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如他自己的策论里所说,“今天下之大患在于贫:吏贫则黩,民贫则盗,军贫则闹,国贫则弱。”

    可是,别说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还处在想方设法找种子的阶段,就算找到种子,也还有适应性的问题,还有选种育种等多种问题。甚至,哪怕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大明这么大一个封建帝国,推广新的农作物不要时间?你当是红朝呢,一纸红头文件下来,下面甭管理解不理解都能分分钟照办?

    开什么国际玩笑,要有这个行政效率,大明说没准都不会亡了!

    以高务实的估计,趁着万历后期开始北方正式的小冰河期,各种天灾不断的机会,也许能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北方把美洲三大农作物基本铺开,那就算是阿弥陀佛谢天谢地的好成绩了。

    至于受小冰河期影响不大的南方,高务实甚至悲观的猜测,搞不好可能需要三五十年才能推广铺开。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守旧意识之强,现代人最好不要低估。

    反正他觉得,什么“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这样的好事不要去想,以为跟玩游戏似的,那么简单?

    动作可以快,期望别太高,这才是高务实的思路。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太大是会糊的,正如同步子太大,是会扯到蛋的。

    所以朱翊钧的这番话,高务实虽然对他的清醒表示肯定,但也对他的激进表示可惜。

    朱翊钧明明觉得不可行,为什么高务实还觉得他激进?

    因为正是由于朱翊钧心态激进,所以才觉得不可行。他心里很有可能是把这几个问题看成了一个问题,希望一下子解决,所以才会觉得难办,根本无从着手。

    那当然无从着手了!藩王宗室、勋亲贵戚、士子豪商,这三大问题丢给谁也没法一下子解决啊,就算让他高务实当皇帝,他也没法。

    所以这三个问题不要考虑什么破釜沉舟一刀切,一刀切那恐怕只能切腹。

    必须分开来办,分步骤,一步步来,形成温水煮青蛙之势。每一步都要让人处于“虽然有点不爽,但忍一忍也没多大事”这个层面,而不是“这他娘是要我老命啊,不如反了算了”这种。

    “皇上,立刻下诏废除当然不行,但这并不代表皇上对此就真的无能为力。”高务实正色道:“无非是花的时间长一点罢了,慢慢来就好,皇上有的是时间。”

    朱翊钧当然应该是有时间的,历史上他可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高务实这番话说得很平静,连带着朱翊钧见了,也渐渐平静下来,他看了看高务实,皱眉道:“你有什么主意?”

    高务实欣慰地露出笑容,道:“臣是有办法,但其实也并不高明,无非就是八个字:化整为零,先易后难。”

    “化整为零,先易后难?”朱翊钧喃喃自语了一番,问道:“此言何意?”

    高务实道:“所谓化整为零,就是不要把这三件事当成一件事来处理,一定要把它们分开,一个个来办,这样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得多。”

    “哦!”朱翊钧恍然大悟,觉得颇有道理,兴致一下子就提了上来,又问道:“那么先易后难又怎么说?”

    高务实道:“先易后难,就是咱们先从这三件事里头挑一个麻烦最小、阻力也最小的出来办。甚至挑出来之后,还要继续按照化整为零、先易后难的思路,把这件事分成若干个方面,从最简单的开始着手。”

    朱翊钧想了想,迟疑道:“这好像不符合用兵思路啊,就像咱们以前论史的时候说过,项羽当年正是一举击破巨鹿秦军主力,抵定反秦大局,这才成为霸王……可你现在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高务实笑道:“皇上既然记得咱们论史时的事,想必也记得臣曾经说过,打江山时期,制度草创,要做什么都可以大刀阔斧,好比白纸作画,一草一木皆我所创,大可以按照心中美景来勾画;可是守江山时期,祖制已定,纵然有些方面因为时移世易,必须经权有变,需要稍作修改或者继续完善,但却没法子一下子推倒重来。因此咱们动手要轻,而出手要快……”

    高务实说着,微微一顿,继续道:“就以皇上刚才所举例的时期来说,咱们这样做,就好比汉高祖以汉中为基业,先定三秦,夯实基础,然后逐个剪除魏、代、赵、燕、齐等霸王羽翼,形成大局优势,这才与西楚霸王最后决出胜负。”

    “哦,我明白了。”朱翊钧眼前一亮:“这就是你当初说过的那个‘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是吧?”

    高务实拱手笑道:“皇上英明。”

    “英明谈不上,不过朕还是可以虚心纳谏的。”朱翊钧这话也不知道是谦虚还是自吹自擂,兴奋地搓了搓手,又问:“那你觉得这三件事哪一件比较简单一点?”

    高务实沉吟起来,往四周看了看,朱翊钧心中一动,朝陈矩和曹恪吩咐道:“你们退后一些,别让人靠近。”

    陈矩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就躬身退开了,曹恪却是怔了一怔,朝高务实望去。

    高务实心中一咯噔,赶紧把演技十成十的拿了出来,皱着眉头摆了摆手:“皇上都说话了,还看我做什么?退下去把风吧。”

    谁知道高务实小心过度了,朱翊钧这个没亲政的皇帝还没有完全养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思维,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只是看着他们离去,马上就问:“好了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吧?”


………………………………

第016章 还是勋贵最弱(第5更!)

    看着一脸兴奋的朱翊钧,高务实笑了笑,道“皇上恕罪,臣想先问一个不太合适的问题。”

    朱翊钧一愣,继而摆手道“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高务实道“假设现在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周王、定国公和郭阁老三位争论不休,而皇上对这个问题本来不持看法,听谁的都无所谓请问此时皇上会选择听谁的”

    “啊这算什么问题”朱翊钧一脸诧异地道。

    高务实笑了笑“皇上回答臣就好。”

    朱翊钧想了想,沉吟着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听郭先生的吧。”

    高务实听了,便笑道“那咱们就先把士子豪商排除掉。”

    朱翊钧一怔,心里有些明白高务实的想法了,只是还不敢完全确定。

    高务实见他不反对,便又道“好吧,接下来咱们先去掉郭阁老。假设现在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周王和定国公二位争论不休,而皇上对这个问题本来不持看法,听谁的都无所谓请问此时皇上会选择听谁的”

    “这个”朱翊钧犹豫起来,迟疑道“周王是藩王,按理说应该不会和定国公起争执啊”

    “假设而已。”高务实呵呵一笑“就假设他二位打官司打到了御前,争论不休,皇上觉得无所谓这时候皇上会听谁的”

    “那”朱翊钧干咳一声“那还是听周王的吧,毕竟是堂堂亲王,宗藩长者。”

    高务实就笑道“既如此,咱们就先从勋贵开始着手吧。”

    “诶,你等等”朱翊钧一脸郁闷“你这个分辨的法子有问题啊”

    高务实哈哈一笑“皇上,这个分辨的法子哪有问题了”

    “问题大了”朱翊钧睁大眼睛“这哪是分辨谁难谁易这不过是分辨朕先要给谁面子罢了”

    “没错啊。”高务实面带微笑“皇上为什么要先给郭阁老面子然后比较一下,再给周王面子”

    不给郭阁老面子那朕要被母后骂死啊就算不被母后骂死,也得被言官骂死啊

    至于周王和定国公,那周王好歹也姓朱啊,是太祖的子孙啊,朕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啊

    你自己也说了,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朕既然得罪不起郭阁老,肯定要先排除他。至于周王和定国公,周王要是被朕削面子削狠了,其他宗室乃至于天下人不都得说朕不念亲情而只要郭阁老不反对朕,定国公算个屁其他勋贵会跟他一起闹么就算魏国公一家跟他同宗都不会

    人家勋贵早就被文官欺负怕了,只要朝臣站在朕一边,勋贵谁敢闹事

    诶等等,等等等等

    朱翊钧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看着一脸笑意的高务实“你的意思是说朝臣肯定支持清丈勋贵隐田”

    高务实笑眯眯地道“清丈隐田可以增加户部收入,户部收入既然增加,则朝廷不管是哪个衙门,都有可能分一杯羹,既然如此,朝臣为什么不支持”

    朱翊钧一呆,这个账是这么算的怎么听起来有点怪怪的

    高务实见他愣,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皇上想要更牢靠一点,还可以早下旨清丈勋贵田亩的同时一并下旨,略微提高朝臣俸禄,或者不提高俸禄,但是单独一笔津贴,就像炭补、帛补一样,该笔钱款出自清丈出来的隐田所产生的赋税。至于多少,就看清丈出来的隐田有多少。”

    朱翊钧一听就不干了,连连摇头道“那怎么行,那朕不是白忙乎了”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高务实苦口婆心地劝道“又不是清丈出一万两的收益,就一万两的津贴,皇上不会蚀本的咱们可以给这个津贴定一个比例,譬如十分之一,或者最多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绝对不行”朱翊钧瞪大眼睛“朕最多给他们十分之一,不行就一拍两散”

    高务实也是一呆,暗忖历史上万历“贪财”是鼎鼎大名的,看来还真有征兆,这还没亲政呢,就开始小气了。

    高务实忍不住劝道“皇上,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争取朝臣支持,至于津贴比例什么的,那个不重要哦,也不是不重要,但是现在没必要太纠结,反正等事情办完了,皇上难道就不能调整了”

    高务实本来想说不重要,但看见朱翊钧眼睛越瞪越大,只好连忙改口。

    这个解释朱翊钧觉得不错,先把田亩清丈出来,至于津贴比例,如果太高了的话,以后找机会削减就是了朕也不是小气的人,五分之一虽然不行,但是八分之一算了,还是十分之一吧,十分之一还是可以给你们的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朱翊钧心情大好,大方地一摆手“那行,朕是天下至尊,岂能跟臣工们计较这些实在不行就以后再调整。”

    高务实听得心里直翻白眼就您这还提什么天下至尊,天下至抠我看倒挺合适。

    但他连忙补充道“哦对了,皇上,这个勋贵隐田的问题,咱们最好也还是分开办,南北直隶最好是分开处理。”

    朱翊钧一愣“这是为什么,都是勋贵,为什么要分开”

    高务实苦笑道“皇上,同一件事,天下勋贵一起反对比较麻烦,还是只有一半勋贵反对比较麻烦”

    “哦我明白了。”朱翊钧点了点头,但想了想,又迟疑道“可是动了一半,另一半也不傻啊,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他们都不懂,就坐等着挨下一刀”

    高务实笑起来,道“那咱们就扔几个烟雾弹烟雾弹皇上知道么京华火炮厂前段时间搞出来的一种东西,以前大明也有,不过不专业,就是一种扔出去可以冒出大量烟雾,遮掩敌人视线的火器”

    “我知道我知道,你先说正经事”朱翊钧现在不想知道高务实的新武器,只想知道这个烟雾弹怎么扔。

    “哦”高务实深深遗憾没有来得及推销一波产品,也只好把话题转回来,道“咱们可以演一出戏,让一半勋贵以为,被砍了一刀的另一半勋贵是运气不好,正好被皇上现了他们手中有大量隐田,因此皇上震怒,所以才砍的这一刀。于是另一半勋贵便会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只要小心一些,还是能逃过这一刀的。”

    朱翊钧眼前一亮,忙问“好主意不过,具体要怎么弄”


………………………………

第017章 体察民情

    谈事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朱翊钧和高务实已经聊了大半个时辰。

    关于如何对勋贵隐田开第一刀,这对财迷同窗基本达成了一致。

    这时朱翊钧觉得自己休息得也差不多了,于是表示大家不妨继续走走刚才光顾着谈事情,还啥都没看到呢。

    不过说起来,他才从皇庄别院出来没多远,想看什么民间的情况也看不着。毕竟这皇庄别院修在此处,本就是为了方便历代皇帝去天寿山拜谒山陵,自然要考虑随行队伍的住宿和随行军队的驻扎,所以一般的民居根本不允许建得太过靠近别院。

    不过皇庄并不只是区区一所别院,附近很大一片地区都是皇庄的范围要不然光靠一年别院什么的,哪能凑够五百万亩地

    御马监是负责管理皇庄皇店的,虽然陈矩自己根本没有仔细过问过皇庄的问题,但他在朱翊钧打算出来逛逛的时候,就已经叫了一名少监过来,那少监平时负责京北地区的皇庄收租等事,来这边的次数不少,熟悉地理。

    别院是依南沙河而建,根据那位董少监的说法,顺着河往西一路而去,大概也就两三里远,便有一个沙湾村。

    这沙湾村有七八十户人家,约莫四百余口,在京畿附近不算大村,不过也不算特别皇上要看看民情民俗,这里倒也合适。

    嘉靖中、后期,由于俺答动不动就杀进京畿附近,搞得京畿震动,所以为了防止虏贼流寇,京畿周边地区也仿照大明边镇各地的民堡村庄进行过几轮改造,不少村落都弄得与军堡无异,拥有一样的防御体系。堡墙、堡垣、吊桥、门楼甚至瓮城,应有尽有,无非是简化版而已,沙湾同样如此。

    黄土夯筑的围墙算得上高大而坚固,整个外墙长近两里,南堡门是惟一入口,门楼用砖石拱券,高高耸立。

    刚才这一路虽然不远,但除了偶有巡哨路过之外,几乎没有活人气息,要不是随行之人加在一块也有十几个,高务实甚至觉得这环境很适合拍鬼片。

    走到沙湾一带,才感觉到一些人间生气,6续可以看到一些男女在村庄四周劳作,也不知道都已经入夜了,他们还在忙些什么。

    不过,他们当他们看到朱翊钧和高务实这一行人,却是人人神色警惕,不时的抬头张望。在堡门或是望楼上,还有几个村民在来回守望巡逻。

    朱翊钧诧异道“这些村民大晚上不睡觉,在忙乎什么呢怎么还有巡逻的京畿附近很不安宁吗”

    这个问题高务实回答不了,他脱离人民群众已经很久了,早就堕落成了一个万恶的封建地主阶级分子,也许还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萌芽色彩,简直恶上加恶,罪不可赦。

    陈矩倒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当然这可能是句废话,他要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还用得着去当太监么

    所以陈矩勉强可以回答一下这些人在忙乎什么“皇上,这些村民不比京城中的民众,他们是没有宵禁一说的,所以有些活儿如果晚上能做,他们多半会选择晚上做。”

    朱翊钧却是个好奇宝宝“晚上能做什么事”

    陈矩道“今儿有月色,晚上男丁就能劈柴、挑水、修补房屋。女子也能洗衣、编草鞋什么的,总能把时间利用起来。”

    朱翊钧莫名其妙,道“白天做不行么,非要拖到晚上”

    陈矩当然知道原因,但有些不敢直言,一时就有些语塞。

    高务实却没有什么顾忌,无所谓地道“现在是五月下旬,农活挺忙的,他们白天肯定要给庄子里做事,哪有时间忙自家的这些杂活”

    朱翊钧这才醒悟过来,合着这些男男女女白天是在给他的皇庄做事,自家的很多事就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