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

    申时行摆手道:“他们实学也是儒家一派,总不至于说不要君子之道了,只不过高文正公行事操切,一心想要在短期内就看到实际成效,而忽视了士风之养成、官风之涤清皆非一日可毕之功,而需要我辈读书人时刻反省自身。我心学一脉倡导讲学,便是这个道理……”

    他说着,可能是觉得扯远了,轻咳一声,把话题转了回来,道:“仁甫,我方才说高家伯侄是帝党,这是把他们和高党区分开来……那你可知,我为何要这般区分?”

    陈思育正是无法理解这一点,当下便诚恳地道:“学生不知,请恩相指点。”

    “你就是太客气了些。”申时行笑道:“我虽是你房师,但其实也不过比你早一科罢了,你我二人无须这般讲究。”

    “名分至重,学生不敢僭越。”陈思育正色道。

    “好吧,好吧,随你。”申时行摆了摆手,言归正传道:“之所以要区分开来,是因为即便高党再强,声势再大,也是可以战胜的;但帝党却不同,只要圣眷仍在,帝党就无法击败……与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相争,或许伟大,或许悲壮,可是何其愚蠢?”

    陈思育有些诧异,问道:“恩相以为高求真现在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

    申时行叹了口气道:“昔日华亭公挟扳倒严嵩之威,声达寰宇,望重天下,以言路之力扳倒高中玄,天下心学门人谁不振奋?可是结果又如何呢?不到两年,高中玄就起复回京,以次辅兼天官,而华亭公却只能黯然致仕归乡,甚至还被……”

    陈思育默然,申时行摇了摇头,又道:“后来,内阁中无论是谁,只要与高中玄意见相左,无一不是请辞归乡,我那恩相张太岳公更是被人陷害,以顾命阁臣之尊,差点连身后名都丢了。仁甫,这就是帝党的厉害之处啊。”

    陈思育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可严嵩当年也是帝党。”

    申时行呵呵一笑,摇头道:“其实他和高中玄很像,自己麾下有一大帮子人,也就是所谓严党、高党,可是高中玄和他不同的是,高中玄直到离世,也没有失去圣眷,而严嵩垂垂老矣,已经无法再跟上圣上的脚步了……失去了圣眷的帝党,还叫帝党吗?华亭公能扳倒严嵩,靠的不是‘夺取圣眷’,而是耐心潜伏,等到对方失去圣眷,自然就赢了。”

    陈思育皱眉道:“严嵩的年纪可比华亭公大得多,是以华亭公可以等,然而高求真却不同,他今年才不过十七八岁,按理甚至不该授官。我等难道还能等到他失去圣眷的那一天?”

    明朝国初时有制度,年二十才可授官,年七十必须致仕。但实际上七十致仕都经常被皇帝“不允辞”,年二十授官也早就成了空话,陈思育自然是知道的,他此时只是想突出以下高务实年纪之小罢了。

    不过申时行却不在意,摆手笑道:“高务实年仅十八,即便再怎么特旨简拔,他也得三十岁之后才有机会入阁吧?那就还有十二年,十二年后郭质夫在否?张凤磐在否?”

    “郭阁老那时候肯定是不在位了,不过张阁老似乎应该还在吧?他那时……应该只有六十七?”陈思育皱眉回答道。

    申时行却哈哈一笑,道:“虽说‘背后莫论人非’,不过我倒不是要说什么是非,而是想告诉你,张凤磐的身体一直不好,能不能熬到那一天可不好说。而且就算他能熬到那一天,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他可不算帝党。”


………………………………

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下)第四更

    申时行这话,让陈思育心中一动。

    倒不是关于张四维的身体,张阁老的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这一点京里的京官大多都知道,他老人家当初四十几岁的时候就请过两次病假回乡休养,现在五十多岁难道还能反而变得更好了不成不过天寿并非人能决定,陈思育不打算在这一点上头多想。

    他心中一动的原因是申时行说张四维“不算帝党”这一点。陈思育思索片刻,迟疑着问道“郭阁老算帝党吗”

    “郭阁老本来是不算的。”申时行笑了笑“不过现在可以算一半。”

    陈思育奇道“一半那是为何”

    “两个原因,一是他本来就是高中玄的密友,被其起复不说,在内阁之中也一直做高中玄的佐2,后来更是以仅剩的顾命辅臣身份接过高中玄的权柄和事业二是他有高求真这个弟子的全力支援,连张阁老都只能继续安于高党二号人物的身份,所以他算半个帝党。”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将来郭阁老致仕,高求真也必然支援他舅舅,张阁老岂不也是半个帝党了”陈思育皱眉问道。

    申时行哈哈一笑,道“高求真必然支援他舅舅么”

    这话就更神奇了,陈思育诧异道“难道不会”外甥支援舅舅,这还需要讲道理吗

    申时行微笑着摇了摇头,道“仁甫,你要知道三个要点。第一,高求真虽然是帝党,但高中玄留给他的人脉,他是一定不会放弃的,这批人现在一部分支援郭质夫,一部分人看在高求真的面子上也支援郭质夫,但郭质夫致仕之后,他们多半是会选择支援高求真的。

    至于第二,则在于张凤磐的根基在于晋党。晋党虽然附骥高党有年,但他们和高党总还是有所区别,晋党之人能接受张凤磐这个魁,却未必能接受高求真这个隔代魁。

    最后便是第三,这次庚辰金榜,似乎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高求真这个六状元身上,他们似乎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人第二甲第四名,山西蒲州张泰徵”

    陈思育眼前一亮,连忙问道“恩相的意思是,由于张泰徵与高务实同年,所以将来张凤磐可能会觉得,与其将晋党交于外甥之手,不如交于亲子之手若果真如此,则高党与晋党必分道扬镳矣”

    申时行微微一笑“大略如此,不过细节之上还有些许问题。”

    陈思育连忙请教恩相,申时行倒也并不隐瞒,当下便道“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一定要让张凤磐有两种感觉一是张泰徵并不比高务实要差二是让晋党内部觉得高务实有意吞併他们,于是便会使张凤磐担心晋党分裂。

    他到时候一衡量,说不定会考虑把晋党交给儿子至于张泰徵成为晋党魁之后,是继续像杨虞坡、王鑒川乃至他父亲张凤磐一样附骥于高党,还是乾脆自立出来自成一派,估计张凤磐那时已经顾不上了。”

    “恩相高瞻远瞩,学生佩服。”陈思育心服口服,连忙又请教道“只是既然如此,我等为何还要关照高务实他是六状元出身,本就比张泰徵更高,咱们还这般支援,他岂不是更容易得以叙功升迁而张泰徵虽然考得也很不错,却要先馆选就算馆选他是必进吧,可是庶吉士总要在翰林院呆个两三年才得以授官,而且只会是个正七品,这可就慢了好几年了”

    申时行依然挂着淡淡地笑容,道“张泰徵若是想要接过他父亲晋党魁的大旗,只要把品级、职务混上去就行了,因为他是张凤磐的儿子可是高务实想要接过高党的大旗,却没有那么容易他毕竟不是高中玄的亲生儿子,甚至不是嗣子。他要想做高党的魁,除了一定要展现出圣眷之外,还要展现出他做事的能力,谁让他们家推崇的是实学呢”

    陈思育恍然道“也就是说,我们想法子让张泰徵转迁快一些,甚至更早得到一些好的机会,譬如到时他庶吉士散馆之后,咱们想点法子让他早些升任日讲官”

    申时行微微颔“这是个好法子。”

    但陈思育又有些皱眉,问道“可是高务实呢他需要事功,我们还想方设法让他有机会立下事功这却是何道理”

    按照正常来讲,高务实和张泰徵相比较的话,相当于高务实已经抢跑了,如果要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差,那么除了让张泰徵跑得更快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高务实跑慢一些了。可是如果让高务实得到更多立功的机会,那不就与自家的意思南辕北辙了吗

    然而申时行却毫不在意,摇头轻笑“刚才我已经说过了,高务实是帝党,在他没有失去圣眷之前,任何企图打压他的行为都会被皇上反感,而任何给他帮他的举动,则会被皇上爱屋及乌。”

    申时行稍稍一顿,又继续道“至于让他有更多的做事机会仁甫,凡事都有两个方面,有好的一面就一定会有坏的一面,你不能只看好的这一面。须知他在得到做事机会的时候,不光是有机会立功,也有机会把事情办砸。他现在刚刚步入官场,需要立多少功劳才能一方面证明自己的能力,一方面让他自己能因功升迁太多太多了。”

    “而失败办砸呢”申时行呵呵笑道“只要办砸一次,他身上的光环就要大减,要是多办砸几次,那他想要高党内部心服口服,可就难如登天了。”

    陈思育这下子终于知道恩相的厉害了,难怪人家四十齣头能混成阁老,这可真不只是有运气就够用的,他连忙道“恩相庙谟高远,学生望尘莫及”

    说归说,他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按照这个思路,只要让高务实一直有事做就行了,自己只要给他创造机会去做事就好,至于他做得好不好,却根本无需过问,好就好,不要更好

    可是申时行却交待他,这次纂修大明会典,一定要光明正大的一路关照他,认真帮助他,这却是为何

    然而申时行却彷彿他肚子里的蛔虫,淡淡笑道“你还在疑惑为何这次要这么明目张胆地帮他”

    陈思育被恩相瞧破心中所想,老脸有些红,但也不得不承认,只能郝然点头道“学生驽钝,请恩相指点。”

    申时行呵呵一笑,道“那是因为,现在他身上聚集了太多的目光,此时丢给他一件任务就马上不管,立刻就会让聪明人看出端倪,知道咱们是在捧杀他。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捧杀,而是真真正正地在帮他,那些探究的目光就会变得不自信起来,他们会怀疑咱们是不是软弱了、是不是退缩了,是不是决定乾脆缴械投降、附骥于高党了。这时候,他们就很有可能不会继续保持对咱们的打压态势,而是转而试图拉拢你明白了吗”

    陈思育这下子对自己这位恩相可真是心服口服,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兴奋地介面道“恩师的意思是,到了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一边继续保持给高务实创造立功机会的做法,一边却悄悄断了真正的关照和支援,让他和那些探究的目光产生错觉,继而出现爬得越高,摔得越惨的局面”

    申时行撚须微笑“诚哉斯言”

    然后又道“不仅你这里要帮他,本阁部也会有相应的举动,譬如说为了保证实现专任责成的目的,本阁部会提出完善史馆供给制度,保障包括酒饭、笔墨、木炭、桌、凳、砚、炉、象牙书圈、纸札等史馆所需办公用品的有效供给。

    纂修等官及各员役供事者酒饭、笔墨、木炭等项,都可以提高标准来供给。其桌、凳、研、炉、大小象牙书圈等,会请内监照数送用。刑部、都察院方面,本阁部会让他们按月支送纸札。另外再额外加派外用办事吏二十名,分送各馆管理册籍,启闭馆门,匠役及兵丁守卫足额

    哦,还有,为了保证纂修环境的安静,提高纂修效率,同时也做好保密工作,本阁部会建议建议史馆加强门卫制度,不准闲杂人员随便出入。”

    陈思育有些愕然,他这时才知道,自己这位恩相不仅庙谟高远,而且思维细密,一丝一毫的错漏都不肯出。

    他连忙道“恩相,学生今天回去之后一定再仔细想想,看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什么能够帮得上他的地方,总而言之,一定不辜负恩相这份苦心”

    申时行露出笑容,站起身来,点头道“你明白就好,那我也就不多留你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送陈思育出门,边走边道“你也知道,这件事虽然早就开始办了,但这次却是圣上特意提出来的,不管圣上是不是为了给高务实找机会叙功转迁,但是对你而言其实也是一个机会,一旦会典编成,对你这个掌院来说难道就不是一件大功么届时我再看看情况,看能不能把你推荐到某部侍郎位置上来”

    陈思育心头火热,连忙道“多谢恩相关照提拔,学生铭感五内”


………………………………

第008章 翰林面面观

    时间匆匆过了半月,这日一早,高务实依旧早早来到翰林院。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除非已经是单位上的一把手,否则他都坚持早到。

    至于为何做了一把手就不去太早,那只是为免别人难做你一把手都到了,下属还没到,让下属怎么做人所以他做一把手时习惯于掐着上班时间点到。

    今日高务实又是第一个来到检讨厅里,检讨厅的当该吏们相视笑了一笑,以往也有新翰林一开始如此勤勉,但过一段时候,就没有这股劲头了,坚持下来的不多。所以他们都在私下打赌高务实可以坚持多久。

    不过当该吏还是殷勤地捧上簿子和笔,高务实熟练在上面画了卯,然后坐回公案上。

    高务实一坐下,刘合连忙上来给他擦公案,边擦边讨好地道“修撰老爷,要喝什么茶咱们茶房今日有六七种茶呢。”

    高务实还不知道这是申时行特意安排的,他只当是惯例,很平静地道“黑茶,品种任意。”

    “好咧,今儿个有上好的普洱,小的去给修撰老爷来点,老爷可还要什么点心”

    “点心倒不用了。”这也是高务实前世的习惯,当时他大学时代曾经胖过一阵,后来参加工作做了秘书,觉得形象不佳,于是励志减肥,除了夜里出去快走锻炼以及游泳之外,饮食上的习惯主要就是低糖少油、不吃点心。这一世虽然没胖,但也一直很自律。

    刘合连忙应了,然后就兴冲冲地去帮高务实奉茶。他已经知道高务实大有来历,现在恨不得把高修撰当祖宗供起来。

    高务实坐在桌案上,阳光透过窗格子,照在堂上。明明还只是四月,但今日这初升的旭日又热又刺眼,手抚在公案上也能察觉到一丝微热。

    他这两日经常暗中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与众不同。虽然皇帝是自己同窗,辅是自己老师,次辅是自己大舅,可是不管怎么说,现在自己正式为官了,就要一切重新开始。

    六状元什么的,都已是过去式了,更何况高务实深知那种喜欢吹嘘“老子当年如何如何”的人,是很少有人喜欢的。所以他宁可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官场新丁,儘可能保持低调,多看多学少插嘴。

    当然,这个低调也只能是“儘可能”了,因为总司纂修大明会典的安排已经决定,再怎么希望低调,他也不能不做事。

    为了重修大明会典了,高务实这半个月来早已把孙继皋等修的初稿读了一遍了,而且为了熟悉历朝历代典制,还读了一大堆典籍,什么、、、、那是不必说了,、、、、、、、、、等等这些,也都不能放过。

    现在趁着无人打扰,他拿起一册在公案上先看了起来,没过多久,刘合就端了茶来了。

    高务实一边喝着茶,一边读了十几页,这时孙继皋与曾朝节到了。

    高务实起身朝二人见礼,二人也客气地回了礼,曾朝节神情自若,而孙继皋则是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似乎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他二人仅差一科,资历相仿,因此坐得比较近,不久高务实就听曾朝节笑着对孙继皋道“以德兄,此去内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