下的几乎大多是胆小怕事、不敢跟他这位安南太上皇作对顶牛的懦弱之辈了。

    很显然,高务实的扫贪、除恶乃至于肃庸,都不可能是名义上这么大义凛然,肯定要借机搞掉一批相对桀骜不驯之徒。

    除掉了这批顽固分子,虽然肯定还会存在一些潜伏很深的阴谋家,但高务实不担心,因为大势已成之后,阴谋家就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空间了,到时候说不定一潜伏就是一辈子——都潜伏一辈子了,那还说什么,给你追个美谥都没关系。

    伪君子要是能伪上一辈子,那就不是伪君子,而是真君子了,毕竟定义一个人关键还是要看实际行动,心里嚷嚷得再凶,手上啥也没干,那要是还给人家定罪的话,岂不是成了“莫须有”了吗?

    不过,这次行动也不是完全天下太平,比如高务实把大军云集在升龙搞整编的时候,郑松那个失踪了的弟弟郑杜就不知道怎么从清化冒了出来,宣扬郑松乃是“大越人的英雄”,并且纠集了两千多人zàofǎn。

    实际上郑杜“失踪”时带走的人只有四五百左右,这里头剩下的都是被高务实清洗之后心中不甘的一些旧权臣搞出来的。这批人的家产已经被没收了,但可能还有部分漏网的财富没有清理到位,被他们利用起来招揽了一批人,在清化举兵zàofǎn。

    高务实当时是准备命令升龙警备军南下平叛的,谁知道被“借调驻防”南方的阮倦闻风而动,亲率一万大军连夜北上清化,把个立足未稳的郑杜杀得大败,连其本人都死在了乱军之中,一颗人头被找出来的时候都差点认不出来了——这厮当时见机不妙,准备化妆潜逃,却被一支阮倦的兵马给截住,又因为换了士兵的衣服,死后好几天都没被发现。

    阮倦的表现很上路,虽然连高务实都不好判断他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人家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如此干净利落,不赏赐一番肯定不行。

    高务实犹豫了一番,以安南都统司的名义给他加官一级,顺带送了他两百杆隆庆二式火qiāng——理论上来说,莫玉麟部和阮倦部的火器比例都是被严格控制的,这个赏赐真的算是破例了。

    不过京华的武器,全都是京华专门配备生产的dànyào,而高务实掌握安南之后,硝石硫磺什么的都被列为战略物资,民间不得大量持有,有限的爆竹烟花生产商也被严格管控,所以阮倦这两百杆火qiāng要想不做烧火棍,还是得看他的脸色。

    再说,两百杆火qiāng也顶不了什么大事,最多也就装备一下亲卫家丁,高务实要是连这都不放心,那干脆留在安南别走了。

    南方有郑杜zàofǎn,北方莫氏也出了点小麻烦,旧宣光守将武文密之子武公纪作乱,对抗奉高务实之命在当地“除恶”的岑氏狼兵。

    不过这位武公纪老兄志大而才疏,对自己的实力完全没有清晰的认识,虽然仗着其父昔日在宣光镇守数十年的威望,很快拉起了实数八千多、号称三万的大军,结果却被认为自己面子被削的岑凌带着五千泗城州嫡系狼兵一举击破。

    岑凌当时十分生气——明明他岑氏在广西时还能略压黄氏一头呢,谁知道到了安南,黄氏地盘上还没有人zàofǎn呢,竟然有人敢现在他的地盘上闹事。

    这要是不立刻摆平,他这京西镇守使的面子往哪摆?

    别看岑凌看起来比高务实还俊雅几分,但他可不是高务实这样的文官,打起仗来也不会跟高务实一样随时考虑见好就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浪费实力,尽量用那些“威逼利诱”之类的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岑凌的解决手段异常果决,甚至可以说是冷厉之极——八千叛军一个俘虏都没要,通通被砍头。其中这里头本来阵斩只有两千多,投降的倒有三千多,被他二话不说当场就下令砍了。

    本来还跑掉了三千多,谁知道岑凌这一次是真的发了狠,仗着狼兵的体力优势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宣光最北边都靠近云南边境地区了,愣是把剩下的叛军给杀了个干干净净、鸡犬不留。

    消息传回升龙,高务实都愕然了半晌,心说:岑凌这家伙发起狠来,怎么跟刘綎那个变态杀人狂似的?这也是几千劳力啊,你特么抓起来挖矿不好么?就宣光这地方就有矿啊,真特么浪费!

    但是,岑凌这一番做派却把莫氏小朝廷给吓尿了,本来莫氏朝廷比较怕黄芷汀——毕竟他们在谅山大战中是被黄芷汀给暴打了一顿的——现在倒好,原来那个没捞到机会揍自己的岑镇守更他娘的狠,他这是不动手则以,一动手就要杀绝啊!

    这种阎王老子,谁他娘的惹得起啊!

    于是“岑阎王”的大名不胫而走,一时之间,岑凌在安南莫名其妙的就有了“止儿啼”的功效,连高务实都有些羡慕了。

    可惜他也就能心里羡慕羡慕,这种“美名”,他麾下任何一名将领都可以享受,惟独他自己万万不能有。

    做黄福还是做马琪,这是个用脚指头都能做出正确选择的送分题。

    将领残暴冷厉,还有顶头的大老板可以指望,但要是他这个大老板都顶着一个残暴冷厉的坏名声,安南人就没有指望了,但凡一有点什么事,就只好zàofǎn。

    所以高务实收到战报之后,当着莫氏一堆臣子的面,拍着桌子数落岑凌的不是,然后下令:“严加申饬、切责该员,命其尽快回师!”

    然后一转背,又命人悄悄给岑凌传讯:干得漂亮,回来有赏!

    …………………………

    继续求订阅和各种票票~


………………………………

第207章 京华田庄(4更破万)

    清洗工作基本完成,敢于zàofǎn作乱的出头鸟,也被打烂了鸟头,是时候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工业和商业方面的事情,由于早已熟门熟路,早在清洗进行的同时就已经在办,各个方面配合都还不错,高务实不必过于操心,至少不必事必躬亲地每件小事都跑去了解过问。

    但农业方面就不同了,这对于这一世的高务实而言,基本还是个新课题,但偏偏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比工商业的重要性低半点!

    所以,他不能不亲自过问,甚至有时候还要找人商议。

    可惜能商议的人也不多,因为他要搞的事情有点古怪,甚至就连那位在安南绝对算得上见识广博的阮秉谦听了之后,都不仅有些迟疑,仔细思忖盘算了老半天,才对他道:“恕老朽驽钝……高龙文此举,是要在安南为京华集团‘建皇庄’么?”

    高务实怔了一怔:怎么是建皇庄呢?我这套农业制度,可是脱胎于我最熟悉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啊!

    阮秉廉见高务实皱眉不语,以为自己说得不够明白,便接着道:“高龙文,你看,大明的皇庄,据老朽所知,乃是一田两税,既需要交国家的赋税,又需要交皇室的贡赋,所以嘉靖元年时,御史王琳与安陆州知州王槐曾奏言:‘查庄田税银亩八分,三倍民田’,而其管庄之宦官等人,更是坏事做绝……”

    “阮老且稍等。”高务实打断道:“阮老,您是在担心京华没收的这些田地,在实行了我这联产承包制之后,使种田之人承受过重的赋税,以至于凄凉无依?”

    “难道不会吗?”阮秉谦忧心忡忡地道:“高龙文,你这制度,首先是建立在包干、包产之上的,换句话说:不管他们种田种成什么样,都统司的税必须按时按量缴纳,京华集团收的税——哦,你这里叫抽成,也必须按时按量,这不就是交双份么?”

    高务实笑道:“可是,我这里没有人把不该由他们承担的‘空田’、‘假田’以及明明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