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军师-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不能放走,又不能重用,那就一直给他希望。每到刘备待不下去,给他升个官或者给些许奖赏。当然,给官也不能给实权,给奖赏也不能给兵粮。

    韩明现在算是学精了,上次因为欣赏曹操给其推荐了个荀彧,现在曹操的势力就开始发展起来了。

    前车之鉴,韩明绝不允许自己重蹈覆辙。

    刘备的事情算是暂时商量好了,刘琦的心思立马又转到了其他的事情之上。

    刘琦这几日得了新的消息,可是让他焦头烂额,早就相与韩明商量了,如今刚好:“先生,你去了江陵几日,怕不曾知晓。如今冀州已被曹操占据大半,幽州也快要没。入公孙瓒的手中。兖州,青州被袁绍占据。而荆州之南,孙坚虎视江东,与扬州袁术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西边董卓马腾之辈也对我汉室天下虎视,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事情韩明也知道些,但是并不详细,如今才算是真正清楚了许多。袁绍并没有按照原三国历史的走向占据青州和并州,而是把青州可兖州给占据了,看来是因为曹操在中间的冀州插了一脚的缘故。

    历史的大走向没变,但是许多诸侯的地盘都有了小的变动。这些都无关紧要,韩明想借荆州为跳板考的不单单是对历史走向的了解。

    如今天下大势已经明了,那么就是要指定大计之时了。
………………………………

110。九字真言

    刘琦向韩明分析完这如今天下诸侯的大势之后,就一直在看着韩明,他在寄希望于自己这个无所不能的先生身上。

    韩明知道,不仅是刘琦如此,怕蒯良也是在的等自己给个意见。虽然这二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显然更期待自己能拿出一个更好的主意。

    打天下需要什么,靠什么,韩明的理解不深。但是他对于中华名族数千年的历史可是了解的还算清楚,不管是什么历史时间,总能在其他朝代找到类似的情形。

    于是韩明就疯狂的在他的脑中寻找一个对策,从西周到清末,甚至是民国他都在脑海之中快速的过了一遍。

    如今,韩明的脑海之中已经有了几个对策。但是他觉得都不是最好的,他还在想。

    终于,韩明眼前一亮。

    轻轻摇着羽扇,韩明说道:“琦,大汉复兴重任,为师只赠你九个字。”

    “哦,先生请讲。”刘琦很好奇,九个字就道出来的对策,他很想看看是哪九个字。

    蒯良也瞪着大眼睛在等韩明说话,拜入韩明门下之后,虽然这位先生一直都没能教给他什么东西。但是蒯良凭借自己的天赋,每每总能从韩明的各种奇思妙想中学到些学问,今日他自然也是抱着这个态度的。

    韩明探出左手,伸出食指说道:“前三个字‘高筑墙’。”

    “高筑墙。”刘琦与蒯良听到韩明讲完之后,迅速的默念了一遍,一边体会其中深意。

    当然,这只是头三个字,还有六个字。两人并不走神,继续认真的等着韩明说下去。

    韩明这次是伸出中指,说道:“中间三个字,‘广积粮’。”

    说完这三个字,韩明看着二人再次默念了一边,伸出无名指继续说道:“最后三个字‘缓称王’。”

    这九个字,是朱元璋打败元军胜利进。入集庆,他将集庆改名应天府,从此有了一块比较稳定的有发展前途的根据地时面对此时占据浙江、四川、湖广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已纷纷称王称帝,朱元璋还只默默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太平,仅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在金陵,仅仅称吴国公而已。

    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学士朱升的这九字真言,才在乱世之中挣扎许久成就帝业。

    而如今,这九个字同样很是适合现在这东汉末年的天下状况。虽然天子仍在,但是大汉政权根基已经动摇,如今天子之令几乎都是董卓一人之言。

    任谁都知道,这是个乱世,任谁都知道,天下现在名义上有主人,其实最终归属肯定是诸侯中的最强者。

    那如何从这些诸侯之中脱颖而出,那么这九个字就最好的道出了整个战略计划。韩明对于整个天下的规划,目前还没有太懂,但是他知道这只要蒯良他们能深刻的理解这九个字,未来天下的君王必然是从这荆州走出去的。

    韩明说完,再不做声,而是认真的品着茶。这九个字他知道如何深刻理解,但是如果单单是靠自己讲出来,怕是到时候刘琦做的就没那么好了。

    要想刘琦真正能做到这一步,就一定要他自己去理解出来。

    虽然是在品茶,但是韩明的眼角却是在看着刘琦的一举一动。好在刘琦一直是在研究着他刚刚说的这九个字,韩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蒯良的资质是要高于刘琦的,许久之后他是先刘琦一步完完全全将这句话给吃透了。当他完全弄懂韩明的意思之后,心底投来的是无尽的佩服。

    原本复杂不堪的局面,群雄并起且皆有异心的乱世,饶是任何人面对此情况来想对策,怕是都要烦躁不堪。甚至说是为此想个十天半月无果也是很正常的。

    蒯良在韩明说出这九字真言之前,是有对策的,但是此刻他只能默默叹气。

    自己的那想了数日极为满意的对策,现如今与先生短短片刻说出来的简简单单九个字一比,差距就是天上地下了。

    见刘琦仍在思虑,蒯良也不耽误时间。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牛皮纸,找来了笔墨,小心翼翼的将韩明方才所说的这九字真言记下。

    一笔一划,极其认真。似乎是在告诉自己,若是有一笔没有写好,都对不起先生这经天纬地的九个字。

    距离韩明说出这九个字也没有多长时间,刘琦终于是开口了。他的双手有些轻微的颤动,显然很是激动。

    紧紧的握。住韩明的手,刘琦的声音此刻都有些难以平稳住,激动说道:“先生,琦思虑良久终于完全弄懂其中深意。这九字真言,可助弟子光复汉室。”

    韩明轻轻将手抽回来,激动可以,男人之间别拉拉扯扯。

    刘琦说他完全弄懂了,韩明相信,他便不再去多问。只说道:“既然你以弄懂,今后就照做吧。光复汉室的重任虽然很艰难,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这种机会的。”

    韩明说完,也不再逗留。只说道回去还要把这几日研究造船技巧的东西记下来,顺便把战船的图纸尽早给画出来。

    这件事与九字真言也有关系,‘高筑墙’,这三个字并不单纯的是让你把荆州所有城池的城墙加高加固。这个三个字代表许多内涵,筑墙是一方面,发展硬性实力也都在其内。

    就比如说,为荆州水军造出最好的战船。为荆州骑兵弄来上好的战马,为荆州步兵做出最好的铠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高筑墙的范畴。

    从大堂出来,韩明回府。又是难得的忙里偷闲,今日也没剩多久了。韩明不打算在这最后一点海绵中挤出水来,时间固然重要。

    但是韩明认为,人的精神状态也同样不可忽视。

    休息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图纸。虽然对于韩明来说,图纸都是系统给了样板,自己只要搜索出系统给的那些图纸直接画出来,根本不存在画错的情况。

    但是休息好了,图也能画的好看点不是。总归是有好处的。

    秀儿伺候着韩明睡下,虽说久别胜新婚。但是韩明着实是有些疲倦,心思也就完全不放在这上面了。

    疲倦的身子总是能轻易的就进。入梦乡,韩明正与周公交涉中,却不想耳边传来了许多声鸡叫。却是天色渐亮,一。夜就如此之快的过去了。

    韩明伸了个懒腰,算算日子,前些时间发的麦种想必已经开始发芽了。按照原本的计划,重商也要立马开始实行了。

    不过对于造船这个插曲,韩明也是得上心的画好。对于荆州的水军,与甘宁送来的他对荆州未来沿江一带的规划,韩明知道这个重担还只有自己能挑起来了。

    看着手中详细的记载,韩明自言自语道:“不愧是育将系统培育出来的将才,对水军的规划竟然能如此详细。”

    韩明一边称赞这甘宁的这些规划之精妙,一边继续认真的看着。

    咦?

    噗……

    韩明忍不住,一口茶全喷了出来。好在他反应快,没有将茶水盆栽这粗糙纸张之上,否则化了墨水就看不清楚了。

    引起他如此的,竟然是甘宁的一个脑洞。甘宁对于水军的计划之中,竟然在对战船的希望上面写着一句:若战船能潜入水中,并保证士兵存活,哪怕只有一日,也能有克敌制胜的奇效。望别驾若有能力,在此之上多多上心。

    这甘宁,是想要自己为他造潜水艇啊。

    韩明真的不知如何去评价他,甘宁所想的完全是很在理。虽然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或许有些朝前,但是他知道这是可行的。只是他不清楚的是,这个年代的技术,是否能制造出些相对简单的潜水艇。

    就如同甘宁的建议,哪怕只能让士兵们在其中生活一日,也是能有很大的作用的。

    韩明想了想,决定这个计划采纳。不过当前先不急,先把战船造出来,其他的慢慢来。太过突兀的话,只会让自己太显眼,那样的话他怕自己哪一日有所疏漏。

    系统的能力被他人知道了的话,韩明说不定是会被人当作妖怪看的。

    不再去想这些,韩明已经让秀儿备好了许多的纸。这些纸张虽然粗糙,但是画图的话却还不错,更何况他是打算先画点草稿。
………………………………

111。刘备到访

    秀儿是韩明的正室,原本在二人成婚之后,韩母想要为韩明重新找一位伺候的丫鬟。让正是继续伺候韩明那些下人应该做的活,怎么说也乱了身份不是。

    可是秀儿执意要继续亲自为韩明做这些活儿,韩母也没辙了。不过对于此,韩黄氏还是很欣慰的。这更能说明,秀儿是个好姑娘。

    没有因为身份变了,就摆谱败家子什么的。

    韩明要画图,自然是秀儿为其研墨。做起这些事来,秀儿是得心应手。墨研的恰到好处,对韩明习惯用的稠度把握的很好。

    挑了一支上好的毛笔,韩明开始画图。脑海之中已经出现了系统给予造船术的内容,数张图纸显现。韩明从其中挑了一张,决定先画这个。

    不过前面去江陵造船厂考察了一番,不能立马就作出一张太过于高明的战船图纸,那样难免有些假了。

    有了前番为麦种造出合适‘身份’的经验,韩明决定,先要画出些废稿。有了废稿,就算是有个研究的过程了。

    两个多时辰之内,韩明画了四五张战船的制造图。不过这些战船制造图都多少有许多缺陷,韩明每每画完之后,都会在上面标注。

    哪里不足,什么地方不妥。有些只能画出,实际做出来并不实用。这些韩明都用毛笔圈圈点点,一点一滴的写下自己的想法。

    如此直到第五张图纸,韩明才算是有了不少的精进。原先第一张战船制造图有七八处不妥当的地方,到了这第五张图纸已经只有两处让韩明不满意的地方了。

    每一张画出来的图纸韩明都没有丢弃,而是一一整理好,放在一旁。

    韩明画这些战船图纸的期间,秀儿出去了一次。似是韩府有客人,韩母接待的时候传唤了秀儿过去。

    等到韩明开始动手画第六张图纸的时候,秀儿刚好推门而入。

    韩明放下毛笔,看着秀儿问道:“来了客人么?”

    秀儿颔首,双手搭在腰间回道:“秉夫君,来了三位客人。自称刘备,秀儿告知先生正在作图不方便接见。”

    刘备来了?韩明眉头一紧,这刘备难不成是要从自己这里下手。想想也是,只要精明一点就不难发现,这个荆州虽然是刘琦作主。但是实际上,很多事情刘琦都会听从韩明的建议。

    所以韩明这个别驾,实际上掌控了荆州大权。

    刘备昨日在州牧府大堂没有讨到好处,回去之后思索了一晚。显然是悟出了要在荆州谋生的要点,他想到要在荆州立稳脚跟,韩明是必须要亲近的。

    可是刘备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刚来荆州,虽然用口才拉拢了刘琦。但是最后却任何好处都没有讨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韩明不看好他。

    他这次来,算是自己来碰钉子板了。

    “当下为夫也没有时间接见,就让他先候着吧。若是早些作出图纸,那就抽空去看看。”

    韩明继续拿起毛笔,开始作图。这一次他是打算将战船制造图作出来了,手中毛笔按照脑海之中的图纸挥动。这一次十分顺畅,毕竟是临摹,而不是真正的创作,不需要走太多弯路。

    秀儿在韩明的身后看着韩明作图,面色表情却是随着韩明手中灵动的毛笔开始渐渐转变。她知道夫君为了做战船之事还特意去了江陵,可是没想到的是,从江陵回来之后,只需一日的时间夫君就能作图如此顺畅。

    哪怕秀儿对战船一窍不通,但是也能从韩明毫不停顿的手上看出,这一次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韩明这次挑选的系统给予的战船是一艘能载三千人的大型战船,整个图纸所包括的内容甚广。哪怕是照着脑海之中的那些临摹,也足足耗去了半个时辰。

    最后几笔描完,大功告成。

    韩明长舒一口气,伸了个懒腰。秀儿见夫君像是完工了,便探手来为韩明揉捏肩膀。任谁这样作图几个时辰,也是难免会酸疼的。

    “总算是做好了,这一次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韩明不把话说的那么确定,毕竟自己这才‘了解’造船术不久。

    秀儿心里挂记着还有刘备三人在等候夫君,问道:“夫君,既然图纸已然画好,那是不是要去接见一下刘备三位?”

    按理说,人家等候多时,是应该去接见的。不过秀儿不知道韩明是不喜刘备,不然也不会有此一问。

    韩明将图纸摆好,至于光亮通风的窗口,用笔筒压住。这才说道:“暂时没时间,你速速去让元福亲自跑一趟蒯府,通知子柔前来。”

    秀儿点点头,立马就出门了。

    她只以为韩明是要把战船的事情忙完,并不知道韩明的内心之意。

    秀儿找过周仓,交代完任务之后并没有直接去书房。想到府内还有刘备三人在候着,今日夫君又实在是脱不开身,打算先去告知刘备三位。

    大厅之内,刘备与两位结义兄弟仍在。

    刘备性子不急,一边喝着韩母让下人端来的茶水,吃着些糕点,慢慢等候。身后两人,红脸的关羽不骄不躁,既不说话也不动弹,跟个木桩一样杵在那。

    倒是刘备的三弟张飞,已经等候了多时的他现在已经焦躁难当。脾气如他,早应该起火的。只不过刘备再三叮嘱,让他压着脾气。

    可饶是如此,到此刻张飞也是真心的憋不住了。

    张飞没带兵刃,不然此刻怕是已经开始闹事了,但现在他只能开口抱怨:“大哥,这韩明是甚鸟人。大哥来求见,只把我兄弟三人晾在这多时,却也不来打个招呼。忙,忙什么忙。我看都是托词,肯定是他韩明觉得自己身为别驾,而我兄弟三人皆是白身,这是摆谱呢!”

    刘备将手中茶杯一放,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张飞:“三弟,休得胡言!”

    张飞还想继续说,一旁站立如木桩一般的关羽拉了拉他的衣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